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57节

  张虞吐了口气,说道:“袁绍纵是四州之地,但凭兖、徐二州状况,短期内岂能安稳,故能出兵供粮者唯冀、青二州,其兵马稍众于我,但我凭我军精锐,袁绍亦需畏我!”

  别看袁绍自称据有四州,然更多是夸耀自己实力。以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能控制的州郡唯降服他已久的青、冀二州。除非给袁绍几年的时间发育,或许袁绍才能真正控制所谓的四州。而今张虞不可能给时间与袁绍,毕竟若比拼发展潜力,山西必然不及河北。

  “君侯,今兖、徐如被袁绍子侄所有,吕布处境恐会艰难!”钟繇说道。

  张虞抿了抿嘴,说道:“吕布有陈宫辅佐,如形势不妙,其当会向袁术或我求援,故今先观望河南形势。”

第347章 助张,亦或是助袁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夫君籍田以扬勤耕之风便可,何故连日前往城外治田。”

  见张虞满身淤泥而归,王霁略有不满,说道:“今舍大事以专小事,恐非上者之所为。”

  张虞脱下肮脏的衣袍,说道:“连年征伐,军无一月之粮。今岁若不蓄粮,明岁将何以供养大军?军无兵粮,岂能击败袁绍?”

  王霁语气微缓,说道:“夫君耕耘一亩,所得最多数石,今不如勤于治事,劝万民多耕一亩,此能得数万石。”

  “夫人所言有理,然上者不为,岂能令下人信服?”

  张虞在侍女的服侍下,将身子浸泡入浴桶里,享受着热水洗浴,说道:“今岁我令各军受领田亩耕作,诸部皆有不满,然却因我亲自带头耕作,诸部兵将方不敢有怨言。”

  为了筹措明年大军的口粮,张虞让各军依照每人受领一亩田而军屯,五千人则五千亩田,大军上下七万人则是军屯七万亩。每亩除去成本,每亩需上交1.5石,一年下来七万亩能有十万石左右。而十万石虽仅够五万军士一月所食,但至少是为明年的用兵分担了部分口粮。

  至于诸部为何不满军屯,其原因不难理解。

  诸部将士当兵是为了吃饭,而不是种田耕作。毕竟如果想种田,在家里种田岂不更好,所得皆归自己所有,而到军中耕作的产出皆归大将军府所有。

  闻言,王霁沉默下来,她没想到张虞带头耕作田亩,原来是为了安抚兵将不满。

  “夫君见解深远,恕我不能领悟!”

  王霁让侍女让开,由她亲自为张虞揉肩,说道:“我闻幽州有意与夫君联姻,不知夫君以为如何?”

  张虞闭眼享受泡浴,说道:“幽州与我并州交好多年,且刘和为东海王刘氏之后,为世祖血脉。今洛儿如能与之联姻,不仅能让幽州降我,更有利于诸刘归心。”

  王霁轻捏张虞有致的肌肉,问道:“可是洛儿若继夫君之后,刘氏能令人心服否?”

  张虞淡淡说道:“文和以文帝事劝我,言刘氏贤则辅张,不贤则能休之。假若洛儿为嗣子,不妨以而待刘氏。”

  或许是同为女子之故,王霁顿时心闷,为张虞揉捏半响,问道:“若我为刘氏,夫君将何以待我?”

  张虞睁眼回瞧王霁,笑道:“夫人甚贤,当留之为后,与我同治天下。”

  说着,张虞伸出湿漉漉的手,上挑王霁的下颌,故作轻薄说道:“美人,今夜愿与我同寝否?”

  相比十年前的青涩,而今可用娇艳形容王霁,肉感的身段让张虞多有宠爱。

  王霁白了眼张虞,说道:“你既欲用洛儿联姻,那便好生善待东海刘氏,往后莫要让洛儿为难。”

  说着,王霁起身离开,对侍女说道:“帮君侯好生沐浴!”

  “诺!”

  见王霁欲离开,张虞可不惯着女人,趁着她不注意,一手拽住王霁,将其揉到怀里。

  “啊!”

  王霁顿感身体失衡,下意识尖叫了下,之后却发现自己被张虞湿漉漉的揉在怀里,当即搂在怀里,羞恼说道:“快放开,今有人在此,成何体统。”

  侍女们很有眼色,见君侯想玩花样,便默默退了出去。

  “今没人了!”

  “夫君好生洗漱,稍后回屋成否?”

  “不成!”

  “新作的纱裙,别乱来啊!”

  “嘶~”

  很快沐浴的房内,已是春色满园,侍女们守在门外,红脸听着动静。

  ……

  在张虞在安邑种田之际,远在兖州的吕布却被形势所忧。

  昌邑,郡府。

  大堂内,吕布负手来回踱步,不知为何事忧愁。

  “使君!”

  寻声望去,却见陈宫已至门口,吕布上前迎了几步,说道:“公台,今徐州来信,我不知如何是好,请帮我参谋一番。”

  “陶徐州来信,不知谈及何事?”陈宫问道。

  吕布将书信交于陈宫,说道:“高干、曹操二人向下邳进军,陶商向我军求援,而我不知是否要出兵求援徐州。”

  高干在袁绍的帮助下,用政治手段得到泰山诸将的拥护,而今率兵浩浩荡荡向下邳进军。而陶商深知自己才能不足,于是用曹豹统兵之余,急忙向吕布、袁术求援,希望二人能出兵帮他解围。

  浏览书信半响,陈宫问道:“使君为何而忧?”

  吕布坐到榻上,愁容满面,说道:“我今亲附张虞、袁术,与袁绍有深仇。如让袁绍下徐州,则其必不能容我,故依唇亡齿寒之语,我军当救徐州。然我兵马稀少,如若救援徐州,恐非高干、曹操之敌。”

  陈宫沉吟少许,说道:“徐州兵马尚有数万,固守尚是有余。高干有勇无谋,曹操志不在徐,故使君如往徐州救援,未必不能成。况袁术有志于中原,今见袁绍南窥徐州,心中必然恼怒,使君或能向袁术求兵,与之一并前往解围。”

  吕布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答应陶商,言我将会率兵支援。而劳公台遣人出使袁术,求他遣将出兵,共击高干兵马。”

  “善!”

  陈宫心怀忧事,犹豫问道:“敢问使君,假若张虞与袁术反目,使君助张,亦或是助袁?”

  “公台何出此言?”

  吕布眉头皱起,说道:“今张虞与袁术为友,协力共御袁绍,何来二人反目之语?”

  见吕布目光浅薄,陈宫叹气说道:“张虞与袁绍交兵,是为争夺河北。张虞如败,君侯自是助袁术,然张虞如胜,袁术岂能见张虞势大,必会倾力相助袁绍,试问使君彼时能独善否?”

  “那公台有何见解?”吕布问道。

  陈宫摇了摇头,说道:“恕宫不能断言,张虞、袁术皆有其长,而以你我依靠袁术之情形,彼时助袁必无忧虑。然张虞用兵如白、韩,如能破袁绍或能定鼎天下。”

  顿了顿,陈宫担忧说道:“可是袁绍与袁术为兄弟,如若二人联手,恐张虞非袁氏之敌。”

  陈宫可是知道袁术恐怖的战争潜力,如果袁绍被张虞击败,形势垂危之际。袁术为了袁氏天下,说不准会借机北上,彼时最危险的情况,便是二袁合力共御张虞。在这过程中,吕布如若站在张虞一边,将会首当其冲。

  吕布神情阴晴不定,问道:“以公台之语,可是欲劝我投袁术?”

  陈宫观察吕布神情,说道:“天下大势汹汹,有德者终将一统天下。袁术手握天子,地跨三州,西征巴蜀,我军先前得袁术资助,方才得以生存,故以袁术为盟,或将有利使君。”

  吕布与陈宫二人的关系,不像君臣关系,更像是盟友关系,仅是吕布兵多,朝廷明面册封的兖州牧,故是为联盟的话事人。

  因袁术资助吕布兵粮不少,导致了吕布帐下不少文武受袁术的影响很大。如陈宫而言,袁术颇欣赏陈宫,时常遣使安抚,故陈宫偏向袁术。

  吕布按案而起,沉声说道:“我与张虞有亲友之深情,我危难之时,张虞屡遣人援助。今背张虞而择袁,我于心不忍!”

  陈宫反问道:“那使君能为张虞而背袁术否?”

  吕布瞧了眼陈宫,再次陷入沉默。

  过了半响,吕布说道:“张虞、袁术尚是和睦,暂时不议此事。今先以救徐州为先,如能救下徐州,则你我势将不孤尔!”

  “使君领兵前往徐州,宫愿率老弱守城。”陈宫建议道。

  经刚刚之事,吕布对陈宫心有忌惮,说道:“公台善军谋,我与高干、曹操用兵,我不能离君,劳君与我随行。守城之事,可托付于魏续。”

  “好!”

  陈宫不疑吕布用意,说道:“既然如此,我便安排使者先往宛城,并向陈留求兵粮。”

  “有劳公台了!”

  聊了几句,吕布望着陈宫离去的背影,眼睛不由微眯,他心中想起了张虞前些日的来信。

  张虞为了拉拢吕布,在信中追忆二人情谊,并表示关东之人不能信,唯有乡人尚能信任。张虞以曹操待陈宫之厚,而陈宫犹背曹操之语,以来告诫吕布,这让吕布不敢深信陈宫。

第348章 汉室衰微,袁氏将兴

  陈宫为吕布属下,张虞出于扶持吕布为目的,按道理而言,不应书信挑拨陈宫与吕布之间的关系,然却是陈宫亲袁术的态度引起了张虞的忌惮

  对张虞而言,吕布倒向袁术,之前付出的投资、援助打水漂为轻,更重要是张虞苦心在兖州多年的布局将会付之一炬。故今为了不让吕布偏向袁术,让吕布保持对陈宫的猜忌,对张虞颇是重要。

  而今不只张虞关心吕布的态度,袁术同样颇是关注吕布。

  宛城,丞相府。

  堂内,酒过数巡,袁术脸上略带醉意。

  “明公,吕布有信送至!”

  阎象等了半响,趁着袁术饮酒的间隙,快步将书信奉上。

  “何事?”

  袁术瞥了眼阎象,问道。

  “求兵书信!”

  阎象如实说道:“袁绍遣高干取徐州,徐州向吕布书信求援。吕布欣然应往,但因帐下兵少之故,特向明公求兵援助。”

  袁术冷笑了声,略有不满说道:“吕布倒是不客气,动不动向孤求援。”

  阎象说道:“明公,徐州情况有危,今若前往求援,如被高干所据,则形势恐将不利明公,眼下需以大局为先。”

  袁术脸上稍许平静,说道:“调两千步卒于吕布,让吕布率兵前往徐州解围。记得写信于陈宫,看他能否劝吕布如张邈般,将家眷送至宛城。”

  “诺!”阎象领命稍退,应道。

  “明公威名日盛,岁初孙坚破江州,而今徐州遣使为援。天下板荡之际,明公匡扶汉室,威震四海,是为天下之望!”蔡瑁恭维道。

  “哈哈!”

  袁术将酒饮下,心中渐是志满,醉醺醺问道:“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而袁家四世公辅,百姓期望所归。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孤今治下土地广袤,欲但应天顺民,不知诸君何若?”

  此语一出,堂内文武哑然无声,不知如何回复。

  “成大事不在众,而是在德。明公如能用德以统天下,纵为匹夫,亦能成霸王之势。如若无德服众,僭度而求名号,众者将皆弃之,望明公知礼器之重。”河东人张范说道。

  袁术面露不悦,他有称帝之心久矣,仅是碍于形势未至,不敢贸然称帝。而今袁绍与张虞将起兵厮杀,孙坚兵破江州,他的形势一片大好,故他已不想再侍奉刘协,欲篡位灭汉自立。

  看出袁术的不满,韩胤起身,为其斟满酒,缓和气氛说:“汉室衰微,丞相有拥汉室之功,令天下士人推崇。而今明公欲应天顺民,恐需缓而行之,内观朝廷公卿意愿,外察州郡民情。”

  袁术若有所思,独自满饮酒水,说道:“今天色已晚,宴会就此结束。”

  “诺!”

  除了几名心腹外,余者文武悉数退下。

  “张范为汉朝老臣,不愿见明公更替国祚。而今朝廷心腹尚多,明公如欲顺天应民,恐需试探公卿意图!”蔡瑁说道:“尤其董承、刘备二人,前者为外戚,后者为宗将,深受陛下信任。”

  袁术微微蹙眉,问道:“德可有计策教孤?”

  蔡瑁沉吟少许,说道:“春、夏之际,宜行狩猎之事。明公不如择日前往城外围猎,届时可观公卿虚实动静。”

  袁术捋须而思,说道:“德之策可行,行王霸之事不可无公卿辅佐。行围猎之事,则能趁机甄别公卿。”

  “明公英明!”

  三月二十二日,天气明媚。经袁术请奏狩猎,刘协便应邀出席狩猎。

首节上一节25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