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突厥人不讲理,那咬咬牙出钱吧,反正牛马羊也得了,真正血亏的是王世充,让突厥人一货二卖吧。
使者郑元李琛等还被扣在突厥,
那就再派一批使者去,
钱帛金银多送些,再挑些女妓送去。
裴寂说这些的时候,很淡定,一点没有什么不甘啊犹豫啊什么的,倒是陈叔达和萧二相,一直黑着脸,很是难平。
“让太子继续坐镇蒲坂,让长平王叔良兵屯原州,随时准备支持灵州或凉州。”
“给李逸下旨,让他尽快拿下襄阳,然后率兵北上,进攻伊、豫,配合秦王进攻洛阳。”
李渊看着地图,
迅速做出决断,先打王世充,后打萧铣,一个个来,不能两个一起上了。
李逸的兵马不动,从南阳往北打。
而原准备进攻萧铣的李孝恭几路兵马,则要抽出一些兵马回防关陇,万一凉州、灵州、并州等危急,也能有兵增援。
甚至做最坏的打算,一旦突厥深入到关中,长安得有兵。
上次打刘武周,关中一度仅剩下一万兵马。
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有第二次。
如今已经是七月,秦王那边的战前准备的也差不多了,顶着突厥的巨大威胁,李渊也不能让战争机器停下来。
“陛下,襄阳城坚,万一急攻难下?”
李渊摆手,“襄阳现在被隔绝,只是一座孤城,兵也没多少,必要时可以派一员大将围着,李逸先北上。”
虽说蒲坂曾守了三年,李逸在浩州也击败了三次武周军大举进攻,但李渊觉得襄阳情况不一样。
正说着,
内侍呈上一封急报。
“陛下,从山南发来的八百里加急,是捷报,晋国公已攻下襄阳,并生擒伪魏王王弘烈、伪行台仆射苏世长和豆卢褒等。”
“哈哈哈,”李渊大笑,“朕就知道襄阳城难不住李逸,快拿来,朕要看看李逸是怎么拿下襄阳城的。”
皇帝一边打开捷报一边对萧等人道:“苏世长和豆卢褒在前朝,还与我都是旧友,之前朕派人去招降,二人还斩了朕数名使者,如今他们却成了朕的俘虏,朕都等不急想在长安见到二人了,
倒想当面问一问他们,死忠王世充,如今成为我大唐俘虏,是何感想,可曾后悔!”
“哈哈哈!”
第376章 夏日泳池
夏七月。
山南重镇襄阳城内,中午闷热无比,李逸在行台衙内后院水池中泡着。
旁边是高大的树冠如华盖遮住烈阳,水是引的流动的河渠活水,李逸也不得感叹,王弘烈虽在襄阳才三个月,但却是个会享受的。
在襄阳没忙着加紧城防,训练兵马,恢复生产这些,倒是先忙着扩建修葺行台衙门。
这行台衙还没修成,结果自己却成了俘虏。
李逸在水里扎了个猛子,潜了会水,浮上来,翻个身,仰浮在池中,手脚只需微微摆动,便能让整个人浮在池面。
“晋国公倒是好水性,本以为关中出身不习水性呢。”
霍玉笑着进来,站在池边。
宋义和陈菱角这两个李逸的家将,早站的远远的省的碍事了。
李逸扭头,别样的视角。
今天的霍玉一头长发没有梳发髻,只是简单的拿丝带束起,身上艾绿色齐胸襦裙是纱料的,束的很高,衬的也越雄伟,双臂间挽了条罗纱披帛。
薄纱衣裙下,手臂上的几枚金臂钏若隐若现。
裙下一双赤足踩着双木屐。
平时见惯了霍玉银甲披风飒爽英姿,这般妩媚的样子倒是少见,也很有魅力。
“真羡慕你们男人,这么热的天,随便脱的只剩下条犊鼻裤,就能畅快的玩水。
这么大水池,肯定玩的很爽吧。”
李逸笑道,“霍总管也可以下来玩。”
霍氏愣了下,然后轻笑起来,“我还真想下来玩呢,就怕晋国公嫌弃。”
“我回头让人给霍总管在室内修个池子。”
霍氏蹲在池边,伸手撩水,十分清凉。
“那可没机会了,长安天使到了,我们要开拔了。”
听闻天使至,李逸也赶紧上岸。
霍氏看着李逸只着条犊鼻,“平时看晋国公跟个书生似的,脸白皮嫩,倒不想身上还有这么多肌肉,就是比较苗条。”
李逸的身材不像程咬金等武将那么壮实,尤其是没有那个大肚子。
平时穿着铠甲,也没那么骠悍勇武,少了几分气势,可现在光着,看着倒挺不错。
李逸赶紧入屋更衣,
“朝廷这次反应这么快呢?”李逸走出来道。
霍氏看着他湿漉的头发,“我帮你擦干一下,虽然天热,但头不能一直湿着,不然以后容易头痛。”她拿起毛巾,便给李逸擦起来。
两人贴的很近,
不免挨挨碰碰,那股独有的女人香气一直往鼻子里钻。
霍氏真是熟透了。
引的人忍不住想采摘。
心猿意马,
李逸目光直视霍玉,
她感受到了,目光望来,
两人目光相撞,她微微一笑,并没有避让,更没有羞怯。
“好了,擦干一些了,先别挽起,就这么简单束一下,这天热一会也就干了。”霍氏笑道,“走吧,该去见天使,接听诏书了。”
李逸仍然目光注视着她。
霍氏轻笑,“要不晚上我给你把门留着?”
李逸认真道,“那我可真去。”
“来就来,怕啥。”说着转身先行,
李逸哈哈笑着跟上。
衙堂。
焚香摆案,李逸率诸将接诏令。
听到自己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襄州刺史,还兼检校侍中衔,李逸没啥太大反应。
他现在头衔长的吓人。
大唐左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上柱国、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左卫率、万年道参旗将军、右武候大将军,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襄州道行台左仆射、襄州刺史,兼检校侍中晋国公实食封一千户。
显州道罢撤,新置襄州道,
他的邓州总管改由李世绩担任了。
襄州道行台尚书令居然是李元吉,那熊孩子还加侍中了。
现在朝中岂不是有四个侍中?
侍中陈叔达,侍中、检校凉州总管杨恭仁,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齐王李元吉,兼检校侍中、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李逸。
人都不在朝中,侍不侍中的好像也没什么用。
这道旨意,
最重要之处是皇帝让李逸率兵出方城垭口,北上进攻伊、豫。
秦王李世民也已经正式出兵,军至新安谷州,罗士信、王君廓、黄君汉、史万宝、刘德威等几路兵马,也已经纷纷进军,对洛阳外围展开进攻。
李逸为伊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为豫州道行军总管。
原先征山南的副总管李世绩,仍是李逸副总管,郭孝恪则任李大亮副总管。
李大亮此次征山南表现抢眼,皇帝也是直接拜他武阳县侯爵,安州总管。李世绩虽也授邓州总管,但这次没能得到一道总管任命,显然皇帝那里还是没加分。
皇帝给李逸他们的任务也是很明确的,先取伊、豫,再逼许、郑,最后跟秦王会师洛阳城下。
争取一战定中原。
“恭喜晋国公拜相!”
霍玉向李逸叉手道贺,李逸笑着摆手。
李大亮比较激动,封爵武阳侯,这个爵位对他比较特别,他家就是陇西李氏武阳房的,他父亲曾封武阳郡公,他祖父、曾祖父,都封武阳公。
这个爵位,可以说是他家祖传爵位了。
李世绩就比较失落,当初以十郡归唐,他父亲甚至被封王,父亲固辞后,也是父子俱封国公。
可如今兵败后孤身入长安,先随秦王战河东,如今再随李逸征山南,他都是可有可无的位置。
他甚至感觉李逸对他隐隐的打压,毕竟当初他请求单带一路,李逸却让李大亮这长史前往。
他不相信李逸是有什么特别的眼光能看出李大亮没展露的军事才华,定是刻意压制他。
现在,李大亮仍为一道总管,他却仍只能是李逸的副总管,都混到跟郭孝恪一个档次了。
失落,
深深的失落。
李逸对李大亮道:“我的意思呢,咱们整合一下山南兵马,我和武阳侯,每道人马,各定两万之数,一万四战兵,六千辅兵。
这两万人呢,其中关中府兵四千,关中子弟三千,山南子弟一千,然后六千山南州兵,六千辅兵,则是关中、山南辅兵各半。”
这样安排,则李逸带来的关中兵,在山南仍还可以留镇六千。
这六千关中府兵,三千驻襄阳,两千驻南阳,一千驻方城。
一万二千山南兵,加两千山南子弟,自然就是从山南诸州征召抽调。而且要抽调精锐,必须得是甲兵。
这样一来,既釜底抽薪调走山南的精锐力量,防止他们在背后做乱。同时,也是要保证兵马质量,不能滥竽充数。
留守的除六千关中府兵外,则是整编各府州人马,说是整编,其实也就是登记如今各总管、州刺史们手头的兵,给予番号编制,方便统一指挥。
并不要求裁撤什么的,当然,各家的兵各自养,行台也暂时没能力承担。
周法尚、卢祖尚、田瓒、徐毅、雷长颖、徐绍宗等各部等,要分摊李逸和李大亮两行营中的一万两千山南兵和两千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