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410节

  伊州刺史张殷的轻骑远远的盯着他们,

  “这个张殷是什么来头?”李逸问副总管李世绩,河南这块地方,李世绩比他熟。

  “这个张殷原是卢明月旧部,大业十一年前后,卢明月聚众十余万,在陈、汝间活动,

  后来王世充讨伐击败卢明月,这个张殷兵败被俘,就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以从弟王世辩为徐州行台,这个张殷就在其麾下。

  去年,王世充调王世辩统兵先后攻伊州、杞州,攻灭张善相和李公逸,张殷便被授为伊州刺史。

  这个伊州,以前也叫汝州,大业年间为襄城郡。”

  李世绩娓娓道来,“原襄城郡,现在有伊、汝、鲁几州。”

  “这个张殷很难打吗?”李逸更关注的是这个。

  “无名之辈罢了。”李世绩瞧不起张殷,论当年义军里的江湖资历,张殷给他提鞋都不配。

  伊州州城在梁县,位于汝河北岸,这个汝河发源于伏牛山,在伊州北部,流经襄城,经许州入豫州,最后汇入淮河。

  从地形上来看,伊州是汝水河谷盆地,其西面伏牛山,北面和登封之间还隔着山等,登封和洛阳又还隔着嵩山、少室山等。

  伊州与东面的襄城,也还隔着一片丘陵山地,南面的鲁山、叶县,是建在沙河畔。

  “我准备先沿沙河攻取襄城,然后我们分兵,我往攻许州、洧州,往汴州滑州打,李副总管则逆汝水而上,取郏城、伊州、临汝,趋兵伊阙,再往东沿颍水攻颍阳、登封等城,最后目标是郑州,切断洛阳东南的粮草补给,我们合力彻底堵住洛阳东南两个方向的援兵和粮草。”

  至于李大亮,他沿汝河而下,先扫平豫州,再攻颍、陈、亳,最后目标是徐州。

  豫东南诸州,军力很弱,总管、刺史又大多是羁縻归附的地方军头,但这里是重要粮食产区,哪怕隋末打烂了,可平原上种粮总比其它地强,况且还有便利的水运。

  洛阳的兵,豫东南的粮,

  必须隔开。

  洛阳那是主战场,交给李世民他们打,李逸就负责在东南面扫荡王世充的粮饷地。

  “会不会铺的太开?”李大亮对李逸这大胆的计划都有些担忧,这是要一口气把半个河南拿下?

  这得有连城百座,虽说豫东南是平面的区,可城池也较大,真有那死守顽抗的,只怕也不好打。

  “我们这边都是好捏的软柿子,秦王那边才是硬骨头。

  李副总管不要越过嵩山就行。”

  他手指在羊皮地图上,划出三道线,三支兵马,都是从西往东打。

  李世绩一路,襄城、伊州、管州(郑州)。

  李逸一路,襄城、许州、汴州、滑州。

  李大亮一路,襄城、豫州、陈州、亳州、徐州。

  这三支箭头,

  虽不是射向洛阳王世充,

  却直指他钱粮重地,若能成功隔断东南钱粮入洛阳,那王世充就会当初被李密摁着打一样惨。

  王世充对李密都胜少败多,缺粮的他又如何面对李世民?

  李世绩其实想一路往北,打到伊阙后,就沿伊水直奔洛阳,加入主战场。可李逸军令却是先不管洛阳那边,他们就在这边捏软柿子,打那些乌合之众,揍那些地方军阀们。

  李逸的眼里,丝毫没把河南几十州放在眼中。

  但李世绩却不敢置疑,毕竟李逸河东战绩无双,在山南更是一个来月就扫平山南。

  自己一个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置疑。

  黎阳兵败后,李世绩一直很怀疑自己的能力。

  “曹国公,两万人马,咱们一人一半,各领一万。”

  李大亮说要把四万人分成三部,他和李世绩各领一万二,李逸领一万六。

  “一军万人也够了。”李逸直言。

  “那我和郭总管便也和侍中一样,也兵分两路,各领一万人,我攻豫、颍,郭总管攻陈、亳,最后合攻徐州。”李大亮提议。

  “我建议你们先拿下豫州城后再分兵,”李逸看着地图,“我们两军先一起攻取叶县、襄城,再分兵。郭总管随你先合力拿下豫州,再分兵去攻陈州。”

  对那些地方杂牌,先要打几个漂亮仗,得凶猛且迅速,这样才能有震慑作用,接下来才便于招安劝降。

  霍玉直言,“我跟随侍中行动。”

  李逸看了她一眼,“陇西王奉慈为曹国公副将,渤海王为武安公副将,温县侯文相为阳翟公副将,平原郡夫人则为我副将。

  咱们到时四路齐开,就在这豫东南来个遍地开花!”

  李文相看着年轻激昂的李逸,余光瞥到母亲望着李逸轻笑,那眼神让他有些陌生。

第378章 凫飞叶县,空余素履

  洛阳城北,邙山脚下,河东岸,千金堡。

  深夜,

  一群老弱妇孺举着火把逃到堡下,婴儿声啼哭不止,惊醒守军。

  “怎么这么多流民?”

  “好多婴儿,得有几十个吧?”

  千金堡守军探头望向城下,得有一百多人,火光中隐约看见都是些老人妇女,许多妇女还抱着婴孩。

  婴儿哭声一片。

  “什么人?”守军大喝。

  堡门前,壕沟外,有个老妇人颤抖着道:“我们从樱桃沟来投硖石堡罗总管的。”

  刘猛骂道:“你们瞎了眼了,这是千金堡不是硖石堡,硖石堡也只有王总管,没有什么狗屁罗总管。”

  老妇人慌乱,对旁边人道:“怎么办,我们走错地了,这不是硖石堡是千金堡,”

  周围妇人慌乱出声,“快走,咱们寨子刚被郑军抢了粮,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哪能再入贼窝。”

  城下的人便慌乱的往西而去。

  巡城校尉王显过来,“怎么回事,城下什么人?”

  “禀报校尉,刚城下突然来了群妇女,带着孩童抱着婴儿,说是来投什么硖石堡罗总管。”

  另一个道,“听她们话语,这些人当是上游的一个屯寨的大户,被咱官兵征粮,于是就要去投唐军。”

  校尉王显皱眉。

  硖石堡已被唐军攻破,唐将正是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

  河上游,邙山下有大小沟,绵延十余里,盛产樱桃,十分有名,从周朝平王东迁,就开始种樱桃,是王室祭祀珍品。

  到如今,都十分繁茂,樱桃沟那个石礓窝,早变成金银沟,还是洛阳一景,被称为壑朱樱。王显知道那边因近洛阳,又加上产樱桃,故此那里既有地方大姓堡寨,也有洛阳权贵的庄园别墅。

  这段时间洛阳派兵四处加紧征粮,

  河上游有堡寨不肯纳粮被官兵攻打也有可能,他们的家眷妻儿半夜去投唐军也正常。

  “有多少人?”

  “一百来个吧,但婴儿估计就得有二三十个,那啼哭声一片。”

  “有多少护卫壮丁?”

  “没看到壮丁,都是妇孺,带着孩子背着包袱。”

  王显生出贪念,当即决定带兵追击抢掠。

  “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随我去把这些人抓回来。”

  堡外不远,暗地里罗士信披甲执锐在此埋伏。

  “总管,这样真能行么?”手下问。

  “我老兄弟无逸在河东灵石城就用过这招,非常好用,我们今天也现学现用。”

  “可李侍中都用过的招数,不容易再骗到人吧?”

  “你懂什么,无逸用此招夺下灵石城,这千金堡的守军又未必知晓。管它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再说了,成与不成,一试便知,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王显没让罗士信失望,果然就被诱着出城了。

  “嘿嘿,无逸这招可还真好使,以后得跟他多学几招,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准备夺门。”

  王显的兵马刚冲出堡门,

  罗士信这边就带兵从暗处杀出,不过没奔着出堡的郑军,而是直接趁着城门还没关,就猛冲入堡。

  速度太快,

  千金堡守军完全没有防备,眼睁睁的看着黑暗中杀出一支精骑,踏着吊桥冲入堡中。

  堡门被夺,

  千金堡再险固,也只是任人宰割了。

  一通乱杀,千金堡夺下,罗士信血染战袍,看着这群人顽抗不降,而使自己麾下伤亡不小,红着眼睛下令处决所有俘虏。

  站在千金堡城头,

  红日初升,漫天朝霞。

  “给秦王送捷报,罗某再下一堡。”

  朝阳中,他站在堡墙上,能够看到南边横跨洛河两岸的东都,也不知道李逸此时又在哪里。

  “剡国公,羊肉汤炖好了,趁热喝吧,忙活一晚了。”手下端来刚炖好的羊肉汤。

  伊州,

  叶县。

  郭孝恪率前军抵达叶县城下,他来到城下喊话。

  叶县城头,一群人望着唐军旌旗,心思各异,都是愁眉不展。

  叶县,最早在春秋时叫叶邑,楚国的公子封于此,叶公好龙的叶公,就是此地封君,孔子周游列国还来拜访过叶公,据说两人话不投机聊的并不愉快,

  据说后来孔子学生就编了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来黑他。

  秦国夺过来后改名叶阳,汉朝开始改称叶县,以叶为名,据说是因为此地桑蚕有名,盛产桑叶。

  后汉书还曾记载过叶县令王乔,每次去洛阳朝见皇帝总是很快,又没见他车马,于是好奇派人跟踪,发现有两只野鸭子伴飞,悄悄派人逮住一只,居然变成了鞋。

  后来有首诗,龙跃平津,实为宝剑。凫飞叶县,空余素履。

  但此时城头的叶县令也姓王,但他既不是王世充大郑皇族子弟,也没有能变成野鸭子飞的飞鞋。

  他只是一个文人,曾经在洛阳为书令史,一笔字倒是写的极好,能来叶县做县令,他是花了许多钱的。

  因为洛阳这几年,动不动就断粮、饥荒,连公卿尚书侍郎都经常吃不饱,更别说他这等书令史,

  断粮的时候,黄金都换不到粮食。

首节上一节410/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