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两黄金,三千匹马,一千头牛,还有一万匹绢布,再加上一个县和五千掳来的奴隶。
他感觉心在滴血,
怎么就答应了呢。
他们这次南下抢掠这么辛苦,这一下子差不多都吐出去了。
黄金、绢布、牛、奴隶,虽然都是在中原抢的,
可那三千匹马,那是思结部自己带来的啊。
上次三千人兵败,如今赎回来两千人,可他们的六千匹坐骑可都没了,还有三千人的铠甲装备等也没了。
阿温想反悔了。
要不是上次高开道路过,讹了他八百两黄金,他都拿不出这一百斤黄金来。
“阿温族长,你们这次南下,也抢了不少了,就算吐一点出来,可现在就返回漠北的话,也还是能带回去很多的。
倒不如见好就收,咱们演场戏,你呢就当是被我突袭击败,你就此返回漠北。
你若是现在不走,说不定可就走不了了。”
阿温脸上阴晴不定。
自李逸拿下瓶形关,思结部守在繁也是倒了大霉,先是乌碎损了三千人马,然后是苏定方等唐将,轻骑出击,反复袭杀思结部外出抢掠的人马,前后损失加起来也有两千了。
如今就算赎回两千,
可还是折了三千人,哪怕这三千人大多是打草谷的,并非精锐战兵。
但对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漠北游牧部族来说,也是伤了元气,再打草谷的家丁,那也是男人。
“我建议你们就从这里越谷口北撤,不要退到雁门,否则颉利不会让你们走的,到时颉利抢的盆满钵满,你们思结部却可能要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雁门十八隘,
繁和北面的应县间,就有五大峪口相连。
越谷就是后世的茹越口,其它的还有北楼口、大石口、小石口、马岚口,从这里经茹越峪,便可到北面浑河的应县,顺浑河而下就是桑干河谷的大同盆地。斯结部可以绕过雁门,直接北上过阴山经大漠回漠北。
思结阿温有些犹豫,付了这一大笔赎金后,如李逸所说的,思结部还有七八千人,手里抢来的东西也还不少,出来几个月了,现在撤倒也没算白来。
若是回雁门,还有机会跟着颉利去抢太原,甚至深入汾晋,但也有可能唐军几路合围,颉利打不下雁门,不敢深入太原,会如去年一样被迫撤兵,那样的话,可就啥好处也没,万一被颉利降罪,让他们去攻雁门或忻州坚城,到时还得损兵折将。
可是就此撤退,万一颉利可汗怪罪也麻烦。
他想到李逸说的配合演出戏,假装李逸突袭繁,思结部兵败溃逃北撤,这倒也是个北撤的理由。
看着李逸那淡淡的微笑,阿温总觉得心有不甘。
第544章 杀到颉利眼皮子底下
武德五年,夏五月。
芒种。
思结阿温再三犹豫后,还是决定撤了。虽然为了赎回儿子和两千骑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那些本来也都是抢来的,不论是族长阿温,还是各部头人,又或南下来抢掠的部众,
大家也都还是有不少收获。
见好就收吧。
实在是那个年轻的李逸给他压力太大了,而且这段时间思结部为颉利守繁,也损失了三千人了。若是这两千人不赎回,那就是损失五千。
人口十万众的思结部,也扛不住这样的人丁损失。
让阿温真正决定要撤的,还是颉利既要他们思结部挡住蔚州的唐军,甚至还想要他们去打瓶形关,可却又不出一兵一卒。
再留在这,那就有可能继续损兵折将。
思结部人马,就从茹越峪谷穿越恒山,进入大同盆地的浑河谷地,然后再折向北,在黄花堆分岔向西北经紫河河谷出长城西口北上,越阴山过大漠回漠北老家。
一手交钱帛牛马,一手交俘虏。
“思结部还真挺讲信用的啊。”
越谷口东面二十里的南峪口,李逸军营。
一百斤的黄金,还有三千匹马一千头牛,一万匹绢布,这些东西堆在营中占了好大一块地,尤其那四千头牛马。
黄金有金铤金锭,也有各式黄金首饰、碗盘壶杯等,看的出都是抢掠得来的,马周和刘贤等参军,还特意找来了金匠,鉴定金子真伪和成色。那些鎏金的、包银的,肯定不能算。
一番鉴定下来,斯结部还又补了一包金器。
“差不多就行了,也没必要那么较真。”李逸看着那摆了一地的各种金银器,倒是十分大度的样子,气的阿温脸色又红了,你真不较真那早点说,非让他们补足了数,你现在又说差不得得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三千匹马,一千头牛。
也有军中兽医检查过了,数量都对,就是质量不是很好,马多是普通的马,做挽驮是可以的,部份也能骑乘用,但想直接用做战马,多数不行。既没受训过,也不够优秀,耐力、爆发等不足。
牛嘛,明显也都是在代北乡里抢来的,大大小小老少都有。
李逸手一挥,只要斯结部不是故意混点病牛在里面,其它的倒无所谓了。
反正这一匹马才折五千钱,一头牛更是才折两千钱。
一万匹绢布,也都从代北抢来的,现在一车车拉来。
李逸对阿温的讲信用挺喜欢的,为此他还特意让马周跟阿温到一边谈话,主动提起等阿温返回漠北部落,以后可以跟李家的商队继续贸易。
李家用盐茶糖酒丝绸瓷器锅碗以及药品,跟思结部交换牛马驼羊、皮毛、药材、蘑菇甚至是奴隶。
价格好商量。
阿温本来憋了一肚子气,可被马周那三寸不烂之舌一通说,居然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买卖,于是口头答应了以后贸易合作。
五千被思结部掳来的百姓,也都送到了唐营,多数是年轻的妇人女子,以及一些青壮男子。
女人抢回部落,是可以生孩子的,青壮男子则是去牧牛放马,还能跟着上战场打草谷看营。
李逸也知道思结部手里除了交出的这五千,其实还有不小部份,可思结部宁愿拿牛马绢布来抵,也不愿意把那些交还。
乌碎带着两千手下离开时,
红着眼睛目带仇视,李逸却只是对他微微一笑。
占了他那么大便宜,总得给个微笑,他带着三千人来打他,结果最后被扣在蔚州干了半个月苦力,一个个累饿的脱了形,从草原膘肥体壮的大汉,全饿的排骨突起,
更别说,他们还给李逸贡献了四千匹战马,
就是那些伤马死马,都让定州将士们端午节痛快吃了几天肉,淘汰的上千匹带伤的马,也成了军屯帮手。
更别说扒下来三千套武器装备,虽说质量差点,可好歹也是装备。
最后乌碎和两千活着的俘虏,又还卖了高价,一个战俘,可是卖了两匹马或五头牛,或五十匹绢布呢。
李逸都有些心疼当初瓶形屯堡下,围杀的太狠了,斩首一千级啊,要是都活着,可以换两千匹马,或是一万贯钱呢。
终于,
一切交割完毕,
思结痛快的带着手底下七八千人从茹越峪口走了,
李逸派出的侦骑,看着他们全都撤离,也知晓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带走了许多战利品,有隐藏军中的年轻美貌的女子,以及一些工匠,
另外他们还带走了不少牛羊马匹等抢来的牲口,以及各种大车小车,也都是满载着绢布粮食等。
那些思结部的战士,每个人都带了许多东西,满载而归,这些家伙连抢来的锅碗瓢盆都带上了,恨不得连桌椅板凳都带上。
繁县城估计被他们搬空了。
李逸早有预料,也只是冷笑一声。
“要我说,咱们就该直接围了繁,把城池攻破,这些思结贼,全都得成为咱大唐的官奴隶!”
“就是,让他们就这样离开了,真是便宜他们了。”
李逸听着有些将领们的议论,也不理会。
他对现在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思结部毕竟还有六七千人,还有一座城,背后八十里就是雁门,颉利的十几万大军在那。
李逸强攻繁思结,反倒有可能是被颉利来个黄雀在后。
现在这样能让思结部撤回漠北,李逸兵不血刃拿下繁城,还换回五千被掳百姓,又拿了那么大笔赎金,很赚了。
当前首要任务,还是解雁门之围。
当思结部全都进入了茹越峪,李逸便率军前往接收繁城。
繁县本来是设立在恒山北面应县浑河畔的,如今的繁畦县以前是霍人县,可后来晋朝把雁门关北割让给鲜卑人,将繁县内迁侨治于雁门,到最后反而是鸠占鹊巢,如今只有繁县而早没了霍人县。
“司空,繁只余一座空城了。”
这座被思结部抢掠一空的城池,就在滹沱河的南岸,在一片突起的台地上。
城周不过数里,
但他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其北面有滹沱河,有恒山,还有五条峪谷可穿越恒山,抵达大同盆地的浑河谷地。
五个峪口,都属于雁门十八陉,瓶形关其实也是雁门十八陉之一,原来也都建有堡寨的。
李逸率军入城,
果然空无一人,
思结部占据了两个多月,把这座城里不论公私,能抢的都抢走了,就差走时一把火了。
“城池土地收回来了,被掳的人口也换回来了,有地有人,损失了钱帛牛羊,也不怕。”
人和土地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都是身外之物。
“就是可惜这滹沱河畔的麦子,被思结部当成了牧场,吃了两个月,如今收获季节,可也没剩下多少了。”
李逸让人安置赎回的百姓,
外面的麦子,能收回一点是一点。
“刘骠骑、苏骠骑、李中郎将,”李逸把他麾下三大先锋叫了过来,给他们一个任务,从北面的峪口进入陉北,拿下浑河两岸。
后世的应县、浑源这两县,如今分属朔州和云州。
浑河下游汇入桑干河,虽然下游与大同盆地是开口相连,但浑河北面有一道连绵山脉,是恒山北支六棱山,其西段也被称为熊耳山,东段延伸到蔚县,称南山。
熊耳山和恒山包夹着浑河谷地,形成一个狭长的口袋。
李逸准备趁机,出兵进入这片地区,这里在汉代时先后设立过崞县、繁县,但如今崞县和繁县,都早从浑河谷地迁到了忻定盆地。
崞县和繁在雁门城的一东一西,分处于其滹沱河的上下游。
“你们出兵浑河谷地,把崞县、繁县故地拿下,无须去打马邑、善阳,我你们控制了马邑东北的浑河谷地,同样能威慑到马邑。”
派几千游骑到恒山北面,既能威慑马邑,还能保护繁峙北面的五个峪口通道,防止繁城两面受敌。
同时,李逸也是想与幽州军团,能够连接。
“我决定,在浑河谷地,新置应州,在崞县、繁故地,分别新设浑源县、应县。”
李逸委任云麾将军云师端检校应州刺史,他本身品级高,能力也还不错,又是自己媵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