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55节

  “君侯,我军如伐冀州,粮道转由山道,而袁绍背靠冀州,粮草转运依托水运,恐不如袁绍便捷。”钟繇提醒道。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山西贫瘠,物产不及河北,出征之前,粮草需筹备妥善。否则纵兵马精锐,但军无粮草,人心必然惶恐。”

  论军士的战斗力,张虞非常有自信,敢说天下一众诸侯的兵马皆不如他。

  当然了,曹操、吕布帐下的兵马因是养蛊出来,战斗力还能和张虞的山西军一比。而袁绍麾下兵马几乎没打什么硬仗,与张虞麾下的山西军相比自然是不如。

  相比历史上,袁绍的实力被削弱不少。如幽、并二州不在手上,袁绍在骑兵上几乎无优势可言,在与张虞的对决中,张虞先天在骑兵上压袁绍一头。

  是故二者在实力对比上,张虞与袁绍各有优势,袁绍胜在兵马数量与粮草上,张虞胜在兵源素质与骑兵上。

  “君侯,关中郑白渠为肥沃之所,今岁需命令军士耕种,以为征伐河北之粮。”钟繇拱手说道:“不仅于此,需向巴蜀、幽州、荆楚广购粮草,三者路途虽说遥远,但能以备不时之需。”

  “依元常所言!”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我顺势下令,督促陇右诸郡今岁赋税,折算成口粮。且氐人善耕作,各部屯粮众多,今以盐换之,能充实军需。今岁春耕,我领诸君籍田,以劝民众耕作。”

  为了筹集军粮,张虞与钟繇可谓是想尽各种办法。如能让三万军士耕作,一年下来得数十万石粮不成问题。而向氐部购粮草,至少能有数万石。通过各种渠道筹粮,为六万大军凑上几个月的口粮不成问题。

  “君侯英明!”

  郭图恭维了声,说道:“君侯既有志谋河北,今需遣人联络刘和与吕布,看二人是否有意援助我军。”

  “可!”

  张虞微微颔首,说道:“刘虞被公孙瓒所杀,我率军为刘和夺回幽州,其怎敢不助我?而吕布今时虽说帐下兵马不多,但却能袭扰河济!”

  “袁术迎奉天子,地跨三州,谋伐益州。君侯若伐袁绍,切莫忽视袁术。”钟繇眉头微皱,说道:“袁术、袁绍二人虽说互为仇寇,但二人始终为兄弟。”

  张虞眼睛微眯,手指轻敲案几,半响之后,说道:“我与袁绍攻伐,袁术必乐见其成。我军若胜袁绍,有夺河北之迹象,袁绍向袁术求援,袁术或许方会助袁绍。而袁绍若胜我,袁术无意见袁绍坐大,必会出兵击袁绍。”

  顿了顿,张虞说道:“孙坚有野望,伐巴蜀是为谋自立。如孙坚能下巴蜀,必与袁术互相攻伐。故今不仅要遣使袁术,更要联络孙坚,以为不时之需。”

  ps:身体好转了,明天恢复6k!

第344章 拥四州,曹南走

  二月,东武阳。

  残破的城楼上,白纱帷幔盛张,袁绍坐于马扎上,诸将文武分列左右,甲士持矛林立,气氛凝重而肃然。

  “臧洪,你为何背叛于我,今可服否?”袁绍沉声问道。

  臧洪跪而目,说道:“袁氏事汉百年,四世五公,是谓深受厚恩。而今汉室衰微,君不仅无救济之意,更是心生非分之想,杀忠良以立奸威。昔群雄讨贼时,君称张陈留为兄,呼张广陵为弟。”

  “既是兄弟,便应同共戮力,为国除害,岂能贪图州郡之地,率强兵攻伐亲友!”

  袁绍神情微沉,说道:“我视张邈为亲友,然其却与我为仇,南联袁术,引吕布入兖州,此事非能怪我。况你为张超起事,而张超忧我兵众而不敢进军,子源岂能托付性命于张超?”

  出于欣赏臧洪才能,袁绍怜悯说道:“你今如能识罪归降,我当能免你死罪。”

  臧洪挣扎而起,厉声说道:“张广陵于我有提拔之恩,我自以性命而回报。今既起兵叛你,我便不奢求活命。”

  “哎!”

  见臧洪冥顽不灵,袁绍微叹了声,挥手示意左右将臧洪带下处决。

  “明公举兵起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今大事未成,却先诛义士,恐难服人心!”

  却见人群中吏员陈容大胆趋步而出,拱手说道:“今恳请明公赦免臧洪,将其流放于北疆。”

  陈容者,臧洪帐下吏员,受命出城求援时,不幸被袁绍所俘,于是顺势降了袁绍。而今见臧洪要被处死,陈容出于君臣之情,唯有试图劝袁绍改变主意。

  见是反复小人谈忠义,袁绍神情不悦,厉声说道:“你与臧洪非同辈之人,岂敢于此胡言。”

  闻言,陈容顿感被羞辱,大声说道:“仁义无常数,遵之为君子,背之为小人。今我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亦不与明公同日而生!”

  “拖下去!”

  见陈容主动求死,袁绍恼怒说道:“将他带下去,一并处决!”

  “诺!”

  望着陈容被带下去的身影,众文武无不改颜。

  “孟德,以为何如?”

  袁绍心有犹豫,于是转头看向一言不发的曹操,问道。

  曹操拱手说道:“明公待臧洪深厚,而臧洪因张超而背公,今时若心慈赦免,岂不助长属下反复之风。”

  “是啊!”

  袁绍感慨了声,说道:“孟德所言极是,不可有妇人之仁!”

  很快,臧洪、陈容便被处决,袁绍怜悯二人,下令将其安葬。而曹操因有事相求,多为袁绍提供讲解兖州之事。

  或是看出曹操有事相求,袁绍问道:“今孟德前来见我,不知所为何事?”

  曹操迟疑了下,瞧了几眼袁绍左右之人,说道:“操有要事相语!”

  袁绍倒不猜忌曹操,挥手便让众人退下,说道:“孟德但说无妨!”

  待众人退下,曹操拱手说道:“实不相瞒明公,操困顿于东平,思兖州之形势,深感难以受领州牧之位。今至武阳,欲让兖州与明公,交于有德之人治兖。”

  闻言,袁绍神情微变,心中顿时吃惊,问道:“孟德何出此言?”

  曹操顺势将腰间的印玺奉上,说道:“昔黄巾侵犯,兖州混乱,操幸得迎奉,入主平寇。而今兖州崩裂,当由有德之主居之。明公德高望重,坐拥河北,士民悦服,当能令兖州臣服。”

  说着,曹操恭敬而拜,说道:“且明公资助兵粮多时,而操无以回报,今献印玺于公,既为为兖州寻明主,亦是为报答明公之恩。”

  袁绍盯着曹操手上的印玺,眼神中有渴望,又夹杂些许的狐疑之色。

  “不知孟德有何所求?”

  袁绍边伸手去拿印玺,边忍不住问道。

  “禀明公,操与广陵太守陈有久,今他位于淮南,饱受袁术恐吓,特书信与我求援。”曹操瞄着袁绍的脸色,说道:“操愿率兵南下淮南,为明公联络刘繇、陈,以据袁术之兵。”

  “淮南者,口有百万之众,如被袁术所据,势必将大涨袁术威望。操如能至淮南,则愿为明公联络淮南义士,明公南征豫州时,操愿起兵呼应,共抗袁术兵马。”

  淮南约由九江、庐江、广陵三郡及下邳国的小部分组成,其巅峰时期的人口在一百二十万,可视为一州之口。相比饱受战乱折磨的中原、河北诸州,淮南因避开许多兵事,户籍人口折损不大。

  原历史,淮南经由袁术、曹操、孙权三方诸侯祸害,人口才渐渐凋敝。而今淮南虽不能说没人占据,但却是少有无强主占据的地区。

  故听曹操一番言语,袁绍顿明白自己这位好友的想法,依旧是放不下争霸的念头,今将兖州牧的位置让于他,一是想脱离凋敝的兖州,二是换取他的支持。

  袁绍手中摸着冰凉的印玺,笑道:“孟德倒是有手好买卖,知我有意控制河济,知我乐于削弱袁术。”

  曹操所送之礼与所求之事,与袁绍利益可谓是紧密关联,让袁绍很难拒绝。

  不管曹操的兖州牧是否被朝廷承认,但曹操的兖州牧身份让不少兖州士人信服。故袁绍如能收下曹操所让的兖州牧,袁绍将能名正言顺控制东平、泰山、济北、东郡等兖州郡国。除此之外,最实际的利益,便是全盘接收尚被曹操占据的济水诸县。

  资助曹操南下淮南,虽说会帮曹操发育起来,但对袁绍而言,将能为他牵制袁术。毕竟袁术在南方几乎无强敌牵制,这才导致了袁术不断扩张,形成地跨三州的巨无霸。

  曹操微微躬身,态度卑微,说道:“操视公为兄,如兄西平张虞,统一北方,南征吴楚时,操愿为窦融,率众归附兄长。”

  “望能早见一统之时!”袁绍感叹道。

  说着,袁绍沉吟少许,思虑利弊,说道:“高干安抚泰山诸将,不日将伐陶商,孟德如欲南至广陵,不妨出兵协助,顺泗水至淮南。我且表孟德为扬州刺史,资助步骑千人,粮五万石。”

  “多谢兄长!”

  曹操眼眶湿润,泣声说道:“今时大恩,无以回报,操将铭记于心。”

  “愿下次再见,君能为窦融尔!”

  袁绍有所感怀,说道:“否则兵戈相见,将伤你我情谊。”

  “操不敢忘兄之大恩!”曹操说道。

  二人寒暄半响,袁绍便让曹操退下。而待曹操退下,沮授、田丰、逢纪、许攸等谋士趋步而入。

  见到袁绍正把玩印玺,沮授问道:“明公何故痴迷印玺?”

  袁绍笑了笑,将印玺交于沮授,心情大好,说道:“此非冀州牧印,而实为兖州牧印,曹操今已将兖州让于我。”

  “让兖州?”

  几人互视一眼,神情无不惊讶。

  袁绍无意卖关子,负手踱步,将曹操与他的交易,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张虞窥视河北久矣,今下陇右已平,往后必会伐我。”袁绍面露得意,说道:“我今得兖州,将能增厚实力。而令曹操南下,既能助高干下徐州,又能牵制袁术,是为一举两得!”

  沮授沉吟少许,说道:“曹操舍走淮南是怀大智,兖州形势错综复杂,郡县凋敝不说,凭曹操今下之兵难以全复。而淮南人口殷实,人人畏惧袁术,凭他之才能,或能有所成就。”

  顿了顿,沮授说道:“而明公控制河济,委任兖州诸郡太守,与青、徐二州疆域相连。与张虞交手时,则能引青州之兵西进。仅吕布与张虞交好,需防吕布北犯。”

  “嗯!”

  袁绍微微颔首,说道:“吕布兵马虽少,但其人骁勇,如欲南御吕布,需先委刺史托付以大事!”

  停下脚步,袁绍笑道:“我今有冀、青、徐、兖四州,为考儿郎才能,我已让袁谭出任青州刺史,高干为徐州刺史。兖州不妨由二子袁熙坐镇,看袁熙能否抵御吕布。”

  田丰眉头皱起,说道:“明公,兖州为四战之地,今二公子未经大战,仓促上任刺史,恐非吕布之敌啊!”

  袁绍倒不在意,说道:“我自会遣良将辅佐,况吕布兵马不足万人,其粮草甚是紧缺,难为我之大害。待我西破张虞,吕布覆手可灭。”

  “对了!”

  袁绍想起一事,问道:“我闻张虞麾下甲骑精锐,今可探得机密?”

  “有!”

  沮授说道:“据山西人言,张虞帐下以护国军为中军,而中军中有人马具甲之骑,号具装甲骑,人有三、四百之众,皆剽悍之骑,矢锋甲坚,人皆用铁鞭,不战以铁鞭策马。”

  “每战,具装甲骑陷阵而入,前队死而后队进,终不肯退,故皆能破敌。甲胄制作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窍,非劲利之刃所能伤。张虞破韩遂时,便率甲骑陷阵,击溃两万大军。”

  “除具装甲骑外,张虞麾下骑兵众多,不下两万之众。而护国军步卒人人备马,行军追击用马,逢战下马列阵,甲胄精良,几乎人人披甲,是为张虞之依仗!”

  袁绍神情渐渐严肃,说道:“我军骑卒不及张虞,如与之交手,需广备强弓硬弩,令步卒勤练军阵,否则如被骑卒所溃,则我军将败矣!”

第345章 四胜四败,外交联络

  张虞懂得研究袁绍,那么袁绍又怎不会研究张虞呢?

  为了探明张虞麾下兵马的战斗力,尤其是帐下精锐嫡系兵马,以及名震天下的具装甲骑,袁绍早遣细作至安邑。而经细作探查,袁绍算是对张虞兵马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打算以强弩应对骑兵的方案。

  然用强弩对付骑兵,在治兵的人眼里仅能治标,或是说应付一时。而欲想解决骑兵,莫过于大力发展骑兵。而今为了得到精骑,以及得到一股强援,分担来自幽州的压力,袁绍联络上了乌桓。

  袁绍与乌桓的联络存在很久了,可以追溯至张虞破公孙瓒之时。

  当时张虞破公孙瓒,回程巡视边疆时,蹋顿遣使拜见张虞,索要钱粮,并要求和亲。张虞自是不同意,直接斩了使者的脑袋。

  得闻消息,蹋顿大为震怒,由于蹋顿深知中原形势,为了报复张虞,于是遣使联络袁绍,并频繁劫掠幽州。

  袁绍见蹋顿与自己联络,自是与之交好,并向蹋顿购买不少军马。二者往来一年多,今为了与张虞交战而准备,袁绍答应了蹋顿的求亲。

  “仆代我王恭贺将军下兖州!”

  府堂内,汉人模样打扮的胡人向袁绍毕恭毕敬行礼,说道。

  趁着接收曹操城池的喜悦,袁绍笑道:“使者远道而来,当多有辛苦。今不知贵王答复何如?”

  袁绍为了拉拢蹋顿,以牵制幽州兵马,不仅代表朝廷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与王号,更是答应了与蹋顿联姻。

  “禀将军,我王言今后甘为袁氏婿,助丈人迎战张虞。”使者拱手说道:“并且我王会遣三千骑南下,交由将军统率。”

  说着,使者趁机从怀里取出公文奉上,说道:“我王出兵不求报酬,但三千骑兵南下,我王需用钱粮安抚各部首领。”

首节上一节25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