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李道宗羞红了脸,“王兄说这话,不是打我脸么,就算吕州划归晋府,可我现在也依然是并州道行营一员,仍是王兄麾下。”
随李逸出征快一年,李道宗收获也是极大的,封王、拜上柱国、授总管,实打实的军功。
大家哈哈大笑。
李逸也把一众麾下召到一起,说了皇帝的谕旨。
“打太原?”
淮阳王道玄一听,立马激动起来了。他这个代州总管,现在地盘还都在刘武周手里呢。要想真做上这代州总管,首先就要收复太原先。
“我愿为先锋,趁武周被围在介休,我们先取太原,然后再直捣其马邑老巢!”
李仲文也表示愿意前往打太原,
这位太常少卿现在是并州总管府长史,李逸都从出征时的县公晋封为郡王了,他却还是真乡郡公,心里挺急的。
李逸舅舅范阳郡公张道源被皇帝征召回朝,仍任大理卿。东阳郡公陈君宾也被征召回朝,授太府少卿。而张志昂,被授并州总管府司马。
他们其实挺想留下来的,还指望着李逸带他们打回河北收复失地。
“此事我看还得从长计议,”李逸没马上同意,“今天是除夕,我们也在这里热闹守岁过年,是否出征太原,如何打,这个明年再说。”
李逸下令,让准备面粉、肉蔬,让军中将士们一起动手包角子吃,大家欢欢喜喜除旧迎新。
谈话毕,
李逸给长安天子上表谢恩,坚辞王爵。
张道源给他参谋如何用辞,
“你真舍得辞封汾阳王爵位?”
“我终究不是陛下五服内宗亲,”
“李孝常不就受了义安王爵位么?”张道源说。
李逸心说,李孝常在贞观朝不就被清算了么,李渊封的那些王,贞观朝剩下几个?尤其是异姓王谁剩下了。
就连李渊现在豪爽大方封赏的堂弟、侄子诸王,最后也大多改封为县公了。
张道源惊叹于这外甥的定力,“也是,我大唐的爵位本都是虚封,就算封王,既不能裂土封疆,也不能开国建府,封王还是封公,确实没太大区别,
你年轻,立了些功劳,要是封太高倒也不是好事。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李逸写好辞王爵的谢表,张道源帮他检查,“你没给平安、如意辞封县公、县主?”
“都辞也不好,男儿拼搏奋斗,不也求个封妻荫子嘛。我自己辞封郡王爵,儿女的就不辞了。”
“哈哈哈,”张道源抚须大笑。“这样也好,平安投胎做你儿子好,还没满周岁就封县公了。”
李逸其实也不是第一个辞李渊封王的,
先前徐世绩以黎阳之众和河南十郡归唐,被李渊授总管,封国公,之后又赐姓,皇帝又加封他爹徐盖,以子归国功封济阴郡王,徐盖固辞王爵,后来改封舒国公。
不过如今这位舒国公跟淮安王李神通都被窦建德生擒,李绩也因爹被俘虏,逃出来又回去投降了。
书房就舅甥两人,
“阿舅,上次我向圣人上疏,主动说起泥步设与我结拜之事,圣人一直没有回应,此事你看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圣人这次派使者来传诏谕,没提及此事吗?”
“没有。”
张道源也不由担忧起来,“那这事可能还真是个麻烦,你得小心些,以后不要再与泥步设有私下往来。”
“可是我刚跟泥步设做了一桩交易,从关中运来柿子酒,还贩来茶叶、霜糖等,跟什钵换了许多马和羊。”
这交易是李逸写信让罗三负责的,罗三亲自押着货来了趟河东,在平遥完成的交割,这茶酒糖换牛羊马,双方都大赚一笔的买卖。
罗五还说要尽快运货再来交易,这买卖利润实在是大,尤其是受战争影响,反而是利润更大了。
“你啊,你现在又不缺钱,何必呢。”张道源听后直摇头,“我回京后,尽量帮你想想办法吧。”
“你最好也跟圣人如实禀明,还是要多加小心。”
第340章 义成公主的条件
每逢佳节倍思亲。
除夕是个团圆的日子,可征讨的将士们却也只能在千里之外的河东过年。
李逸把刘黑子罗五等十名罗家堡府兵叫来,又把他带来的三十六名李府部曲也都喊到一起包角子团年。
过年了,军中也是特供了面粉、羊肉等,因战争节节胜利,浩隰通道又一直保持通畅,如今物资还算充足。
不仅河东豪强任郭杨曹等积极调配贩运,也有关中商人往河东送货,树着李逸六纛的灵石城外,就有大量商队,携带着各种物资供应,甚至是在汾河岸边,还立起了一排简易的木屋,号称小平康坊,听歌看舞,或是睡觉都行。
这些随军商队,就跟苍蝇一样。
军队到哪,他们就跟到哪,一个个神通广大,也十分胆大不怕死。什么生意都敢做也能做,小到士兵们给家里寄信寄东西,大到吃喝嫖赌,甚至提供借贷,样样都行。
这种寄生式的随军商队,也算是各取所需,商队冒险来赚带血的铜板,士兵们也能获得方便,甚至也能成为军队需要的一种补充。
随军商队不仅有商贩、妓女,也有工匠、医师等。
士兵们缴获战利品,可迅速处理给他们。
军中上下,没有不喜欢这些随军商队的,特别是战事不紧张的时候,休假时三五结伴的去放松。
又如现在除夕这样的日子,那些家伙也还一样坚守在军营外,
大家想改善伙食,什么牛羊骆驼马驴,鸡鸭兔子黄鼠,蘑菇咸菜腊肉咸鱼,就没有他们没有的玩意。
你就算想做些新衣服,添件羊皮袄,也有裁缝给你立马订制一件。
刘黑子他们一早也是到城外随军商队的营地,大采买了一番,活的大肥羊,鲜美的干蘑菇,野黄羊野鸡,上好的白面粉,甚至连大葱、香菜、胡萝卜等他们也有。
几人还特意找理发的,剪修须发刮面,还买到了新桃符回来
一群大老爷们动手自己包角子,李逸还给住所写了春联。
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聊着关中老家。
幸运的是,李逸带来的十个罗家堡村民,三十六个部曲,还全都完好,
毕竟是总管身边的人,不会有什么危险,反倒是跟着李逸,也是得了不少功劳勋赏。
刘黑子都是从七品下的校尉了,
罗五、大富等也升到从八品下的旅帅。
至于李逸的弓箭教头赵永安,更是都已经从六品的车骑将军了。
而李存孝四羌将,都晋为正六品的,中府车骑将军。
实打实的军功,是升职最快的,他们跟着李逸,也算是大小十几战了。
吃着自己包的角子,配上次罗三送来的柿子烧酒,
“角子就酒,越吃越有,来,干一杯。”
这顿除夕角子宴,前半场满是欢声笑语,大家频频举杯,到了后半场,有些醉意的众,借着酒意开始倾诉思乡想家之情。
一群大老爷们,居然还落泪。
刘黑子一直念叨着儿子出生后还没见过,
大富也说离家快一年,想新妇和娃娃们了。
李逸也想,可有什么办法呢。
“阿郎,过完年,咱们就拿下介休,收复太原,打到马邑,早点得胜班师!”
“对,早点打完早回家,再拖下去,等我回家,娃都会打酱油了。”
这群罗家堡出来的汉子,一个个也算立功得官,甚至得的赏赐,分到的战利品,也很丰厚,也都寄回了家,
今年家里肯定都能过上个肥年。
可不能一家团聚,总是缺憾。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
身处异乡河东战场,
这个新年还算热闹,物资还算充足,大家都过了个踏实的新年,介休城上,刘武周的狼头大纛一直立着,
城里很安静,既没想着突围,也没想着要来寻唐军战斗。
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了个年。
等过了初八,
李逸和将领们几经商议后,终于下决心,还是得打,不能总这么耗着。
既然围了介休,武周军没人来勤王,那唐军就打过去。
于是乎,
最终决定,由并州副总管李仲文为主,代州总管李道玄为副,李逸给他们凑了两万人。
说是两万,其实还是有点水份的。
其中李季真之子楼烦公李伯远率领山胡一万人马一起行动,李逸又调出四千步骑,再抽调了六千民夫为辅兵。
樊通伯、张满政、丘英起、李德奖四将同往。
李逸给他们的任务是,沿汾水北上,先趁虚扫荡祁县、太谷、清源等太原外围诸城,
能打就打,不能打也别硬攻,直接下一个。
劝降招安为主,以抄掠补充为辅。
“陛下有旨,只要弃暗投明,及时归附,仍可既往不咎,让太原诸城士庶能够及时醒悟,勿辜负君恩。机会只此一次,不可自误。”
张纶军团南下,李仲文军团北上。
李逸把余下的各部兵马也重新调整,
把霍邑、贾胡堡、冷泉关、浩州等城的守军主力抽调到介休周边的张难、张壁、永安三堡,继续围困介休,随时准备拦截刘武周突围,或是阻击敌人来援。
浩州孝义文水等城堡,都减少了守军数量。
李逸手里仍还有两万余人,在介休外围部署了一万多,主力部署在张难堡,一共八千步骑。
李道玄出发时,笑着对李逸道:“王兄,咱们比一比,看看是我先进太原城,还是你先破介休。”
“那肯定是你先入太原。”
正月里寒风刺骨,
两万汉胡步骑迤逦北上。
李逸目送他们远去,回望南面介休城头,定杨天子刘武周的狼头大纛还在风中猎猎。
李逸一时有些看不懂刘武周了,
没理由就这样一动不动,又不是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