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36节

  “当然了,即使是明清时代的青铜器,依旧不可私人交易,若是你愿意的话,依旧可以上交,博物馆这边会给予你一定奖励。”

  陆煊闻言,目光微顿,现代技术检测这座春秋时期的青铜鼎,只有三百到六百年左右的历史?

  和自己原来所猜想的差不多,因为无论是扶苏还是朱标等人,他们从古代来到现代,身上的衣服依旧崭新,并非经过岁月时间的摧残洗礼。

  所以不可能突然成为古董。

  扶苏收藏的青铜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

  鲁国距离扶苏所处的秦朝,也就大约三五百年的时间,可以说鉴宝人员鉴定的结果没有错误。

  “上交吧。”陆煊想了想道,反正什么年代的,都要上交,三五百年和两千年,区别不大。

  “好,我代表博物馆感谢你。”

  鉴宝人员给陆煊留下了一个地址,陆煊可以按照地址,前往博物馆中心。

  还免费送给了陆煊一张券。

  【天府博物馆免费参观券】

  陆煊扫了一眼,发现这座博物馆参观的话,需要98元。

  心中一个念头缓缓升起。

  他是否,可以打造一个博物馆?

  秦、汉、唐、明四朝历史的古董,恐怕远远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收藏物品更多吧?

  而随着扶苏等人陆续给自己送金玉等钱财,开一个博物馆,好像问题也并不是很大?

  鉴宝人员离开了,李承乾也不做多留,向陆煊行了一礼后离开。

  陆煊则开始查起了开博物馆的路径方法。

  .......

  大唐,贞观十年!

  太极宫北,紫宸殿!

  唐太宗李世民独自坐于殿内案侧,听着侍卫的禀告。

  “陛下,近日来太子殿下并未和任何朝臣有过往来。”

  “太子殿下与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等大臣,也无任何联系。”

  侍卫禀告后,唐太宗挥了挥手,示意其退下。

  “那么,太子是如何想到,任用李纲的两个孙儿为东宫庶子,获得群臣好感的呢?”

  “必然是魏王产生夺嫡之心,太子感到了压力,才想到了此法,不然的话为何太子之前未曾想过任用李安仁、李安静二人?”

  “莫非,太子宫内隐藏着朕不知的高人?”

  唐太宗李世民思索良久,随即唤侍卫前来。

  “将这本书赐给太子,让太子为朕制作出一套改定府兵制的方案。”

  下完令,唐太宗李世民若隐若现的露出一丝笑容来。

  改定府兵制度,他心中已经有一套方法了。

  而且他可以确认,这套方法目前整个大唐无人能够拿得出来。

  因为,这是他南征北战伴生,加上总结北周、隋朝两朝府兵制度,所归纳出来的。

  朝堂上的文官,对于军政并不熟悉。

  朝堂上的武官,自身学识不够渊博。

  他南征北战,出身贵族,执政十年之久,才总结出了新的府兵制度改定方法。

  看看自己这位太子殿下,能否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其背后的人,是否有这份能耐。

  不过,想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这个太子,不学无术,哪里懂得什么府兵制?

  “魏王性情虽然乖戾,但却饱读诗书,魏王府中幕僚皆出身贵族,或许魏王比太子能更懂得如何改定府兵制...”

  这一刻,唐太宗李世民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考验太子的同时,却联想到了与太子争嫡的魏王,并且下意识的认为魏王比太子更好。

  哪怕不愿意相信,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还是更偏向于魏王。

  “让魏王这段时间,也为朕总结出一套改动府兵制的方法吧...”

  犹豫良久,唐太宗叹息一声,唤来侍卫。

第52章 李世,李思文

  魏王府。

  魏王李泰,检校右卫将军房遗爱,司马苏勖、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汇聚一堂。

  “诸位,看一看吧。”

  李泰将‘大唐兵制册’交给众人阅读。

  良久后,房遗爱略微思索道:“殿下,这府兵制度改动,是大事,若是能提出陛下喜欢赞同的建议,将会更加有利于争夺皇储之位。”

  “府兵制度,起源于北魏,西魏大统八年到恭帝三年,北魏下令将国内乡兵和增募豪右纳入六柱国统领系统之内,构成一个新的军事体系,即北魏帝宇文泰当政时期。”

  “北周明帝元年到建德元年,乡兵经过初步整顿,二十四军确立和巩固,届时宇文护专政进行改动,建德元年到大象二年,北魏武帝进一步扩充府兵,府兵担任侍卫及制度化。”

  “可以说,北魏时期至隋朝,府兵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如何改动?”

  时任魏王府司马的苏勖道。

  他清楚,府兵制度诞生的起因是,镇兵制度破坏,便改置州县,州县理民,在战乱时期军事调度诸多不便,于是府兵制度因此发生。

  而经过历代改动,府兵制度已经接近于完美,看起来无需可改动的地方啊。

  “既然父皇下令让我提出改定府兵制度的方法建议,那么父皇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改动方法。”

  “并且,父皇能让我提出改动方法,很有可能太子那里,父皇也已经下令了,以往父皇或许只会拿这种事情考验我,但自从太子任命李安仁、李安静二人为东宫庶子,并且腿好了之后,父皇必然会产生考验太子能力的想法。”

  “子类父,子知父,子如父!父皇现在的心情如同高祖皇帝般,对于我和太子之间选择立为皇储的事情犹豫不决,所以这两日,我们必须总结出改动府兵制度的方法,只要我们的方法能接近父皇心中所想的方法,那就成功了一半!”

  李泰眸中精光闪烁,他岂是愚蠢之人?

  他太熟悉自己的父皇了。

  对于储君之事,犹豫不决,如高祖皇帝般。

  这等大事,父皇完全可以召集众臣商议,却为何要让他魏王给出一套方法,分明就是在考验他。

  若是他提出的方法能符合父皇心中的想法的话,那么父皇将会更加偏向于册立自己为皇储。

  “我的意思,以我们等人的能力,想制作出改动府兵制的方法,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们可以各抒己见,然后总结归纳,由我交给父亲审阅,然后我再请其指点,或许能更符合陛下心中的想法。”

  房遗爱道。

  仅仅靠他们几个人,岂能总结出最完美的府兵制改定方法?

  若是他们有这能力的话,就不会在这魏王府下担任幕僚了,而是屹立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他们确实没有能力,但人人皆饱读诗书,人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他再请自己的父亲房玄龄给出建议。

  或许,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最完美的答复。

  “最好还能请一位将军指点。”李泰觉得房遗爱的想法很不错,但文官终究对于军事了解太少了。

  若是再请一位将军指点的话。

  那就完美了。

  但他与诸多将军并无任何私交,而他府中幕僚中也没有出身军贵世家的。

  “我倒是和李世之子,李思文有交情,到时候我们总结出改定府兵制度的想法后,可以誊写两份,一份交给中书令,一份交给李思文。”

  “若是李思文愿意帮我这个忙,将我们总结出的改动府兵制的方法交给李世将军的话,到时候我们将会有两份总结,而我们将李世将军和中书令两人的总结方案融合在一起,陛下必然会满意。”

  司马苏勖的声音响起。

  闻言,李泰顿时露出喜色。

  “好,就依此行事!”

  这就是幕僚多的好处,他之所以招纳如此多的幕僚,除了看重他们自身的学识、智慧外,更看重的是他们背后家族的人脉、关系。

  “太子啊太子,你终究无法和我斗...”李泰摇了摇头道,神色淡漠。

  .......

  太子宫,李承乾唤来李安仁、李安静两个,将‘大唐兵制册’交给二人,然后道:

  “这两日,总结出一些改动府兵制度的想法,你们的职位也该提升提升了。”

  李安任、李安静两人看着面前的‘大唐兵制册’,脸色顿了顿,改动兵制涉及方方面面,一个疏忽就是大事,这可不是普通人能改动的,他们没有这份能力啊。

  两人刚想说什么,就见李承乾挥手,让二人退下。

  李承乾自然知道两人没有这个能力。

  但这都不重要。

  陆师给他‘打印’的‘贞观十年唐太宗府兵制度改革’,他正在背诵,到时候朝堂上,自己必然会让父皇满意。

  当然了,趁着这个机会,他也必须要在朝廷内提拔自己的人手,看看李泰魏王府内的幕僚,个个身居官位,掌握或大或小的实权。

  而他的太子府幕僚,目前仅有李安仁、李安静二人,并且没有掌握任何实权职位,若是趁着这个机会,让父皇知晓,自己提出的这个府兵制度改革方法,有着二人参与。

  父皇自然会对他们进行赏赐。

  手下权利职位越来越高,他自身的政治力量自然也将越来越强大。

  “陆师所说的果然没错,贞观十年,父皇将会改动府兵制度。”

  李承乾觉得,能事先知晓历史,再加上有后世人陆煊的帮助,带来的好处太多太多了。

  这皇位,终究是他的,谁也夺不走!

  .......

  数日过去,太极宫、太极殿。

  原本,今日的朝会将会和往日朝会一样,群臣上奏或大或小的事情,皇帝陛下与群臣商议处理。

  但今日,等到各项事情奏请完毕后,高坐上方的唐太宗李世民目光投向下方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淡声道:

  “太子,魏王!”

  “朕前些时日,让你们想出府兵制度改革的方案,可否已经准备好具体方案了?”

第53章 魏王所言,荒谬绝伦

  唐太宗李世民声音沉稳有力,缓缓响起。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两人面色还好。

首节上一节36/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