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我和尹老弟先走,去找金诚一和李载义准备,顺便通知王大妃、李领政和众同僚,在朝堂集合,准备迎接吴兑他们。”
柳成龙和尹恩顺带着随从匆匆离去。
全成焕看着两人的背影,一直目送到背影消失,挥挥手道:“留下一个连,看住南门和南门大街十字路口。”
“是!”
“继续前进”
特战团第一营士兵们四人一排,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汉城南门,沿着南门大街向北城的朝堂走去。
朝堂位置就是以前的景福宫,因为地处北城,故而被称为北阙,戊辰之变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明军收复汉城后,把废墟清理干净,紧急修建了一座堂殿,给朝献君臣商议国事用,称其为朝堂。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国事好讨论,朝献百官们更多的是在这座朝堂里吵架。
今日,大明观国政使司的高官们要来,李山海带着三百多位朝献朝臣们,早早就等在朝堂前的空地上。
过了南门大街十字路口,进入到北城,全成焕与金诚一和李载义会合,三人很有默契地点点头,互相寒嘘了几句,然后一起向朝堂走去。
朝堂宫门很简陋,正门两面是各一百多米长两米高的砖墙,外延的宫墙就是木栅栏围起来的。
两扇宫门被刷成红色,除了油漆味,还有淡淡的新木料气味。
走进宫门,里面空荡荡的,正前面一座朝堂,后面是后殿,其实就就是南北两进的院子,分别给王大妃和李住,都是这几月紧急抢修出来的。
现在天寒地冻,民夫们早就解散回家。
李山海等人穿着红色、青色和杂色官袍,腰挎革带,头戴乌纱帽,器宇轩昂地站着空地上。
看到全成焕三人走过来,最前面的李山海仰着头,居高临下地问道:“上使们来了吗?”
“李领政,诸位上官,上使马上就来,先叫末将前来巡查警戒。”
“嗯,那你去办事吧。”李山海鼻子一哼,冷然道。
其余的文官都是昂着头,带着俯视的神情看着全成焕、金诚一和李载义。
粗鄙武夫,用不着太客气。
全成焕三人恭敬地拱手作揖,转身离开。
三人装模作样在北阙各处转了转。
“金兄,你的人马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我的第二营老兄弟,负责整个北阙的警戒,警卫连负责朝堂警戒。李兄弟的那个营在外面接应。
其余的人马,被我们安排在北门城楼,以及北门大街,和东门警戒。”
“好,很妥当。待会我会调我的一个营,守住宫门,以及在朝堂前面警戒。”全成焕给金诚一和李载义眨了眨眼睛。
两人马上秒懂。
大家一起做做样子,好安明国人的心,让他们主动入瓮。
三人转了一圈,回到朝堂前空地上,全成焕的一个营已经守住了宫门,并在周围布好了岗哨。
全成焕又陪着两位参谋官转了一圈,他们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一个班的警卫,骑马离开。
全成焕走到金诚一和李载义跟前,低声道:“妥了,他们回去通报,不用半个小时,吴兑他们就会坐着马车赶到。”
金诚一和李载义脸上满是惊喜,转过头来,向混在百官人群中的柳成龙递了眼色,三人相视一笑。
过了十来分钟,风更大。
军官和士兵们穿着棉军衣,戴着毡帽,倒也受得住。
李山海等百官们穿着体面的官服,就显得有些单薄了。寒风凛冽下,不少官员冻得脸色发白。
但是没人敢提出来进朝堂里去避避风雪。
躲在室内等候上使,一点诚意都没有。
也没人敢悄悄溜走。
不知道上使什么时候来,他们一来,你在他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你不在,被某些小人禀告,那你就前途黯淡了。
这些朝献官员,包括李山海、金孝元、沈忠谦等高官在内,缩着头,跺着脚,像一群寒风中的鹌鹑一样等待着。
突然一位新军上尉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走到金孝元跟前,喊了一声:“金孝元!”
众人闻声转过去,齐刷刷地看着两人。
金孝元满脸愠色。
一介武夫,居然当面直呼老夫的名讳,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尉继续大声说道:“你这个乱臣贼子,居然以下犯上,妄论废君!罪该万死!”
说完他掏出短铳,对着金孝元砰的就是一枪。
铅弹正中金孝元的正脸,打得血肉横飞、面目全非。
同时从旁边冲出一队新军士兵,大约三十余人,列队举着鸟铳,对着主张废李的崔庆元等人。
一位少尉大喊道:“诛杀国贼!”
砰砰!
枪声震响,铅弹齐飞,崔庆元等人应声倒在血泊中,朝堂前空地上的朝献百官们,吓得四处逃散,现场一片慌乱。
第662章 为什么失败的会是我们?
金诚一双目欲裂。
怎么回事?
枪杀金孝元的人他认识,他手下第二营副营长,他的老兄弟。指挥火铳兵开火的,是第二营的一位排长。
他们疯了吗?
金诚一一转头,猛地看到全成焕一脸冷然,举着短铳对着自己,黑洞洞的铳口近在眼前。
“你!”
砰!
火光一闪,金诚一眼一黑,噗通倒在了地上。
全成焕的六位警卫举着短铳,跟着开了枪。李载义身上冒出几个血洞,双眼圆睁地倒在地上。
枪声还在继续。
金诚一的警卫连长远远地看到金诚一和李载义倒在血泊,又气又急,正要指挥警卫连冲上来除掉全成焕,为金诚一报仇。
朝献新军第十一步兵团第二营营长,大喊一声:“诛杀朝奸,为国除害!”
一队鸟铳兵冲了上来,对着第二营副营长那边开了火。
那边人没倒下两个,挡在中间的百官们,在慌乱中反倒被打翻了近十人。有的躺在血泊里喘气,就像被丢上岸的鱼;有的伤了手脚,在地上痛得直打滚。
金诚一的警卫连长稍一恍惚,全成焕带着警卫退到宫门,黑压压的特战团士兵正从宫门不断涌入,迅速包围空地上的百官和互相开枪厮杀的第十一步兵团官兵。
柳成龙站在百官人群中,惊恐看着这一切。
金诚一和李载义被全成焕和他的警卫开枪打死。
第十一步兵团第二营互相攻伐,夹在中间的朝献百官成了枪靶子,死伤惨重。
“诛杀国贼!保卫君上!”
“诛杀朝奸!匡扶朝纲!”
声音彼此起伏,在朝堂上空回响。
远处宫门,上千特战团的士兵涌进来,举着滑膛枪,向这边包围。
枪声四起,特战团加入对战中,他们的滑膛枪火力更加密集凶猛。有了他们的加入,第二营诛杀国贼的队伍气势更盛,打得诛杀朝奸的队伍节节败退。
贾在中间的百官们,在枪林弹雨中,不断地被击中,倒在血泊中哀嚎。
特战团列着队,举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一边开枪,一边往前推进。前面有倒地受伤的官员,他们毫不迟疑举起刺刀,把哀嚎的官员刺死。
全成焕背叛了自己!
自己筹划的定国良计就是个笑话。明国人将计就计,顺势把仅存不多的朝鲜官员诛杀干净。
柳成龙猛地想起,今天朝堂上,朝献官员们来的不齐,缺席了四十多人。
明白了,这些人有的是沈义谦、郑仁弘一党,明摆着是忠明党;还有些平日里骂沈郑一党比谁都大声,明面上是忠义之臣,实际上早就投明,平日里只是演戏。
今日在朝堂前空地聚集的三百多朝献官员,小部分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其余大部分都是墙头草。
明国人现在连墙头草都不要了,可见他们切切实实要把朝献三千里江山,纳入明国版图。
今日把这些官员,连同后殿的王大妃一并铲除干净,君上又在京师,一切障碍都被扫除了,还是朝献内部争斗,互相攻伐造成的。
自己的定国良计,反倒帮了他们一把!
柳成龙胸口发闷,喉咙发甜,一口鲜血忍不住喷了出来。
“走了柳兄!”尹恩顺冲上来,拉住柳成龙往外围跑,一边跑一边劝道:“柳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朝献的忠义之士是杀不完的。”
尹恩顺拉着柳成龙往后殿方向跑,身后跟着四五位官员,他们都比较年轻,跑得快,这才逃得生天。
转到朝堂一角时,柳成龙回过头,看到特战团在全成焕的指挥下,与第二营诛杀国贼的队伍合二为一,正在对“诛杀朝奸”的队伍和四下乱窜的官员们,进行绞杀。
枪响、刀刺、惨叫、鲜血,“忠义之士”纷纷倒下,他们睁着双眼,躺在地上看着天空,死不瞑目!
“尹兄,我们赶紧去后殿,把王大妃救出来。”柳成龙猛地转过身来,抓住尹恩顺的手,急促地说道。
明国人肯定在宫外指挥新军进行清除,李季麟等王室子孙,必定会“死于非命”。现在只有救出王大妃,逃出汉城,再利用她的名义发布诏书,号召忠义之士勤王,还有一线生机。
尹恩顺转头看着跟着跑出来,靠在墙脚上喘气的那五位官员,他们也听到了柳成龙的话,却转过头去,目光闪烁,不敢与尹恩顺和柳成龙对视。
尹恩顺咬了咬牙,对柳成龙说道:“没错,王大妃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赶紧进后殿去。”
“好!”柳成龙猛地站起来,跟着尹恩顺一起往后殿跑。
刚跑进一进院中,就听到里面有枪声响起,然后是宫女、内侍们的尖叫声,接着枪声响得更加密集了,尖叫声反倒稀疏冷落下来。
柳成龙和尹恩顺对视一眼,不好,又被他们抢在先手。
看来他们也是筹划已久。
听到里面有急促的脚步声传出来,为了保命,柳成龙和尹恩顺只好调头往回走,出了第一进院子。
朝堂周围的枪声也开始稀疏下来,全成焕的援军越来越多,诛杀朝奸的队伍被包围在一隅。
诛杀国贼的队伍还能分出部分人手,在各处搜寻漏网之鱼。时不时可以听到零星的枪声响起。
突然间,不远处听到有人大喊,“我们投降,我们誓死诛杀国贼!”
柳成龙和尹恩顺对视一眼,是刚才跟着一起跑出来的那五位官员。
“砰砰!”枪响,然后是凄厉的惨叫声,不过十几息,惨叫声就逐渐平息,被风吹散,了无痕迹。
两人只好往旁边的巷道一钻,先躲起来再说。
他们连滚带爬,在巷道里爬了一会,终于找到一处藏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