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裴寂援军却走了一个月。
“阿郎,有一队骑兵来了,不是我们的人。”已升为骠骑府校尉的赵永安提醒。
城南远处,一支骑队正迅速向浩州城来。
来的是长安天使。
“看来是对刘季真请降之事做出回复了,”李逸下城去迎接。
来的还是老熟人。
“卢公,没想到又见面了,”
卢赤松风尘仆仆,这一路上换马不换人,三天时间从长安跑到浩州,着实把他颠的快散架了。
他苦笑道:“又见面了,”
李逸召集浩州城官将们一起恭迎圣旨。
浩州刺史刘瞻,并州率一千步骑来援的都水监赵文恪,还有李仲文、王行敏、刘六儿、黄子英诸将。
“卢公,请宣诏令。”
卢赤松手捧明黄诏令,北面站立。
“门下:朕闻戡乱以武,靖难惟贤。咨尔检校吕州总管安定郡公李逸,忠节昭著,智勇兼资。顷以稽胡猖獗,寇扰汾隰;武周鸱张,围逼浩州。卿躬擐甲胄,亲冒锋镝,运筹而七纵七擒,制胜则百战百捷。
抚降刘六儿众胡,焚其狼纛,收编效力;克复贾胡堡要冲,断贼粮道,斩将搴旗;生擒伪定杨骁将黄子英,俘斩五千,壮我军声;解浩州三月之围,复文水等七城堡,救被虏将士五千人。此皆卿临机制变,不避艰危,可谓“汾水龙腾,霍山豹啸“。宜加宠命,以旌殊勋。
可晋右武侯大将军、封荣国公食邑三千户实食封百户,使持节吕介浩三州诸军事、吕州刺史,仍兼太子左卫率,余如故。”
众人听到皇帝对李逸如此称称嘉奖,无不羡慕。
尤其是听到李逸一战封国公,还获百户真封,更加惊叹。
如都水监赵文恪,他可是皇帝开国后钦定的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之一,现在也仅是封郡公,授都水监,一户真封都没有。
李逸十七岁的小儿,居然封国公得真封。
皇帝又有口谕给李逸。
卢赤松以皇帝口吻对李逸道:“无逸,你小子给皇叔长脸了,不愧是福将,你立下如此大功,皇叔也不会亏待你,封国公赐真封,怎么样?
哈哈哈,还有个好消息朕要告诉你,八月初一早上,你的媵姬氏,给你产下一儿一女,儿子比女儿早生半刻钟,大小平安,朕让宇文昭仪去你府上看过,白白胖胖很健康,长的也很像你。
你安心在河东打仗,早日凯旋。”
说完,
卢赤松转身,对李逸笑道:“恭喜啊,这好事连连啊。”
李逸虽然不是头一次当爹了,可听到姬令仪平安产下一对健康的双胎胞后,心跳加速,砰砰平跳。
“恭喜,”
众人都来恭喜,
“荣国公,真让人艳羡啊。”赵文恪呵呵笑道。
李仲文于行敏他们一边恭喜,一边又很期待的望着卢赤松,他们想知道有没有关于他们的旨意。
“卢公,陛下有没有回复刘季真的旨意?还有李将军等也立有大功,我向圣人为他们请功,圣人收到了吗?”
“有,都有,别急,一个个来。”
卢赤松笑着告诉众人,皇帝已经答应了刘季真的请降,并赐封刘季真国姓,封彭城郡王,授上柱国、右翊卫大将军石州总管。其弟刘六儿,也赐国姓,封楼烦郡公、柱国、岚州总管,左屯卫将军。
降将黄子英,授忻州刺史。
“陛下已派遣金紫光禄大夫张纶前往离石宣旨抚慰。”
当初李渊起兵时,离石胡叛乱虽平,但也在蠢蠢欲动,李渊于是一边派建成世民率兵去平西河,一边又派出张纶率一支偏师往离石。
张纶很是了得,杀太守杨子崇,一路南下,最后在龙门与皇帝会师,不仅把西面离石几郡平定收服,还给皇帝拉出一支兵马来。
也正是张纶他入离石斩杀了隋太守,并带走了离石几郡的官兵,这才也让刘季真他们有机会趁虚而起,斩了唐太守夺离石。
“张公奉旨抚慰离石几郡,则吕梁安矣。”
李仲文终于忍不住了,“卢公,不知道陛下可否有旨意给我们?”
“有。”
卢赤松再摸出道诏令。
李仲文六将恢复官爵,李仲文复真乡郡公太常少卿,检校介州刺史,加灵石道行军副总管。
王行敏复右屯卫将军,加灵石道行军长史。
“真乡公,陛下在长安听闻你浩州战绩,很是欣慰。”
李仲文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王行敏也是长松口气。
刘六儿、黄子英二降将,这时也是笑容满面,终于得到大唐天子认可了,也算有了正式身份。
一个岚州总管,一个忻州刺史,虽然这岚、忻两州,如今还在刘武周手里。
“荣国公,陛下可是很期待你能跟裴相配合,收复介休,继而北上太原,将武周击退啊。”
正说着,
裴寂的传令兵到了。
“安定公接裴相军令!”
卢赤松提醒这位刚进来的传令兵,“陛下诏令刚宣下,李公现在是右武侯大将军、真封百户荣国公,还是正式的吕州总管了。”
传令兵愣了一下,
“小的不知,还请荣国公宽恕。”
“还是先传裴相军令吧。”
裴寂军令,让李逸速发麾下两万兵前往介休城下与他会合,并指明让李逸留守浩州,让李仲文王行敏刘世让于筠四将统兵前往。
另外两位中郎将,可能官职太低被裴寂忽略了。
“荣国公,裴相让你接令后,立即调兵交李将军等率领前往,限三日内兵马抵达介休城南的索度原会合,
若是延误军期,斩!”
李逸眉头不由的皱起。
“裴相现在何处?”
“裴相前锋已至灵石,他还在灵石南五十里的贾胡堡中。”
“裴相有多少人马?”
“全军四万余,但有两万是辅兵,不过裴相已经下令,调霍邑、贾胡堡,以及汾水关、阴地关、冷泉关,以及永安堡、张壁堡、张难堡等各处兵马皆至介休索度原会师,
到时再加上荣国公这里的两万人,那么裴相就有八万大军。
必能一举收复介休,直抵太原!”
李逸听到这,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脸色不好。
第307章 怎么输?
“裴相已经把灵石霍邑诸城堡的兵抽走了?”李逸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
传令兵没料到李逸反应这么大,不解的道:“如今大军云集,攻守易形,用不着再处处屯兵防守了。”
李逸呼吸急促起来,脸都有些涨红。
他没料到裴寂不仅要他调拨两万人去介休,还直接把他原来苦心打造的二城三关四堡防御体系,直接就给抽空了兵力。
“打仗又不是兵多就行,”他不满的道:”况且裴相手头已经有这么多兵了,何必再抽这些兵?“
传令兵把李逸反应看在眼里,“荣国公,裴相是陛下钦点的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还拥有便宜行事特权,荣国公是裴相麾下的一道行军总管,也受裴相节制的。”
“军令如山,还请荣国公能够立即执行。”
李逸看向李仲文王行敏二将,两人都不吭声。
毫无疑问,在李逸和裴寂之间,他们肯定是遵从裴寂军令,作为犯了大错,刚被复职的二人来说,可不敢顶撞裴寂。
“我可以马上抽调两万人马给裴相,但觉得二城三关四堡的兵,不要动最好。”
传令兵没回应李逸。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我给裴相马上写一封信说明情况,你替我交给裴相。”
“下属可以为荣国公带信,但还请先执行军令。”
李逸很生气的提笔给裴寂写了一封信,劝说不要动这二城三关四堡中的兵,他认为这些关城很重要,留兵镇守,也是进退自如。
传令兵带着他的信回去复命。
李仲文轻咳一声,“荣国公,军令如山,你看这两万人马怎么安排,我们好立马准备,这里距离介休还有八十里,我们得在三日内赶到索度原,不能误了军期。”
“真乡公,难道你不觉得裴相这个安排有问题吗?打一座介休城,五万人和八万人有什么区别?”
“若是攻城器械不足,人多也无用,反倒是徒增粮草供给困难。倒不如先以一军围城,再以一军伏击打援,
只要封锁介休粮道,断其补给,介休城虽有一万多守军,但能坚守多久?
完全用不着强攻介休城,可以先收复平遥等城,寻相等缩在介休城中不出,那就把其它城收复了,甚至可直接北上太原,只需少部份人马就能留守牵制住他们,”
王行敏觉得李逸说的也有些道理,但裴寂打算集结重兵,也未必就错。
“先前荣国公两万人马虚张旗帜,就吓退了浩州城外的寻相张史岁刘季真数万人马,
现在裴相真的集结八万大军,寻相等只怕吓的立即屁滚尿流逃跑,根本不用强攻介休城,到时我们一路撵着武周军北上,就能将平遥诸城轻松收复。”
“是啊,我们现在兵强马壮,灵石霍邑等都是后方了,这三关四堡,交给原来的镇戍兵、州兵留守就行。”李仲文道。
对这两人这态度,李逸挺失望。
王行敏原来是流贼出身,战略眼光不行还说的过去,可李仲文八柱国之后,之前浩州一战也是表现了得,怎么现在又这般。
也许是慑于裴寂的权势吧。
他现在越发明白,为何历史裴寂会败了。
虽然他不记得裴寂因何而败,但就看他现在这调兵操作,就知道是个微操达人。
“荣国公?”
李逸摆了摆手,“好吧,我这就安排抽调两万人马。”
他心里浓浓的不安,要是裴寂再败,那他怎么办?
他被留在浩州,若是手头的兵都给了裴寂,那裴寂要是败了,他再被围,短时间里只怕朝廷也派不出援兵了。
他可不想跟李仲文他们那样做俘虏。
李逸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细细思量,无论如何,也得先给自己留条后路。他已经给裴寂去信,但裴寂未必肯听他的。
“刘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