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25节

  等到掌声逐渐稀疏,胡宗宪恰到好处地说道:“皇上此言,阐明了西征的重大意义。西征不是穷兵黩武,是打通西边的商路,为了福及西北数百万百姓。”

  张居正附和道:“皇上高瞻远瞩的一席话,让臣等茅塞顿开。西征,许多人不懂其中的关窍,以为是穷兵黩武,以为是吃饱了没事做。

  今天皇上一番剖析毫厘的话,揭示了西征的意义。那就是打通西边商路,让大明西部的经济活起来,让西北诸地恢复造血能力,进而如胡戎政所言,福及西北数百万百姓。

  这是福及子孙千代百世的大好事,内阁全力支持!”

  军政两方面的大佬代表戎政府和内阁做了表态,意味着西征此事,已成定局。

  等张居正说完,朱翊钧指了指戚继光,“戚将军,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西征的战略部署。”

  “遵旨!”

  戚继光站起身来,走到地图跟前,从一位内侍手里接过一根长木杆。

  朱翊钧后退几步,站到旁边。

  “皇上,诸位,参谋局拟定的军略草案是这样的,动员镇卫军七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合计两万八千人,全是火器部队。

  目前这七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全部实现车骑化,改编成了车骑步兵。即一半的官兵骑马行进,并有自己的驮马,我们称之为突击步兵团。

  还有一半的官兵乘坐在马拉的厢车上,可以快速移动,我们称之为机动步兵团。

  动员翼卫军十二个骑兵团,合计三万五千名骑兵,长途行军骑兵标准,一人三匹马。除此之外,索伦营动员一个突击步兵团,肃慎营动员两个突击步兵团,合计九千人。

  总兵力合计为七万二千人,加上各配置部队,合计八万五千人,编为三个车骑步兵师,一个突击步兵师,四个骑兵师,以及一个辎重师。”

  戚继光手里的长木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三个车骑步兵师和一个辎重师在归化城集合,四个骑兵师和一个突击步兵师在德宁城集合,然后挥师向西北方向进军,越过瀚海,到达杭爱山以东的旺吉河会合。

  那里水丰草美,适合我车骑师和骑兵师大规模行军。

  我们沿着杭爱山南侧,过塔出河、堆河,出至扎不罕儿河流域,在那里翻越金山,渡过也儿的石河,沿着叶密儿河南下,西域治都亦力把里就在我兵锋之下。”

  戚继光放下手里的长杆,面向朱翊钧,恭敬地说道:“皇上,这就参谋局拟定的军略草案,请你圣裁。”

  朱翊钧眉头微微一皱,“参谋局拟定的计划,就是这一路兵马?”

  戚继光看着他脸上的神情,有些忐忑,但依然沉稳地答道。

  “皇上,河西走廊现在过于贫瘠,从平凉到兰州也并不富裕,难以支撑近十万兵马的供给。

  就算分兵一部分,出河西走廊,侧击哈密,意义也不大。目前哈密自立为王,我们攻击哈密,亦力把里不会分兵,对于我们从叶密儿河南下,毫无意义。

  参谋局左思右想,决定全力放在北路上。”

  朱翊钧眉头更紧,“我们还有一支生力军,你们怎么没有想到?”

  还有一支生力军?

  哪一支?

  皇上在哪里还藏了一支奇兵?

  戚继光百思不得其解。

  他目光一扫,无意间扫到后座的霍靖霍边,脑子咣当一声罄响。

  我悟了!

  “皇上,你是说青海的西海营?”

  “对!”朱翊钧几个箭步走到地图跟前,戚继光连忙把长木杆双手奉上。

  朱翊钧接过长木杆,在地图上一点,“你们都是读过史书的,中唐年间,吐蕃强盛时,疆域包括于阗、牙儿干(莎车)、哈实哈儿(喀什)、苦先(库车)、乌赤(乌什)。

  他们是怎么打过去了?史书有记载的,翻越昆仑山,陈兵天山南北。还有高仙芝千里奔袭服大勃律,灭小勃律,一战成名。

  大小勃律在哪里?”

  面对朱翊钧的问话,没人出声回答。

  我们怎么知道它在哪里?

  《山海经》我可以扯几句,但大小勃律在哪里,我真不知道。

  朱翊钧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不喜不悲。

  习惯了,现在的大明人,上到内阁总理,下到走卒贩夫,对地理没有任何概念,陕西在江西的哪个方向都是乱蒙的,更不用说世界地理。

  反倒对地理风水,谁都能扯两句。

  朱翊钧的长木杆在地图上一点。

  “这里,就在葱岭南边,乌斯藏的西边,现在叫俄力思,有座大城叫列城。

  现在霍靖霍边率西海营,尽取乌斯藏以东河源草原,朵甘都司旧地。乌斯藏现在虚弱如小儿,根本挡不住西海营兵锋。

  只需向北在雅令阔山口,翻越昆仑山,出现在于阗,一路向西,攻取于阗、牙儿干(莎车)、哈实哈儿(喀什)。”

  这些地图上的讯息,都是七八年间,数以百计的谍报人员和测绘人员,跟着西海营,土默特商队和乌斯藏商队,走遍乌斯藏、西域各地,精心绘制而成。

  朱翊钧木杆在地图上狠狠敲了几下。

  “戚继光,你的北路军走北线,绕到西域东北方向。

  霍靖霍边的南路军走南路,绕到西域西南方向,一东一西,一正一奇,合力进击,我军荡平亦力把里的把握就多了五成。”

  戚继光完全明白了朱翊钧的战略部署,目光随着那根长木杆上下左右移动着,熠熠生辉。

  “皇上圣明!有皇上这番周密部署,西征军略定能马到成功。”

  众人也连忙起身,恭声道:“皇上圣明,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朱翊钧呵呵一笑,“不是朕用兵如神,而是整个世界装在朕的脑海里。乌斯藏和青海在哪里,有没有与西域相连,你们不知道,朕知道。

  朕把见过的舆图,都记在脑海里,拼成了一整张大地图。

  朕不懂得怎么行军布阵,但是朕知道,从哪里走能到西域的软肋!

  好了,西征大略就这么定,分南北两路,具体计划,参谋局重新拟定!需要内阁如何配合,现在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遵旨!”

第634章 大明那么大朕想去看看

  西苑水晶游泳池,朱翊钧如同浪里白条,在清澈的泳池游泳,手脚并用,最正宗不过的狗刨式。

  中间穿插着蛙泳、蝶泳和自由泳,但最后还是回归到狗刨式。

  无他耳,唯手熟,朱翊钧狗刨最熟练。

  两位净军“救生员”在侧后位游跟着,岸上还站在六位净军,随时下水接应。

  几位内侍端进来四个大玻璃壶,里面放着各种果汁。

  杨金水指了指旁边的桌子,“放在那里。”

  等内侍放好,他拿起一个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拿起一个大玻璃壶,轻轻地晃了晃,里面的果汁被晃动着搅拌均匀,往玻璃杯里倒果汁,倒到杯子四分之一就停住。

  杨金水拿着玻璃杯,把果汁往嘴里一倒。

  其余三个玻璃壶,全部都照此试喝过一遍。

  喝完后,杨金水把自己喝过的玻璃杯递给内侍,“拿去洗了。”

  “是。”

  忙完这些,朱翊钧已经游完十圈,沿着台阶走上岸来。

  杨金水连忙拿着一件长毛巾,迎了上去,把毛巾披在朱翊钧的身上。

  朱翊钧拿起毛巾一角,擦拭着头发,“金水,你看朕理了短发,这游泳也方便了。以前头发半天干不了,一到阴雨天沤在那里,头发都痒死了。现在好了,稍微一擦拭就干爽了。”

  杨金水笑着答道:“皇爷敢为人先,肯定没错了。”

  “前些日子,黄公过寿,你亲自去了。”

  “奴婢去了,也奉上了皇上的寿礼。黄公对着京师磕了三个头,谢皇上的圣恩。”

  “黄公七十岁了吧。”

  “是的,干爹这次办的是七十大寿。”

  “听说他身体近期不大好?”

  “回皇爷的话,干爹从隆庆年身子就一年不如一年。”

  “把他接到京师来,太医院御医所,京师惠民总医院,都有国手坐镇,让黄公回来,请国手好好看看。”

  “回皇爷的话,这些话我们都跟干爹说了,他执意不来。他说自己活得够久了。”

  朱翊钧站住,阳光透过透明的玻璃照射下来,带着一串串的光圈,把他全身笼罩。

  “活得够久了,黄公他们的身影就是一个时代啊。

  严嵩走了。江苏布政司奏本,徐阶也病入膏肓,时日不多。现在黄公也年衰岁暮。他们都老去了。”

  “皇爷,他们都老去,一个新的时代却在皇爷手里开始了。”

  朱翊钧转头看着他,呵呵一笑,“金水啊,你可真会说话。”

  进到里屋,朱翊钧换了一身燕居服,戴了一顶翼善冠。

  没有发髻固定,翼善冠戴着有点晃,朱翊钧很担心自己脑袋晃得幅度一大,帽子就会甩出去。

  短发有利又有弊。

  朱翊钧在泳池旁的水晶厅里坐下,这里满是阳光,晶莹透亮,如梦似幻。

  杨金水在旁边问道:“皇爷,喝什么果汁?有苹果汁,有梨汁,有葡萄汁,还有胡萝卜、石榴等水果混合榨的汁。”

  朱翊钧在藤椅上坐下,随意地说道:“先来一杯苹果汁。”

  杨金水倒了一杯苹果汁,摆到朱翊钧跟前:“皇爷,奴婢刚才喝过,苹果汁有点酸,还是少喝。”

  “好,你也坐,给你自己也倒上一杯。”

  “是。”杨金水给自己倒了一杯苹果汁,在旁边藤椅上坐下。

  “西征一事,戎政府和内阁在协商,钱粮方面,少府监要走在前面。债券的事,你们筹备的如何?”

  “回皇爷的话。西征债券正在筹备中,第一期准备发行五百万圆,交由富国、汇金、工商、民阜、交通、建设六家银行发行。”

  民阜银行是由惠民银行改名过来的,不想跟惠民医院同名,它专注于农牧渔林。

  工商银行是由通商银行改名过来。

  银行理事会从《史记.苏秦列传》“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拟选了产业和工商两个名字,最后由杨金水呈于御前,朱翊钧定了工商之名。

  专注于工业和商贸往来。

  交通银行是专为修建直道和铁路而组建的。

  建设银行是专为西北开发、水利建设而组建。

  汇金银行和富国银行,逐渐成为中央银行性质,按照朱翊钧的布置,再过几年要正式发行纸币,汇票就回归为支票、转款汇单等银行票据,不再承担货币功能。

  计划中发行纸币的银行,就只有汇金和富国两大银行。

  朱翊钧小口喝着苹果汁,“有什么困难吗?”

首节上一节525/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