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96节

  作为广东大学的缔造者,李奇维在这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头像挂在学校的历史馆内,被所有学生铭记。

  而现在,全体师生们都睁大眼睛,想要看看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人群之中,孙海被好友围在一起,大家七嘴八舌地向他问各种问题。

  “海子,听说你昨天被李教授单独接见了?”

  “快和我们讲讲,大佬都和你说啥了。”

  “不会把你特招进黄埔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了吧。”

  几人一阵惊呼。

  要是真的那可就太牛逼了。

  黄埔理工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难到爆炸。

  整个广东大学,只有两人通过了,堪称是天才角斗场。

  据说黄埔理工第一届研究生院招的人特别少。

  每一个能进去的,都毫无疑问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哪怕是那些留学欧美,读研读博的人都不一定能比上。

  黄埔理工大学就是奔着世界顶级名校去的。

  孙海苦笑道:“别,别折煞我了。”

  “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我已经准备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

  “啊?”孙海的朋友们都不敢置信。

  以孙海的条件,完全可以继续深造,王校长那么看好他。

  面对同学们的不解,孙海眼神坚定,嘴角微笑,显得并不在意。

  因为在李奇维的指点下,他已经找到自己的道路了。

  此刻,他感激地看向前方,三少爷正在接受众人的迎接。

  广东大学校长王季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于天池,分站在李奇维的两侧。

  李奇维迎着众人的欢呼,走在林荫大道上,他不时地举手向同学们示意。

  今天他会在广东大学发表一场演讲,这也是王季烈强烈要求。

  本来李奇维是准备看看就走的,但是架不住老王的“据理力争”。

  “奇维,你去小樱子那里,都发表那么深刻的演讲。”

  “要是回到亲儿子广东大学这里啥也不留下,那也太对不起大家了。”

  得,一句话就让李奇维躲无可躲,不讲也得讲了。

  看着同学们那么热切的眼神,李奇维心中也非常感动。

  在华夏和在欧美,李奇维面对众人的欢呼,那种感受是不同的。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王季烈的校长办公室内。

  他们三人几年未见,自然要先联络一番感情。

  而且李奇维也有不少事情要问。

  于天池今年已经33岁了,当初那个有点害羞的小伙子,现在也成为了主政一方教育的大员。

  而这一切,都和李奇维有脱不开的关系。

  李奇维在广东经营的人脉,哪怕发挥其中一部分,都足够于天池青云直上。

  因此,于天池对于李奇维的感激是发自骨子里的。

  “校长,一别七年,今天终于见到您了。”

  李奇维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天池,我也没想到,你会愿意留在广东,而不是回到老家。”

  于天池说道:“广州这里比上海也不遑多让,我在这里可以积累很多的经验。”

  李奇维点点头,又问道:

  “对了,你的叔叔怎么样了。”

  于天池知道李奇维说的是他三叔于式枚。

  “三叔退休后,就回到广西贺县老家养老了。”

  “不过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不然这次肯定也会过来。”

  李奇维唏嘘不已,于式枚恐怕也撑不了多久了。

  时间果然是最无情的。

  不过,在于天池的身上,李奇维看到了于式枚的影子。

  显然,于式枚把自己毕生的做官经验都传授给了于天池。

  凭借于天池的资历和政绩,他早都可以更进一步,成为教育厅的厅长。

  但是他能忍住这份渴望和冲动,不断地磨砺自己,没有急于求成。

  这一点很难能可贵。

  毕竟,一个33岁的教育厅长,对于非世家子弟而言,算的上恐怖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些年,广东大学的快速发展,也有很多于天池的功劳。

  对方是能一丝不苟贯彻李奇维理念的人。

  这时,王季烈说道:

  “这些年,多亏了天池的大力支持。”

  “不然的话,广东大学也得和其他省份的大学一样,经常要拖欠款项了。”

  “在奇维你捐款之前,国内也就京师大学和广东大学要好一点了。”

  李奇维闻言,默然不语。

  现在情况还算好的。

  老袁毕竟还在,能压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等到明年他嗝屁后,那才是真正的乱世开始。

  李奇维捐款,也是赶在这之前,到了后面,他还真没有什么把握。

  不过,他还是要鼓励二人。

  “不要担心,不管国内如何风云变幻,我们搞教育总归是利国利民的。”

  “无论哪一派胜利,最终都得依靠我们。”

  “我建立的华夏科学社就是这个目的。”

  “把整个国家的所有科技精英聚拢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王季烈和于天池看他说的这么郑重,连忙问道:

  “奇维,你是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吗?”

  李奇维轻叹道:

  “这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

  “就是一句话,袁去必乱!”

  哗!

  王季烈和于天池瞪大了双眼,感觉极度不可思议。

  不过很快,他们就冷静下来。

  李奇维继续道:“这也没什么,欧洲那边分析华夏比我更深刻。”

  “这其实算不了什么秘密。”

  “好了,不谈这个话题,不管怎么样,和我们关系都不大。”

  “再上个新人,也不会对教育部门多拨经费的,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王于二人皆是露出苦色,这句话听着也太悲惨了。

  李奇维看着二人难过的样子,岔开话题,笑着问道:

  “对了,我听说美国人利用咱们的赔款建了一所学校。”

  “具体是什么情况。”

  王季烈是大学校长,对这事很熟悉。

  “哦,你说的应该是华清学校。”

  “就是在奇维你走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1909年时,美国同当时的清政府合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专门负责国内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事宜。”

  “同时,还附带建立了游美肄业馆,大概相当于语言培训学校。”

  “这其中用到的费用,全都是出自美国人从咱们这里获得的庚子赔款。”

  “1911年,清政府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华清学堂。”

  “1912年,华清学堂正式更名为华清学校,目前是归外交部管辖。”

  “那里目前都是外籍教师在授课,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带有浓浓的美国风格。”

  “重视英文训练,教学严格,考试频繁,淘汰率高。”

  “华清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的大学读大二、大三。”

  “所以,很多有志于留学的学生,都愿意去华清学校读书。”

  “据说现在在北方,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且我听说华清学校现在正准备提出成为完全大学。”

  “估计很快就要招收本科生了。”

  于天池听完后,虽然他也知道这个事,但一直不解。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好心。”

  “白花花的银子不要,不仅退还给我们,还免费给我们建学校。”

首节上一节496/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