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333节

  谁不想做唐僧!”

  薛宝琴看着摇头晃脑的朱翊钧,笑得更加开心。

  两人骑马并行,一位朱色罩甲,一位紫烟褙子,如此般配。

  这一刻,照在这两位朱紫少年身上的阳光是耀眼的,吹在两位少年脸上的清风是醉人的。

  薛宝琴骑在火龙驹上绕着马场转了三圈,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半个小时,她突然一惊。

  “啊呀,琼华宫的戏要唱完了,玲珑,秀云,我们该回去了。”

  董玲珑和葛秀云忍不住翻个白眼,你终于记得这茬了。

  薛宝琴翻身下马,朱翊钧也跟着下马。

  把火龙驹的缰绳递给朱翊钧,薛宝琴微红着脸说道:“骑白马的唐僧太子,我们先走了。”

  “好,不要叫母后察觉了,她很严厉的。”

  “嗯,嗯。”薛宝琴转身拉着董玲珑和葛秀云,往外走,刚走了几步,她突然转过身来,“我叫薛宝琴,她叫董玲珑,她叫葛秀云,殿下记住了吗?”

  “记住了。”

  朱翊钧看着三人的背影,消失在湖边的林荫中,眼前不时的闪过薛宝琴艳丽娇憨的脸,交叉着董玲珑和葛秀云的脸,还有她俩让人难忘的妙曼身姿。

  双手叉在腹前,身子站得笔直,头微微歪着,望着远方。

  “春天来了,真是让人心醉啊。”

  祁言和方良不由对视一眼。

  殿下是不是搞错了,现在都是秋八月,很快要中秋节了,怎么是春天呢?

  薛宝琴和董玲珑、葛秀云在琼华宫外隐蔽处,互相给对方拾掇了一下,理了理衣装和发髻,强作镇静地悄悄回到琼华宫戏台前的座位上。

  宋琉璃正在给陈氏剥石榴,陈氏吃着宋琉璃剥好的石榴籽,目不转丁地看着戏台上的戏子,笑得乐呵呵的。

  许悠莲在给其她几位太妃剥石榴,曾婉儿拉着朱翊镐,都没有注意到薛宝琴三人的举动。

  王兰儿瞥了三人几眼,记在心里,扫了一眼众人,没有出声。

  回到勤政堂,朱翊钧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薛宝琴的名字,又写下董玲珑和葛秀云的名字,一位是勋贵之女,两位是蒙古左六翼侯爷之女,却相处得如此融洽。

  有意思!

  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父皇隆庆帝拉着自己的手,说的那几句话。当时自己不置可否,现在想来,父皇并不糊涂,至少是旁观者清。

  “祁言,把礼部葛尚书请来。”

  “是!”

第458章 第二百九十三 吹彻玉龙曲

  中秋节。

  皓月当空,清风徐徐。

  皇城重华宫后殿院中,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中间的凉亭里,摆着两张桌子,上面整齐地放着时令瓜果,还有一个个玻璃壶,里面盛着当下流行的酸梅汁。

  皇后陈氏一身宫装,外罩金边绣凤褙子,对围坐一圈的薛宝琴、宋琉璃、许悠莲、曾婉儿、王兰儿、董玲珑和葛秀云说道。

  “今儿应该是阖家团圆,一起赏月的好时景,却把你们拘在这重华宫里。本宫实在是过意不去。

  本宫叫人摆了两桌瓜果,我们娘几个在这里一起赏月拜月,吃吃喝喝。”

  “是,娘娘!”

  七女簇拥着陈氏坐了一桌,另外陈氏身边的女官,还有七女的贴身女官们,坐了旁边一桌。

  聊了一会天,王兰儿左右看了看,指着天上的月亮,笑着向陈氏提议道:“娘娘,皓月当空,如此良景,我们这么坐着也无聊,不如对月吟诗作词,也不枉此番风月。”

  陈氏含笑道:“好,好!知道你们几个,各个都是女状元之才,尽管写来,让本宫也开开眼。”

  董玲珑和葛秀云连忙说道:“娘娘,我俩出自漠南,粗鄙不知书,官话都说得十分勉强,看书也只爱话本章回,这诗词真得做不来,还请开恩赦免。”

  陈氏见两人说得有趣,哈哈大笑:“好,好,本宫就赦免你俩,跟着本宫一起吃吃喝喝,当个点评的看客。”

  “谢娘娘。”

  王兰儿见无人再反对,站起身,大声道:“此举是我提议的,那就我先来一首。

  微雨洗明月,白云生客衣。松槐千树合,笙鹤九霄飞。”

  董玲珑和葛秀云连忙拍掌叫好:“好,好诗!”

  到底好在哪里,不知道,反正听着挺顺耳的。

  陈氏莞尔一笑。

  宋琉璃心里冷冷一笑,王兰儿自诩出自书香门第,养在官宦人家,满腹诗书,自视甚高,看不起祖荫遗庇的勋贵之女,更看不起出身粗鄙的庶民和商贾之女。

  今晚这一出,有立威也有打脸的意思。

  四女对视一眼,曾婉儿说道:“娘娘,我爹爹只是秀才功名,妾身自幼读书不多,只好胡乱凑几个字,凑成一首诗。‘云移高峰峰不定,湖波过月光逾净。佳人彷佛洗铅华,隔纱微窥晚妆靓。’”

  “好!”陈氏眼睛一亮,其余众女也连忙鼓掌。

  王兰儿脸色微微一变,嘴角的笑意有点勉强。

  许悠莲接着说道:“娘娘,那轮到妾身了。

  ‘浓似秋云淡似烟,参差绿到三湖边。斜月流水推篷坐,冷色随人欲上船。’”

  陈氏眼睛更亮,“好,妙诗!”

  众女也立即鼓掌,大声叫好。

  王兰儿嘴角的笑意更加勉强。

  宋琉璃和薛宝琴对视一眼,宋琉璃主动说道:“娘娘,妾身才学浅薄,冥思苦想到现在才凑得一阙词。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隐约遥月,晴阴一半。浮溪不见桃花面。’”

  陈氏更喜,众女也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宋琉璃的词,王兰儿嘴角没有了笑意。

  薛宝琴也不多话,直接开口道:“‘烟水渺无际,自在泛轻舟。一声袅袅横月,隔浦和谁讴。长干曲,西苑步,尽勾留。吹彻玉龙曲,浩荡海天秋。’”

  陈氏抚掌赞叹道:“诗词都写得好,都是满腹文采。选来选去,本宫也很为难,不过总要点评一二。”

  她斟酌了一会,在几女的期盼下终于又开口。

  “本宫觉得,你们写月诗词,宋琉璃最精妙,薛宝琴最有气势。”

  曾婉儿和许悠莲连忙附和道:“娘娘英明,一语中的!”

  王兰儿陪着笑容说道:“娘娘再公正不过,点评得及是。”

  陈氏在众女脸上扫过一遍,“月也赏了,诗词也写了,我们娘几个好好地说会话吧。”

  “是!”

  有闲聊了几句,王兰儿忍不住说道:“娘娘,重华宫的菊花开了,金黄灿烂。”

  陈氏点点头:“昨儿下午本宫过来时,看到了。真是开得十分漂亮。大家都说重华宫这些日子鸾翔凤集,钟灵毓秀,所以连这里的花开得比旁地要早,要美。”

  王兰儿恢复了自信,接着陈氏的话说:“娘娘所言极是。中秋赏月除了月,少不得要品菊,昨儿我们几位姐妹就行了一场品菊会,相约着写一首品菊的诗来。

  正好娘娘今晚来了,不如请姐妹们把各自拟好的品菊诗写出来,请娘娘点评。”

  众人面面相觑,还来啊?

  王兰儿还不甘心啊。

  宋琉璃看了薛宝琴,发现一向活泼的她,没有如往常那样第一个跳出响应,然后咋咋乎乎地招呼宫女内侍摆桌子,铺纸墨。

  只是心不在焉坐在座椅上,没有出声赞同,也没有反对。

  宋琉璃觉得很是奇怪。

  薛宝琴是七女中最活泼开朗的一位,聪慧又不失率真。以前聚会时,话最多,笑得最开心的就是她。

  昨天品菊会,还有今晚的赏月会,却都少言寡笑,眼睛透着有心事。

  怎么回事?

  莫非是前几天去西苑看戏,中途悄悄离席发生了什么事?

  这几日,王兰儿、曾婉儿、许悠莲,包括自己都旁侧敲击过,想从薛宝琴和董玲珑、葛秀云嘴里打听到消息,却一丝风声都不漏!

  越是这样越显得古怪!

  宫女和内侍在搬来了几张桌子,摆在凉亭下方的空地上,又点亮了几盏防风烛台,放在旁边,把空地照得更加明亮。

  众女寻了一张桌子,拿起湖笔,蘸了墨汁,在白纸上写下各自的品菊诗。

  又免了写诗的董玲珑和葛秀云站在陈氏身后,看着得意洋洋,意气奋发挥毫写诗的王兰儿,心里有点担心。

  今晚王兰儿什么心思,两女也看懂了一些。

  无非是前几日西苑看戏,薛宝琴带着自己两人中途悄悄溜出去,王兰儿察觉到有异,今晚抓住机会想狠狠打下薛宝琴的脸。

  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董玲珑和葛秀云忍不住为薛宝琴担起心。

  薛宝琴出自勋贵之家,又是最小的女儿,自幼得父母姐姐们疼爱呵护,居然学得骑射,入重华宫之前还跟着爹爹阳武侯薛翰去西山和南苑打过几次猎。

  性格又非常开朗率真。

  董玲珑和葛秀云入重华宫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性有异,跟其他几女谈不到一块,倍觉寂寞,是薛宝琴主动跑来跟她们聊天,教她们官话,然后聊到骑射围猎,有了共同语言。

  两女很快成了薛宝琴的小跟班,平日总喜欢待在一起。

  以前没见薛宝琴多么的有文采,刚才赏月的诗词,董玲珑和葛秀云也觉得是皇后娘娘给了薛姑娘面子。

  宋姑娘的词最精妙,也就是写得最好。

  薛姑娘的词最有气势,这是什么评语啊?

  到底是好还是差?

  肯定是皇后娘娘安慰薛姑娘的话。

  很快,五女写好了各自的品菊诗,撂下毛笔,用镇纸压着稿纸,回到凉亭里坐好。

  陈氏起身走到到空地上,每张桌子都驻足几分钟,品赏五女的诗。

  最后一张桌子上是薛宝琴写的诗,陈氏看完后不由转头看了一眼薛宝琴,眼睛里流着难以明言的光,似乎看透了什么。

  薛宝琴被她的目光一盯,脸色微微一红,低下了头。

  “嗯,薛姑娘的这首品菊诗写得最好。”

  陈氏拿起那张纸,大声念了起来。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宋琉璃一听,心中明悟!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薛宝琴前几日看戏时悄悄溜出去,见到了太子殿下,还说了话。

首节上一节333/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