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716节

  “是,皇爷。”

  “你跟了朕这么多年,会觉得朕为难吗?朕会被为难的事为难到吗?要遇到为难的事,朕把为难的人料理了,这为难的事不就没了吗?

  说吧,到底什么个想法,把你的心肝肺掏出来,你肚子那点心思,我们君臣十来年了,朕还不知道。”

  “回皇爷的话,奴婢提议成立少府监统筹委员会,一是如皇爷所言,奴婢这些年老了,身体大不如以前,什么时候做不动事也不知道,得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二是这些年,奴婢一直在寻找和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说,有了两三个,可是奴婢眼皮子浅,看不出他们将来到底能成多大的事,心里没底。

  再就是,皇爷在万历元年即登大宝时,下诏暂停内侍招用。奴婢跟在皇爷身边多年,猜想到这暂停可能就是定制了。

  想着不如趁着机会,建立一个统筹委员会,把兴业官员以及工商实业的大才们拉进来,给他们有机会展示手段,也算是历练,届时皇爷想用人时,也有个挑选的余地。”

  听到这里,一直束手垂头的祁言不由抬了抬眼皮,看了杨金水一眼,目光又往朱翊钧脸上扫了一眼。

  朱翊钧有些动容。

  “当年黄公说你是七窍玲珑心,果真没说错。

  还有你这天赋,确实是万中无一。当初黄公选你去东南,任职杭州织造,没选错人。你在东南的江潮海涛里,无师自通,历练出来了。

  先是统筹处、后来输捐局,到现在的少府监,你执行朕的意图最坚决,也执行的最好。

  朕真的离不开你,也舍不得你老啊。

  要想再选一个与你一般的人,满天下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就算过后一百年,恐怕也很难。”

  “奴婢做得还不够,愧对皇爷的夸赞。”

  朱翊钧摆了摆手,继续针对杨金水刚才那三点一一回答。

  “暂停内侍招用,你猜中了朕的用意。

  朕开创万历新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自然要有新风气,天下在变,大明在变,你们在变,朕也要变,这沿传千年的内禁规矩,也要变。

  阉人以用禁内,此举悖人伦,伤天和。刚才朕还在诸位资政面前,信誓旦旦说,万历新政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发展经济,二是建立公平。

  我们要勇猛精进地创造新的财富,还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好财富。

  只有公平和效率并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兼顾,万历新政才会延续不绝,大明辉煌才会千秋万代。

  朕,还有朕的子孙,以后的大明皇帝,要成为大明的图腾,公正的化身,必须以身作则。太祖皇帝祖制,不得以大明百姓为奴为仆,偏偏禁内用了一群皇家奴仆,还用阉人为仆。

  说不过去的。

  自身不正,如何正天下啊!

  所以新时代中,大明的许多陋俗要改正,朕这个大明皇帝要以身作则,率先改正!”

  杨金水说道:“皇爷良苦用心,天下人会体会到的。”

  朱翊钧看着杨金水,继续说道:“你的心思朕也知道了。

  少府监统筹委员会,就按你说的办。下面设一个执行处,专事联络协调,监督决策执行。朕看好的苗子,你看好的苗子,全丢到里面去历练历练。

  此外,你方案里把组织局、宣传局和计划局拔高,正堂官定为正四品,气魄还不够,定为正三品。

  尤其是计划局,是重中之重,是首要部门,当排在第一位。

  计划局下分产业规划、工业、农业、商贸、交通、矿业六处,负责对少府监各实业进行产业规划、行业监督和指导。

  其余财经局负责少府监内部资金管理和调拨,审计局负责资金使用的审计。

  金融局不仅代表少府监,还要代表内阁把银行、保险社、证券、债券等金融行业都监管起来。

  另外要设立一个监察局,专纠官纪官风。疑人不用不等于放任自流,合理的监察机制必须有.”

  杨金水连忙说道:“皇爷给少府监委以重任,是对奴婢和少府监的信任,奴婢和少府监上下感念圣恩。

  只是如此一来,奴婢担心非议会更多了。”

  朱翊钧挥了挥手,“朕给你出个主意,你去跟张师傅谈谈,还有即将上任的吏部尚书潘应龙聊聊,叫吏部和少府监组织局对接,内阁和少府监搞一个官员交流。

  张师傅他一直苦恼内阁和地方各省缺乏懂经济,脑子活的官员,少府监选一批兴业官员,不限于此前吏部塞进来的,还可以是少府监自己培养提拔的官员。

  选出优秀者,交流到内阁和各省,出任六部诸寺各司局,布政司各曹各厅的主官,还可以下派到各郡县,任郡守同知、知县县丞。

  吏部也从六部诸寺和地方选一批他们中意的优秀苗子,交流到少府监,出任各工商农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是暂时信不过,先担任副职过渡。

  让这些吏部录选的官员,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接受市场的洗礼。”

  杨金水听得眼睛发亮。

  少府监最不缺的就是懂经济和搞经济的官员,只是这些“兴业官员”,不管是当初吏部塞过来的,还是少府监自己培养选拔的,基本上只能是在少府监体系里“升迁循环”。

  编制虽然在光禄寺,名册虽然在吏部手里,可是他俩基本上不闻不问,少府监递过来任免申请,他们看都不看就照批。

  内阁吏部和少府监组织局各管着自己的官吏,有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现在张居正在此前的万历前四年施政总结报告里,明显说出,前期砸锅腾灶、建立公平机制的举措基本完成,未来三五年,内阁的重点是建设经济,不再把这个重任让少府监一家扛。

  既然如此,内阁最头痛的就是缺这些经济官员。

  皇爷提出的让内阁和少府监交流各自官员,张相肯定会同意。

  首先能马上解决内阁缺懂经济官员的大难题。

  其次意味着他有机会把手伸进少府监,有机会借助少府监庞大的资源,帮助内阁把全国经济建设这盘棋下好,甚至有可能把一直游离于内阁,不受文官集团掌控的少府监,纳入“正常管理”中。

  杨金水举一反三道:“皇爷,奴婢可以提议请内阁王左丞、王右丞兼任少府监统筹委员会的委员,让他们也参与到少府监的决策讨论之中来。”

  朱翊钧点点头,“你这个建议不错,届时朕把张师傅请来,我们君臣三人坐在一起,好好聊一聊。”

  少府监这个非常独特的庞然大物,它是皇权的根基之一,极大地帮助自己推行万历新政,也是自己不怯诸多保守势力顽抗和反扑的仪仗。

  只是它越来越庞大,在它膨胀到无法掌控之前,先给它套上一具辔头。再慢慢想办法如何安置它。

  聊了半个多小时,朱翊钧困意起来了,连打了两个哈欠。

  “金水,朕有些犯困,进去小憩一会。你也回去好好休息。”

  “是皇爷。”

  朱翊钧站起身,边往车厢后半截的休息室里走去,边对祁言说道:“你安排人值班,四十五分钟后叫醒朕。

  你也好好休息下。等会张师傅他们午休起来了,你还要陪着朕,跟他们聊事情,够忙的。”

  “是,皇爷,奴婢安排好了,就在这沙发上眯一会。”

  “嗯,好,金水,你赶紧回去眯一会。要操心的事,还多着,有得我们君臣忙的。”

  “奴婢遵旨。”

  朱翊钧绕过办公桌后面的墙,沿着不宽的过道走了几米,门开了,里面是一间装饰豪华的休息室。

  里面有一张靠窗的沙发,有衣柜,有一张舒适的床,尾部还有单独的洗漱间和卫生间。

  祁言跟在身后,轻声问道:“皇爷,要不要换一身衣服?”

  “不用了,起来再收拾。”

  朱翊钧往软软的床上一倒,拉上半截毛巾被盖在身上,不一分钟就轻轻打起呼噜来。

  祁言脱下朱翊钧的鞋子,把他的双脚轻轻地抬到床上,又小心地盖好毛巾被,退出房间,关上房门。

  到了办公区,他交待两位小内侍值班,四十分钟后务必要叫醒自己。

  又问过御马监、锦衣卫入值人员情况,一切正常,这才合衣在沙发上屈着腿眯起来。

  火车在继续飞驰,有节奏的咣当声像是催眠曲,整个车厢,整列火车变得十分安静。

第802章 我最爱看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五月十一日早上七点多,朝阳在东边一跃而出,照得整个京师逐渐透亮。

  朝霞照在空旷的北京南站站前广场上,照得这里的钟楼和广告牌,闪着金光。

  广场右下角,专门划出的出租马车下客区,停着近十辆出租马车。

  其中有一辆马车,舒友良扛着一个大背包,从车上下来,一脸的肉痛:“坐一趟马车就花了我五角钱,都要赶上这火车票钱了。

  幸好这趟火车的车票钱不要我自个掏。嗯,算下来还是赚到了。”

  广场上人很多,就像暴雨前池塘里的鱼,熙熙攘攘。

  有不少穿着藏青色警服、打着绑腿的警察列队走在人群里,四下巡逻。

  舒友良看到他们的臂章上写着“铁路公安”。

  啥时候警察改公安了?

  人群里舒友良看到三位穿着深蓝色铁路制服的人,连忙迎了上去。

  “虞秀才,这呢!这里!”

  遇到一块,舒友良上下打量着走在前面的虞秀才,“虞秀才,你这身衣服一穿,这气质就上去了,终于像个当官的。”

  “嘿嘿,这位是舒爷,海公府上的管事,今天有公事坐火车去滦州,来,帮舒爷把行李拿上。”

  身后的两人连忙应道。

  “好咧,虞站长。”

  “舒爷,久仰你的大名。”

  “我有什么大名,尽听你们虞站长胡说。”

  两位属下扛着背包走在前面,舒友良和虞秀才走在后面。

  “不错啊,转到铁路局,一下子就当上站长了。”

  “副的,副站长,舒爷叫我虞副站长,小芝麻官。”

  “老虞,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北京南站副站长,不小了,听说跟县丞一个级别的。看来你转到铁路是转对了。”

  “嘿嘿,这边缺人手,缺得厉害。我是个老秀才,又是个老书吏,处理这种庶务杂事有经验,就提拔上来了。”

  虞秀才憨厚地笑道。

  现在他是北溪伯宋药师的老丈人,宋药师可是宋贵妃的哥哥,国舅爷之一,四舍五入,虞秀才也等于是皇亲国戚。

  可他依然老实憨厚,感恩不忘本。

  “舒爷,你可是太有本事了,居然能找到这趟专列的席位。”

  虞秀才继续说道。

  舒友良不在意地答道:“我这是公私兼顾。老爷去了滦州,他身边能离开的人吗?只是他那趟列车,我脑袋削尖了也挤不上。”

  虞秀才点点头:“舒爷说的是实话,那趟专列不得了,戒备森严。

  不过这一趟专列也不简单。十三节车厢里,八节乙等卧铺车厢,全是六轴重型车厢。住的除了一百二十多位朝议大夫外,就是葡萄牙、奥斯曼和波斯三国的使节团。

  舒爷能在这列专车里搞到一个铺位,不得了。”

  “怀远堂那帮人手眼通天,我也是沾了葡萄牙使节团老马和老莱的光。对了,你刚才说的什么六轴重型车厢,什么玩意?”

  “舒爷,这是我们铁路上对车厢的说法,比如这列专车,还有一节餐车,一节硬座,一节行李车,两节普通卧铺车厢,全是四轴普通车厢。

  四轴和六轴,区别很大,行驶起来也是有很大区别,六轴的更稳,坐起来更舒服.”

  舒友良连忙打断了虞秀才的话,“打住,虞秀才不要给我说这些,说了我也不懂,浪费口水。

首节上一节716/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