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94节

  当消息在华夏内部传开后,又是引起了轰动。

  欧洲各国在华的公使、领事们,都纷纷向政府表示感谢和祝贺。

  他们称赞李奇维教授获得和平奖,是华夏开明之风的体现。

  华夏正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老袁更是公开对各国记者表示,他第一次见到李奇维的时候,就看出了对方的不凡。

  二者对国家未来,进行了很多的交流和畅想。

  “我很想念李奇维教授啊。”

  于此同时,李奇维创建华夏科学社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华夏科学社的目标和宗旨,让无数人敬佩和尊重。

  这是李奇维带着一群热血青年,试图为华夏的科学事业改天换地。

  再加上此前他给国内教育捐款300万两的事情,众人无不感叹:

  “李教授真乃圣人也。”

  就是在这种举国欢呼的背景下,李奇维终于抵达了广州。

  虽然他极力低调,但还是受到了广东省内各界大佬的热情欢迎。

  这是一个名气甚至超越了大总统的人物。

  对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华夏人都比不上。

  而广州这里,则是李奇维教授的家乡,也是他起家的开始。

第375章 凡人歌!

  李奇维到了广州后,直接就去了自家老宅。

  李家虽然全部搬到了婆罗洲,但是老宅并没有卖掉。

  一方面,家族也不缺这点钱。

  另一方面,则是李奇维的父母毕竟是传统华夏老人,故乡所在是万万不可丢失的。

  等到哪一天国内太平了,也许就再搬回来。

  有房子在,就是一个念想。

  李宅这里依然还有一个老管家,带着几个小厮,负责房屋的日常维护。

  平时李家有人从婆罗洲回来,就能随时入住。

  此刻,李奇维坐在太师椅上,享受着难得的安逸。

  “孙伯,你再收拾出两间房间,给正阳和秀亭住。”

  “我在广州估计会待上几天。”

  今年六十多岁的孙伯,身体还算硬朗,他为李家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了。

  李庭照不忍他一把年纪还来回奔波,于是就让他看守老宅。

  “好的,三少爷。”

  “酒菜我已经让厨房开始做了,半个小时后就能好。”

  李奇维点点头,他暂时还不饿。

  忽然他看到孙伯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笑着说道:

  “孙伯,你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孙伯于是不再犹豫,说道:

  “说出来不怕少爷你笑话。”

  “我那小孙子知道你回来后,闹着让我求少爷见他一面。”

  “也不知道他抽了哪根筋,都快毕业了,不想着工作,就想这些有的没的。”

  李奇维轻轻一笑。

  “这有什么。”

  “孙伯,你让他过来吧。”

  很快,孙伯就带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进来了。

  正是他的孙子,名叫孙海。

  孙海穿着这个时代特有风格的学生服,看起来神采奕奕。

  旁边的孙伯虽然嘴上严厉,但是眼神中充满着溺爱。

  他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当然知道孙海的日子多么幸福。

  而儿孙后辈的幸福,远远比他本身的幸福更重要。

  这种观念说不好是对是错,但却是中华民族能够源远流长的底层逻辑。

  孙海见到李奇维后,两眼放光,脸色潮红,显得极为激动。

  “三少爷,我叫孙海,目前是广东大学大四的学生。”

  “我明年就要毕业了。”

  “今天听到王校长说您来广州的消息后,我立刻就赶回来了。”

  果然是年轻人,激动起来和连珠炮一样。

  把自己的什么信息都交代了。

  而孙海口中的王校长,就是王季烈。

  当初王季烈对前清官场大失所望,于是在李奇维的邀请下,任职黄埔理工大学的教授。

  后来黄埔理工搬走后,王季烈没有跟去,并在李奇维的建议下,进入广东大学任职。

  有了李奇维的支持,等到民国后,王季烈就顺利成为了广东大学的校长。

  他也终于摆脱了真实历史上,赋闲在家研究昆曲的无聊未来。

  如今才43岁的王季烈,可谓是意气风发,前途远大。

  之前在广州码头迎接李奇维的人就有他。

  并且李奇维已经答应对方,明天就去参观广东大学,这也是来时的计划。

  “哦,孙海,没想到你还是广东大学的高材生。”

  李奇维一边说,一边朝孙伯笑道:“孙伯,你家里可是出了一个千里驹啊。”

  孙伯老脸绽放出骄傲的笑容,但是嘴上却说道:

  “都是托少爷的福,不然这小子哪有什么资格上广东大学。”

  “王校长知道孙海是李家的下人后,对孙海很是照顾。”

  李奇维点点头,以他和王季烈的关系,这都是小事一桩。

  “那也是孙海自己争气。”

  说罢,他又面向孙海问道:“孙海,你爷爷说你想见我?”

  “怎么,是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此刻,孙海还处于兴奋之中。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李奇维,但是那时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无法理解眼前的三少爷到底是何等存在。

  只知道所有人都无比尊崇。

  直到他成年后,上了大学,才逐渐感受到三少爷的地位是多么的恐怖。

  当周围学生知道孙海和李教授的关系后,全都一阵惊呼和羡慕。

  “孙海,你是不是能经常见到李教授啊?”

  “孙海,你老实说,李教授有没有单独指导过你?”

  “羡鸡紫,那天我看到校长单独叫了孙海去办公室。”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孙海既开心又失落。

  失落的是,自从他真正懂事后,就再也没见过三少爷了。

  今天,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而且,他确实有着自己的困惑,不然,他也不敢无事就来打扰李奇维。

  “少爷,我今天来,主要是问您关于我毕业出路的事情。”

  “我自己感觉有点迷茫,想请求您指点指点我。”

  “哦?”李奇维来了兴趣,他觉得孙海很上进。

  本来他还担心这小子是来攀关系的,那他就会大失所望。

  虽然碍于孙伯的关系,李奇维不会说什么,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是这个问题。

  于是,他鼓励着说道:“说说你的困惑。”

  孙海从激动中平静下来,组织好语言后,开始说道:

  “我本科学习的专业是物理学。”

  “大学期间,我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在中等水平。”

  “明年6月份,我就要毕业了。”

  “现在的我,有三条路可以选。”

  “第一条,是王校长建议我的。”

  “他让我今年不要放松,继续努力功课,争取能读上研究生。”

  “黄埔理工大学和广东大学合作,在老黄埔那里合办了研究生院。”

  “明年会是第一次招生,王校长想让我试一试。”

  李奇维听后微微点头。

  当初黄埔理工大学搬到婆罗洲后,长洲岛上的那些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肯定不会拆除。

  所以,原学校一直就被封存着。

  等到李奇维去年回国后,黄埔理工大学开始建研究生院了。

  何育杰忽然想起了国内的黄埔,于是,他干脆一合计,和王季烈商量,在国内也合办一个研究生院。

首节上一节494/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