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想在如今大唐拥有国公爵位,那么你要么是有前朝国公爵,拥护本朝,或后来归附,一般也能继续保留原国公爵位。
甚至可能原只是郡公县公,因家族、名望,和皇帝关系等,给你直接封公,比如杨恭仁,原来也只是个郡公,被俘虏押来长安,还给赐封观国公了。
又或者你是宗室,皇帝的侄子或侄孙,亲近的直接封郡王,疏远点的也能授封个国公郡公。
再又或者你有地盘,或有兵马,比如前不久献地归附的徐圆朗,就被赐封为兖州总管、鲁国公。
也有较早从龙起义的元勋,进入长安后直接就封国公了,比如原国公史万宝,原来只是跟建成他们玩的较好的游侠罢了。
反正现在大唐的封爵,跟散职散实官一样,虚的很。
既无封地,也无实邑,虽说封爵也有对应品级,享受一些相应的特权待遇,
但既不能裂土分封建国,也不能开幕府,更不能有兵马部众,也不能管理百姓,甚至连点食邑收入都没。
这国公跟上柱国,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当然,毕竟也还是封爵,现在虽不值钱,但自古以来,爵位还是相对稀少的,尤其还能传给子孙,哪怕要降等,毕竟也还能传个几代人。
“陈相?”
“李逸之军功确实足够封国公了。”陈叔达也支持。
“好,”李渊大笑着当即金殿赐封,“朕就赐封李逸为荣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真封百户。”
皇帝要赐刘季真郡王,赐李逸国公,大臣们都不觉得稀奇。
可听到赐真封百户,倒是不少人挺惊讶了。
要知道,皇帝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那是开国拥立功劳最大的一批人,结果实封的也没几个,裴寂初封的食封也才三百户。
如今也才加到六百户,
其次就是安兴贵安修仁兄弟俩,不久前凭灭李轨为朝廷收服河西之功,俱晋封国公,都得到了六百户实封。
现在还在牢里的前宰相刘文静,之前也仅得到三百户真封。
然后就是屈突通三百户。
然后就是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这三位皇子了,也是各六百户。
在今天李逸赐封一百户之前,大唐立国一年半了,得到真封的就八个人,
六个六百户,两个三百户。
其中三个是皇帝儿子。
刘义节刘政会柴绍窦琮长孙顺德这些元谋功臣,虽有国公之爵,却都没实食封食邑。
李逸今天是第九个实封功臣,虽然他是单独第三档的一百户,可朝廷国公有多少?实封功臣却只有九个。
刘文静还被剥夺了,
实际上现在只有八个实封功臣。
物以稀为贵。
“加李逸右武侯大将军、吕州总管、刺史,仍兼太子左卫率。”
免去了总管前的检校二字,还加了个十二卫的右武侯卫大将军。
确实是窜起迅速。
国公加大将军,在朝中倒也不稀奇,只是这十七岁的年纪,也就李元吉能压他一头了,可人家是嫡皇子。
“李仲文王行敏六将恢复官爵,”
“李仲文检校介州刺史。”
“授黄子英忻州刺史,右屯卫将军,授虞闰朝散大夫”
朝会结束,
李渊回到甘露殿。
数道紧急军情就呈送御案上,
“窦建德率兵十万进攻州,总管袁子干投降,又引兵攻相州,淮安王李神通不战而退回黎阳,州、相州皆失。”
李渊眉头不由的再次皱了起来,河东的形势稍有好转,河北的局势却是在继续糜烂啊。
整个河北南部,就只剩下了一个黎阳了。
再拿起一份,又是坏消息。
梁师都率军联合突厥、步落稽胡数千骑进犯延州,总管段千操兵少不敌,只能退守城中。
再拿起一份,
奏报的是李靖奉命前往夔州赴任,可他却到现在都还没能抵达,先是途经金州,遇蛮人邓世洛数万人叛乱,庐江王李瑗进讨,接连败北,李靖临时加入李瑗军参谋划策,耽误了许久时间。
等到了硖州,又被萧铣的兵将阻拦,迟迟不能前进。
到现在,李靖都还没到达夔州。
李渊冷哼一声,李靖自请前往夔州,那时李逸都还刚剿完司竹园贼,现在李逸都在河东数战大捷,挽救了河东颓势,他李靖却还在半路上。
李渊不由的想起当年李靖为马邑郡丞时,向杨广告发他谋反的事。
他有理由怀疑李靖这是故意停滞不前贻误军机,提起笔给老同学硖州刺史许绍写了一道密诏,让他处死李靖。
放下笔,李渊长叹一声。
河东局势刚有所好转,这朔方、河北又都这么乱,
倒是越发显得李逸功高了。
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家贫思贤妻,病笃思良医。
要是多有几个李逸这样的忠臣良将就好了。
算算时间,裴寂也应当到达介州了吧,
裴寂数万援军,加上李逸手里也有两三万人马,他们一老一少联手,当能一举收复介休平遥,然后趁胜进抵太原。
李渊现在就盼着能够早点收到李逸的奏疏,他的奏疏都是捷报,每次看都能抚平他一些焦虑。
“陛下,”
卢宽进来,“刚得知的消息,国公薨了。”
李渊愣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然后猛的瞪大眼睛:“你说杨侑死了?”
“是,就今早。”
“怎么死的?”
“患的是风毒发肿,太常丞甄立言医术了得,国公府曾派人去看诊过。”
李渊怔怔的出神。
杨侑,就是他曾拥立过的义宁天子,杨广的孙子,今年也才十五岁。
长长叹惜一声,“朕许过他一世富贵安稳的,没想到突然薨了。”
“福薄命短,命也。”卢宽道。
“谥隋恭帝,他无子,便从同族过继兄弟之子杨行基为后嗣,袭国公爵,让有司好好为他安葬吧。”李渊叹道。
杨侑的死,对李渊来说,倒也是去了一个心病。
卢宽去传旨。
一会后,钱九陇进殿,
“陛下,李逸媵姬氏刚刚临盆,生下一儿一女双胎胞。”
“哈哈哈,李逸这小子,朕刚赐封他荣国公、真封百户,他媵便给他生了双胞胎,这可是双喜临门,
一下子就儿女双全了。
赶紧派人给他送去喜讯。
对了,再给李逸府上赏赐金银开元通宝钱各百枚、杂彩千段。”
第306章 裴寂军令
“出征时还是草长莺飞的春天,这转眼已是丹桂飘香快中秋了。”
吕梁山层林渐染,李逸坐在浩州城头都感受到了几分凉意了。
登高远眺,城郊的田野又快到收获季节,谷子、黍子、胡麻、大豆、高粱等不少作物,都是在中秋前后陆续成熟收获。
刘黑子也有些思念家乡了,“我儿子都会爬了,我还没见过一面呢,名字都还没取,阿郎帮我儿取一个。”
黑子的媳妇在他出征后产下一个大胖小子,如今都满百天了,黑子回信给取了个小名黑蛋。
“叫汾阳如何,咱们现在脚下的浩州,就在汾水之阳,这是你小子立功得官的地方。”李逸笑道。
刘黑子如今也是品官,从九品府兵队副,正儿八经的品官,至于散职,他已经是从八品,勋官已经五转。
“汾阳,刘汾阳,这名字好,”他觉得阳这个字好,阳光,阳刚,肯定能健壮,而且也确实有纪念意义。
“姬娘子也该生了吧?”刘黑子道。
“嗯,等消息呢。”
同样获得从九品队副职的罗大富望着渐黄的庄稼:“祥瑞金薯也该又要收获了,”
李逸的土豆,去冬在皇家禁苑温室种了一茬,然后春天种了一茬,算时间,这夏种的一茬也快收了。
“听三娘说,阿郎府上今年夏可是收获许多金薯了,这秋天又收一茬,那明年就不愁金薯种了吧?”
李逸笑着点头,去冬种的那批春天他收获了百来斤。李逸也是卖掉了一批,对这只有皇家和勋戚重臣才有的祥瑞宝贝,长安还是很多人想要的。
不过价格就不像第一次那样,一个能卖十五两黄金了,他一个二两黄金大甩卖,卖了百来个,又赚了三百两黄金。
自己剩下几十斤做种又种了三分地,夏天又收获一茬,因为沃土肥田,精耕细作,这三分地收了一千斤土豆。
罗三娘又拿出一半来卖薯种,这时一个薯种仅卖了一匹绢,跳水降价。但仍还卖了一千来匹绢。剩下的土豆这次直接种了两亩田,先前罗三娘也来信说土豆长的不错,现在家里专门种金薯的把头们也都有经验了,估计秋后这两亩地,能收六七千斤最少。
“明年,给你们每人二十斤薯种。”李逸笑道。
随着几茬土豆种下来,如今长安贵族人家土豆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东西了,从最开始李逸十五两黄金卖一个,到二两黄金卖一个,再到一匹绢卖一个,
等明年,估计也就值百来钱一个,再往后,那可能就一两文钱一个,甚至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一钱换上一篮子了。
“以后多种点金薯,养猪也不错的。”
罗大富惊讶道:“这么宝贝的东西,怎么能养猪呢,自己吃多好,以后不用再经常吃糠咽菜了,也能经常吃饱了。”
“马上中秋,阿郎府上收获那么多金薯,不得做金薯馅的月饼啊。”
“哈哈哈。”李逸忍不住大笑,土豆馅的月饼,亏他们想的出来,还觉得万分高端。
浩州距离长安千里,
普通书信往来还是很慢的,一来一回可能得一个月。
但紧急军情传递则还是很快的,快马两三天就能抵达,甚至最快五天时间,浩州长安间的信息就能走一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