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黑闼苏定方他们品级还低了些,暂时专负责带兵打仗。
“谢司空栽培!”便宜老丈人云师端非常感激李逸给的这个机会,哪怕这个应州是临时设立,他这个检校刺史能干多久还不知,但这毕竟是个机会。
“应州的地形,你们也看到了,两山夹一河谷,西南敞开,这个地形还是相对易守难攻的,你们背靠恒山,有五条孔道与我繁相连,浑源往东,就是壶流河流域的蔚州直谷关和安边县,还能与瓶形寨相通。”
李逸是打定主意,借此机会,也正式在大同盆地,插上一根钉子。
“马参军。”
马周上前,“司空有何吩咐。”
李逸提笔写下一道赤牒,任命马周摄繁县令。
这位武安王国尉,有些意外。
“赶紧接着,你的能力我是很欣赏的,现在给你一个施展的机会,繁县的情况你现在也看到了,被抢的空荡荡的,接下来你得把这副重担挑起来。
需要什么,也尽管开口,我会让人尽量配合。”
“仗我来打,颉利来了,有我们两万将士顶在前面,但这繁县的恢复与治理,就要看你的了。”
马周激动的面色涨红,颤抖着手接过赤牒,“属下定不负司空所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接下来李逸又任命了自己的媵姬令仪的兄长姬思忠,以及自己参军刘世彻,分别摄浑源和应县县令。
“你们自去挑选吏员、充实县衙人手,赶紧把衙门运转起来。”
坐在空空如也的县衙,
李逸知道,当颉利知晓思结部北撤,他占据了繁,甚至还出兵浑河,颉利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也许,他们马上就得面临跟刘世让一样的局面,被铺天盖地的突厥大军包围。
必须加紧对繁的城防加固,多储备粮草、弓弩箭矢,甚至是得开始造造弩了。
他手里两万多兵马,瓶形关放上五千,往陉北应州放上三千骑,茹越峪等五堡,再放上三千,
手头就只剩下一万二了。
一万二千人守一座不大的繁城,兵力倒是够了,就是现在粮草不足,得加紧调动。
一番思索,李逸还是派人带着刚从阿温那勒索来的一千六百两黄金,一万匹绢,回河北定州,再调一批粮草,并再征调八千战兵过来。
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逸先按跟颉利在繁打半年围城战来准备。
他亲守繁峙,战辅两万兵。
瓶形关五千人是总预备队,
陉北应州的三千骑,和五峪堡的三千步,是外围机动力量。
这个部署,他应当能吸引并扛住颉利的五六万人马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刘世让在雁门城压力大减,应当还能再坚持更长时间,而他也不相信,朝廷到了这份上,总不能还是没半点动作吧?
实在不行,
也还有已经进入大同盆地的李道玄王君廓两万人幽州军团。
繁,距离雁门城仅八十里,
李逸现在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司空坐镇瓶形关就好,繁峙城让我来守。”
“我来守。”
“我来。”
几员入了三品的大将,都争先要替李逸坐镇繁。
“都不用争,我亲自坐镇繁,”李逸摆手,“我现在不怕颉利来攻繁,反倒是担心他不来攻。”
雁门城形势已很危急,
可李逸也不敢贸然直接杀到雁门城下去,进驻繁,甚至出兵陉北,都是为了逼颉利分兵来攻。
李逸倚城而战,总比跑去雁门要强。
只要颉利分兵来,哪怕多来点,来个五六万,他都还能守,也能给雁门减轻压力。就怕颉利不来,听在雁门往东面方向立营防御,仍全力猛攻雁门城,非要各个击破,
那才是让人头痛的。
得想办法,确保颉利会怒,并且派兵来夺繁才行。
“诸位,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刺激一下颉利来攻吗?”
第545章 我阿耶跟皇上打江山
“我阿耶曾跟皇上打过江山,从太原从龙起兵,一路打进了长安城。”
繁城中,一名男子拿着块胡饼狼吞虎咽,噎的直翻白眼,但说出的话却是够大。
摄繁县令的马周看着他,“喝点水,别噎着了,慢慢吃。”
“真的,我阿耶跟随当今天子起兵,从龙入关,打下长安后,随秦王征讨渭北,中流矢战死了。我阿兄就补了元从禁军,父死子替,留在长安了。
我呢就在繁老家,在县衙做个司户佐。”
这位自称边郡良家子刘弘,说家是本县大户,原是县中司户佐,先前率乡民守繁峙抵御突厥,奈何没有官兵协守,又缺少箭矢等,城破被俘。
“马使君只要派人打听一下,就能知晓我所说是实,多亏司空将我等从突厥手赎回,如今北虏仍在,刘某愿意协助马使君,尽几分绵薄之力。”
司户佐,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杂任。
但繁县仅是一个下县,县令也不过从七品下,县丞主簿县尉全是九品,
县尉以下都没品级,县里也只设有户、法两曹,各两位佐史管理。
这个司户佐看似不入流,但在县里其实职权不小。
而刘弘家明显还是繁本地豪强大户,有这样的原县中司户佐协助,倒是能给他帮助不小。
“自突厥入寇,就有许多百姓逃入恒山或五台山中去了,尤其是大户豪强,更是避往山中。他们不少在山里有坞堡山庄,率子弟家丁可抵御一般胡虏。”
刘弘吃完几个胡饼,抹了把嘴,“某是县衙司户佐,职责在身。”
“原县令主簿县丞县尉等人呢?他们也还在吗?”
“死了,全死了,斯结部攻破城后,把他们全处死了。”刘弘叹了一声气,他侥幸逃过一劫。
可如果不是李司空赎回他们五千人,他的下场也会很凄凉,被带到漠北草原给思结人做奴隶,也许因他年轻还能读会写,或许能被颉利发安排个小管事啥的,但终究是奴隶,从此老死异国他乡。
“做梦一样,真的,忽然间,突厥人涌过来,县城就被破了,我等就成奴隶了,又忽然间,李司空来了,思结部仓惶撤走,我们得自由了。”
“司空真英雄也。”
刘弘饱餐一顿后,便被马周恢复了县司户佐之职,他在被赎回的五千百姓中,找到了几个原来繁峙县衙里的吏,两个史、三个帐史,还找到一位市令一位助教,几个问事、白直,以及一个典狱。
这五千赎回的人,大多是繁县人,不少就是繁城中的。突厥这次入关的快,一些豪强大户倒是跑的快,逃进山中。
而一些百姓来不及逃走,或是没地方可去,有些人还逃进了县城,结果就是城破时被一锅端。
也有些是在乡野,消息滞后或是没地去被打草谷的思结人掳来,这五千人以青壮男子和年轻妇人女子居多,一般老弱的突厥人都懒得掳掠,
甚至在城破后,思结人还把不少繁城中老弱给赶出城,任自生自灭了。
刘弘家人就大多是逃进五台山了。
五台山,在百姓眼中,山峦巍然,以为仙人之都,北台之山,终年冰雪,亦称为清凉山。东晋僧人道安以及他的弟子慧远,在繁峙、雁门一带活动,开辟了五台山道场,从此让五台山佛寺大兴。
据说五台山一带,佛寺一百多座,其中繁县境五台山上就有三十二座大寺,五台县境五台山上有二十六座。
五台山佛寺大兴,寺院经济也很富有,一遇饥荒战乱,百姓都往五台山里跑,
向寺院借粮借钱,
寺院也会施粥放贷。
当然,山里除了寺院,也有一众豪强大户们的坞堡庄园。
有刘弘帮着找来的一众原衙中胥吏,加上临时征召的壮丁,还有马周从军中挑的一些文吏等,繁县衙倒也有模有样。
参军刘贤代县尉之职。
马周这位县令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手中没粮,要安置五千赎回的百姓并不容易,繁被抢掠一空,五千人都成了难民。
司户佐刘弘提议,派人向山里的寺院、坞堡、山庄的和尚、大户们借粮。
“繁已成一座空城,倒不如把这五千百姓,让他们进山,各谋出路。”
各谋出路,也就是不管他们了。
芒种已过,种点早熟的糜子倒也还行,只是突厥大军就在几十里外,此时也难以安心种地。
李逸到施粥点视察,
正排队打粥的难民们,见到他来了,全都转过身来,毕恭毕敬的站好,向着这位年轻的司空,满怀感激的喊道:“司空好。”
一声声司空好,都充满着对解救的感恩。
李逸不仅解救了他们,甚至还拿出宝贵的军粮来施粥,一碗热粥,在这战乱之时,那就是活命的机会。
应州刺史云师端、蔚州刺史王行敏,还有繁县令马周等都陪同着。
“粥还是太稀了点,再加些米。”
李逸转了一圈,做了指示。
蔚州刺史王行敏为难的道:“咱们要储备粮食准备迎战突厥来攻,粮食宝贵呢。”
“司空,要我说,突厥人马上会来攻,这些百姓留在繁城也无益,不如让他们去瓶形关以东,在那边还可以屯田也可以开矿等,起码能有份活计,谋得一份衣食,也更安全。”
摄县令马周则不赞成把人都送去灵丘飞狐等地,“这五千百姓确实不宜都留在繁城,
下官建议,有族人亲戚在山里或是蔚州的,可以去投亲奔友。若是没有的,县里组织,把他们带到五台山或恒山里安置,暂时向山里寺庙、庄园借些粮食,然后打猎、垦荒,官府再给他们赈济些粮食,尽量渡过这难关”
李逸已经派出游骑在繁县西四十里侦察。
盯着雁门城下突厥大军一举一动,他们若来攻,李逸会第一时间知晓。
暂时颉利可能还不知道思结部已经从繁撤离,
但繁城已被唐军控制的消息,封锁不了太久。
如今李逸在加紧往繁县运粮,可蔚州也并没多久存粮,还得从河北易定运来,繁城的粮食十分宝贵。
五千赎回来的百姓,确实不能留在这。
“挑选一些工匠,木匠石匠等手艺人,挑一些留下,协助打造守城器械等,若是有医师药师兽医,还有读书识字会算账的也留下。
其余的分散安置吧。”李逸思考后道。
“司空,要不把壮丁留下协助守城,这五千人里,大多是青壮男女,男丁可以选出两千人。”王行敏道。
李逸却是摇头,
“没有训练,也没多大用处,我们军中也有辅兵,毕竟有经验,只挑那些工匠医师读书人留下吧,其余的就转移安置。”
“有亲友在山中的,可以进山投亲奔友,有亲戚在蔚州的,则去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