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不懂朝廷颁布的政治有何深意。
也不懂成建新军、训练士卒意味着什么。
但是,只要提起战事,他们一个个的,都能化作‘事后诸葛亮’。
可不论他们如何探讨,不可改变的一个事实是。
【嬴渊危矣,王师危矣!】
......
京城,白纸坊,千佛寺以北十里,朱夫人创建的马球场。
今日,迎春再次受到朱夫人邀请,来参加一次马球会。
所谓马球会,其实打不打马球还在其次。
而是一场交友会。
是圈子与圈子之间的碰撞、交涉。
比如,将门女眷的圈子与勋贵女眷的圈子等。
一般来说,文人圈子,他们交涉的对象,一般都是世家大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像是勋贵与将门之间来说,大概率是只能彼此去做交涉。
因为,武将这个圈子,本身就受到排挤。
像是在这种马球会里,除了扩展圈子之外,还有颇为重要的一条。
那就是为年轻人搭线,以确保下一代的地位稳固。
能来这场马球会的勋贵,也都是四王起步。
这里说的不是爵位,而是掌握的实权。
整个马球场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占地一里有余,场地足够宽阔,视野也是极好。
此刻,迎春正坐在朱夫人身旁,与将门女眷们交涉。
朱夫人的女儿,名唤‘朱玲’,年龄也就比迎春小两岁,一直缠在她身边‘姐姐’的叫着。
正在马球场里竞技的,是南安郡王之女与其余三王家的几位姑娘。
迎春是第一次瞧见这打马球的技艺。
几名女子,骑乘着不算高大的小马上,手上挥动着球杆,相互追逐着‘马球’。
彩头是一支宫里赐下的玉簪,价值不菲。
坐在朱夫人右侧的薛夫人,见迎春一直盯着马球场里几位姑娘竞技,遂开口笑问道:
“郡主可是想打马球?”
闻言,迎春摇头道:“瞧瞧便好了。”
薛夫人点了点头,“今日人多,若是郡主想学,待没人的时候,我教教郡主。”
若是今日教了,不免有些笨手笨脚,若是因此被人耻笑。
可就成了薛夫人的错了。
就在这时,迎春忽然瞧见几名文臣女眷、公子哥也来了。
她好奇地问向朱夫人,
“那几位,似是几位尚书、侍郎之女,她们也常来么?”
后者顺着迎春的目光看去,摇头道:
“不常来。”
一旁,薛夫人见那些尚书、侍郎之女,都是跟着自家娘亲来的,笑着说道:
“郡主有所不知,我这姐姐的长子自蜀地回京了,她们呀,大多是奔着朱家哥儿去的。”
她口中所谓的姐姐,自然指的就是朱夫人。
朱夫人膝下有两子。
次子从军,在东南一带当指挥使,隶属备倭兵管辖。
长子早年从文,十九岁便获得进士功名。
因朱都督的原因,刚进士及第,就去了兵部。
后来因在兵部乏味,索性请命跑到蜀地治理地方去了。
这一治就是五年。
五年前,正是夺嫡之争愈演愈烈的时候。
或许,那时的朱都督为保自家孩子不受夺嫡党争的牵扯,便将他们调往东南与蜀地。
如今,长子朱勇任期已满,特回京待堪。
据说,朝廷要委以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朱勇虽生于武将人家,然自幼与其父朱玉关系不太融洽,所以抵触习武。
自个儿非要从文,还有了进士功名,至今尚未婚配,是京城里少有的香饽饽。
朱夫人白了薛夫人一眼,道:“就你话多。”
说罢,她忽而看向坐在身旁的迎春,
“郡主,上次去你府上时,见你府上女眷极多,不知可有与你关系不错的?”
迎春一愣,“我与府上的姊妹们关系都不错。”
朱夫人笑道:“改日带来,一块喝喝茶,也是不错的。”
迎春微微颔首。
没过多久。
朱勇奉母命来到马球场。
本想先去向他的母亲见礼。
然而,却被诸多官吏之子拦住去路,没有关系硬凑,嘘寒问暖气来。
一时间,朱勇不胜其烦。
那些官吏之子们,大都是奉了家里的命令,让他们与朱勇攀上关系。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旦他们与朱勇扯上关系,那么,趁机向其介绍自家姊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说今日这场马球会,本就是为年轻人创造的社交平台。
但因当中绝大多数都非将门女眷,这礼仪一事还需在意。
是以,各家各户坐的位置,都有幔帐遮掩,就连朱夫人那边也不例外,毕竟,还考虑到有个只有婚约但尚未出嫁的郡主在。
朱勇好不容易摆脱了众人的纠缠。
去往朱夫人那边的时候。
许多年轻貌美、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们,便是隔着幔帐,戴着面纱,看向朱勇,忍不住打量起他。
如今,像是朱勇这样的金龟婿可是少见了,若是能抓住,也算是一场好姻缘。
诸多女子虽只能隐约看到他的面容,但从他来到这儿,便迫不及待的向自家母亲去见礼的一幕,便觉他有君子之风。
一时,好感倍增。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朱勇是去见礼,但也却是去辞别。
只见朱勇郑重地向幔帐内的朱夫人施礼,缓缓开口道:
“孩儿拜见母亲。”
“母亲,今早,孩儿奉父亲之命,请见了何福何老将军。”
“何老将军已答应孩儿随军出征,以解忠勇伯燃眉之急。”
“孩儿稍后便要赶上何将军,特来向母亲辞行。”
第222章 迎春的思维
朱勇是官二代里少有的青年才俊。
朱门一家文武双全,亦是羡煞旁人。
在他向朱夫人辞行期间,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可却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
几经传播,便就使马球场里不少人家听到。
朱夫人在闻言后,不免有些伤悲,
“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朱勇恭敬道:“既是父亲的意思,也是孩儿的意思。”
这时,坐在朱夫人身旁的迎春突然心里一紧。
在今早来马球场前,她便听到一些传闻。
说是北方出了大事。
但具体什么事,暂且不得为知。
如今听来,是与表哥有关?
她欲发问,待细细想来,又觉不妥,便耐住性子。
旁人一听朱勇言外之意,似有心参与北伐?
这让不少大家闺秀颇为费解。
好端端的一个读书人,去什么劳什子战场?倒是有辱斯文了。
朱夫人语重心长道:
“你弟从武,是因他自幼习武,素日吃食就比你多,有把子力气。”
“你自幼读书...身子骨不如你弟,何苦去那北疆?”
站在幔帐外的朱勇深深作揖道:
“孩儿虽不喜舞刀弄枪,但孩儿平生志向,乃是建功立业。”
“孩儿在蜀地时,听人说起昭武将军,孩儿认为,身为七尺男儿,当如昭武,为国戍边,为民御敌。”
如今,不得不说,嬴昭武这三个字,份量当真极重!
待他话音落下,周遭听到的人,都不由得议论起来,
“朱勇一介书生,视武将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