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83节

  金军为了能吃掉一路宋军,完颜奔睹提议,让高景山与韩棠率领骑兵孤军深入,绕到刘与李显忠两军之间的结合部中,切断李显忠所部的后路,从而达到将李显忠围杀在江边的目的。

  刘虽然不知道追兵是谁,却也知道肯定会有金军前来包抄后路,也是将计就计,直接派遣伏兵在皂角林埋伏,试图将这一股轻敌冒进的敌军消灭。

  只是没有想过,鱼上钩了,但是是一条鲨鱼。

  即便是进行了埋伏,但已经接连失败丢掉几乎整个两淮的宋军士气过于堪忧了,被反应过来的金军一通暴打,竟然有了崩溃的趋势。

  韦永寿自然不能坐视长官与袍泽被截断后路,当先率军前来助战。

  “父亲,金贼这是轻军而来,兵马不甚雄厚,刚刚又是在林中分兵。现在正是虚弱!”韦世坚挥舞大枪,兴奋的说道:“金贼两个总管,周围只有七八百骑,天赐良机啊!”

  韦永寿点头:“阿坚,待会儿我为前锋,你为我后继!切记,勿要离得太近,也勿要脱节。”

  随后,韦永寿一马当先,率建康诸军精锐甲骑,直扑在官道上列阵的金国马军。

  “宋军中倒是有些豪杰的。”刘淮望着向金军作冲击的宋军甲骑,扭头对辛弃疾笑着说道:“之前倒是小瞧了他们。”

  辛弃疾右臂挟着长枪,左手却是拿着刚刚缴获的一枚腰牌仔细端详,口中说道:“大郎,莫说这些了,咱们要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打个生死,再来捡便宜吗?”

  刘淮摊手笑道:“怎么可能?这种小聪明如何能瞒得过真英雄真豪杰呢?到时候就算咱们轻松夺了这两颗贼酋的人头,不还是也被天下笑吗?”

  辛弃疾将那铁质腰牌扔到了战马鞍囊中:“正是这个道理。”

  刘淮指了指那面冲在最前面的韦字大旗:“只不过既然韦将军已经冲杀在前,咱们却也不能扰乱他的军阵。”

  说着,刘淮的声音转为洪亮:“五郎,你率天平军为我后继,靖难军儿郎,随我来!先去宰了那姓高的!”

  飞虎大旗再次前压,直接向着左翼高景山冲杀而去。

  得益于韦永寿所发动的冲锋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刘淮几乎是毫无阻力的冲到了金军面前,没有任何游骑骚扰,没有任何甲骑阻拦,刘淮直接从侧翼杀进了金军阵型之中,触目所见都是一片肥美的后脑勺。

  “杀金贼!”

  “杀高景山!”

  刘淮与韦永寿呼应,喊杀声一时间响彻了整片战场。

  这时候,也有金军反应过来,见到既然有宋军敢来作突袭,却并没有气馁,而是纷纷勃然大怒。

  连战连捷之下,金军已经养出了些许傲气,如何能容忍这种捋虎须的行为?不断有基层军官自发的进行阻拦,却不断的被挑落下马。

  眼见着这一幕,高景山却没有慌乱,他见识的大场面海了去了,还曾经被王德王夜叉突过脸,与辽金大战、宋金大战时的惊涛骇浪相比,现在只能算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

  “靖难军、天平军,这都是什么来头?”高景山身上盔甲衣着与周围近百亲卫一模一样,倒也不怕被突袭斩首,此时冷眼看着数面没听说过的大旗越来越近,不由得疑问出声。

  几名幕僚与副官也没有听说过,俱是默不作声。

  “靖难军是什么玩意俺不晓得,但那面飞虎旗与天平军俺却知道的。”这时竟然有亲卫甲骑出言解释,引得周围熟人侧目:“这些人是山东汉儿贼军,战力强悍,不可小觑。”

  高景山还没有回应,就见到与武安军并立的武锐军韩棠打出来黄色小旗,高举起来摇动。

  这是韩棠示意高景山,他将要撤退的意思。

  高景山有些无语。

  仗不是一天就能打完的,高景山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一次带有突袭性质的试探性进攻而已,一击不成,转身就走才是正理。

  但现在是能走的时候吗?临阵拒敌时撤退,难道就不怕被追得全军大溃?

  韩常死之前就是这么教儿子军略的吗?

  下一刻,高景山就意识到是自己小瞧人了。

  韩棠并没有一溜烟的逃跑,而是集中此时还能动起来的所有甲骑,以自己总管大旗为军令,直接与韦永寿面对面开始了对攻。

  武锐军士气大振,竟然生生抗住了宋军的攻势,并且有将战线反推回去的趋势。

  高景山啧了一声,转头想要有样学样的时候,却突然听见身侧亲卫惊呼声响成一片。

  定睛一看,却正好看到飞虎如下山猛兽般迎面扑来的一幕。

  猬集在身前的三百甲骑竟然被直接从中劈开,靖难军那名悍将引着飞虎大旗一路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饶是高景山心脏斗大,此时也是有些慌乱了。

  “旗手向前!”

  正混乱间,刚刚回答那面飞虎旗来头的亲卫大吼出声,推了一把身侧举着武安大旗的旗手,随后又回身招呼了几名袍泽,驱马向前。

  他们没有正面迎击,只是阻拦在了高景山身前。

  “我乃靖难军刘淮,贼人共决死!”在高景山惊愕的眼神中,那高呼自名的雄壮战将只是率军横擦过亲卫甲骑的边沿,就造成了数人落马。

  就在高景山想要拨马便逃的时候,他却发现刘淮并没有直冲过来,而是微微转向,向着远离此地的武安大旗冲去。

  高景山猛然勒住了马缰,因为此时这插翅猛虎并没有认出究竟将主,而若是他露了怯,有了什么奇怪举动,那么很有可能将对方吸引了过来。

  武安军有一万战兵不假,但大多数都在扬州以北,此时跟着两名总管来到皂角林的,只有两千余精骑而已,此时还保持着编制的更是只有数百骑。

  数步之内,人可敌国!

  所以,这名金国宿将只是沉默的看着刘淮透阵而过,沉默的看着刘淮追上了旗手,沉默的看着刘淮耀武扬威,追杀溃军。

  高景山牢牢记住了此人后,引着亲卫,混在溃散的兵马之中,悄悄退去了。

  这种地形,宋军劣势的时候,金军不好追;同样的事,金军劣势的时候,宋军也很难赶。

  刘淮在夺了一面总管大旗之后,身侧甲骑皆已是力竭,而且有了些许损伤,没有步兵大阵的支持,最终还是选择见好就收,高举着缴获来的大旗,大声咆哮。

  “大胜!”

  无论是靖难军还是宋军,都随之欢呼起来。

  韦世坚已经血透重甲,驱马来到刘淮身侧,看着对方手中的大旗,有些眼红的说道:“刘兄开得好利市。”

  斩将夺旗从来都是一等一的功劳,而且这份功劳也是靖难军实实在在拼杀陷阵夺来的,韦世坚虽是羡慕,却没有几分妒忌之心。

  “喜欢啊?”刘淮在手中掂量了两下旗杆,随手扔给了韦世坚,并向对方挤了挤眼睛:“这种大旗,我还有两面,这一面就送你了。”

  韦世坚接过之后,有些手足无措起来,想要还回去,却因为这些东西毕竟关系着军功赏赐,一时间竟然舍不得撒手。

  然而,下一瞬,他就突然想起了刚刚刘淮的言语。

  什么叫还有两面,这些山东义军竟然曾经击败过金军两支万人大军吗?

  然而抬头,韦世坚却看见刘淮已经开始收拢甲骑,救治伤员,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来。

第320章 曾经故人复相逢

  向北行进了不过十里,金军逐渐聚拢起来。

  因为金军都是骑兵,哪怕是下马步战,也是会有袍泽收拢战马的,并且远远观战的。

  劣势的时候,即便是打不过,逃还是能逃的。

  在天黑之前,两名总管大略清点了兵马,发现还剩下一千五百人左右,不由得俱是有些沮丧。

  但只是有些而已。

  毕竟只是些小挫折,这个结果所有人事先都有心理准备,孤军深入冒险,能全军而退已经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失败了是可以接受的,唯一让人郁闷的就是宋国肯定要把此战当成了不起的大胜而炫耀,宋国的文人骚客又有许多,没准就会成了传世诗文中的反面角色,真是令人惆怅。

  入夜不过半个时辰,金军就回到了之前占据的一个小镇子中,高景山巡视完军队驻扎之地,还没有寻两个鸡蛋下碗面,就让亲卫首领将一人叫了过来。

  很快,这名前两个月才投奔自己的本家子弟就出现在了高景山面前。

  高景山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见到对方表情淡然,方才点头说道:“二郎,你可知为何老夫十分看重你,你来不过几月,就将你放在身边悉心培养吗?”

  今日出声提醒,并将高景山护在身后之人,自然就是曾经海州知州高文富的亲儿子,高安仁了。

  他闻言只是一拱手:“自然是因为总管爱护子侄。”

  高景山摇头笑道:“老夫的子侄众多,渤海的儿郎都喜欢与我攀关系,老夫为了能在大金立足,也是来者不拒,但其中得老夫看重的,又有几人呢?”

  高安仁沉默不语。

  高景山见状,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老夫也大约知晓山东之事,实话说与你,若是二郎你在海州陷落后直接来找老夫,那么老夫虽然不会将你拒之门外,却也不会对你另眼相待。

  可既然你去了沂州,继续与贼人厮杀。在再次失败后还护着仆散达摩与刘芬逃了出来,并且依旧没有丧失志气,来投奔老夫时,依旧想要为国效力,老夫又如何不会看重你这般的人才呢?

  说句实话,年轻人中,锋芒毕露者众多,但往往失败一次就丧志丧胆,如你这般百折不挠之人,却是十分少见了。”

  高安仁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沉默半晌之后终于开口:“总管,俺又何尝不想当一名纨绔子弟,在父兄的庇护下飞鹰斗狗呢?只是世道如此,世事催人,若不想随波逐流,当个行尸走肉,只能坚守自身,奋力而搏罢了。”

  人的成长,最初就是从认知到自己不是世间主角开始的。

  能坦然接受人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并且勇敢去面对这八九分的苦痛,积极去争取这一二分的机会,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安仁与那日在芦苇荡畔惊慌失措的纨绔子弟已经判若两人了。

  高景山抚须说道:“你小小年纪,竟然能将世事看得这么清楚,属实是不容易。从今以后,与你一个行军谋克的职位,护卫老夫身侧,且观老夫行军施政,你可愿意?”

  高安仁知道高景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夫,其人不止主持过地方军政,甚至当过金国的贺正旦使出使宋国,当着宋国文武百官的面,用赵佶与赵恒的故事,狠狠骂了赵构一顿,将赵构骂得在朝堂上掩面而走。

  现在高景山说这番话,无非就是要狠狠提拔高安仁了。

  但高安仁依旧是宠辱不惊的模样,拱手相谢之后,沉声说道:“总管,且容俺禀报一些别的事情。”

  高景山点头,这也是今日将高安仁唤来的另一个原因了:“是那个自称刘淮的汉儿?你认识他?”

  高安仁苦笑摇头:“自然是认识的,那面飞虎旗,到现在时常都还出现在俺的梦里,将俺惊醒。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

  总管,那是山东忠义大军都统魏胜麾下的头号悍将,有飞虎子之称的刘淮刘大郎。跟在他身后的,则是山东天平军的辛弃疾,此人在北地有好大的文名,却惯以武力杀军败将,力大无穷,人称大青兕。

  仆散太守可以说就是被这二人联手击败的,俺更是一路挨打,惶惶如丧家之犬。

  这二人都不可小觑,而且他们既然已经现身,则说明山东贼军已经出动精锐来参战了。”

  高景山眯起了眼睛:“是那个忠义军吗?”

  高安仁重重点头:“就是那个以数百军卒,击败我父,攻下海州全境。复又击败仆散太守,夺取临沂,截断沂水通道的忠义军。

  前几日俺还听说武兴军都统蒙恬镇国也败在了他的手下。水军步卒倾巢而出,也没有奈何得了他们。

  总管,山东汉儿已经厮杀历练出来了,不再是前几年那般乌合之众的模样,再小觑他们会出大事的。”

  高景山点头却复又摇头:“山东忠义军就算能锻炼出来,又有几多兵马呢?这其中又有多少兵马能南下参战?贤侄你虽然也在军中厮混过,却不知道如今我军是如何强悍,更不知道精锐大军聚拢起来,若是指挥得当,发挥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人数叠加。”

  见高安仁有些糊涂,高景山解释道:“贤侄再锻炼些年岁就懂了,老夫现在告诉你,我军三个万户大军聚集在一起,以宋国的战力,是拿咱们毫无办法的,所以两淮大军可以放心兵分两路,只要不犯糊涂,总能自保的。

  那忠义军又不是坐拥十万步骑的岳家军,能奈我何?而若他们真的有岳家军的战力,又何苦来两淮向宋国献媚?早就取大名府、燕京来建国称制了。”

  高景山一番话说完,高安仁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因为这副信誓旦旦,信心十足的表情,高安仁已经在自家父亲与仆散达摩脸上看过两次了,再一再二难再三,傻子也会有所忧虑的。

  但高安仁却也知道,自己现在人微言轻,能提一嘴山东义军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一言改变大军战略,一时间也只能微微叹气,暗自戒备的同时将此事埋在了心里。

  金军在舔舐自己的伤口,瓜洲渡宋军大营处,因为皂角林大捷的缘故,已经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刘与叶义问都没有吝啬,直接大飨全军,请全军吃了一顿好的。

  此次虽然没有将高景山与韩棠两名金军总管留下来,却也夺下一面总管大旗,四舍五入之下,也算是砍了高景山半颗脑袋,堪称大捷。

  刘淮与辛弃疾作为客将,也是今日大捷的主力兵马,此时也被安排在了中军大帐中宴饮,位置甚至还要比较靠前,与陆游、何伯求二人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刘淮、陆游、何伯求三人都大约知道宋军的揍性,所以并不奇怪,只是该吃吃该喝喝,时不时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将领举杯示意,拉拉关系。

  而辛弃疾可算是开了眼了,说实在的,他完全想不到有什么可庆贺的。

  又不是击败了一路金国正军,或者斩杀了几员金国悍将,只是击败了一支前锋,干掉了几百金军而已。

  说句难听的,若不是靖难军加入战场,此战连杀伤大当都算不上。

首节上一节183/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