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58节

  刘淮站在巢县城墙西北的一处望楼上,遥遥看着金军以战斗队形向着城下开来,抱着双臂皱眉说道:“金贼这是要做甚?不起?不建攻城器械?甚至连围城营地都不做就来攻城吗?”

  刘淮所说的乃是战争常识。

  守城一方并不是仅仅站在城墙上挨揍,像个缩头乌龟一般被动防御,事实上如果到了这一步,其实守城战已经输了一大半。

  这也是大怀贞、黄亨三等武胜军将领对靖难大军产生误判的原因之一。

  因为若是守城一方不能出城作战,则代表着这座城池只有城墙作为保护了。攻城方可以失败无数次,但守城方只要失败一次就会满盘皆输。

  也因此,守城方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出城作战,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攻城方也会想尽办法将出城作战的守城方打回去。

  在一场攻城战中,攻城方也会时不时处于防守位置,但凡攻城方主将有些军事常识,就不会连围城营地都不设立,就直接来攻城。

  刘淮这时候真的十分想问大怀贞一句:你就真的不怕我趁着你们攻城时兵马散乱,率精锐一涌而出,直接去掏你们后路吗?

  大怀贞当然是害怕的,但他别无选择。

  时间太紧急了。

  对于这一切,靖难大军诸将却是不知晓的。

  雷奔比较老成持重,拱手问道:“大郎君,是不是有诈?”

  刘淮想了想,摇头说道:“能有什么诈呢?难道他还能变出来一万兵马不成?”

  何伯求闻言心中一动:“莫非有金贼主力绕过了东关,与这武胜军合兵一处,现在就隐藏在某地,等我军有疲态之后,再现身作决胜一击?”

  刘淮还没有说话,辛弃疾却是率先反驳:“何三爷此言差矣,咱们挨着巢湖,杨老将军与梁小哥在巢湖中是没有敌手的,湖民也愿意打探消息,最起码巢湖周边没有异动。

  而含山那里咱们也派遣了探马,也是一切正常。说白了,不能被我军探查的只有小股兵马,但小股金军根本不可能改变什么大局,毕竟靖难大军不是软泥鳅,金贼也不是撒豆成兵的黄巾力士。”

  刘淮点头,复又思量片刻:“算了,不想了。”

  说罢,他直接回头,看向麾下诸将:“按着前日军议,各司其职!”

  “喏!”

  张小乙等人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少顷,巢县城头响起阵阵鼓声,各支将旗随之竖立,并且高举挥舞起来。

  “杀贼!”

  “杀贼!”

  “杀贼!”

  城头响起了整齐的呼喊声,一时间刀枪如林,甲光向日,靖难大军的士气也随之一振。

  杜康身处东面城墙的北半段,此时听闻喊杀声也是热血上涌,一时间也忘了背后火辣辣的疼痛,举起长矛高声呼喊起来。

  这里是罗慎言所部防守的位置,城头上只有四百正军,其中靖难大军老卒大约一百六十人,其余的都是新招募的军卒。

  虽然这些军卒已经有了编制,上下级也分明,个人战力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毕竟都是五湖四海的溃军混编而成的,整体战力如何,还得看这场战斗的洗礼。

  罗慎言亲自站在城头的一处望楼上指挥作战。

  他的副将孙昭重则是率领六百披甲士卒在城下盘腿而坐,随时准备支援城头或者出城作战。

  剩下的七百正军则是在更后方准备上城墙轮战,此时正在休息。

  其余各处墙头与此地都是大同小异,由老卒带新卒,从战争中锻炼军队。

  黄杰拍了一下杜康的后背,火辣辣的疼痛使得杜康回过神来,对黄杰怒目而视。

  “看什么看?喊什么喊?省一些力气!”

  身为什长的黄杰之前也是基层军官,他知道此时亢奋一些固然有提高士气的作用,但是如果控制不住情绪,也会耗费大量气力,等到临战之时就难以应敌了。

  没见那些老卒同样也是呼喊,同样也是鼓噪,但根本没有多少情绪变动吗?此时甚至还没有接战,莫要搞得跟已经大胜一般。

  “都记住了!”待鼓噪声小了些许,黄杰大声对十个部下下令:“就按之前说的,五个人拿长枪捅人,两个人倒金汁,两个人用推杆推搭上来的梯子,若有贼人登城,杜康与我就会先上去与贼人搏杀,你们莫要慌乱。”

  说着黄杰指了指城下已经摆开阵势的金军:“莫要看这些金贼人多,他们就算有千万人,也得攀着梯子一个一个上来!尔等就算做错了什么也莫要慌乱,尽快补救,这些金贼一个人对我们十个人,他肯定更慌!明白吗?”

  十人中有人满不在乎的点头,有人明显有些紧张。

  这也不奇怪,别说这些新卒有的曾是正经宋军,有的是参军报仇的签军,连刀子都没有摸过。就算都是宋军,宋军与宋军之间的差别也是十分巨大的。

  成闵的背嵬军与刚组建的民夫营能是一码事吗?

  然而对此黄杰却是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悍卒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只要厮杀几场,并且活下来,再辅以公正的赏罚与充足的辎重,到时候不是精锐也会变成精锐的。

  能不能成就看这一哆嗦了!

  黄杰暗暗给自己鼓劲。

  “引!”

  弓弩手向前,抵达女墙的位置,在军官的命令下弯弓搭箭。

  而此时,金军也催动签军发动了第一轮试探性进攻,近千签军扛着赶制出来的飞梯,红着眼睛向城池发动了进攻。

  “放!”

  在黄杰的视线中,箭矢形成了一片类似极速飞行蜂群般移动的云团,狠狠压向了在奔跑中将队形跑乱的签军。

  “杀!”

  “登上城头者,赏……啊!!!”

  箭矢落在了人群中,就像沸水落在了迁徙的蚁群中,瞬间将一片人射翻在地,近百中箭之人躺倒在地,其中只有少部分人被一箭毙命,大多数人都只是受了轻重不一的箭伤,在地上哀嚎打滚,签军的一部也变得停滞不前,甚至有数十人扔下扛着的飞梯,向后逃去。

  “后退者死!”

  在阵前督战的大弘山勃然大怒,下令麾下甲骑前压,将所有敢逃回来的签军斩杀当场。

  然而当签军复又鼓起勇气,向着城头进攻的时候,大弘山并没有露出欣喜或者振奋的表情,反而有些迷茫失措起来。

  这座城……有些不太对。

第428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

  武胜军中并不是只有大弘山这一个聪明人。

  事实上,在驱动签军对巢县县城发动进攻之后,武胜军中的明眼人都看出来,巢县的守军不太对劲。

  准确的来说,这靖难大军要比预想中的厉害太多了。

  这并不是说胡话。

  巢县县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多高,而且有些参差不齐,其中有几段还有坍塌,明显是临时用土木为底改造的。

  在这种距离下,面对如同潮水喊杀的攻城大军,守城兵马的心理压力是极大的。

  丈余的高度不会给守城兵马多大的安全感。

  大怀贞倒是不至于期望靖难大军能一哄而散,但是城头守军面对如此多的签军,却没有任何骚动,沉着冷静的迎战,倒也出乎了大怀贞的预料。

  黄亨三在城下驰马,一边率领三百余甲骑向城头抛射箭矢,以压制靖难大军,为登城创造条件,一边仔细观察城防的缺点。

  在城下转了好几圈之后,黄亨三将麾下三个谋克马军的指挥权都交给了耶律涂剌,只身回到大怀贞身前:“总管,城头上必然是精兵,这宋狗想要在今日与我军分个上下,以激励兵马士气。”

  大怀贞点头:“我知道,老三你不是早就说过吗?而且你还说过,若是让这靖难军真的养起了军心士气,我军是绝对拿不下巢县的。”

  黄亨三同样点头:“正是如此。”

  “那依老三所见,该如何去做?”

  黄亨三指了指城门侧边的一处城墙:“这处城墙比较低矮,应是刚刚修补过的,我亲自率军,从这里登城,让仆散寿为我身后支撑。”

  说着黄亨三又指了指城门:“然而主攻方向却不是城墙,而是城门。总管要亲自带着大弘山在此列阵,并且派遣签军攻打城门,等着我将城门打开之后,一起杀进去,将宋狗覆灭在巢县。”

  “轻骑与甲骑大部分都要交给耶律涂剌,让他警戒可能从别的城门中出来的宋狗,并且用骑弓压制城头,协助我登城。”

  仓促间定出的计划并不完美,只能算能说得通。

  但军事计划需要这么完美吗?

  不需要的。

  事到临头,还是得看谁的盔甲更坚固,谁的刀更锋利,谁的士卒更英勇。

  黄亨三对此还是有些把握。

  但大怀贞还是有些犹豫。

  一名行军猛安登城入阵,就相当于破釜沉舟的最后一掷了。

  如果胜还好,如果败了,让黄亨三陷在其中身死,先不提拔队斩的军法,一共出战四个行军猛安,先死一个,接下来该怎么打?

  然而大怀贞看着战局,看着一波又一波的签军冲到城墙之下,却又被金汁、滚木、石、箭矢打翻在地,活着的签军溃退下来,复又被金军用刀枪压迫向前。

  他听着城头的欢呼声越来越大,待到终于有一些飞梯搭到城头上,不怕死的签军刚刚登城,就被城头士卒轻易斩杀当场。

  不出动正军是绝对没有办法在城墙上打开缺口的。

  “老三,你为行军猛安,自有临机决断之权。”大怀贞深吸一口气说道:“其余的都依你,但你也得给我一个保证,若没有机会,你不能轻易登城浪送。”

  黄亨三笑了笑:“这是自然。”

  两名武胜军将官商议妥当,随即迅速指挥兵马行动起来。

  耶律涂剌率领千余骑兵围绕巢县县城,一边警戒可能会出战的靖难大军甲骑,一边以十人为单位,向城头抛射箭矢,来压制城头的行动。

  与此同时,仆散寿也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壮的签军,给了他们一些承诺之后,继续驱赶他们向城头上冲锋。

  这一次,这些签军并不是孤军奋战,大约三百正军甲士披着破破烂烂的罩袍混在其中,借着签军作肉盾,抵达城下之后,为首的行军谋克发一声喊,三百人齐齐弯弓搭箭,对着城头就是一轮箭雨。

  靖难大军猝不及防,探出身子向城下射击的十几名弓箭手当即死伤大半,而抛射上城头的重箭也给了轻甲士卒不小的威胁,一时间这片城墙的防御手段有了片刻的空档。

  趁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时间,数十身强体壮的签军呼喊着自己也听不清楚的口号,攀着云梯,开始登城。

  然而,当签军拿着各式简陋的武器爬上了城头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膀阔腰圆,身着重甲,手持长斧大锤的靖难大军甲士。

  当先登上城头的签军还没有升起先登之功的喜悦感,就见到三四把大斧横着劈了过来,几乎被当场分尸。

  后续的签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然硬着头皮向前冲,随后又被斩杀在地。一时间,一丈多宽的城头如同修罗杀场一般,遍地是哀嚎哭泣的签军。

  黄亨三在城下看着签军与靖难大军已经开始接战,虽然没有在城头打开缺口,却也晓得这是个机会,当即吹响了号角,让正军发动了进攻。

  金军甲士加速逼近,推开踌躇不前的签军,踏过从城头上落下的死伤者,一手高举盾牌,一手攀爬云梯。

  城头的靖难军虽然反应及时,迅速在军官的指挥下展开了反击,但还是有数段城墙被金军甲士登上,双方随之开始了惨烈的肉搏战。

  刘淮依旧站在望楼上,在他脚下的这段城墙同样有金军发动猛烈进攻,但这里毕竟是都统所在的指挥场所,有精锐环伺,轻易的就将登城的金军全都斩杀。

  金军也不是傻子,他们发动进攻的目的是为了在城墙上打开缺口,眼见此地是个难啃的骨头,也就随之放松了攻势,主力转往城墙的他处。

  “何大管。”刘淮先是看了看脚下城墙上的十余具女真甲士的尸首,随后又望着全线躁动的金军,不由得挠头,向身侧的何伯求问道:“金贼这是疯了吗?即便之前说过金贼可能要拼命,可在这第一日就这般拼命,是不是过于托大了?”

  何伯求也有些诧异,闻言只能干笑两声,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刘淮也不是想要一个确切回答,随即指了指一个地方,对军使下令:“丙字段墙金贼登城人数过多了,让雷奔派遣兵马扫荡。”

  刘淮指的丙字段城墙,正是黄亨三刚刚看中的那段比较低矮的城墙。

  此时开战已经有一个时辰,双方都已经有些疲惫,黄亨三不愧为奋武军的第一硬骨头,见正军已经开始全线进攻并取得了一些战果,也驱马来到一架云梯前,带着十余亲卫奋力向城头爬去。

  黄亨三的亲卫不敢阻拦,只能各自寻了梯子架在黄亨三身侧,试图用身体挡住飞来的箭矢。

首节上一节258/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