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从侍从手里接过公文,仔细瞧了几眼,见蹋顿索要钱粮颇多,眉头先是皱起,之后考虑到大局,眉头微微舒展开来,说道:“钱粮之事,你与我属下商议。”
“诺!”
使者说道:“仆此番南下,受命迎王妃北上,今恐劳将军备礼。”
“贵王莫忘约定之事便好!”袁绍提醒道。
“我王岂敢违约!”使者笑吟吟道。
“善!”
袁绍膝下无女,且他自认为四世三公,身世高崇,又怎愿嫁嫡女与蛮夷蹋顿,故袁绍以宗人之女为假女,将假女许与蹋顿为妻。
待乌桓使者退下,袁绍脸色收敛,看向牵招,说道:“子经,孤闻你多通胡俗,今由你兼领乌桓从事,为孤统领三千乌桓精骑。”
“多谢明公器重!”牵招领命道。
逢纪说道:“张虞如若征讨河北,幽州必会出兵,凭公孙瓒恐难阻之。今公与蹋顿和亲,待用兵之时,将能令乌桓南掠幽州,则能令幽州不敢出兵。若能令幽州危机,则张虞需分心于幽州,此将利于明公。”
袁绍捋须而笑,说道:“张虞欲令刘和、吕布南北并击,而我将北用蹋顿,南遣高干,其三路侵边之策,必难成矣!”
先前袁绍仅有意遣高干兼并徐州,但后续经许攸的提醒,如高干能打下徐州,那么可让高干出兵吕布,为受领兖州的袁熙分担压力。
且不说袁绍为了与张虞的交手,与蹋顿联姻。而今张虞所遣使已至幽州,并向刘和传达了相约出兵的请求。
待使者退下,刘和沉思片刻,看向田畴,问道:“田君,大将军欲伐袁绍,不知君以为何如?”
田畴捋须而吟,说道:“昔刘公被公孙所弑,张侯不远千里讨伐,并辅使君继任。今北方崩裂,张侯欲伐袁绍,君如不助之,恐伤人心。况袁绍驱使公孙,屡犯我军郡县,使君早与袁绍交兵。”
闻言,刘和微叹了声,说道:“非我不愿助张侯,而我实忧如击败袁绍,张侯一统河北,南霸中原,汉室岂不垂危?”
刘和能力虽不及刘虞,但在对待汉室上,二者态度却是近似,皆是效忠汉室。而今天下纷乱,汉室日渐衰微,刘和无能为力,这让他深感焦虑。
尤其眼下张虞与袁绍即将交手,不管他帮不帮张虞,或是说任何一方取胜,那么一统的北方还会尊奉汉室吗?
“使君,陛下被袁术劫迎至宛城,而今北方无主,汉室俨然衰微。”
田畴犹豫一番,说道:“以畴之见,既是大势难改,何不如择善而从之。昔张侯尊敬天子,迎天子于旧都;而袁绍却私谋立新帝,令天下分裂而治。二者相较之,当助张以据袁。”
“况自使君继任以来,乌桓频繁破关劫掠,我幽州百姓苦不堪言。而今能平乌桓之患者,除张侯之外,无人能担此大任!”
其实田畴说的话更多是给刘和台阶下,毕竟如以目前形势来看,刘和实际上与袁绍已是敌对关系,袁绍如平张虞,下一个便会解决他。
“那如助张侯下河北,彼时唯剩我幽州一家,当如何是好?”刘和担忧问道。
田畴沉默半响,说道:“恕畴直言,天下大势汹汹,昔周亡而并入秦,秦亡而并入于汉,汉幸有光武中兴。而今汉室衰微,天下雄主仅张虞与二袁。”
“以畴而观二人优劣,袁绍虽出生名门,但张虞胜在年少多略;袁绍虽兵多将广,但张虞胜在兵马剽悍;袁绍虽据有四州,但张虞却有地利之优。如论兵势,张虞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河北畏之;袁绍多谋少决,不以兵略为长,此不足与张虞相较。”
“故使君如有考量,今不如与张虞长子联姻。时张虞念姻亲之交,而使君有意如窦融事,使君一族将会显赫。且张虞因使君之故,必会善待汉室。”
相比袁绍统一河北,田畴更看好张虞击败袁绍,统一河北,其之原因便是如他所言四项内容。
而田畴为何看好张虞,除了往昔征讨公孙所结下的好感不多说,还有另外两点。其一,乌桓人屡屡犯边,而张虞能帮幽州解决乌桓;其二,他讨厌袁绍,不愿为袁绍效力。
刘和默然无语,今他纵想忠奉汉室,可是眼前的形势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任何一方取胜,都会吞并幽州。故如田畴所言,选择袁绍,不如选择张虞。
刘和问道:“我女七岁,其子略小,不知张虞可否同意?”
“张虞有志天下,岂会不同意使君之求!”田畴说道。
刘和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今便遣人回复张虞,并试探张虞是否有意联姻。”
“使君英明!”
田畴说道:“我今听乌桓人言,袁绍与蹋顿将会联姻。二者如若联姻,乌桓必将南犯幽州,而不知公孙是否会北上。”
“善!”
第346章 贤则辅张,不贤可休
三月,涑水之畔,平整的田地上,一场大规模政治表演秀‘籍田’正在上演。
张虞治州郡多年,此前常劝属下多重农事,但像今年率众躬耕倒是第一次。而其中的政治目的明显,为得便是今岁大搞生产,以便囤积更多军粮。
而今在张虞的带领下,大将军府下属的肉食者们放下身段,亲于田亩间耕作,以躬耕而劝百姓勤作。
随行文武要说甘愿,自是不可能,尤其是出身大族的文吏,若非张虞领头下田,估摸都不愿意下地。
水田间,张虞撸起袖子,裤脚已沾满湿黏的泥土,擦了下脸颊的汗水,便又在认真的插秧。
“噗嗤!”
因田间泥水黏脚,有股怪力拽着人,荀攸一个不小心,踉跄了下,摔到泥田里。左右之人赶忙扶起荀攸,并见荀攸脸上、头发上尽是泥土,便拿布巾为荀攸擦拭。
“哈哈!”
张虞闻声望去,见荀攸形象狼狈,不禁笑道:“公达心怀良谋,谈笑间摧敌于须臾。而今却被农事所难,是谓人有所长,物有所短。”
荀攸虽觉丢脸,但凭自身良好心性,却能坦然自嘲道:“樊迟之问,非攸之所长。如欲通学,需多学多练,或能融会贯通。”
见状,从事张时朝着左右低声抱怨道:“眼下君侯将征河北,今不忙于操练兵马,却带众人躬耕,恐是荒废时日。”
吉茂瞥了眼口出怨言的张时,不予回应,埋头继续干活。
张虞治下的属吏虽有不少大族子弟,但同样不少中小士族子弟,中小士族因汉末动荡之故,家境渐渐多贫寒,故为了养活自己,不少人会下田耕作,对种田并不特别排斥。
扫视了一圈,见不少人干得颇是仔细,张虞笑了笑,说道:“乱世之重莫过粮草,用兵连年,田亩多荒。而今与袁绍较胜负,必旷日持久,多耕一亩多产二石粮,则能令兵卒多食一月。”
说着,张虞指着许褚所负责区域,笑道:“仲康从戎多年,尚不忘农事,甚好!”
许褚咧嘴而笑,继续弯腰在田里忙碌,很快便将秧苗插好。
“诸位且先休息!”
将手头的苗插好,张虞见时至中午,便招呼众人休息。
“君侯!”
侍从殷勤迎上,欲伸手搀扶张虞。
张虞摆了摆手,说道:“去瞧瞧贾君!”
“诺!”
张虞坐到田埂上不久,便见从钟繇从城里来寻自己。
“元常,何事?”张虞喝了口水,问道。
钟繇瞧了下左右,说道:“君侯,今幽州有使前来,言刘和愿出兵襄助我军。然除此之外,观繇听使者深意,似有欲与君侯联姻之意,如询问长公子婚配一事。”
“刘和膝下长女几岁?”张虞问道。
“据使者言七岁,与长公子稍长一岁,今不知君侯之意?”钟繇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问道:“小儿联姻倒是可行,元常以为何如?”
钟繇说道:“禀君侯,刘和为幽州之主,今与之联姻,将有于刘、张两姓之好。且东海刘氏为东海恭王之后,门户显赫,皇室贵胄,将不弱张氏之门楣。”
张虞考虑了一番,担忧说道:“仅恐日后两家反目!”
“长公子贵于君侯诸子,况今天下大势分明,刘和岂会不知?”
贾诩笑道:“以诩之见,汉室衰微,国将改祚。如君侯灭袁绍,一统河朔,幽州难以独存。故刘和欲与君侯联姻,将有意托幽州于君侯。”
顿了顿,贾诩说道:“君侯如能与刘和联姻,不仅能得幽州助力,更能得刘氏人心。”
“文和何出此言?”张虞问道。
“今汉室难以中兴,诸刘必恐新君厌弃刘姓,故难免兴生忧虑。而君侯如能与刘氏联姻,将能消诸刘之猜忌。”贾诩说道。
经两汉四百年的时间,刘姓已是遍布天下,其中为刘邦之后的刘姓宗族众多。不管新的统治者愿意与否,皆接纳庞大的刘氏人口。故如何对待刘氏,或是说如何对待汉室会是张虞往后所要面对的问题。
如按贾诩所言,张虞如与刘氏联姻,将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抚诸刘,以及天下忠汉的士人。毕竟刘和为刘秀废太子刘强的子孙,故除去刘协外,唯东海刘氏的血脉最为纯正。
张虞蹙眉说道:“假我百年之后,传位于长子,时以前朝贵女为妻,不知诸卿态度何如?”
如果用其他儿子政治联姻,张虞不会考虑这么多,将会直接答应下来。但长子张洛在不出格的情况下,他必然是张虞的第一继承人,故今如用张洛与具有汉室血脉的贵女联姻,这让张虞不得不多考虑几层政治影响。
贾诩、钟繇二人并没考虑这么远,今听张虞所言愣了愣,皆是陷入沉思。
钟繇考虑少许,说道:“昔帝尧之女娥皇、女英许以帝舜为妻,能辅舜大治天下。而贵女如能贤惠,当会顺夫而辅张氏。然若不贤,当去而休之。”
贾诩说道:“昔文帝以吕氏为妻,后登基而改立窦氏。往后事急,或能以此为鉴!”
闻言,张虞若有所思,说道:“今以平天下,安人心为先。余者之事,暂可稍后放放。”
说着,张虞从田埂上起身,说道:“夫人珍爱长公子,今容我与夫人商讨一番。”
“诺!”
钟繇不觉意外,毕竟多年相处下来,王霁在众文武眼里出了名的掌控欲强,今张洛的婚事若不和王霁知会声,怕会惹其不满。
“元常,今我率众躬耕,郡县官吏有何反应?”张虞问道。
钟繇说道:“实不相瞒,自闻君侯重农,河东士吏皆勤劝农事。且繇已下令,今岁各郡县以粮收为重,不得擅自兴发徭役,如有劳农之政,将严惩不贷。”
“望能有所成效!”
张虞望着眼前的水田,叮嘱说道:“今岁多遣吏员明察暗访郡县,如有渎职懈怠之人,皆依法惩处,严肃法纪。”
“遵命!”
钟繇另想起一事,禀报道:“君侯,幽州除联姻外,今另有一事恐需让君侯知晓。”
“何事?”
“乌桓与袁绍关系往来紧密,今为得外援,袁绍嫁女与蹋顿为妻,二者约为姻亲。且据军报所言,蹋顿将调三千骑南下,交由袁绍统率。”钟繇说道。
“哦?”
张虞沿着田边道路负手而行,听到袁绍与蹋顿联姻,冷笑了声,说道:“蹋顿竟与袁绍联合,看来今不止要平袁绍,今要顺势为幽州解决北患。”
钟繇亦步亦趋,说道:“幽州北有乌桓,南有公孙,而其内部诸郡势大,刘和威望不高,故以形势而言,刘和有腹背受击之危!”
张虞说道:“幽州兵马数万,尚能与敌一战。况今幽州既知形势危机,上下必有所防备。我暂无需为幽州而分心,除非幽州向我军求援。”
顿了顿,张虞补充说道:“阎柔屯兵燕北,我今下令于他,让其听候刘和军令。”
“君侯英明!”
在张虞与钟繇谈话时,却见侍从快步而来,与郭图说了番话。
得知内容,郭图神情顿变了下,急忙寻到张虞,说道:“君侯,兖州有急报,事关袁绍!”
“可是袁绍破东武阳,擒杀臧洪?”张虞反问道。
“不仅于此!”
郭图神情严肃,说道:“据细作所报,曹操让兖州于袁绍,举袁绍二子袁熙为兖州刺史;而袁绍表曹操为扬州刺史,并与兵粮资助。今曹操率兵南下,将与高干共取下邳。”
“曹操让兖州于袁绍?”
张虞眉头不由皱起,不解问道:“曹操为何忽然让兖州于袁绍?”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曹氏于江淮多有人脉,今恐是兖州凋敝,曹操以为难以复境,故至淮南就食立业。”
张虞已不知如何评价这件事,他之前忌惮曹操在兖州的发展,故与袁术多次资助吕布,最终在多方势力的联合介入下,不仅将兖州折腾烂,更是限制住曹操的发展。
而今曹操为了重建基业,果断放弃了他在兖州辛苦所保全的城池,这倒是让张虞意外。然曹操南下淮南,对张虞而言并非不能接受,在南方独霸的袁术需要有人牵制与削弱。
“袁绍南霸兖、徐若成,其将拥四州,帐下疆域、兵马将远众于我军!”郭图担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