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750节

  因为他出自江阴徐家,江南名门,父祖都是东南名士,往来无白丁,亲朋好友多有做官的,遍布全国。

  无论去那里,都能跟地方官和巡抚巡按们攀上关系。

  可以在驿站白吃白喝的堪合还是小事,徐霞客可以通过地方官拿到官牌,随时在地方征发民夫。

  最让人无语的是,徐霞客享受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看来是司空见惯,因为他是士子儒生阶层一员,有资格享受这些特权。

  《游记》里徐霞客自己记载,在广西桂林,他知道阳朔有风景绝佳的胜地,便要带着仆人去游历。

  只是那里山高路远,非常不好走,于是便从地方官那里讨得一份官牌,就地征发十名民夫,两匹马,给他抬轿子,托运行李。

  可那会是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世道凋敝。

  附近乡村的青壮不是躲逃起来,就是被官府强征走了,里正地保根本征不到足够的青壮当民夫。

  徐霞客不管,要是耽误我游山玩水,往县衙投一张拜帖,叫县官老爷打你的板子。

  里正地保被逼得实在没法子,只好在村里征发了苍头老人和妇人若干名,凑够十人,又借了一顶滑竿,抬着徐霞客,扛着他的行李上路。

  山高林密,路途艰难。

  路上征发来的民夫心怀抱怨,丢下行李想逃走,徐霞客叫仆人用鞭子把不听话的民夫狠狠抽了一顿,终于让他们老实了。

  徐霞客主仆开开心心游历了几日,挥毫记下这美不胜收的风景,让世人知道桂林象鼻山,知道阳朔之美。

  正是知道这段历史,加上李自成的经历,朱翊钧对全国官吏、家眷以及挂着十八道弯的士子儒生们,组团薅驿站羊毛是深恶痛绝。

  张居正缝缝补补的改革举措他根本看不上,直接把整个驿站制度推倒,建立新的一套。

  李身为他的小舅舅,经常在一起读书、骑射锻炼,肯定听过相关的话,也深受影响。

  舒友良点头道:“李大郎说的正是。

  国朝此前的驿站确实烂透了。我家老爷在浙江淳安当知县,深知驿站之苦,痛切往来勒索之恶。

  下定决心进行整饬,严查滥用堪合,严禁乱摊派,可惜没鸟用.

  还是皇上有魄力,干脆把烂房子推倒了重建。”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头赞同。

  那边站着冷笑的伙计懒得再跟对棒槌主仆扯淡了,“两位,你们去递拜帖也好,找地方官问罪也行,反正今天这顿饭钱,还有你们的住宿费,一文钱都不能少。”

  锦衣公子看到伙计油盐不进,一时不知所措。

  他身边的男仆更是恶向胆边生,跳起来要打人,被伙计一巴掌扇回原位。

  “你也知道这驿站归兵部管?知道还敢在这里吃霸王餐!真当我们是面团啊!老刘,保卫组的人来了没有!”

  正说着,呼啦啦进来四人,带头的正是严大富。

  “哪呢?在哪里?这年头居然还有人敢在驿站吃白食的!”

  “这里!”

  严大富带着人不客气地把主仆二人带走。

  伙计对着众人抱拳环视一圈,“诸位客官,打扰了。现在清静了,诸位请继续用餐。”

  伙计把那张桌子收拾了,引来新的客人坐下,点好菜忙了一会转到这边,被舒友良拉住。

  “老弟,你不怕刚才那两位拿堪合的人真是个官?”

  伙计哈哈一笑,“老哥,当官的绝不会拿着堪合来吓唬人。

  隆庆年间还有人这样糊弄过,结果被抓了一批,严惩了一批。万历年后,没有当官再拿着堪合来吓唬人。

  不要说拿堪合糊弄人,他敢在驿站白吃白喝,我们往上一报,都察院中央监察厅或按察司自会请他去喝茶。

  上头盯得紧。”

  “原来如此!”

  周围几桌也听到了,纷纷赞叹道。

  “万历新政这个改得好。要不然每年地方被这驿站的白吃白喝连累,坑得老惨了。”

  “没错,以往能拿到堪合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大家都知道。这帮家伙,真的是要吃干抹净!”

  众人心里有杆秤,明眼人都能看出驿站对大明地方的祸害,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说着驿站的瓜葛,有人提到了河南大案。

  “河南大案,涉及二十多个县,数千人。啧啧,这些人怎么这么大的胆子啊!把海青天和鱼鹰总督都给惊动。”

  “河南这帮混账子怕是要吃大挂落。”

  “这些贪官污吏,全砍了最好。”

  在座的人都在开骂。

  “你们说,河南怎么会出这么大的案子?河南那地方,中原之地,民风淳朴”

  “民风淳朴又如何?老百姓过得苦,以前封了多少藩王在那里。”

  “没错,藩王是老虎,下面一群豺狗恶狼,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皇上圣明,除国一批,剩下的藩王都给请到京城去了。

  此前那伙帮凶吃人的玩意,杀了一批,可还是留下一批。这些人恶习不改,怎么办?重操旧业呗。”

  那位山东客商凑着头,神秘地说道:“我老早就知道河南要出事。”

  众人好奇地问道:“老兄,为什么这么说?”

  “俺们山东跟河南挨着,河南有藩王,俺们山东也有,还有孔府,上千年的坐地户。原本俺们山东的情况,跟河南差不多。

  听说啊,那个啥子洗心迁善局,还是俺们山东传过去的.”

  旁边几位客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孔孟之乡,就是讲究。”

  “呵呵,那可不是。

  俺们山东的那些读书人,一个个都是那个德性。不瞒你们说,那两年,俺们山东类似的情况,不比河南好到哪里去”

  “那”

  正说着,严大富带人把那对主仆送了回来,还当众训诫了他俩一顿。

  大家隔着屏风,听得清清楚楚。

  “老老实实的,驿站有你们吃的,也有你们住的。拿着一张纸就想白吃白喝的年头过去了,你们睁开眼睛,看明白而今这世道,是万历新朝!”

  主仆两人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老老实实挨严大富训话,半个字都不敢回嘴。

  严大富训完话,带着人哗啦啦又走了。

  被训得跟孙子一般的主仆二人,没敢过来,用袖子掩着脸离开,自回自己的房间。

  舒友良摇头感叹道:“这帮家伙,还是一如既往的傲慢无知,却不知道,而今这新时代,早就没有他们的份了。

  这两个棒槌现在也该明白了,他们已经不是新时代的主角了。”

第833章 历史戏台的新主角

  李看着一脸感慨的舒友良,心中又惊又喜。

  当初皇上叫自己跟着舒友良来河南,还交代自己多听多想,好好向舒友良学习。

  自己当时还纳闷。

  一位老仆人,有什么好学习的?

  要学我也要向海青天学。

  可是一天相处下来,李惊奇地发现,舒爷还真是位宝藏老男孩!

  看着市侩庸俗,其实豁达通透。人情世故、世间百态,他早就看得明明白白,还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原则。

  时不时蹦出几句发人深思的句子,就像此时,眼睛里满是睿智的光,活脱脱一位智者。

  难怪他西夷小妾说他平凡的皮囊里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李还在感慨着,他眼里的智者转过头,对邻桌的山东客商说道。

  “兄弟,你们山东也这般恶行遍地,为何趁着大好机会,赶紧投书举报,请海青天去你们那里查一查,请鱼鹰总督去你们杀一批?”

  周围的客商们纷纷出声附和:“对啊。这是大好机会。”

  “皇上把海青天和王部堂派下来查办河南,你们可以请他们顺带着把你们山东也查一查。”

  “没错,一头猪是杀,一群猪也是杀。”

  山东客商呵呵大笑:“不用请海青天和王部堂来,我们山东早就自个把门庭清理干净了。”

  众人眼睛一亮,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他那里倾斜,脖子伸得更长。

  “兄弟,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前两年,山东闹衙役与响马山匪勾结,劫道商队的事,你们知道吗?”

  “知道,闹得沸沸扬扬。”

  “因为那件事,朝廷调陕甘总督长史梅大人(梅国桢)为山东藩司,署理巡抚。

  梅大人,这位曾经在九边和东北提着刀砍过北虏的主,到了山东署理巡抚,咔咔,一口气杀了上千人,流放了数千人。”

  旁边的客商们,有的倒吸一口凉气,有的啧啧感叹,露着兴奋。

  有一位学子好奇地问道:“梅大人不是改任乌斯藏宣政使,带着兵去了雪域高原,宣慰吐蕃旧地去了吗?”

  “没错,梅大人是高升了,可是接任的刘大人,更狠。

  那帮漏网之鱼以为可以逃出生天,可以喘口气,没想到接任的刘巡抚,直接搞什么查历史帐、还历史债。先把全省官吏铨选暂停,各县六房账簿全部统一封存,延请了若干个审计组,专审四房卷宗。

  户房审赋税度支、刑房审诉讼刑狱、礼房审县考庠学、工房审营造水利.

  发现一案就往上参一本,抓一批。

  短短三个月,就参了二十六位知县、十五位巡按、七位知府、四位参政.抓了四千一百多位胥吏衙役.

  不仅如此,刘巡抚还主持了大明第一次公开招录,面向全国,包括良民、退伍转业官兵、学子以及此前的童生和秀才,招录了两千六百七十位见习官吏和警员,补任空缺。

  宣布一年实习期满,转为公事员,入山东吏曹目录,待遇与招录官吏等同.”

  李、任博安和杨贵安等人都听傻了。

  以为海青天和鱼鹰总督够凶猛的,还有一位更猛的。

  这是谁家的部将?

  大家看向“百事通”舒友良,李轻声问道:“舒爷,你知道这位刘巡抚吗?”

  “知道。”

  舒爷厉害,果真什么都知道。

  “那舒爷知道这位刘巡抚是什么路数吗?”

  “少府监杨金水有哼哈二将,你们知道吗?”

  李、任博安等人摇头,“舒爷,我只听说前沪州知州、现太府寺正卿李三江李大人,是杨金水手下得力干将,还有一位就不知道了。”

  “李太府有鹰犬之能,另一位却有虎狼之才。”

首节上一节750/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