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67节

  李逸在浩州,三破敌军数万大军围城,

  哪次不是斩首数千,俘虏上万?

  甚至把刘武周都困在介休城了。”

  不管李建成如何妒忌,战争的天平开始向着大唐倾斜。

  殷开山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恭寻相,秦叔宝金锏砸的尉迟恭差点吐血,狼狈逃回闻喜,被斩首两千余级。

  这是李世民出兵河东一个多月以来首胜。

  而紧接着是李季真、张纶的南下军团,一路挺进,横扫宋金刚后方留守的人马。

  汾西、赵城、洪洞、岳阳,一路抵达晋州城下。

  宋金刚之前追着裴寂南下,在晋州再次大败裴寂、刘弘基后,各城也都是被他次第扫平,但他也并没有留守多少兵马。

  现在被张纶他们也是轻松的扫平。

  南下军团抵达晋州城下,

  这里遇到了一些抵抗,宋金刚在这里驻有几千人马。

  宋金刚不得不调兵回援,

  于是乎他赶紧又派刚兵败的尉迟恭和寻相,再领一支人马北上增援晋州。

  为了不被唐军伏击,宋金刚还让两人偷偷北上,因为在美良川被斩首两千,这次尉迟恭他们的兵力不多。

  但尉迟恭的行动还是被泄露了,

  柏壁城的李世民知晓了他的动向,在一番军议过后,李世民决定这次他亲自将兵三千,再伏击尉迟恭。

  李世民夜晚悄悄渡过汾河,绕过绛州,走小路北上,在绛、晋边境的太平县内汾河畔伏击。

  几天后,秦王奏捷。

  “伏击,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敬德、寻相仅以身免,悉虏其众。”

  李世民伏击成功,从绛州北太平县一直追击到了晋州境内,硬是把两人几千手下,全都俘虏了。

  尉迟敬德这次又被秦琼砸了几锏,要不是打铁出身年轻,骑术也好,真就也成了俘虏。

  得胜的李世民趁胜直抵晋州城下,跟张纶、李季真军团会师。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晋州那几千人顽强防御,

  李季真、张纶军团长途跋涉南下,缺少攻城器械,面对坚守不降的晋州守军,也一时无法。

  李世民在察看了一番后,让张纶率本部战兵四千,辅兵六千继续围住晋州,

  他则带着李季真的一万山胡返回到柏壁。

  此时宋金刚虽两次失利,可主力还在,李世民决定先着手拔掉蒲坂、夏县这两颗钉子。

  尤其是蒲坂,从唐起兵开始,就一直硬挺在那,都三年了。

  唐军对蒲坂是又打又围,守城的从屈突通到尧君素,再到如今的王行本,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就是拿不下。

  隋朝时,蒲坂城做为河东郡的州城,曾经是很繁华富裕,人口众多的。可打到如今,蒲坂都快成一座鬼城了,还在硬挺着。

  以前李唐在这折了一个驸马后,想着围困,不想强攻损兵折将,但现在宋金刚在,夏县又反了个吕崇茂,不得不解决了。

  李世民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计划,围攻蒲坂王行本和夏县吕崇茂,诱宋金刚出兵救援。

  围城打援。

  若是宋金刚不来救援,那就各个击破,一举收复失地。

  蒲坂城坚守到现在,早就要撑不住了,基本上就差临门一脚了。

  这个计划得到李渊的批准,

  屈突通、桑显和率军一万进攻夏县,殷开山、秦武通则率军再攻蒲坂。

  刘季真的一万山胡,被李渊分成两部,分别协从屈突通和殷开山攻夏县和蒲坂。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

  仍还在华山的皇帝李渊给李逸送去密旨,让他趁刘武周被困介休之际,发兵北上收复太原。同时,皇帝也再次派出侄子刑部侍郎、襄武王李琛和太常卿、右武侯将军郑元出使突厥,许割让河套丰胜二州,并和亲纳贡共诛武周。

  “赐封汾阳王李逸之子平安为浅水县公,女如意为永安县主,河东赐地十顷,杂彩千段。”

第339章 辞谢王爵

  除夕,

  灵石城中,天使宣读诏令,李逸率一众文武官将摆案焚香接诏。

  “门下:朕闻周室崇藩屏之寄,汉家重磐石之宗。咨尔右光禄大夫、并州道行军总管李逸,智略沉敏,器宇宏深。

  刘武周构逆,尔率王师,解浩州之围,夺灵石之险,断贼粮道于雀鼠,摧凶锋于汾晋。每临战阵,身先矢石,忠贯日月,功冠鼎彝。

  可授使持节并介受辽太渝汾七州诸军事、并州总管,进封汾阳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六百户,赐丹书铁券。

  尔长男平安,宜承阀阅,封浅水县开国子,女李氏,式彰懿范,封永安县主。

  於戏!昔寇恂镇河内而光武无忧,羊祜督荆州而晋武垂拱。今委北门锁钥,付河东屏藩,尔其慎固封疆,绥怀士庶,使胡马不敢南牧,唐旌永镇朔方”

  封王了,

  李逸震惊不已,

  等听到赐丹书铁券时,他甚至瞬间头皮发麻。

  铁券这玩意,可不是免死牌,反而容易成为催命符。

  大唐建国才两年,十七个得铁券的,已经死了俩。

  不得不说那个草诏的内史舍人,文采不错,李逸都能听懂,让他以为自己都成为大唐国之柱石了。

  诏书不止一封。

  封王的也不止他一个。

  那位雪中裸衣冲锋的李道玄被皇帝授为代州总管、拜上柱国,这个代州总管府,就是晋阳以北刘武周地盘了,代忻蔚朔云等。虽然现在还在刘武周手里,但皇帝已经提前授封道玄为总管。

  而李道宗也终于封王了,封任城王,拜上柱国,授晋州总管。

  “石州总管府和代州总管府,也由并州总管府管,并府是上总管府。”天使告诉李逸,

  吕州改划属晋州总管府,这是新设的,原来的绛州总管府撤消,新增晋州总管府,管晋绛沁吕四州。

  浩州也更名为汾州,又把并州原来十六县,又分出来太州、受州、辽州、榆州四州。

  而隰州总管府,管七州,隰州、中州、昌州、慈州、东和州、西德州、北温州,地盘基本上就是原来的龙泉郡和文城郡,一个龙泉郡被划出来六个州,

  这意味着地盘没变,但增加了好几个刺史,以及一群州级官员,这是为了安抚那边的步落稽胡的。

  并州新增设的四个州,李逸估计目的也差不多,接下来收复并州,招抚本地豪强,用来赏赐归附者。

  如今整个河东,所有州都划进各总管府,没有直隶州了。

  从南到北,依次是蒲州总管府,管六州,晋州总管府,管四州。隰州总管府,管七州。潞州总管府,管五州,石州总管府,管六州,并州总管府,管七州,代州总管府,管五州。

  一共三十四州,七个总管府,其中蒲州、并州,都是上总管府,蒲州又还管晋、隰、潞三府,并州兼管代、石二府。

  而在蒲、并两上总管府之上,又还有陕东道大行台。

  总管又兼治所州刺史,相比起一般的州刺史,总管例加使持节衔,拥有了军权。

  河东现在就是个超大战区,朝廷设立这七个总管府,一个大行台,自然是为方便打仗。

  皇帝让李逸管了半个河东,既直管并府七州,又代管石府六州、代府五州,一人使持节二十州诸军事。

  “恭喜总管封王!”

  一连串的诏令宣读过后,天使立马向李逸叉手恭贺。

  李逸也从他口中知晓,这次皇帝一口气封了二十三个王,三子四孙以及十八个侄儿。

  李逸也是那侄儿之一。

  李神通李神符兄弟俩是皇帝堂弟,本身也是郡王,可他们一人七个儿子,不论长幼,也全都封郡王了,他家就出了十六个王。

  开国两年,宗室前后封了二十七王,去年九个,今年十八,他家独占十六。

  不过宗室里李孝常和李逸这对叔侄,算是比较特殊,本不在五服之内,因功列名宗正,特封王爵。

  但跟李艺、李伏威、李季真,还有已被斩的李轨,还有叛投王世充的朱粲这五王还是不一样的。

  李逸觉得自己封王有些过了,

  但李道宗李道玄,以及李博义李奉慈他们都觉得李逸封王理所当然,你早就是皇帝下旨把名字记入宗室族谱的,你又这么有本事,封个王不正常么。

  他们四个觉得封王没啥稀奇的,皇族嘛,自然应当封王。

  而李逸被正式授封并州总管,还管石、代两府,他们也觉得理所当然。

  “怎么没给无逸你家平安郎也封个郡王?起码也得封个国公郡公嘛。”李博义有点没心没肺的样子,理由嘛自然是李神通李神符哥俩,一人七个儿子,这次都封郡王了。

  “淮安王在河北把地盘都丢光了,还成了窦建德俘虏,他七个儿子都还能封王呢。”李奉慈也道。

  这哥俩爹死的早,打小是被叔叔李渊养大的,在宗室里地位较特别些。

  皇帝还赐御酒,装酒的都是金瓶银瓶。

  “大王,陛下还有口谕给你。”

  天使把李逸请到一边,单独宣口谕。

  天使以皇帝口吻,直接称呼李逸为侄儿,夸赞他在浩州所立大功,说力挽狂澜,然后皇帝也提了点要求,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既然困住刘武周在介休,能否早日将其俘斩。

  如若一时攻不下介休,那是否可以派兵北上收复太原城?

  皇帝难得是商量的口吻。

  不过李逸听后却感觉压力很大。

  他原来麾下各路兵马三万余,后来刘德威他们回归,李逸兵力曾暴涨到五万。可不仅又让他们去隰州,迫刘季真归附后,李逸让刘季真张纶率两万人南下,

  李逸现在实际兵力,依然还是三万余,其中府兵并不多。

  浩州败刘武周也是比较特殊,

  现在对介休万余人,都只能围,而不能攻。

  北上太原,还是有些冒险。

  可皇帝说是商量,但既然开了金口,李逸就得想办法执行。

  吕州划到晋州总管府了,灵石城和雀鼠谷三关,隶属于吕州,现在都归李道宗统管,不是他的辖区,这三关二堡,得分走李逸上万兵马。

  手底下就剩下两万多人,其中还有一万是刘季真儿子率领的稽胡。

  再分兵打太原,

  这比李云龙还大胆啊。

  和天使谈完,

  李逸跟李道宗道:“我在你地盘上过个年,可以吧?”

首节上一节36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