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95节

  这个研究生院也将会成为华夏第一个,现代意义上专门培养研究生的地方。

  学校都是现成的,只要稍微改造就行。

  所以,研究生院明年就可以开始招生了,并且主要就是招收华夏的大学毕业生。

  研究生院目前挂名在广东大学名下。

  因此,孙海去读研究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王季烈所说的试一试,恐怕是另有所指。

  李奇维脑海里想着这些,却没有打断孙海,听着他继续说。

  “第二条路,是我父亲建议我的。”

  “他认为我应该早点出来工作,赚钱养家结婚生子才是正道。”

  “山河集团在国内有不少的分公司和投资公司。”

  “我之前在其中一家高端钢铁厂实习过。”

  “那个老总和我说,要是我毕业后愿意过去工作,他可以给我开高于市场价20%的薪水。”

  “至于最后一条,则是我的同学建议我的。”

  “他们建议我去美国留学。”

  “虽然美国的大学不是最好的,但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在那里,能见识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工业机器。”

  “而且那里华夏留学生很多,也有个照应。”

  孙海一口气说完三条选择后,眼神真挚地看着李奇维说道:

  “少爷,您能帮我参谋一下吗?”

  “我现在很纠结,不知道改选择哪一个。”

  李奇维听完孙海的问题,觉得一阵恍惚。

  此刻,他才发现,自己离普通人的生活已经太远了。

  远到他都忘记了孙海的纠结,他曾经何尝没有过呢。

  他回国后见到的人,要么就是立志改变华夏的,比如李乐亭。

  要么就是高智商人才,比如竺可桢等。

  但是这些都是少数人,都是国内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

  而如孙海这样的年轻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底色。

  诚然,孙海目前拥有的,比那些连学都上不起的穷苦人家孩子要好很多。

  至少,他还有很多的选择,而且每一个选择都有光明的未来,至少保证他活的有尊严。

  但是,国内的教育、科学、工业等事业,能蓬勃发展的主力,还是孙海这样的人。

  他们有科学基础,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操作机器,理解高端工业体系的运作。

  他们才是华夏科技崛起的中坚力量。

  领袖指明方向,而道路却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开辟的。

  这时,李奇维问道:

  “孙海,你当初为什么选择物理学作为专业?”

  孙海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

  “我是因为少爷你,也就选物理了。”

  李奇维会心一笑,这孩子倒是很实诚。

  这恐怕才是普通人的真实情况。

  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也没什么兴趣爱好,走一步看一步。

  你要说适合干什么,什么都能干点。

  但你要问哪个干的好,抱歉,哪个都做不到最顶尖。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废物,就是垃圾。

  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家族,他们永远是顶梁柱。

  只有天才组成的世界,恐怕天才们早都饿死了。

  此刻,李奇维已经明白孙海的诉求了。

  他简单地思考了一下。

  以孙海的天赋来看,如果他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继续深造意义不大,最多是在履历上镀金。

  不管是在广东大学研究生院,还是去美国留学,本质都一样。

  而且王季烈没有建议孙海去黄埔读研究生,恐怕就是断定孙海过不了考试那一关。

  何育杰对黄埔理工的研究生招生非常谨慎。

  不是真正的天才,几乎很难通过。

  因为他不想毁了黄埔这块招牌,所以必须严进严出。

  而广东大学研究生院就不同了。

  在国内,这还属于稀罕事物,连知道的人都不是特别多。

  所以,入学难度就小了很多,目前还属于试点阶段。

  因此,李奇维说道:

  “孙海,我给你的建议是,选择第二条路。”

  “你爷爷年纪大了,你父亲身体也不好。”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站出来,撑起这个家。”

  孙海听完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

  “我知道,你很羡慕你的某些同龄人。”

  “他们和你一样大,却已是国内的风云人物。”

  “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参与的都是革命这样的惊天动地的事业。”

  “最不济,也能在报纸上发表犀利的文章,针砭时弊。”

  “而你自己,却只能到一家钢铁厂当员工。”

  “你的心中肯定有不甘吧。”

  孙海抬起头,眼睛已经开始微微红了。

  “你之所以纠结迷茫,不是因为你选不好。”

  “而是你觉得哪一条路都不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样子。”

  “但是。”

  李奇维忽然提高了声音。

  “认清自己,接受自己,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你没有物理天赋,没必要因此而失落,更不用强行去提高学历。”

  “你能把自己的家撑起来,让父母放心,让未来的孩子开心快乐。”

  “这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改变世界的人固然值得羡慕,但你自己永远是自己的救世主。”

  “而且,即便你真的想做研究,哪里都可以。”

  “爱因斯坦你知道吧。”

  “他的很多成果,都是在专利局里当小职员时想出来的。”

  “所以,认真对待自己做出的选择。”

  “先有小家,才有大家。”

  呼!

  李奇维对孙海所说的,全是肺腑之言。

  他没有以高高在上的视角,讲什么国家大义,什么每个岗位都是平等的。

  因为这完全就是胡扯。

  差距就是差距,再美化也是差距。

  既然都一样,那为什么不能“我当国家XX,你去扫垃圾呢。”

  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

  国家的强盛,不需要普通人怎么怎么样。

  只需要他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日子过好了,国家自然就强盛了。

  今天炼一炉钢,明天织一匹布。

  在你赚钱养家的同时,国家就已经在慢慢变强大了。

  此刻,孙海终于看清了前方的路。

  他郑重地说道:

  “谢谢三少爷,我明白了。”

  一旁的孙伯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孙子。

  他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

  当然知道年轻人最幻想的是什么。

  但是。

  “小海啊,这个世界上,天才永远是极少数人。”

第376章 教育是思想精神领域的战争!给西方教育祛魅!

  1915年11月5日。

  广东大学内。

  李奇维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校园内彩旗飞扬,人声鼎沸。

  几乎全校的所有人员都集中在了一起。

首节上一节495/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