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2节

  李斯再看了眼赵高,拂袖离去,看著李斯的背影,赵高脸上的笑容消失,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儿后,也迳自离去。

  很快,赵高、李斯交谈了小会儿的消息被传到嬴政耳中,嬴政暗道一句‘这两人果然有问题!’,现在朝会后都敢私密交谈,那等他离世后还不得密谋造反?

  从李念告知的后来历史中,这两人做的事和造反也没啥区别。

  这其实是嬴政的心理作用,他心里对赵高和李斯有了成见,才会这般想,否则两位臣子正好凑在一起,交谈了两句,不是很正常?

  另一边,六英宫,苏胥结束了今天的课程,实际上今天也没教授什么东西,全成了他和李念的问答。

  直到离开六英宫,苏胥还在想李念的问题和李念的话,满脑子都是周礼有问题,周礼没问题……

  就在要出宫时,一名内侍突然将他拦下:“苏博士留步!”

  苏胥正疑惑,只听内侍低声道:“大王有令,今日之事不可道与他人,违者俱五刑、夷三族!”

  苏胥眼睛顿时瞪得老大,心中泛起阵阵寒意,他和那位才聊过没多久吧,大王就知道了?

  还专门派人在此等候,令他保密!

  那人的来头,只怕比他想的还要更大,他今天竟还想著将那人拉到他们儒家这边。

  “请禀告大王,臣绝不泄密!”

  苏胥原本还想回去后,找淳于越等人一同研讨李念的周礼之问,看能否从儒家经典中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现今想来,一阵后怕。

  敢这么做,他今天晚上就得身死族灭。

  得到苏胥的保证,内侍又道:“苏博士明日记得准时授课,莫让公子等候。”

  这话的潜在意思是:你不仅要保密,还得正常干活,别想撂挑子不干。

  苏胥自然听了出来,忙道:“苏胥明白,定会准时前来!”

  内侍这才放苏胥离开。

  走出很远,苏胥回首看了眼六英宫方向,叹了口气,继续往家行去!

  六英宫内,李念正拿著块木炭在一张木板上画图,他面前站著十多名毕恭毕敬的少府工匠。

  李念在木板上画的是一架耕犁。

  作为一种农具,犁在华夏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早,但初期肯定不完善,是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发现缺点、逐步改进,才渐渐完善。

  李念现在做的便是跳过演进改进的过程,让大秦直接拥有更先进的耕犁。

  他画的这种耕犁出现于宋元时期,是在唐代曲辕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而成。

  看著木板逐渐成型的耕犁图样,少府的工匠们也认出这是犁,只是这种样式,他们从未见过。

  难道这样的耕犁能比现在的好用?

  若真如此,整个大秦的农人都应感谢这位公子。

  农事有多重要,又有多繁累,这时代的人非常明白,哪怕只是让耕种轻松一点点,那也不得了。

  因为这意味著同等精力下,他们能耕种更多地,种更多粮食,而粮食是人生存之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绘完耕犁,李念又让人取来另外的木板,这次绘制的是造纸要用的东西。

  造纸不仅要工具,还要场地,水沤杀青时需要水塘,蒸煮时需要相应的窑……

  将造纸要用的工具、场地图样绘完,李念又绘制了铁锅、桌椅板凳的图样,先工作后享受,将政老板服务到位才有享受,不可分不清主次先后。

第24章 技术再好,也得符合时代环

  境

  将所有图绘完,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腕,李念让人拿来耕犁绘图,问眼前的少府工匠:“诸位可能看懂?”

  工匠们你看我,我看你,过了小会儿,才有一名看著四十多岁的工匠道:“公子绘的可是犁?”

  “正是!诸位可能造?”

  迟疑了下,这名工匠才又道:“造倒不难,只是这般式样的犁,我等从未见过……”

  这些人都是少府的优秀工匠,看到图时,就已琢磨出如何做出实物,他们担心的并非造不造得,而是这种犁万一不如现在的犁,这位公子却非要向天下推广,到时不仅苦了天下农人,他们也得成罪人。

  这也不怪他们,一件未经验证的新事物,会担忧疑虑十分正常!

  李念笑道:“我懂你之意,诸位尽管放心,我不会立刻向天下推广此物。诸位先为我做出十副新犁,待与旧犁比过后,再决定不迟。”

  见李念如此通情达理,没一拍脑袋,想当然做事,一众少府工匠齐齐向李念行礼:“公子英明!”

  他们这些干活的不怕同行竞争,最怕外行指挥内行,尤其是某些贵人一拍脑袋,想出个自认为很妙的主意,然后让他们去做,简直祸害无穷。

  如果做出了成果,那倒还好,功劳是贵人的,他们即使沾不到功,也不会有罪,最怕没有功只有过,那时贵人可能屁事没有,他们却得担上一口大锅。

  幸亏这位公子不是那种贵人。

  见工匠对犁没有问题,李念又让人拿来造纸要用到的工具和场地绘图,道:“这些也是我要让诸位制作之物,诸位都过来看一看,我为诸位讲解。”

  一块块木板展现在工匠们眼中,从木板上的绘图看,这些东西并不难造,只是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

  “诸位看到的这些木板上所绘的是造纸要用之物,纸为何物,等造出后,诸位自会知晓。”

  “现在,我将按照造纸的工序讲解,这第一步为‘斩竹漂塘’,即将砍好的竹放入水塘浸泡……”

  李念感觉仿佛回到了后世给人讲PPT,只不过现在用的不是幻灯片,而是木板。

  “这第二步为‘煮足火’,即将浸泡好的竹放入窑中蒸煮,蒸煮之时,还要有人不断对竹进行捣搅,使之更易被煮烂,因而这座窑得足够大。”

  听李念讲解,工匠们也懂了,原来木板上绘的是水塘和窑啊,十多人打起精神,因为他们觉得李念的讲解挺像那么回事,似乎真是在制作某种东西,不是一时兴起,随便想想。

  造纸的流程并不复杂,很快,李念讲解完毕,看向十多名少府工匠,道:“以上便是造纸的整个工序,诸位有何问题,尽可提出。不瞒诸位,我也是第一次造纸,以往只看他人造过,并不熟悉,诸位若有建言,也尽管提出,若提的好,我会向大王为诸位请功!”

  技术这种东西,知道就是知道,熟就是熟,千万别不懂装懂、不熟装熟,认为这些工匠是群古人,就看不起他们,拒绝与他们交流。

  这些人不说是大秦最好的工匠,也绝对是顶尖一批,和李念相比,他们缺少的只是后世的知识和技术,并不是智力。

  李念虽然可以通过搜寻引擎得知后世知识,但他并不了解这时代的做工,相反这些工匠却十分了解,能为他提供不少好的建议。

  如水塘布置在哪,能更有效率对竹浸泡,将蒸煮的窑建在哪、建多大,能更好进行蒸煮……

  不是李念说要建在哪、建多高多大就一定行,而是要考虑大秦的做工基础,技术再好,也得符合时代环境!

  这些工匠正好能为李念补上这一部分,李念提供知识技术,工匠们想办法在大秦当前的基础上将之实现,尽力做好。

  听到李念要为提出好的建言者请功,工匠们先向李念致谢,随后才开始发言,提出的问题和建言还不少,让李念在心里直呼得亏没直接让人开工,否则一定会出问题。

  ‘还是得多主动了解这个时代!搜寻引擎上虽能搜到这个时代的资料,但毕竟不完全,有些东西还得自己了解,否则某些事在我看来对大秦是好事,真去做却会变成南橘北枳,成了坏事。’

  通过和十多名工匠商议,李念将造纸事宜大致定了下来,只要通知政老板安排人手开工便可。

  将造纸之事处理完,李念又拿来铁锅、桌椅板凳的绘图向少府工匠询问。

  这些东西和耕犁一样,比造纸可简单多了,工匠们保证不用半月,便会将木板上所绘之物给李念送来。

  桌椅板凳制作虽然简单,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出现,一是人们没想到,不是智力不足,而是第一次的发现开创相对之后的改造发展更不易,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二是日常生活中有相似功能的物品,不需要非得改变。

  但李念已经用过桌椅板凳,知道比大秦这时的几案更好用,当然选择用桌椅板凳。

  ‘做了两套,到时给政老板也送一套,不知道政老板体验过后会给出什么评价?还会不会继续用跽坐?’

  李念在心中想著,他还真想看嬴政坐上椅子,在桌前办公吃饭的画面。

  ‘其实我更想看政老板用纸如厕后的反应。’

  李念这般迫切想在大秦造纸的最主要原因上厕所!

  收敛起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看著眼前这群还未离去的工匠,李念想到一件事:秦国也有墨家之人,被称为“秦墨”!

  ‘不知这些工匠中是否有墨家弟子?’

  对于墨家,李念第一个想到的是部陈年老漫,他从上小学时就在看那部动漫,等他都毕业成社畜了,那动漫竟然还没完结。

  在那动漫里便有墨家,因为动漫,他还去了解过历史上的墨家,只能说动漫中的墨家和真实的墨家有很多不同。

  真实的墨家没后世一些人想的那么好,就像法家一样,但墨家的确有可取之处,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相比大多只思考人的百家,对自然的探索,墨家显然要更先进。

  ‘墨家思想虽然不现实,但这群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超过其他百家,也许可以一用。’

第25章 儒家,自我阉割侍君王

  下午,吃过晚饭没多久,李念又被嬴政派人叫了过去。

  李念对此也不意外,对嬴政来说,他就是个新鲜的事物,从他这能获得许多新奇的体验,即使每天招他过来问话,也不奇怪。

  还是第一次见面的那座宫殿,也还是蒙毅随侍在嬴政身边,只是相比第一次和第二次见面,嬴政和李念熟了很多。

  待李念行过礼后,嬴政指著殿内备好的一个位子:“坐!”

  “谢大王赐座!”

  刚在位子上坐好,李念便听嬴政道:“今日你和苏胥有过一番问答,寡人甚为好奇,才叫你过来。”

  李念毫不意外,道:“能为大王解惑,是臣之幸,凡臣所知,皆可告与大王。”

  翻阅过李念和苏胥问答的竹简后,嬴政今日思考许久,想到了一些法家不可治理大秦的原因。

  只是这些原因若是为真,那大秦岂不已处在危险之中?

  且如果法家不能治理今时的大秦,又该用何等学说?

  因此,嬴政才叫了李念过来!

  嬴政问出了第一个问题:“寡人观你似乎很不待见儒家,莫非后世历史上,儒家曾做过什么?”

  李念道:“大王英明!儒家在华夏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极为深远,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但对作为站在后世位置的臣来说,认为儒家影响产生的坏更多一些。”

  嬴政道:“有多坏?”

  李念并没马上回答,而是道:“在为大王解惑儒家之前,臣有一问斗胆请教大王!”

  嬴政道:“尽管说来,寡人恕你无罪!今后,有事直言便可,寡人不会因言降罪于你。”

  真的吗?我不信!

  我说入过你娘,你也不会降罪我?

  但这话,李念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他道:“臣的问题是,在大王看来,百家学派是什么?大王要以您的身份去想!”

  以寡人的身份去想诸子百家是什么?

  不愧是华夏历史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只稍作思考,嬴政便想到了李念所要告诉他的答案。

  他看向李念,道:“你想说在寡人这等君王眼中,百家学派是用于治理天下的一种工具?”

  李念点头道:“不错,后世的说法是用于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既然是工具,自然是怎么用得顺手、怎么利于自己为好。”

  嬴政道:“你之意是儒家成为了后世君王的工具?”

  儒家成为后世君王统治工具这点被指了出来,嬴政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儒家成了工具,那其他百家呢?

  “是!汉武时,儒家博士董仲舒上书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后,儒家逐渐成为天下最主流的学派,没有之一!”

  嬴政回忆了下,他记得在李念背过的那段谶言中,汉排在秦之后,为“一统秦两汉”,汉武是秦之后那个王朝的君王?

  这汉也不咋样啊,竟有这等昏庸之君,听信那个叫董仲舒的儒生,罢黜其他百家,独尊儒家。

  李念继续道:“儒家会成为君王的工具,是他们进行了自我改造,使自己适用于君王统治,否则自春秋时儒家问世这么多年,为何不曾有君王以儒治国?”

首节上一节12/1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