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90节

  伐蜀最大的问题渐渐突现出来,南征诸军不能像在中原一样长时间对峙。今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破敌之计,突入巴蜀地区,得到本地的辎重补给。

  王凌沉吟半响,说道:“将军,不如暂将消息传于徐将军。徐将军为南征主帅,我军决意虽能弗受徐将军调度,但今关乎兵败之事,不可不与之商议。况徐将军受阻于剑阁,其麾下兵众,或愿配合我军方略。”

  满宠考虑少许,觉得王凌所说内容颇有道理,说道:“王上庸所言不无道理,今让候骑传信于徐将军,看徐将军是何言语。”

  说着,补充说道:“徐将军若无异议,此番可由柯将军率万人步骑南下宕渠,余者诸部随本督留守大营。”

  “诺!”众人应道。

第545章 复行奇计(33)

  葭萌关,唐军中帐。

  “满伯宁欲分兵征宕渠,自留大营围汉昌,欲诱阆中之军袭营,借机击破蜀人,以瓦解巴地防线。”

  徐晃将书信交于左右浏览,问道:“然此计虽好,但恐敌人识破。若大营被破,南下之军归路断绝,偏军兵败撤军。而我军独木难支,亦不得不撤军。”

  “不知诸君之见?”

  “将军!”

  郭淮拱手说道:“今下形势焦灼,我军受阻剑阁,难以进图蜀中。若无计破敌,我军迟早撤军。故淮以为副督之计可行,我军或能趁阆中之军袭击副督时,潜出精锐顺江而下,夺取阆中城,以来呼应满将军。”

  “不妥!”

  张丰说道:“嘉陵江虽可通舟,水急路险,如不克捷,还路甚难。今不如遣兵以援副督。”

  张丰为张虞族弟,在张虞率军远征四方时,常年负责京畿地区的军务。而今天下稍安,为了让张丰建功封爵,张虞遂让张丰随军出征。

  “道路险峻,敌寇莫能料,故出击必胜。”郭淮反驳道。

  “阆中城高,一时如不能下,剑阁兵至,我军兵马必是覆没!”张丰回怼道。

  “肃静!”

  徐晃示意二人安静,看向随军参谋田丰、郭嘉二人,问道:“二君足智多谋,不知有何高见?”

  田丰捋须而吟,说道:“蜀中地形不比中原,兵众之优不及地利。旧时,丰以为用兵当持稳,但今受挫之际,用兵宜用险,以求击破蜀军。故丰以为副督之策可行,但具体细略或可深究。”

  “至于我军~”

  田丰犹豫半响,说道:“丰暂无良计,然奉孝似有奇计,将军不妨一听。”

  “哦?”

  徐晃目光投向郭嘉,问道:“不知郭军师有何计策?”

  郭嘉整理思绪,反问道:“将军可记得陛下口谕?”

  “岂敢忘记!”

  “陛下口谕,蜀人闻我军南征,必悉其精锐,北阻金牛、米仓二道,以拒我师。彼必谓地险而吾兵难至,若出其不意,抄平阴小道,陷江油。”徐晃惊奇问道:“君请命探查小道,莫非今有所得?”

  郭嘉说道:“嘉以重金聘募蜀人,潜出山水之间,探查阴平小道。时武都羌人闻知,求金上报言白龙水上溯,有阴平小道能入巴蜀。需先行六、七百里无人地,至江油关,经德阳亭,兵袭涪城。”

  “时涪城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出德阳,直袭敌寇腹心。时孙权督阆中,阆中之军赴汉昌击满宠,阆中无兵可用。徐琨兵马必还赴涪,则将军将能趁胜进夺剑阁;徐琨兵马不还,则奇兵将能大乱蜀中。”

  “故嘉以为,可令满督行分兵诱之计,以分散阆中之兵。将军拣选精锐,配以胆略之将,奇出阴平小道,必能有所得。”

  巴蜀与北部联通的道路,不单单金牛与米仓道,包括阴平正道。只不过阴平正道与武都郡连通,起点为白水关,终点为阴平。而阴平小道则是正道中分岔出的小道,其中水谷之所皆为羌、氐人的生活区域。

  其中,江油关所防备之敌,长期以来是生活涪江上游的羌、氐部民。故阴平小道虽说寡有人知,但绝非无人知晓。郭嘉稍微遣人探查,便大体能知阴平小道路线。

  听郭嘉阐述之意,徐晃说道:“以郭军师之意,令满伯宁诱敌,分散阆中之兵,以便我出奇兵出阴平。而不论其兵败与否,我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如能下涪城,摧毁徐琨之军,或是大乱蜀中,蜀人便会大溃!”

  “然也!”

  郭嘉微微颔首,说道:“蜀人所恃无非蜀道之险,我军一陷涪城,二降成都。蜀人大乱,孙权无可奈何,必献军而降。”

  徐晃蹙眉说道:“计策虽好,但出奇兵多险,恐无胆略之将敢舍性命,为国家以博胜负。”

  话音稍落,郭淮趋步出列,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淮岂畏生死?今为国家,淮愿率精锐袭出平阴,夺取涪城,断剑阁还蜀之途。”

  “某愿统兵前往!”

  张丰自觉郭淮话里有话,好似在讥讽自己,遂果断出列,请求率兵同往。

  相比单纯的张丰,郭淮纯粹是为了个人前途。自他父亲郭去世,张虞与郭氏的联系愈发得弱,唯依靠他年少追随张虞的情谊。而今征蜀乃是将领建立功勋之良机,他必须把握住机会,才能腾跃而起,封侯授爵,光祖耀祖。

  见张丰、郭淮愿领兵前往,徐晃大喜过望,然考虑到张丰官职虽高,但无领兵经验,遂说道:“深入敌境,如不能破敌,大军断联于蜀中,故二位将军惟有破敌,方能率军建立奇功。否则兵败身亡,是为必然之事。”

  张丰顿感压力袭来,问道:“今袭行阴平,当携辎重否?”

  “兵贵神速,千里袭人,辎重沉重,岂能速行?行军迟缓,敌若闻之,必有戒备。故弃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郭嘉正色道。

  见张丰面露难色,迟迟不语。高顺自思一番,从马扎上起身,说道:“顺为陛下效力起,至今已有十余年。所将之军号‘陷阵’,今破蜀远征之事非陷阵精锐不能胜任。故顺不才,愿领重任,为陛下分忧,为国家解难。”

  “善!”

  徐晃看向张丰,问道:“高将军为宿将,今请兵出征,不知将军愿辅否?”

  “愿辅高将军!”

  张丰内心压力骤减,常年镇守京畿无事,竟让他一时适应不了残酷的战场。故今高顺愿意出任主将,张丰岂会不愿,更何况高顺官职比他高!

  而高顺主动请缨,一是觉得张丰若为主将,难以胜任阴平主将之位;二是想多建功勋,以求多封爵位。毕竟打一仗少一仗,如不能在天下一统前多建功,等天下太平了,将校立功的机会几近于无。

  “好!”

  徐晃拍案说道:“既然如此,本督授精兵两万于左将军,携三十日口粮,以万人为前驱,万人负口粮。张丰为副将,郭淮、赵阜二人率军从征。此番能否取蜀破敌,尽在将军一人!”

  “遵命!”

  高顺言语微沉,拱手领命。

第546章 孙权的野望

  五月,阆中。

  校场上,新募蜀兵在军官的督促下,勤练列阵之法。

  因蜀中富裕,新兵们所兵甲竟为一流水平,盾、刀、矛、弓样样俱全。甚至连其中的披甲率不低,百人之中能有三十人至五十人披甲,甲胄中铁甲、皮甲均等分布。

  “蜀中兵丁性温,不及楚兵轻悍,欲成强兵非日月操练不可!”

  孙权巡视军阵中的蜀卒,说道:“今大敌当前,需依仗老卒锐士,而新兵能摇旗呐喊便可!”

  吴景说道:“蜀兵虽说羸弱,但巴夷却是剽悍善射。先君在时,于涪陵募三千巴夷为兵,巴夷善弩,所向无前,屡破强敌。先兄在世南征,巴夷大破恶蛮,杀俘甚众!”

  孙权微微点头,感叹说道:“惜兄长骤崩,巴蜀动荡,今不能广募巴人从军。是役之后,当多招巴中汉夷从军,勤以操练必能为益州砥柱。”

  益州闭塞,寡有军事袭扰,因此蜀人非优质的兵源。而相比蜀人而言,生活在三巴区域的汉蛮因时常冲突,故民风算得上轻悍。

  是故割据巴蜀的政权,欲想保证军队战斗力,需要依靠三巴区域的兵源,吸纳巴人从军入伍。而历史上,敢于北伐的蜀汉政权在巅峰时期,大量巴人被征辟从军,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法正说道:“吴楚出兵十万伐荆州,今唐军又受挫剑阁、汉昌于多月,依辎重、粮草转运之艰难,早则下月,晚则七月,唐军将生撤军之念。时唐军撤走,使君整改军伍,提拔良将,将能大振兵卒。”

  孙权自觉兵事进展良好,笑道:“唐人背盟袭白水,方有今日之急促之势。故唐人撤军时,可择金牛、米仓二道险峻修城。及敌寇复至,凭层层险关足以据敌,彼时与曹、刘二家联盟,另有精兵守关,未必不能割据巴蜀。”

  因兵事进展顺利,孙权度过初期的焦虑,且随着曹操、刘备二人率军北伐江陵,孙权忧愁得以排解。转而开始期待击退唐军后的情况,并与属下闲聊畅想。

  在君臣聊天之时,侍从趋步急报。

  “禀使君,汉昌紧急军情!”

  “何事?”

  孙权有意识向大帐走去,问道。

  “据甘将军上报,敌将满宠忽分兵南下宕渠!”

  “分兵宕渠?”

  孙权神情微惊,与法正对视了眼,嗅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

  “军师可知满宠用意否?”孙权问道。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宕渠多人,昔张鲁归降时,巴中群夷沸腾,争先投靠张虞,、朴胡、袁约三人受封为三巴太守,大扰巴中诸县。先兄遣兵进讨,虽击破三人部众,平息巴中动乱,但三人却率余部逃至汉中。”

  “满宠从米仓道入巴,三人岂会不随军征讨?”

  孙权若有所思,说道:“此番满宠分兵宕渠,可是招引人反叛?”

  “应是如此!”

  法正蹙眉说道:“满宠分兵南下宕渠,招引巴中人反叛。今巴中暂无大军,仅章曼率数千人坐镇。一旦唐军深入巴中,群夷受招骚乱,非章曼一军所能平。”

  说着,法正感慨道:“满宠能为中原名将,果有出众之处。今受挫于汉昌城下,却能因势用兵。如宕渠被夺,人惊扰巴中,则巴西非我军所能有!”

  “那今分兵宕渠,以讨深入巴中之唐军?”吴景说道。

  “或是可行!”

  孙河应和说道:“南下唐军兵少,我军遣大军征之,必能有所斩获。时袭扰之军兵败,动摇大营人心,兼辎重紧缺,唐军不日便撤!”

  “不知军师可有高见?”

  孙氏君臣已至大帐中,法正盯着舆图上兵力分布图,忽而问道:“南下唐军兵力多少?”

  “约有万人,敌将柯比统率!”侍从答道。

  闻言,法正凝思的脸上露出笑容,似有计策暗藏于胸,问道:“不知诸君,可有闻围魏救赵之策否?”

  “岂会不知!”

  孙河说道:“昔庞涓击赵,赵危,向齐救援。齐军击魏,以庞涓撤军,时于途中伏击,遂大败魏人。”

  说着,身为宿将的孙河似乎意识到什么,问道:“军师莫非欲令我军击满宠,逼南下之军回援,而暗遣兵马于半途伏击,从而击破唐人?”

  “彩!”

  吴景点头赞同,说道:“唐军皆为征讨四方之精锐,故分兵往宕渠,兵少则易败,兵多恐敌惊觉。今行围魏救赵之策,逼唐军回援大营,半道伏击,当无失矣!”

  “军师智谋精妙,景佩服至极!”

  “呵呵!”

  见众人仅猜中第一层,法正不由得意笑了起来,说道:“围魏救赵仅为其一,我今之意实图满宠。满宠分兵下宕渠,其大营守备略空。我军如能突袭大营,击败满宠,不仅能大败唐人,更能断绝退路。”

  “而满宠败走,南下之军无路而归,徐晃独木难支。不出多日,知满宠大败而走,徐晃必会撤军,巴蜀之危自解!”

  法正的野望岂会满足于击败南下之军,其自然想一举夺取唐军大营,从而逼降南下之军,及大破唐军。

  此言一出,孙权大为振奋,说道:“军师计策深远,南下唐军非大部,今败之难改大势。但若能夺取大营,满宠败走汉中,唐军士气大丧,则南征之军必撤!”

  吴景问道:“欲破唐军大营需大军前往,今兵马既围大营,安有余兵伏击南下唐军?”

  “分寡兵设伏,延缓唐军回援行程便可。及大营告破,回援唐军无能为也!”法正自信说道。

  “有理!”

  孙权沉吟良久,赞同说道:“敌军大营为胜败之关键,如能夺取大营,唐军归路断绝,将降我矣!”

  顿了顿,孙权问道:“二位将军可有异议?”

  孙河摇了摇头,说道:“军师智谋深远,若使君以为可行,今愿听候差遣!”

  “愿候差遣!”

  “善!”

首节上一节390/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