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409节

  总管,起码得出一千,刺史也得出上几百。

  除了出兵,各总管、刺史们还得出粮,两行营四万战辅兵,还有留守的兵,以后都得山南想办法供应。

  “侍中,襄阳的伪郑降兵怎么处置?”李弘节问。

  李逸经历过在河东的黄子英刘六儿刘季真等人的反复无常后,对整建制的降兵降将并不信任。

  但襄阳城是利用襄阳城内豪强,加上潜入城中的细作拿下的,这座铁打的坚城,是从城池内部攻破的,

  没有怎么战斗,更没什么伤亡。

  王弘烈八千兵马基本上都投降了,不过这些兵,披甲战兵并不多,也就三千。其余的都是没甲的新兵或辅兵,甚至是一些壮丁,豪强部曲等。

  “这些降兵,若是有愿意留在军伍的,可以挑选后,打散充实到各部中。

  那不愿意留在军伍的,我看可以先安排去军屯,暂时不能放他们走。可以告诉他们,军屯满一年,只要屯粮任务合格,就可听其自由去留。”

  “降军校尉以下军官,愿留下的可以留用。但校尉以上军官,则全都要送去长安,听侯天子发落。

  尤其是王弘烈和豆卢褒、苏世长等人,是陛下指明要送去长安的。”

  这些降兵,

  就算是选择留在军中效力,也得先从无甲的辅兵干起,得累积功劳才能升入战兵。

  校尉旅帅队头等军官,也要降级使用,先任副职。

  吃过亏的李逸,不会轻易相信他们,更不会再保留他们的建制,在浩州时是没办法,现在不一样了,必须防范于未然。

  留下的,也先得从留守部队呆起,这次进攻伊、豫肯定是不能带上他们的。

  “李尚书,后方可就交给你了,我们两路人马的粮草,还有留守兵马的粮草,都得由你来调度保障,有劳了。”李逸拉着李弘节手道,这位被授为行台民部尚书。

  行台主要的官员要么要出征伊、豫,要么还在夔州等地,留守的就李弘节官职高,又恰是管民政这块的。

  李弘节有些头痛,这么多兵马,要保障粮草可不容易啊。

  “那我也只能拜托周总管、徐总管、李总管、卢总管等诸位总管、刺史们了。”

  周法明等都觉得压力山大,但又无法推脱。

  想想那位年轻的侍中,带着两万人出武关,一个半月时间,横扫山南,几乎没有损兵折将,就收复了这数十州之地。

  谁敢在李逸出征的时候,在钱粮上背后使绊子?

  只怕下场立马就跟田瓒一样尴尬了。

  他原是随州总管,杀杨士林投王世充,授了个显州总管,李逸出兵,他又杀王世充使者反正,本来以为能回去做随州总管。

  结果伪郑随州总管徐毅比他动作快,先一步拜见请降,仍留用随州总管,显州总管又授给了李元超,田瓒最后成了豫州总管,

  可豫州那是王世充地盘,他只得了一个虚衔。

  而现在这兵马抽调、整编,田瓒手下披甲精兵,又要抽调大半。那他仅剩下了两三千人,只能在李逸行营混个总管,连地盘都没了,兵也没了大半,以后钱粮得李逸供应,实际上他什么也不是了。

  面对强势的朝廷和李逸,山南这些豪强们也只能听由安排。就如周法明,本来这次来襄阳,路上袭取安州,迫降沔州。

  可结果皇帝让李大亮做安州总管,安沔并没有再划回黄州总管府内,他辛苦半天,全是白忙活。

  但他又能怎么样呢?

  皇帝封他一个黄国公,他都得感恩不已。跟田瓒一样,反复横跳,最后便只得了一个申国公了,连地盘都没了,他起码还有黄府四州呢。

  “十天时间,我这边整编兵马,李尚书那里要给我们备好粮草。

  十日后,七月十六日,我和武阳公,便要正式出兵河南。”

  李弘节硬着头皮应下任务。

  因为这次山南用兵太过顺利,大家对于出兵河南伊、豫,并没有什么担心,更不紧张,连周法明卢祖尚等人都没考虑过军事上的困难。

  大家更担忧的是这么多兵马,人吃马嚼的问题。

  好在南阳和河南虽有伏牛山、方城山等相阻隔,但两边都有河流可船运,只是翻越山隘、垭口要陆运接力,但已经能大大减少运输的成本了,不需要征召太多民夫运输粮草,也不会增加额外的许多消耗。

  各州县官仓里都没什么钱粮,大家所能想到的办法,都是只能先找大族,不管是劝捐还是借,只有他们手里才有粮,才有那么多粮。

  李逸把任务吩咐下去后,也就不管这些了。

  整编兵马的事,有李大亮、李世绩、郭孝恪、李文相等人,钱粮的事,有李弘节和各总管、刺史们。

  “李尚书,屯田的事,莫要停下。

  我等开拔后,留守的军队,既要加强防备和训练,也要进行军屯。

  而招抚流民,把荒掉的地重新垦田,也是必不可少,万不能放松的。”李逸望向北方,“这仗啊,估计一时半会也难以结束,所以得早做准备。”

  李弘节意外李逸的这个想法。

  “侍中和武阳公各领两万北上,而秦王在陕东率十二总管六万兵出击,那就是十万大军啊,战兵得有七万,披甲都起码四万以上。王世充如何挡的住这等攻击?

  更何况统兵者是秦王和侍中公,那还不是摧枯拉朽,一战而定?我估计,等十月金秋收获季节,仗就打赢了,到时入洛庆功了。”

  李逸摇头,“你太乐观了,王世充当初被李密围攻了多久,照样一直撑过来了。如今面对我大唐全力进攻,虽然最终必败,但想速战很难,只能一城一池的争夺,

  这仗,不打上一年,是难以结束的。”

  “一年?”李弘节惊住,“侍中取山南几十州,也才一个半月。”

  “那不一样,我们去年四月打刘武周,也是一直打到今年五月才打完,也打了一年多,而且还只是收复河东,代北仍没收复。”

  这下李弘节都不免有点担忧起来了,真打上一年,王世充能不能受的了他不知道,但他估计他肯定受不了,上哪弄那么多粮草供军?

  “侍中,你可得加把劲啊,争取今年入冬前攻入洛阳吧,否则我真不知道这山南要如何供给。”

  李逸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一起努力吧。”

第377章 月下美人鱼

  月华如练。

  襄阳行台后衙小院,泳池被帷幕围挡,虫儿在低鸣。

  李逸泡在清凉的水中,笑着向她招手。

  她披着纱衣跃入池中,荡起涟漪撞碎倒映水面的月影。

  她如同一条美人鱼般灵动的在水中游动。

  “原来你也会水。”

  霍玉在池中一个转身,向他游来,“我家魏州馆陶,就在运河边上,”

  水波漫过她的锁骨,左边锁骨下面一点还有一处伤疤。

  “那是箭伤。”

  刚才缠绵时,李逸看到她身上有数处伤痕,这处最新。那是年初在山东滑州,她们母子设宴杀曹旦失败后留下的。

  说到那往事,她还在意,“这箭伤是窦建德的汉东郡公刘黑闼追击时射伤,要不是躲闪的快,就没命了。”

  那次失败后,李世绩郭孝恪直接弃她们而逃,她和李文相渡河击败了一支夏军后,也往西撤,结果还是被夏军一路追击,尤其是在卫州杀出来个刘黑闼,

  她们全军覆没,霍玉的女营也几乎都战死了,若不是手下女兵拼死殿后,她就不只是留下这一处伤疤了。

  “以后见到刘黑闼,我帮你报仇。”李逸道。

  “我这浑身伤疤,是不是很丑?”

  “不,倒越发显得你有别样魅力了。”

  安静的夏夜,风微凉。

  霍玉满意的笑着,“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就鬼迷心窍了,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我们的事,悄悄的,不要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不要让文相知道。”

  李逸点头。

  霍玉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失落,转身扎入池中,潜游很远,然后开始畅游起来。

  李逸望着那浪里白条,很是喜欢。

  如果可以,李逸愿意在襄阳多呆些时间,这么热的盛夏,行军打仗,真非他所愿。

  可皇帝特派使者前来,传达口谕。

  突厥处罗可汗这次大怒,已经发起全面进攻,大唐虽然也在求和,但边疆战事还没停息。

  甚至可以说北疆局势在不断的恶化之中,

  比朝廷预料的还要坏。

  岚州已被离石胡引突厥人攻破,甚至石州的稽胡也在叛乱,这都是当初朝廷处置刘季真父子过于急躁轻率的结果。

  虽然刘季真反复横跳,但收复河东后,朝廷实不应该那么急着杀刘季真父子,这不免显得朝廷不信任离石胡,突厥人一挑动,他们自然也就又反了。

  榆林郭子和也已经在被迫准备弃地南迁延州。

  更坏的消息是莫贺咄设阿史那咄,率部大举入侵凉州,这位就是后来的颉利可汗了,他本驻牙河套一带。丰州总管张长逊,跟他结拜,曾受他赐封为割利特勤。

  他这次没打张长逊,而是出兵凉州,未免也让朝廷怀疑张长逊的忠诚,杨恭仁出击迎战,结果反被莫贺咄设大败,损兵折将退回凉州,莫贺咄设在河西大肆抢掠,掳掠人口牲畜。

  皇帝也有些无可奈何,只能让长乐王李叔良屯兵原州萧关,同时从山南抽调兵马增援边关。

  灵州、凉州等唐军,已经不敢出城野战了。

  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能加紧向处罗求和,一边扛着压力,指望着中原战场能够早点拿下王世充。

  罗士信已经率先打前锋,对谷州和洛阳之间的慈涧堡发起了进攻,郑太子王玄应亲率兵马救援。

  急先锋罗士信勇悍无双,率部迎战王玄应,两军列阵交战,罗士信采用铁砧战术,以三千步卒列阵正面迎敌为铁砧,待两军交战后,他率千骑化为铁锤,迂回郑军背后冲击。

  罗士信更是只率百骑,直突郑太子大旗。

  郑军挡都挡不住他的雷霆一击,被他一路冲到纛旗之下,一槊将王玄应挑落马下。

  幸好王玄应铠甲好,护卫拼死相救,把他抢回去了。

  但这位郑太子也是被杀的吓断魂,慌忙败撤,罗士信以少击多,大胜,斩首上千级。

  罗士信趁机追击,夺取硖石堡。

  这唐郑首战,打了个开门红。

  李渊在长安也大为鼓舞,直接晋封罗士信剡国公,同时催李世民、李逸两军主力加快速度进军。

  李逸在襄阳,都能感受到此时皇帝李渊的巨大压力,估计一点也不比王世充小。

  王世充此时虽说占据大半河南,可他核心之地也就是洛阳一带,其余地方都是些新归附的军头,全是些墙头草,李密强就投李密,宇文化及北上,他们又降宇文化及,后来又有许多人投大唐,现如今又都投王世充。

  王世充在洛阳的核心兵马,也就五六万人。

  李唐以十万大军进攻,李渊希望在年前拿下洛阳,到时豫东豫南自然也就能传檄而定。

  七月二十一,

  李逸兵过方城,唐军通过方城垭口,进入了河南。

  前面便是郑军伊州刺史张殷治下,这里原是李密部下张善相控制,后来归唐授为伊州总管襄城郡公。可在去年唐军被刘武周弄的焦头烂额,整修关东都顾不上,王世充派兵攻张善相,张求援无果,城陷被擒,不降遇害。

首节上一节409/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