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91节

  孙权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军师之计施行,此行突击唐军大营,务必击败满宠,挫唐军之兵锋!”

  “诺!”

  孙权军事能力虽说不行,但绝非无优柔寡断之辈。今有击破满宠的希望,他果断采纳法正之策,决意率阆中之军出击。

  时阆中有蜀兵四万,孙权本欲亲自率军出征,但在左右的劝说下,选择留守阆中,而法正因关心军事,于是随孙河、吴景二人一同出征。

  四万蜀军中新老兵卒各半,于是拣选兵卒,留老弱五千守阆中。三万五千人分出两千精锐阻击南下唐军回援,余者三万三千人在孙河、吴景的带领下,向唐军大营开拔!

  阆中距汉昌约有两、三百里,军队轻装行军,虽说快则三、四日能至,慢则四、五日能至。但新兵行军缓慢依旧让人头疼。

  “打完这一仗,你等便能归家了!”

  “击破唐贼,不仅有酒有肉,更有钱粮封赏!”

  “唐贼不足两万人,而我军有三万多人,优势在我啊!”

  骑卒策马于队列两侧,鼓舞行军缓慢的新兵。因长时间呼喊,嗓子都有些哑了。

  新兵在鞭子与画饼的激励下,士气稍微振作,继续向前赶路。

  见行军缓慢,多有军士渐渐脱节,黄盖多有忧愁,趁休息之际,寻上领军的吴景、孙河等人。

  黄盖说道:“新兵不及老卒善走,今急速行军,恐老弱将留后。而若与老弱并进,恐行军声势浩大,被唐军斥候所察。”

  吴景明白黄盖之意,说道:“公覆所言不无道理,新卒不宜与大军并行,今不如精选精锐万人,由伯海与君先行,察唐营之纰漏,看能否率军夜袭,而我率大军后行。

  孙河看向法正,问道:“军师之意何如?”

  法正沉吟说道:“我闻唐军临江扎营,精锐可绕行渡河至东岸,趁敌不备,率军渡江突袭。而大军袭西营,分唐军之兵力。另让甘宁率军出城鼓噪,既壮我军声势,并随机用兵。”

  “军师深谙兵法!”

  孙河采纳法正、吴景之见,精选精兵万人先行,留下二万余人的大军交由吴景、祖茂统率赶路。

第547章 谋划之内,预料之外

  大巴山脉纵横东西,故河流呈南北流向。阆中位于嘉陵江侧,汉昌位于宕渠水(巴江)侧,两城之间虽有山岭层层为阻,但其中河流小道交错其中,冲刷出平坦的河谷。

  而因为大巴山脉的外延区域,高低地势差不大,故有不少巴夷生活在这片区域。

  历史上,刘邦被封为汉王,为了还定关中,大规模招募巴中人为兵。故终西汉一朝,人享受经济优待,其中巴渝舞乃刘邦平关中时,见人歌舞壮观,令乐府改之。

  及至东汉时期,随着汉王朝对巴地统治的加深,分宕渠水以北,在米仓道的出口河谷设汉昌县,意为‘汉室昌盛’。

  故汉昌与阆中之间,自有道路通行。今经三日的行军,以孙河、黄盖为首的蜀军万人兵马潜行至巴江上游,并偷偷渡过巴江,至东岸山谷中隐伏立营。

  是日黄昏,孙河收到吴景所部的消息,于是亲自带人前去侦查。

  登山隔江眺望,却见唐军营寨立于山水之间,南面便是汉昌城。而江水经由唐军营寨时,巴江水面宽敞,约有一百二十余步,江水蜿蜒缓流。

  “满宠营寨布设严密,但东营临江却是少人!”

  孙河望着唐营中飘起的炊烟,脸上浮现出笑容,说道:“之前军情上报,言唐军大营严密,而今分兵南下宕渠,大营不复旧时之严密。我军如若突袭,可从此渡江,横击敌军东营。敌营寡备,必被我军所破!”

  “巴江一百二十余步,江水辽阔,恐难跋涉渡江!”黄盖说道。

  “公覆有何见解?”

  黄盖指着江面,说道:“山中多木材,今可连夜造筏。明日天明前,令兵卒乘大筏渡江,至东北河滩上岸集结。平旦之时,天色微亮,便猛攻西营,敌寇猝不其防,我必能取西营!”

  黄盖与孙河皆为吴楚人士,对造竹筏渡江之事非常熟悉。故稍见巴江江水,及结合昨天渡河的情况,便已知眼下合适的渡江方法,及从何地渡江。甚至连竹筏数量,今下都能评估出一二。

  说着,黄盖看向孙河,问道:“明早,大军能按时到否?”

  “连夜兼程,明早应能赶至。”孙河沉吟了下,说道:“纵大军不能齐至,精锐必能率先赶至。整日鏖战,及新卒赶至,将能趁势击之,并一股而破敌寇。另有甘宁之军,三面围击,必能一举破营。”

  “走吧!”

  见侦查差不多,孙河低声说道:“下山回营,以免被唐卒发觉。”

  “好!”

  一行人隐藏行踪,静悄悄下山,生怕被渡江砍柴的唐卒发现。

  回到简陋搭建的营地,孙河反复向潜游渡江的斥候确认情况。得到一致的答案,方才召兵议事。

  “黄盖!”

  孙河神情严肃,说道:“你领本部兵马造大筏,今夜悄悄运至江边,及午时后渡江,探明敌营情况。平旦时,你为先锋急攻东营,我率兵马与君并击。”

  “遵命。”黄盖应道。

  交待了一些事,孙河又至黄盖身侧,用手重重拍了下肩膀,说道:“先君创业不易,你我为先君老臣。少主新立,唐人背盟袭我,今危难之时,劳将军奋兵一战。”

  “请将军安心,盖必以死而报孙氏之恩!”黄盖正色道。

  孙河、黄盖各回本部,连夜安排属下打造木筏,准备口粮、兵甲,以用于第二天的猛攻。

  午夜后,黄盖率三千兵马先至巴江侧,口衔枚,身裹布,用百架竹筏偷渡至西岸。竹筏返回东岸,孙河在夜尽十刻时率部渡江,先后将七千兵马偷运至西岸。

  时万人兵马伏于唐营的东北方向,甚至因担心离唐营太近,直接潜伏于巴江中,并借江水声隐藏声响。而唐营军士因东面临江,在守卫上大为松懈,没有多少兵马巡察,加之夜黑风高,竟没发现渡江的孙河一部。

  万人蜀军齐至时,天色已到了平旦。

  随着忽然作响的号角声,黄盖所率三千兵卒猛得从黑暗里冒出,众持刀盾、弓弩及长矛。前排兵卒借势冲至营门前,欲将鹿角、拒马挪开。

  忽见蜀军袭营,东门唐卒大为震惊,先是响起紧急的鸣金声,之后便有淅淅沥沥的箭矢飞出。

  “哈哈!”

  黄盖披甲冲锋在前,见东营空虚,无多少兵丁驻守,顿时大乐。

  出征突袭前,黄盖心中颇有担忧,毕竟唐军悍,敌将满宠又威名在外。今时虽知敌寇分兵南下,但难免担忧突袭不成。今随着先锋冲入大门,让黄盖再无忧虑!

  “杀!”

  黄盖振臂高呼,指挥军士冲杀入营。

  随着唐营急切的鸣金声响彻军营,唐兵纷纷从昏睡中醒来,急忙抄刀披甲迎战。虽说被蜀军猝不及防袭营,但唐军兵卒凭借丰富的经验很快作出反应,其中满宠平日的布置格外关键。

  如设营时,满宠要求每校之间需要隔断,如拒马、鹿角等防御工具,甚至有每军之间应挖掘壕沟,以备不时之需。

  故蜀军突袭大营时,虽杀入了东门,并驻扎在东营的兵马造成混乱。但诸部兵马凭工事暂稳下来,甚至能以此接纳败逃的兵卒。

  一时间,各种人员奔走,军营中喊杀声此起彼伏。

  今唐军大帐内,满宠已从睡梦中惊醒,听取各部传来的军情,经由他的一番军情分析,果断觉察出蜀军有备而来,来势汹汹,有一股夺营之趋势。

  “蜀军竟来如此迅速!”

  满宠握拳捶掌,神情中既兴奋,又隐藏些担忧。

  他以自己为饵,诱蜀军兵马出动。但他没想到蜀军来得这么的快,甚至从东面夺门杀入营中。而今若是搞不好,怕不是自己英名将会毁于一旦。

  “将军,蜀军兵马猛攻东营诸部,今是否向东营派遣兵马?”阎圃慌张问道。

  “容我三思!”

  满宠神情冷静,让左右不要发声吵闹他。

  负手踱步深思,忽在半响之后,满宠停下脚步,沉声说道:“令中军兵马备战,西营军士列阵,东营军士向西急撤,转驻至山上西垒!”

第548章 关键

  “都督,东营虽说骚乱,但诸部阵脚尚稳。今弃守东营,岂不动摇军士人心。况当下天色渐明?”

  见满宠弃守东营,参军阎圃诧异说道。

  满宠神情冷静,说道:“敌军本在西,而今东渡巴江来袭,料夜袭之军非大军。而今之所以敢于平旦夜袭,其大军必在不远之地,欲一鼓作气而败我。执着固守东营,敌寇大军如从西来,岂不将西山垒让于敌?”

  “故不如聚大军于西山垒,凭山垒之险以据敌,待柯比率军回援。及援军至,里表并发,足以破敌矣!”

  满宠以自己为饵,诱蜀人围击大营,而他岂会没有防备?

  之前有言,大营夹立于山水之间,为了能立于不败之地,满宠在西山设垒。一旦遭遇敌寇大军进攻,兵马撤至西山固守,足以御蜀人大军,以候柯比兵马的回援。

  至于柯比大军,之前虽说明目张胆南下,但柯比为了配合大军,遣少数兵马大张旗鼓南下,而他却率精锐主力伏于中途,等候满宠的召唤。

  “既然如此,是否点烽火示警?”阎圃思索了番,问道。

  “可!”

  “诺!”

  随着满宠的军令下达,东营敲响弃营的鸣金声,尚与蜀军艰难搏斗的东营兵卒放弃厮杀,在将校的带领下,一窝蜂朝着中军开放的通道撤离。见唐卒撤军逃亡,蜀人兴奋高呼,欲趁胜以破中军。

  然中军兵卒有备,在满宠的指挥下,中军精锐早已列阵,前树大盾,错立长矛,形成大方阵。因唐军经验丰富,及接应的中军守卫严整,逃亡的兵卒未有冲击方阵,而是朝队列的两翼撤去。

  “射!”

  见追击蜀卒杀至,弓手冲至前头,一波箭雨落下,前方惨叫声顿响。

  前排百余名勇士,人人披重甲,手持刀斧、长剑,目光凛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杀意。

  稍整齐了下队列,百余名唐卒墙列而进。

  “杀!”

  见追击的蜀卒散乱,猛得一声爆喝,唐卒拎长刀跻身涌入人群。

  没有任何的多余,一刀干净利落挥下。一颗头颅高高飞起,刀刃带起大量鲜血!

  与此同时,唐卒身上铁甲遭到数杆长矛捅刺,金属的碰撞、磨擦声直钻人耳,继而唐卒生恐铁甲被刺穿,于是赶忙挥刀横扫,将数名蜀卒击退。

  “杀!”

  抓住机会,与同僚纵身杀入,再度横刀挥砍,鲜血飞溅间,又引起一片惊呼。

  百余名勇士几乎人人与之相同,靠得一手好武艺,正面厮杀,将追击的蜀卒杀得哭爹喊娘败退。

  “收兵回阵!”

  因担心追杀蜀卒,导致阵型涣散,中郎将刘异遂急声呼喊,并令左右摇旗指挥军士。

  “报!

  在整军之余,侍从趋步而至,汇报道:“满督有令,命我率部暂时固守,稍后由西营将士掩护我军撤至西山垒。”

  “好!”

  少许,败退的蜀卒在黄盖的召集下,又卷土重来,与上次相比,蜀卒受黄盖激励,人人奋勇,朝唐卒杀去。

  时天空稍亮,蜀唐两军狭路相逢,刀矛往来,箭矢纷飞,死命搏杀,不甘后撤。

  从天微亮杀至天明,直到东营败卒在西山垒整军,满宠方才向刘异下令,让他率本部兵马撤军,由王凌所领西营兵马接应。

  “杀!”

  “唐人败退,诸子追击,杀敌者有奖!”

  “王锦杀贼二人,升一爵,赐田百亩。”

  “张商杀贼一人,记功一次,赐田五十亩。”

  唐军的撤军令蜀卒大为振奋,将校为了鼓舞兵卒,不断派侍从宣读立功兵卒的功绩。而蜀军兵卒们争先追击,生怕错失了立功的机会。

  望着追击兵卒,孙河大喜说道:“连破数营,我军势不可挡,胜败即在今日。再遣人催促大军加快速度,让甘宁率本部兵马出城呼应。”

  “诺!”

首节上一节391/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