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散高翰不是不想撤退,更不是不知道这些签军根本派不上用场。他自始至终都很清醒,这次大战就是金军两个猛安的正军对抗宋军万余精锐,胜负根本容不得签军插手。
可一来李仲先还没有撤下来,抛弃签军是一码事,抛弃正军袍泽就是另一码事了。若是仆散高翰敢弃军而逃,别说他是仆散部的一名旁支,就算他是仆散忠义的亲儿子,也就能是头颅落地一个下场。
二来,两个金军猛安都不是全骑兵,而是各有五六个谋克的重步兵,一旦开溜,这些重步兵就得先死。而损失了大量编制的骑兵早晚被宋军甲骑追死。
论情论理论军法论形势,仆散高翰都得硬着头皮与宋军精锐做一场。
只有将来袭宋军打疼了,打得缩卵了,金军才有可能从容撤退。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这伙不知从何而来的宋军是劳师远征,统军长官足够理智,只是想解六安之围,而不是打着团灭金军的打算。
事与愿违,一刻之后,宋军的前锋整好了队,仅仅不到两千的步兵在鼓声的催促下,一步一顿的向签军攻来。
战场就在六安城城东的一片平地上,对各方来说都是公平的,没有地势之险,也没有天威之助。
在宋军甲骑的虎视眈眈下,仆散高翰根本不敢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签军派出的四千人被宋军前锋轻易击溃。
而宋军却没有割首级,也没有分散追击并倒卷溃兵冲击阵列,依旧整好队列,不急不缓继续向前逼近。宋军后续的部队列好了横阵之后,鼓声大作,整整八千步卒一齐前进,向签军压来。
签军当即就有炸营的趋势。
就在此时李仲先也终于撤了回来,一瘸一拐的登上了马,检点兵马人数后,发现少了近百人,扭头看着城头上耀武扬威正在欢呼的宋军,心下大恨。
“李二郎!”仆散高翰不会在意李仲先的小情绪,直接下令道:“或率马军冲杀宋军甲骑,或率甲士攻宋军步卒侧翼,你挑一个差事!”
“把马军全给俺!”李仲先大吼道:“俺伤了脚,没法步战!”
“好!”多年的亲密战友了,仆散高翰倒是没有怀疑李仲先是在畏战,当即率领十一个谋克的步卒攻向宋军的左翼。
不由得他不着急,签军已经轮流攻了半日城,伤亡不算小。直到现在,城头还是有被堵在角落里撤不下来的签军军卒。除去溃散的部队,满打满算只有一万八千人的疲敝之兵,遇上气势如虹的宋军精兵根本抵挡不住。
若不是陆丞心里有谱,依托营寨层层抵抗,说不得签军此时已然一哄而散了。
仆散高翰并不想救签军,可若是签军溃散了,自己这不到两千人就要面对宋军全军了,到时候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李仲先知道仆散高翰的意思,谁掌握马军,谁就背负着更为巨大的责任。以一千人击败宋军的八千精兵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只能将赌注压在百战甲骑上。
接下来就看李仲先能不能用一千甲骑击溃宋金的三千马军了。
“列阵!”李仲先高举长矛高呼下令。
“杀!”
“杀!”
“杀!”
金军甲骑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却是丝毫不惧,他们纵横北方无敌手,不管是契丹人还是蒙兀人都臣服在金国的铁蹄之下,难道还会怕了宋国的马队?
“随俺冲!”李仲先见各个谋克已经列阵完毕,将双手持矛,一夹马腹,当先缓步而行。
身后的猛安大旗随风飘扬。
九个谋克,人数高达八百人的马军毫无保留的一齐涌上,先是缓步慢行,并在行进中调整队列,变成了锥子般的阵型。
对面一直沉默观战的宋军甲骑阵中突然响起一声号角。
前排的甲骑纷纷将红铜面罩放下,夹起长枪。
宋军的骑兵大阵轰然启动。
直到此时,宋军甲骑中的主将大旗才被立起来。
数面认旗分别是“京西河北招讨使”“淮东制置使”“庆远军节度使”。
中央的黑色大纛上写着一个“成”字。
“背嵬军……”正在冲锋途中的李仲先咬牙低声说道。
“成闵……”
为了保证阅读感受,六千字大章二合一
第414章 英雄泼皮两面身
如果让刘来用一句话来评价成闵,就是成泼才这厮绝类韩世忠。
一样的忠勇,一样的贪鄙,一样的好色,一样的油滑。
其实这类人在靖康大乱有很多,包括刘也有这些特质,毕竟在宋军这种恶劣生态中活下来并脱颖而出,没点手段根本不行。韩世忠也只是集大成者,并且在某些特点上极其突出罢了。
许多人既是抗金英雄,又是泼皮混蛋,既是救民于水火的忠臣良将,又是身上负着累累血债的刽子手,几重身份杂在一起,早就分不清楚黑白。
虽然成闵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人既然与韩世忠相似,在国家危难之际,想要挺身而出,扶大厦于将倾,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成闵此时为何出现在六安,那就是纯粹的蝴蝶效应了。
原本历史中,金国大军的主力是由完颜亮率领,直攻两淮防线。因此成闵老早就率军赶往镇江府。
而如今,金国最重的一拳狠狠的砸在了襄樊上,所以一开始,宋国朝廷让成闵与吴拱共同在襄樊作战。
可万万没想到,襄樊屁事没有,两淮却被打穿,完颜亮率大军一波怼在了宋国小朝廷的脸上。
这下宋国朝廷上下全都急了眼,一天之内给了成闵岳飞般的待遇,连发十二道金牌,召集成闵所部前来救驾。
朝中不是不知道襄樊的重要性,更不是不知道吴拱成闵所面对的压力,可在灭国之危的面前,就算是鸩酒,朝中上下也得捏着鼻子喝下去。
再没有足够的军队挡在长江上,赵构可就又要弃国浮海而逃了!
可这时洞庭湖水军大部已经当先发往采石矶作战,其余些许水军全都得保卫襄樊,根本抽调不出舟船让成闵顺江而下。
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作为韩世忠的军中接班人,成闵自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即便他也同韩世忠一样,吃了丧心病狂的空饷,却也不似其余宋军那般只用在了享受上,还是整饬出了近两万能战的精兵。
在仔细分析了一遍战略局势后,成闵依照麾下大将陈敏的谏言,向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介绍了自己的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出奇兵,从仆散忠义的大军眼皮子底下率军北上,直扑汴梁,将金国的后勤总枢纽夺下来。
这个计划其实在真实历史上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不只是陈敏早早向成闵提出,武昌县令薛季宣同样向汪澈提出过。
因为当时来攻打荆襄的是刘萼,这厮水平虽然也不是很差,但麾下兵力不足是板上钉钉的,宋金在襄樊左近数州打得有来有回。
如果成闵横下一条心北进,是真的有可能再次威胁到汴梁,收复旧都的。
但当时成闵作为荆襄的总预备队,哪里行如此险招?所以当时就否了。
后来因为完颜亮将主力压在两淮,淮南宋军败得一塌糊涂,成闵只能率大军南下建康,防守长江。
但如今不是这样。
无论战略还是战术能力,仆散忠义要比刘萼高出数倍不止。
或者将话说得明白一些,仆散忠义就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的统帅之一。
他现在手中兵力充足,几乎是自开战伊始就压着宋军殴打,宋国在襄樊以北的据点几乎被全部拔掉,吴拱与成闵只能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退守襄樊死守。
这要是派遣一两万兵马从襄樊沿着方城夏道向汴梁进攻,仆散忠义会一边乐得打跌,一边派遣数倍兵马,直接在旷野中将这股宋军精锐全都弄死。
也因此,汪澈觉得这个建议十分扯淡,直接当面否决。
成闵提出这种建议自然不是昏了头,更不是成了不识军事的士大夫。而是为了通过另一个惊险的计划。
成闵在与吴拱根据战局进行推演之后,推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这里有个大前提,成闵肯定是要率军南下,保卫江南的。
因为这是朝中发来的死命令,不是说能用国家战略就能搪塞的。
此时无论有什么借口,都得到两淮江南参战,在这种时候抗命,在战后绝对要被清算的。
襄樊只留下吴拱所部面对仆散忠义所率的金国主力大军,结果如何,真的不好说。
如果襄樊失守,那么吴拱只能到长江边的鄂州继续坚守。
自古而今,如果南朝到了这种程度,灭国也就是倒计时了。
为了挽回战略上的劣势,两名荆襄主将商议许久之后,确定了一个兵行险着的计划。
这个计划其实并不复杂,成闵留下数千部队协助吴拱守城后,带着一万三千精锐兵马,走黄州,下光山,通过六安城直扑庐州,以期达到切断完颜亮后路,迫其退军的目的。
到时候,成闵再携大胜之威,回保荆襄,或许还可以将局面敷衍回去。
当然,这个计划还得需要襄樊战区的帅臣,也是另一名主战派大佬汪澈的同意。
所以成闵也就玩了个求上得中的小花招,让汪澈在犹豫许久之后,艰难同意了这个计划。
当然,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成闵的战略动作会产生什么效果不说,他只要率军向淮南江南进发,那么完颜亮为仆散忠义争取战略空档的目的已经完全实现了。
纥石烈良弼不愧是金国的良相,此时的战略结果竟然与他的庙算相差无几!
当然了,淮南荆襄一体,即便成闵兵出险招,战争胜负如何也依旧是个悬念。
但可以肯定的是,仆散高翰这两个猛安算是恰逢其会倒了血霉。
两千人与一万三的精锐宋军在野地里决战,完颜娄室复生都不敢说必胜,更别说这两盘菜了。
李仲先虽然认出了来者是谁,却也明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道理,多年胜利养出的骄横之气也不会因为一个名字而消失。
所以金军全军发喊,各自持弓挺矛正面砸向宋军。
宋军甲骑则如同沉默的洪流,默默的跟着奔行在最前方的成字大旗。
成闵以一军之长,节度之尊,竟亲自领背嵬军冲杀,如同过去的韩世忠一般。
双方相距不过半里,李仲先虽然从来没见过成闵,却也知道这是胜机,带着几十近卫,调整好方向,直冲成字大旗而去。
相距不过数十步之时,李仲先蹬着马镫,高举长矛,马速加到急速,厉喝一声,奋力向宋军的当头骑士攮来。
下一秒,李仲先就被一把后发先至的长杆大刀砸飞了出去。
这名依旧散发着恶臭的行军猛安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砸进了后方的骑队中,又被勒马不及的骑队踏成了肉泥。
骑兵对冲,就如同两个鸡蛋对撞,往往就是一个全然粉碎,另一个毫发无损的下场。胜负在瞬间就可以分出。
金国甲骑算是踢到了甲板,背嵬军不止甲胄要更好,战马要更好,骑术竟然也更好。更别提背嵬军还有三倍的人数优势。
成闵吃了丧心病狂的空饷,用省出的钱粮养出的背嵬军哪是那么好惹的?
只一冲,金国九个谋克当即有二百余人落马,其余人都犹如游鱼入网,被分割包围锁在铁骑阵中。
成闵却不再管已是瓮中之鳖的金军甲骑,率领七百余背嵬军来到了金军甲士侧后方半里处整队。
“华旺!”成闵摘下红铜面罩,露出一张满脸皱纹的黑脸,小眼睛四方望了一圈后迅速下达了军令。
“末将在!”成闵身后的一员大将应声向前。
“你且在此地,收拢马军,铺洒开绞杀溃兵。知晓如何去做吗?”
“得令!”
成闵见七百余骑列队完毕,也不做声,带着身后的大旗缓缓加速,挥刀向着金军步卒夹击而去。
仆散高翰这边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成闵所部的宋军步卒披甲率比金国正军还高,面对近两万的签军,仅仅派出三千人列成横阵出战,剩下的近五千人,全部转向迎战金军。
陆丞虽然迭次防御,不至于被一波打崩,可架不住大阵侧后的六安城城门打开,近千六安军在毕进的带领下捅了签军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