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88节

  “坐!”

  曹操热情迎接周瑜,问道:“公瑾,孙权与刘备使者齐至金陵,劝孤出兵讨唐,而孤同有此念。然出兵地多有商议,或有言征荆州,或有言伐豫州。但因各有利弊,故甚是难断……”

  曹操将鲁肃、刘晔二人的见解悉数说了出来,并加以荀的分析以供周瑜参考。

  “何如?”

  周瑜沉吟许久,拱手说道:“禀丞相,瑜窃以为刘子扬之策可行!”

  “何出此言?”

  “依鲁肃之见,谋图淮北诸郡,纵破敌军,能留人固守。但地势陆通,骁骑所骋,今时得之,唐人后来必争,虽七八万人不能守。”

  周瑜说道:“而荆州不同,其重镇有二。一为江陵,二为襄阳。如能下江陵,则大江无忧,尽被丞相所有。而若有襄阳,则能以襄阳为基业,北伐中原。故对丞相而言,今下在于夺江陵,兼并荆南,以为自强。”

  “至于唐人征巴蜀,依瑜之拙见,如能成则半年内有分晓,若不能成则一年内必撤军。且江陵为荆州重镇,丞相举兵伐之,唐人必会震动,张虞岂会不调兵马来援,并与丞相争锋。”

  曹操摸须而思,问道:“若江陵下而孙权亡,当如何是好?”

  “兼并刘备,令大将守南郡,猛将驻白帝,乃至江州。时令全柔父子率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而臣为丞相前驱图襄阳。如不能成,退还江陵。以白帝、江州遏上游之敌,中游以江陵阻强敌。丞相坐镇淮南,以寿春据唐军。”

  周瑜信心满满,说道:“如此,何忧唐人进犯?何赖刘备守荆州?且刘备为蛟龙,如得风雨必为大患。如他投唐,则危及丞相,故不能以心腹待之。”

  “那江陵未下而孙权亡,又当奈何?”

  “同图刘备!”

  周瑜给出同样的答复,说道:“夷陵处于中流,为吴楚之西门,受敌二境。夷陵失守,则敌舳舻千里,星奔电迈,荆南难存。敌据江陵,而我有夷陵,弗为惧也!”

  “故有江陵则图襄阳,无江陵又失巴东则守夷陵。有夷陵门户,上能拒巴蜀水师,下能慑荆汉舟舸,故乃倾国必争之地。”

  周瑜战术水平在与曹操对答中展露无疑,图谋刘备其实不是上策,然对于立足江东的政权而言,若想抵抗中国的征服,不夺取荆州则是做不到。而图谋中原则如周瑜所言,没有十万之众守不下淮北诸郡。

  曹操露出意动之色,问道:“试问如何图谋刘备?”

  周瑜迟疑少许,说道:“丞相膝下有女或可嫁于刘备,时令刘备至军中赴宴迎娶,丞相困而囚之。刘备被擒,关、张受命,荆南四郡不战而降,丞相兵不血刃可得荆州。如巴蜀波折,丞相或许能窥探益州!”

  说着,周瑜问道:“仅不知丞相舍得爱女否?”

  曹操笑了笑,说道:“刘备虽说年长,但却为英雄之辈,孤怎会舍不得?”

  “穷尽长江之策,有赖公瑾谋画了!”

  “愿为丞相效力!”

第542章 呼朋引伴,防微杜渐

  四月,米仓道,山阴亭(今南江县)。

  满宠率军从南郑出发,跋涉三百余里,翻越崎岖山道,方才抵达地势稍微平缓的山阴亭。

  山阴亭因位于大巴山脉中,天气虽说谈不上热,但雨水却是丰富。故大军初至山阴亭时,天便忽降大雨。而考虑雨水天泥泞难行,满宠遂在巴江畔扎营。

  帐外,雨水哗啦啦下得不停,啪啪打在帐篷上的声音清脆可闻,雨水裹挟的凉气穿透入帐内,令人为之清爽。

  “雨水甚大,不知军中防水何如?”满宠问道。

  “禀将军,仆将军库修于高地,另凿小渠以防积水。而军中粮草、弓矢、巾帛等辎重也亦尽数入库储藏。”军需官贺瑾说道。

  满宠点了点头,说道:“天色稍晚些,我与你共巡库营。”

  “遵命!”

  贺瑾应了下声,便赶紧向属下使眼色,让他回营提前准备好。毕竟满宠性严在军中出了名,其不仅体现在军法的执行上,更是落实到一系列细节中。稍后巡查如果库营有失,轻则棍棒上刑,重则砍人脑袋。

  在满宠了解军中布置情况时,披着蓑衣的斥候至帐外求见。

  “今下可有探得军情?”满宠招斥候入帐,问道。

  “禀将军,经众人深入汉昌探查,得知蜀人屯重兵于剑阁、阆中,今汉昌仅有数千兵马固守城隘。”斥候说道:“守将为甘宁,旧为锦帆贼,自投孙氏麾下,以勇略出闻名于益州。”

  “汉昌地形如何?”

  “北高而南低,自北向南斜,故巴江能流经汉昌。县内多为平坝、丘陵,尤其至汉昌起,周围寡有险峻高山,但山陵层层相叠,是为南下巴中之险要。”斥候说道。

  柯比说道:“汉昌为米仓道之要冲,今蜀人屯兵于阆中是为何意?”

  满宠踱步至舆图前,沉吟良久,说道:“阆中为蜀中中转之地,东连汉昌,西及葭萌。敌屯并于阆中,无非令我有后顾之忧,不敢越汉昌而入巴。”

  “而南郑至汉昌有上六、七百里之遥,大军粮草转运不便。时我军重围汉昌,敌军随时机变,令我难以专心攻城,彼时受挫于城下,旷日持久则粮草不济,无粮则我军必撤矣!”

  对巴蜀北部地理,满宠功课做得很足。今知蜀军布置情况,便知蜀人用兵之意图。

  如阆中为葭萌与汉昌之中,而汉昌为米仓道上重关。因此南征唐军难以绕行汉昌,如果一旦绕行汉昌,那么阆中之兵东行,便能截断唐军的退路。

  唐军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必须先敲掉固守汉昌的甘宁所部。但阆中离汉昌不远,可先消磨唐军锐气,必要时再挥兵向东,与疲惫的唐军决分胜负。

  不仅于此,如果唐军击破汉昌,顺巴江直至宕渠,那么阆中之军兵向东南,能够将唐军拦截于宕渠。或是东取汉昌,逼唐军折返回援。若唐军破汉昌,西取阆中,则蜀人将能凭嘉陵水与之对峙。

  故阆中若非险要,否则巴西郡治岂会安排于此?

  “敌以汉昌为饵,屯兵于阆中,不知将军有何方略?”

  明白蜀军意图,柯比瞧着舆图上众关隘,眉头微皱,问道。

  满宠微微摇头,说道:“今下未至汉昌,尚无应对方略。”

  说着,满宠看向张鲁,问道:“我闻张君旧时治汉中,麾下部曲多在巴中,巴夷杜、朴胡、袁约皆依附足下。而人勇健好斗,天性劲勇,如能依附我军,下三巴易异!今张君重返旧地,能否召集旧部,以为呼应我军?”

  当初孙策北伐汉中,张鲁召集麾下诸部抵御。击退孙策所辖兵马后,张鲁遂依附于唐朝。

  彼时袁术与袁熙、袁谭等诸袁蟠踞中原,张虞故仅能遣兵委官于汉中、上庸二郡。而留在巴中的巴夷因无力顾及,张虞遣人册封杜为巴西太守、朴胡为巴东太守,袁约为巴郡太守。

  孙策无法容忍巴夷盘踞,遂遣兵进剿三人。三人兵败而逃,率部众逃入汉中,依附于郭淮。今下南征巴蜀,三人率部数千从之,在满宠麾下听令。

  闻言,张鲁从马扎上起身,说道:“禀将军,杜、朴、袁三人为巴夷君长,名声显著于巴中。如宕渠人李虎、宣汉人李黑与三人交好,并倾服鲁之教义。今令三人招抚二李及诸,必有巴人举兵呼应。”

  满宠微吟少许,说道:“招引巴人之事,有劳张君遣人奔走。”

  “人君长或有贪图名利者,不知将军能否拨下钱粮,或授于官爵?”张鲁问道。

  满宠不假思索,说道:“爵至列侯,官至中郎将,另予君千金,不知足否?”

  “足矣!”

  张鲁说道:“有金有官,人君长岂会不依附于我唐室!”

  “善!”

  且不说满宠在江阴亭屯兵,今孙权采纳法正之计,率两万新募兵丁至阆中,都督前线军事。

  阆中,郡府。

  “使君,徐晃大军至白水关,今先锋前至葭萌。徐琨都督诸将屯于葭萌、剑阁之间。”

  吴景指着舆图,说道:“唐将满宠至山阴亭,由甘宁守汉昌,遏米仓要道。如敌击汉昌,阆中之军可援。我与伯海(孙河字)欲以汉昌坚城耗敌锐气,及敌疲惫之际,再出精锐袭之。”

  孙权沉吟少许,问道:“甘宁可信否?”

  “可信!”

  孙河补充说道:“守汉昌以阻唐军之策,为甘宁所献之计,其并请命出镇汉昌。”

  孙权不太了解军事,遂看向了法正,问道:“军师有何见解?”

  法正蹙眉说道:“正闻张鲁随行军中。张鲁为天师道师君,部曲多在巴中。故二位将军之策虽好,但正恐唐人会引诱人叛乱。人若叛,则巴中不宁;巴中动荡,则恐危及汉昌。”

  “这~”

  吴景迟疑了下,他们在考虑布置时,仅考虑到地理、关隘问题,对人则是少有顾及。毕竟之前效忠张虞的巴夷已被剿灭。

  “愿听军师指教!”吴景请教道。

  法正望图而思,说道:“人易受挑拨反叛,为震慑山中人,可遣兵马至宕渠坐镇。”

  说着,法正看向孙权,说道:“宕渠不失,汉昌在手,另有阆中之军为援,唐军断然不敢轻犯。及唐军南下,使君可分兵北上,抄掠米仓粮道。粮道有失,唐军久持必败!”

  “尽依军师之言!”

  法正继续说道:“使君,葭萌虽为两江汇聚之所,为要冲之所在。然葭萌与剑阁之间,地形复杂,小道纵横。以正之见,使君不如令徐将军弃葭萌,专心固守剑阁。”

  “若固守,其与而固守剑阁,因百里山道崎岖,兵马无处下地。时四万大军分屯小道,敌寇纵有十万之众亦不得过。”

  孙权沉吟少许,问道:“葭萌若弃,岂不让唐人兵锋直达剑阁。如剑阁告破,则蜀中危矣!”

  “使君有所不知,如固守葭萌,其与剑阁距有百里山道。如唐军抄小道,截断葭萌与剑阁联络,遣兵急攻关隘,则恐葭萌关难守。”法正指点舆图上的剑阁,说道:“若守剑阁不同,因山道百里崎岖,兵马难以下营,唐军得关无用。”

  “我军四万守剑阁,则唐军十万之众不得过。时四万之众分数千守关隘,余部分屯山中险要,敌军不得抄掠小道,兵马受挫于剑阁,粮尽则必撤。及唐军撤时,葭萌、白水二关孤悬于蜀,使君出兵便能复收。”

  法正军事谋划能力堪为汉末一流,或能与荀攸、贾诩等人一较高低。他所说唐军绕行葭萌与剑阁关中间的山道,击败守备关隘的蜀军不是没有可能。宋灭后蜀时,宋军便采取如此计策,最终击败了固守葭萌关的后蜀兵马。

  经一番考虑,孙权说道:“且依军师之语,令徐琨撤至剑阁,将葭萌让于唐军!”

  “诺!”

  顿了顿,孙权鼓励众人,说道:“唐军虽号称五十万,但实计校之,唐军所将兵民,不过二、三十万之数,究极兵丁将校约十余万人。十万之众南下,而我出兵八万凭险固守,何愁不能退敌。”

  “况费观书信传来,言刘备答应出兵。今与刘备使者东行,拜谒曹操,求其出兵中原。时曹刘两家如若出兵,三家之合不下二十万之众。中国之兵不过二、三十万,今半数在益州,中原稍有异动,唐军必因内忧而走。”

第543章 后宫不得干政(13)

  四月,随着唐、蜀两军齐至前线,战线有了较大变化。

  金牛道上,郭淮为先锋,兵至葭萌时。蜀军依法正之策,徐琨率军弃守葭萌,撤至剑阁固守。让出上百里的山道,既进一步拉长唐军的粮道,又将兵马布置于剑阁一线的险要小道中,强化了金牛道防线。

  见蜀军不战自撤,令郭淮大为疑虑,遂入驻葭萌而不进,以防蜀人在蜀道中设伏。及徐晃率大军至,前探剑阁关地形,见剑阁如传闻中险峻,绝非人力所能所破,遂令徐晃大为忧虑。

  深虑之下,徐晃暂令郭淮前驻险要修营,而他与诸军屯于葭萌关,欲与众人商略用兵之策。

  在徐晃受挫于剑阁时,与之一同进军的满宠北阻于汉昌,思考破敌用兵之策。

  蜀、唐两军暂在金牛、米仓二道对峙时,曹、刘为牵制唐军,皆召集兵马北伐。

  如刘备倾出兵马三万,渡江包围江陵,其企图夺取南郡以控长江。

  曹操所图甚大,采纳周瑜、刘晔之见,决意先争荆州,兼并刘备,窥探巴蜀,穷极长江。

  为了牵制张辽,曹操让袁熙、袁尚二人率旧部北渡淮水,袭扰徐州海滨。并留夏侯守寿春,以阻张辽趁扬州空虚南渡淮水。

  中原既有兵马牵扯,曹操召集江东大部六万之众,乘舟西进,直向荆州。时封周瑜为江夏太守,以曹仁、周瑜为前督,率万人击夏口。

  见曹军兵至,黄祖出城应战,水师被周瑜所破,率败军退守夏口,命人急向郝昭求援。

  郝昭见曹军兵向荆州,恐与刘备合流,水令斥候八百里加急,将军情急报于长安。

  继而,郝昭依照军情,先令李通南下援黄祖。而他召集王威、黄忠、韩等将至当阳屯军,等候张虞后续军令。

  郝昭加紧军令送至长安时,虽仅花了几日,但时间已至五月。

  五月初二,长安。

  “荆州急报!”

  枢密院收到急令,遣吏直送至宫中。因携急报,甚至能在宫中走马,余者官吏见之,无不避让道路。

  在急报送呈时,张虞正在宫中听王霁对孙仁的埋怨。

  “既入宫为妃,便应知尊卑。然孙姬不识礼数,于殿内布列剑婢,孤命其撤之,竟敢言语顶撞。”王霁抱怨说道:“若不惩治,岂不令孙姬跋扈,大失我新朝威严!”

  孙仁被迎娶入宫后,便与王霁产生冲突。王霁因觉得孙仁陪嫁婢女太多,不符合宫中规矩,有意令其削减。孙仁不满王霁的要求,遂令婢女持剑列道,吓退奔走婢女。

首节上一节388/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