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09节

  受东汉的影响,其实张虞治下不少人偏好以洛阳为都。但张虞考虑到自己的基本盘,且为了避免关西胡化问题,张虞内心更偏好以长安为都。

  见张虞隐晦拒绝,田丰倒不好多说,毕竟他刚投靠张虞,甚至眼下还没官职。

  张虞向田丰拱手,沉声说道:“若田君不弃,我欲拜先生为参军,辅我参谋兵事。如立功绩,将另有升迁。”

  见张虞诚意满满,田丰避席而起,作揖而拜,说道:“君侯登门相邀,丰岂敢不从。愿能辅佐君侯一统寰宇,开周、汉之伟业!”

  “往后望卿多多劝谏!”张虞说道。

  “诺!”

  应了声,田丰换了个话题,说道:“许攸贪财骄纵,远之则逊,近之则不恭,是为小人。故虽有才能,但却不可大用。君侯莫忘袁绍之故事,若不弃用许攸,迟早将行不义之事。”

  张虞握着田丰的手,笑道:“许攸其人,我怎会不知?今用他无非惩处袁绍旧从,若他不知进退,妄行不义之事,我自会依法惩治,田先生需暂受一时之委屈。”

  “君侯已有谋划,恕丰多言了!”田丰说道。

  “往后若有不当之处,望卿一一劝谏!”

第419章 献表尊王,二袁合流

  二月,蓟县。

  “大将军有意称王?”

  刘和放下书信,忍不住叹气道:“汉室四百年,莫非今将亡矣!”

  “诸君有何见解?”刘和看向殿内文武,问道。

  田畴与鲜于辅、孙瑾等心腹对视几眼,拱手说道:“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使君与先君不失忠节。然今袁术篡逆,天无共主,群雄逐鹿,人人皆欲称帝为王,故张侯有问鼎之念不足为奇。今来信以问使君,无非欲观使君之意!”

  “幽州两遭兵戈,公孙乱州郡,乌桓犯乡野,皆赖张侯出兵安抚。今观汉室衰微,难安黎民,故使天下骚乱,百姓之流离,而能安天下则非张侯不可。”

  从前线赶回来的鲜于辅说道:“张侯宽宏大度,屡救危难,与使君有姻亲之故。若张侯为帝,其子孙亦为刘氏子尔!”

  刘和从榻上起身,踱步而叹说道:“欲安天下者,实非张侯莫属,然我实难行背离汉室之举。”

  鲜于辅沉吟了下,说道:“昔窦氏举河西以降光武,得窦氏几代之荣。昔使君与张侯有久,今更有姻亲之交,若能效窦氏之为,献表以尊张侯,日后刘氏将兴盛百年,弗因失天下而衰。”

  “况使君不献表敬重张侯,莫非欲与张侯大兴兵戈否?山西兵马之雄壮,辅窃以为幽州兵将莫能御!”

  刘和负手而立,望着殿外的景象,陷入沉默之中。

  他虽为幽州刺史,但帐下的郡守、将军各个手握大权,他的话语权很小。如果他要与张虞交手,怕不是第二天就会有人拿他的脑袋向张虞邀功。

  当然了,他本身也不想与张虞交恶。若真想与张虞作对,他岂会同意将女儿嫁于张虞长子。

  而今张虞称王之所以让他为难,根本不是因为形势的缘故,而是他难过心中的门槛。毕竟他从年少起,父亲刘虞便教导他忠君爱国的道理。

  随着刘和沉默下来,众人也随之安静。

  沉默半响之后,刘和吐了浊气,说道:“张侯清平河北,功盖寰宇,今宜进位唐王。劳田君为我拟疏一封,并奉户籍、舆图、文书,由使者送至邺城。”

  “诺!”

  见刘和选择了屈服,众人起身而应道:“使君英明!”

  刘和遣表奉图之举,意味着他向张虞臣服。往后形势不出大变故,随着张虞后续占据中原,幽州并入张虞的版图仅是时间问题。

  人群中鲜于辅暗出口气,他从易京前线火急火燎赶回蓟县,无非是怕刘和想不开。今刘和选择屈服的道路,他算是能向张虞复命。

  且不说刘和经心中斗争,选择向张虞献表。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众人尽知张虞击破袁绍,并占据冀州之事。

  山阳郡,昌邑。

  “哈哈!”

  吕布仰头而笑,谓左右众人,说道:“张、袁交兵之前,众人惶恐张虞兵败袁绍,而我独言袁绍必败张虞之手,众人多有不信。而今张虞大破袁绍,席卷河北,可证我昔日所言非虚。”

  “将军见解长远,非仆等所能及!”左右恭维道。

  吕布位于兖州,深受袁绍、袁术两大集团影响。如陈宫之前便倾向袁术,希望吕布能投靠袁术,将家眷送到宛城。而袁绍的话,在与张虞大战前,便有遣使者拉拢吕布,但却被吕布所拒绝。

  吕布之前所以支持张虞,除了所谓虚无缥缈的情义外,更重要是吕布能通过支持张虞而摆脱二袁所施加的影响,尤其是袁术势力强大之时。

  吕布偏头看向陈宫,笑眯眯问道:“公台,今张虞大破袁绍,我军当如何是好?”

  陈宫神情不变,拱手说道:“张虞拥据山西,今兼冀州,已有成业之势。以宫之见,将军宜遣使交好张虞,以续两家之旧情。”

  吕布笑道:“今交好张虞,可要再送家眷至宛城?”

  陈宫愣了愣,脸红说道:“张虞虽说威震河朔,但幽州尚未归降。而袁术称霸江汉,据有兖、豫,势力强劲,今将军纵无意遣送家眷,亦不可与袁术交恶!”

  吕布大笑了下,说道:“深以为然,袁术援助我多时,我莫敢忘援救之恩。”

  陈群若有所思,从席上起身,说道:“天下崩乱,能安天下者,唯袁术与张虞。将军夹生于中原,不可与二人争兵锋。以群之见,将军不如观明主则从善,效窦氏献河西之举。”

  闻言,吕布眉头微蹙,虽知陈群说的有理,但心中却莫名不快。

  思虑少许,吕布说道:“张侯新下冀州,不可不通使庆贺。今劳先生奉礼,代我去拜谒张侯!”

  “诺!”

  陈群忍着欣喜,作揖而拜。

  陈群,颍川许昌县人。天下大乱时,他与父亲至徐州避难,后高干侵犯徐州,陈群与父亲便为吕布效力,以求暂得安宁。

  今天下格局初现,陈群便思考如何寻觅明主,为他的家族谋取更大的利益。

  河北大战之前,陈群不好确定何人可为名主。而今随着张虞占据河北与关西,已是天下第一大诸侯。而袁术因篡位之故,与曹操、孙策、刘备三人为敌,势力渐渐下滑,且与袁绍的关系不好。后续随着与张虞的利益冲突,未来二人必然翻脸,彼时袁术将危矣!

  相比袁术而言,张虞渐有一统天下之趋势。即便天下尚有袁绍、曹操、孙氏等诸侯,但在陈群眼里,迟早被张虞所灭。

  陈群选择张虞为君主的另外一个小原因,便是张虞帐下有不少颍川郡人,尤其是钟繇更是萧何般的存在,投靠张虞不怕得不到重用。

  在陈群决意借吕布作为投名状,以向张虞表以忠心之时。逃至青州的袁绍经一段时间休整,稍微振作精神,思量未来发展。

  齐郡,临淄。

  州府内,袁绍咳嗽了声,问道:“邯郸城破,沮授被俘,田丰降贼,河北诸郡几降张虞,今仅公孙瓒尚固守易京。而以诸子之见,将何以御张虞?”

  阴夔迟疑少许,说道:“夔有一见,不知明公愿纳否?”

  “但说无妨!”

  阴夔说道:“张虞视明公为大寇,今虽降服冀州,但明公不亡,张虞必不甘心。故以夔之见,待河北稍安之时,张虞便会起强兵以征明公,届时明公将临存亡之危。”

  “故明公为御张虞,今何不如遣使联络袁术,述两家同姓之情,以求袁术出兵驰援,共御张虞兵马。”

  “袁术与我军深有间隙,昔更在中原大起兵戈,今遣使向袁术求援,恐袁术莫能答应。”袁谭说道。

  “非也!”

  阴夔摇头说道:“袁术篡位称帝,惹南方诸侯征讨,孙坚据巴蜀而叛,虽说兵败身亡,但长子孙策继其大位。曹操自下江淮,便与刘繇拥立天子,据淮南三郡,得口百万之众,并兴兵伐江左,屡胜袁术。而刘备兴兵交岭,征讨长沙,分人心神,令袁术疲于奔命。”

  “故今袁术三面环敌,见明公遣使,岂会不欣然应诺?”

  阴夔停顿了下,补充说道:“不仅于此,张虞席卷河北,并拥关西,手握天下雄兵,世之诸侯强盛者莫过于张氏。袁术有志于天下,与张虞迟早一战,岂会甘心见张虞覆没我军。故以唇亡齿寒说之,袁术岂会不与我军交好!”

  袁谭看了眼袁绍,见其捋须而思,便知袁绍略有心动,遂改口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但恐袁术深陷南方,无意兴兵与张虞为敌。”

  阴夔作揖而拜,说道:“明公若尊袁术为帝,或许袁术会因此而出兵。”

  “袁术篡汉自立,世人共弃之,今明公尊奉袁术为帝,岂不令人笑话!”淳于琼出声驳斥道。

  “今势危急,岂能执拗于此。”阴夔微叹了口气,说道:“若夔言语不当,望请明公恕罪!”

  “先生何罪之有?”

  袁绍露出笑容,说道:“先生之见开人顿悟,袁术酷好虚名,常与我争胜负。我今如能舍虚名而向袁术交好,他因欣喜而助我,我为何不答应?区区虚名而已!”

  因兵败之故,袁绍放下了身段,更愿意倾听属下意见。凡是有利于公事,袁绍皆愿意采纳。

  “公图有何见解?”

  逢纪沉吟良久,说道:“袁术出兵如能解张虞兵势,则有利明公兼并徐州。如徐州宾服,明公凭青、徐二州,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另有袁术援兵,明公足可与张虞对峙中原。待河北生乱之时,明公将能兴兵反攻,再征冀州诸郡。”

  袁绍点了点头,感叹说道:“我今不敢奢求反攻冀州,仅望能凭齐鲁之地,以抗张虞兵马。”

  自被张虞所败以来,年岁已大的袁绍渐无问鼎天下之志。今只希望为子嗣留下基业,看子嗣能否扭转形势。

  说着,袁绍看向阴夔,说道:“既先生献与袁术交好之策,不知先生能否为使,代我出使袁术,献表以尊袁术。令他摒弃前嫌,共御张虞。”

  “明公既托大事于我,仆必不负公之期望!”阴夔作揖而应道。

  “善!”

第420章 袁术的警告,陈室的齐王

  南阳尹,宛城。

  数以万计的民工挑石扛木将材料运至宫中,而宫中有数千工匠敲敲打打修治宫殿。今从天上望下看,众人所修建的宫殿宏伟,占地面积巨大,以至于宛城不能容纳。

  袁术身着便服,在众人簇拥下,驻楼眺望正在修建的南宫,指点问道:“多久能修好南宫?”

  “禀陛下,南宫修缮过半,还需三、四月便能完工。”刘表拱手说道。

  袁术微微颔首,笑道:“景升修治宫宇有功,后续几月景升需好生监督。”

  在称帝之后,袁术以南阳宫宇矮小为由,征发十万百姓修建南宫。而刘表被袁术所看重,今负责修治宫殿

  “今岁秋天之前,陛下必能入住南宫。”刘表保证道。

  “善!”

  在袁术与左右观赏南宫时,却见侍从快步至楼阁上,恭敬道:“禀陛下,河北有急报传来。”

  “何事?”

  “许攸叛逃山西,张虞采纳许攸之计,率兵奇袭信都。信都被破,袁绍大军人心涣散,最终大破袁绍,席卷冀州诸郡,降服河北之众近十万。而袁绍在袁熙接应下,渡河逃至青州,暂避张虞之兵锋。”侍从说道。

  此言一出,连同袁术在内的陈国文武脸上顿露愕然,没想到袁绍竟被这么轻易击破,更被张虞赶到青州,这张虞用兵太可怕了吧!

  袁术嘴角抽了抽,他自称帝以来,除了孙坚中流矢而亡,余事几乎不顺。

  曹操兼并江左,他的兵马步步后撤。而刘备击败桥蕤,占据了荆南重镇酃县,继而攻取了桂阳郡,桥蕤仅能屯兵于长沙郡,寻机再胜刘备。

  张虞不到一年时间,占领了冀州诸郡,降服河北之士十万,那么他的实力岂不是比他还强大?

  强忍心中的震惊,袁术略有羡慕,说道:“袁绍兵败非战之罪,而是许攸叛逃所致。张虞能席卷河北,非兵略超世,而是得许攸之助。”

  “陛下,张虞强盛于河朔,而袁绍避走海滨。以象之拙见,陛下何不遣使拜谒袁绍,看能否与袁绍联合,令他于中原抗御张虞。若让张虞消灭袁绍,张虞之势莫能扼,后续将南征中原尔!”阎象说道。

  见阎象要让自己去联络袁绍,袁术微微不满,说道:“袁绍,婢生女。他今兵败于张虞,理应由他向朕求援,安能由朕遣使联络他?”

  “况他若无求援之念,纵我有意援助,亦是无可奈何!”

  见状,阎象便知袁术抹不下脸,遂不敢多说,仅希望袁绍能识大势,遣使前来拜谒袁术。

  “陛下,今张虞一统河朔,兵势威震中原。而陛下欲与张虞决分天下,以仆之见,需先平南方,方能抽身北上。而平南方,首先之敌莫过曹操,曹操拥立汉帝,先下淮南,再窥江左,有据扬州之念。”

  侍郎韩嵩说道:“故以仆之见,我军应当先伐曹操,一统江淮。”

  袁术负手而望南宫,说道:“曹操善用兵,欲伐曹操不可专用一军,而需诸军并出,令曹操难以预防。但今中原形势复杂,需观变化之后,方知大寇何在!”

  在袁术的心目中,曹操之危害不及张虞,曹操更进一步,仅能说是割据扬州。而张虞更进一步,便是灭袁绍,南吞兖、豫。彼时他即便拥有江左,但亦不能弥补失去兖、豫之损失。

  见袁术念念不忘中原,韩嵩苦笑连连。

  连孙策、刘备、曹操三人都解决不了,袁术怎敢幻想中原呢?不如老老实实解决这三人,即便张虞灭了袁绍,吃下豫州,凭长江之险尚能与张虞拉锯。

首节上一节30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