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虞秀才,你以前嘴里都是子曰,没见多少日子,这铁路上的名词你说的一套套的,厉害啊,果真是干一行爱一行。”
虞秀才嘿嘿笑道:“我转到铁路上后,发现这里是官场洼地,上面还有好多官职空缺,大有前途。
有了奔头,自然就舍得下苦功夫去学,去背这些新词。”
舒友良转头看着虞秀才,忍不住感叹道:“官场洼地,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啊!”
两人说着来到候车室,这里有铁路警察和警卫军官兵把守。
舒友良掏出乘车证明,铁路警察核对无误,放他进去。
虞秀才自然是刷脸就进去了。
“不坐会?”舒友良看着虞秀才带着自己往进站口走,不由问了一句。
“坐什么啊我的舒爷,都陆续上车了。要到那边抄检,还要查验各种证件,查得可严了。先进到站台,上了车再说。”
“查得这么严?”
“一车子的朝议大夫,都是朝廷重臣。还有三国使节,都是要紧人物,肯定要严加盘查。昨天更严,连路过的耗子都要抓过来先审一审。”
“我有乘车文书,怀远堂通过鸿胪寺,转到你们铁路局搞到的文书。有这还不行吗?”
“根本不是一回事。查验抄检的是警卫军和翊卫司,人家根本不管鸿胪寺,连我们铁路局说话都不好使。”
“有乘车文书,那还查什么?”
“背调政审啊!昨天那趟车,还有今天这趟车,从列车长、正副司机、司炉工,到随车检修工,再到列车员、清洁工,全部做过背调政审。
区别在于今天的只是锦衣卫翊卫司审,昨天那趟车是安保总局、奉宸司和御马监联审。”
“这样子的背调政审?
那就麻烦了,我没有官吏编制,连衙门杂役雇佣契约都没有,那也没有在入编时背调政审过。”
虞秀才一拍额头,“是啊,我把这一茬忘记了。那怎么办?舒爷你没有官吏身贴,也没有提前背调政审,怎么过关?
他们现审也来不及啊。”
舒友良却一脸见惯了大风大浪,“不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到了单独的进站口,内外站着十几位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官兵,他们隶属警卫军。
还有四位军官穿着原野灰军装,站在旁边,不过他们的圆檐帽有所不同,帽顶是宝石蓝,衣裤牙线不是红色或绿色,也是宝石蓝。
他们是安保总局的军官。
舒友良出示了乘车证明,被带到旁边的小房子,按例被全身抄检一遍,行李也被打开搜查了一遍。
“你的官方身份证件?”一位蓝帽子军官问道。
“什么官方证件?”
“就是证明你隶属哪个单位的证件,证明你曾经接受过背调政审的文件。”
“我不隶属哪个单位,我只是我家老爷的管事,嗯,按照时新的说法,只是私人雇佣关系。”
四位安保总局的军官对视一眼,有些纳闷了。
什么人都敢来乘坐这趟专列啊,不知道上面坐着什么人吗?
给他办乘车证明的铁路局,胆子可真大。
看到气氛不对,虞秀才连忙开口解释:“诸位,这位舒爷,是”
“虞副站长,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在工作,请不要打扰我们。”一位蓝帽子军官毫不客气打断了虞秀才的话。
虞秀才脸色变得有点发红。
都说这些蓝帽子军官,六亲不认,果真不假。
他们大部分都是最早的一念堂学子选出来的,都是当年皇上收养的军中遗孤,以及各地弃童。
在皇上还是世子和皇太孙时,就入读皇上亲手开办的一念堂,深受皇恩,忠心耿耿,做事非常认真。
眼里只有皇上,只有皇上定下的规矩,没有其他人和其它事。
“舒先生,如果没有官方身份证件,没有背调政审合格的文件,我们无法让你上这趟车。因为上这趟车,必须经过背调政审。且时间紧迫,我们现在没有办法马上给你做背调和政审。”
“有乘车证明也不行?”
“不行。”
“必须要有衙门签发的身份证件?”
“是的。”
舒友良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张对折的硬纸皮,“你们看看,这个可以不?”
一位蓝帽子军官接过后,狐疑地打开,没两眼就脸色一变,连忙招呼其他三人过来。
四人围着这份证件细细看过,验证了上面的印章、密押和暗纹,确认无误。
那位蓝帽子军官走回来,把证件递还回来,“舒先生,你怎么有奉宸司签发的乙级通行证?”
“我家老爷经常被皇上召到西苑觐见,我呢,也要经常在南华门等我家老爷。南华门那地方,能是一般人靠近的?
于是啊,我就找了司礼监少监祁言祁公公,托他找了锦衣卫宋都使。然后你们奉宸司走流程,对我进行了正常的背调政审,然后发下了这份通行证,我也就能在南华门旁边的值房里坐会,躲躲太阳和风雨。”
虞秀才在一旁补充道:“舒爷的老爷是海瑞海公。”
四位蓝帽子军官神情更加和善,“原来是海公的管事舒爷,早就听过你的大名,我们一时居然没反应过来。失礼了,职责所在,不是故意刁难,还请舒爷多担待。”
“瞧你们说的,我家老爷秉公理事,比你们更加不近人情,没事,我早就习惯了,都是公事办差,能理解。”
舒友良和虞秀才被四位安保总局的军官客客气气地送进了站台,旁边不明真相的人侧目注视。
能让安保总局这群铁面无情、六亲不认的家伙如此客气,来的什么人啊?
站台上站了好几排警卫军官兵,从站台这边一直站到那边,每个站台都是左右两排。手持滑膛枪,全副武装,神情肃穆。
一列长长的火车停在第四道上,最前面的机车冒着缕缕白气。
舒友良和虞秀才走到第二站台,站台上站着三四十人,三三两两聚在专用烟灰周围,一起抽烟聊天。只见一团团烟雾就像一朵朵蘑菇,在站台上绽开。
他们都是朝议大夫,其中有几位认识舒友良。
“老舒,跟我们一起去滦州?”
“是啊,我不得趁着这个机会,去滦州开开眼?”
“哈哈,我们也要去开开眼。”
“舒爷,哪个车厢?”
“八号车厢,十号包厢。”
“有空在餐车坐坐。”
“你请我就去。”
“舒爷你还是那么抠门。”
“没法子,随我们老爷。”
“哈哈。”
舒友良一路打着招呼,一直到了第七车厢,看到了马塞洛和莱昂。
没见到索芙尼亚这个西夷婆娘,舒友良有点失落。
这次鸿胪寺只安排了三国使节团的正副使去滦州参观,其余成员全部留在京师。
马塞洛和莱昂看到舒友良和虞秀才走过来,猛地窜过来,就跟见到久别的亲人一般。
“舒爷,可算又见到你了。”
“是啊,这两天没你陪同,我们去哪里逛都没啥意思。”
“啊呀,合着把我当成金牌响导和知客了。”
虞秀才把帮忙扛着的行李包放下,“啊呀,这两个西夷,怎么官话说得这么好?”
“那是,比你那口山东响马味的官话强多了。这两位是葡萄牙使节团的正副使,老马和老莱。
这位是我老伙计,北京南站副站长虞虞秀才。”
马塞洛、莱昂和虞秀才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舒爷人脉真广,什么人都认识。
虞秀才寒嘘几句,转身离开,他还有正事在身,忙着呢。
马塞洛一把拉过舒友良,颤抖的手指着身前钢铁长龙一般的火车,激动到声音都在发颤嘶哑:“舒爷,这就是火车啊,火车啊!”
站在旁边的莱昂更是满脸通红,激动地说不出一个字。
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呵呵,我就是喜欢看。
第803章 坐火车有什么讲究?
看到舒友良神情如常,稳如老狗,马塞洛急了。
“你们明国造出这么神奇,这么伟大的东西,你一点都不激动吗?”
“我当然激动,只是已经激动过了。”
“激动过了?”
“对,这火车在京津和京滦铁路上跑了好几个月,来来回回上百趟都有。
不瞒你们说,我们老爷早就知道朝廷在修铁路,要跑火车。这次刚回京师,我家老爷就听说铁路修好了,正在跑火车。
当初我们从大沽转天津城,顺着北运河坐蜈蚣船,直奔通州城时,路上看到岸上远处有蒸汽冒出来,还隐约听到呜呜声。
当时我们以为那是某家工厂在用蒸汽机.”
马塞洛和莱昂连忙点头。
当时他们在天津被林立的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还有呜呜作响,力大无穷的蒸汽机震撼到灵魂颤栗,在船上一直没回过神来,所以也以为那是岸上的某家厂矿在用蒸汽机。
现在想来,原来那是火车在试跑。
“我家老爷也是好奇的人。听说铁路和火车的事后,叫我有机会去坐一坐,看看这铁路和火车,到底什么成色。
我找朋友托关系,上了一列货车,下午一溜烟跑到天津,晚上又一溜烟跑回京师。下午吃个早晚饭就奔滦州,到那里是下半夜,马上改乘回京的火车,回到京师还能回家吃中饭。
该震撼的都震撼完了。”
舒友良看着跟前的火车,总结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无愧于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
这是改变世界,改变时代的重器!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继续问道。
“舒爷,你坐过这火车,它能跑多快?”
“货车跑来回,还是试运行。载的货物又多又重时,跑得慢,听押车员说,大概是每小时三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