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2节

  “而且预备役平时在乡里,也是维护治安的有生力量。”

  这些事情有人知道,比如徐达、傅有德等人,都了解过。

  但也有人不知道,比如蓝玉。

  不是贬低他,打仗他在行,别的方面……就这么说吧,他就是一纯纯的武夫。

  所以听到陈景恪这番讲解,他非常兴奋:“好办法,真是好办法。”

  “预备役让朝廷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优秀后备兵源,轮换制也能让军人有机会喘息。”

  “没想到古代竟然就已经有如此优秀的军制……可是为何后来就废除不用了?”

  朱雄英连忙背过脸,假装不认识他。

  这个外舅公,太没学问啦。

  陈景恪解释道:“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好处很大,可是此法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为在那时期当兵是没有军饷的,士兵还要自己负责采购武器装备,自己负责当兵期间的粮饷。”

  “虽然汉初有授田制,当兵就给分田。”

  “可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朝廷拿不出土地,授田制就名存实亡了。”

  “再之后征兵就反过来了,只从有田有产的百姓里征募,无田无产的连兵都当不上。”

  “对于百姓来说,负担一个义务兵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每年一个月的训练,大量劳动力无法从事生产,又进一步耽搁了农业生产。”

  “到了西汉中晚期,就已经有大量百姓因为兵役制破产。”

  蓝玉不说话了,他也是普通人出身,对繁重的徭役深有体会。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一普通家庭担负一名义务兵,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贫民出身,对此也是感同身受。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光武帝虽然是宗室之后,但从小生活在民间,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他得了天下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缓解百姓的负担。”

  “于是他将征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国家包揽了军队的一切开销,还要给军人发军饷。”

  “预备役也被废除,让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成产。”

  朱元璋赞叹道:“此举就可以看出,光武帝是一位懂得体恤百姓的明君。”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光武帝那确实是明君。

  陈景恪自然也认同这一点,光武帝和之后的明章二帝,那都可以说是君主的典范。

  但明君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现在恰恰就是在讲他们不足的地方。

  所以,他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光武帝虽然拿出了募兵制,却并未将此制度完善,之后的明章二帝也未能做到。”

  “甚至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未能将此制度完善。”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终于要开始讲重点了。

  陈景恪说道:“光武帝的募兵制第一个缺点,就是没有考虑兵源问题。”

  “募兵的特点是什么?自愿当兵。”

  “王朝初期人少地多,百姓基本都能分配到土地,能好好种地又有几个愿意出来当兵的?”

  “军队数量不够怎么办?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抓捕流民、让市井无赖甚至罪犯当兵。”

  “让囚犯当兵在之前也出现过,但那都是人手不足时期的临时办法。”

  “正常情况下,还是从良家子征募士兵。”

  “将之作为制度存在,就是从光武帝时期开始的。”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田有产的良家子更讲规矩,也更便于管理,作战能力也更强。”

  “流民、无赖、罪犯,这些人无牵无挂又道德败坏,上了战场偷奸耍滑,导致军队战斗力不足。”

  “这些人大量充斥军队,也导致军纪败坏。”

  “军人之前地位是很高的,但从这个时期开始将降低了许多。”

  “而且光武帝还未规定轮换制和退役制,这些人一旦加入军队,基本就意味着终身服役。”

  “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有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家给他们发了军饷,他们就应该一辈子呆在军队里。”

  “这么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人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除了吃饭还有别的需求。”

  “当时的统治者,完全否定了军人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在东汉时期,这个漏洞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恶果……”

  “因为没多久,豪强地主阶层就完成了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无所依,要么卖身为奴,要么就去当兵。”

  “于是职业军人正式出现,他们的职业就是当兵,终身服役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还有就是汉朝大量使用蛮夷雇佣军,比如乌桓就是以雇佣军出名的。”

  “这些蛮夷也没有土地,除了打仗别无生计……”

  “但这么做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以前当兵是义务,是为了保家卫国。”

  “现在当兵是为了钱。”

  “战斗力会不会因此降低且不去说,就说这种思想就很危险。”

  众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朱元璋直接说道:“谁给他们钱,他们就为谁打仗,原来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是从此时就埋下了伏笔。”

  陈景恪却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秦末和西汉末年,也一样演变出了混战局面。”

  “混乱必然会造成军阀混战,这和什么制度没有关系。”

  朱元璋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他的话相当于是将东汉末年的混乱,归罪于刘秀的政策。

  哪有十全十美的政策,王朝延续两百年基本都会病入膏肓。

  这是什么制度都无法避免的,至少眼下没人能找到跳出这个规律的办法。

  大明的种种改革,眼下看起来很好用,但以后会如何谁知道呢。

  难道就因为王朝灭亡了,就将罪过归于前几代君主吗?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陈景恪继续说道:“但是,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最重要的军制上出现如此大的漏洞,是极为不应该的。”

  “之后历朝历代也在摸索完善这个制度,其中以唐朝的府兵制最为知名。”

  “但府兵制也可以看做是征兵制的变种征募良家子从军,并分配土地。”

  “它的优点是建立了完善的轮休制度,从军三年可以休息两年,大致是这个样子。”

  “它的缺点也是终身制,没有退役这个概念。”

  “不过府兵一旦参军就可以获得四五百亩良田,士兵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而且府兵是征募,不是强制。”

  “愿意接受这个交易的就来参军,不愿意接受这个交易的就别来。”

  “百姓参军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军功爵制的激励。”

  “府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往往能以少胜多。”

  “只是后来随着大唐疆域的扩张,从长安到西域一来一往光路上就要耗费一年时间。”

  “轮休就变得非常麻烦,于是就从三年一休变成五年一休,后来干脆就不休了。”

  “得不到休息的士兵,逐渐开始厌战。”

  “而且随着土地兼并,朝廷手中也拿不出多余的土地分给士兵,府兵制就崩溃了。”

  “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主要采用的也是募兵制。”

  “而且他们的募兵制几乎走了东汉的老路,没有预备役,兵源不合格。”

  “没有完善的轮休和退役制度,几乎是终身制服役。”

  “唐朝君主的思想和东汉君主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么做是否合适。”

  “在他们看来,我给你发军饷了,你就得终身服役。”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拿钱买命的阶段。”

  “君主都做此想,下面的将军和士兵就更加的现实了。”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以前他们还没觉得,此时听陈景恪这么一分析才明白,其中的问题是多么严重。

  都不需要懂什么大道理,只要将自己带入普通士兵,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了。

  陈景恪没有在继续往下说,例子说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况且再说就要说宋朝了,这个朝代实在没啥可说的。

  元朝就更没啥可说的了。

  至于大明……现在说的就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良久,朱元璋才开口说道:“天德,你怎么看?”

  作为军方第一人,他自然要发表意见的。

  徐达开口说道:“景恪的意思我大致听懂了。”

  “按照他的说法,一个完整的兵役制度,应该包含预备役、轮换、退役等方面。”

  “从光武帝之后的兵役制度,在这三点上都存在疏漏。”

  “要么没有完整的预备役制度,导致兵源素质低下。”

  “要么轮换制度不合理,导致部分将士长期得不到修整,产生厌战情绪。”

  “要么就是没有退役制度,士兵终身服役。”

  “但不论哪个地方有疏漏,最终都会导致军队军纪败坏,战斗力低下的恶果。”

  众人也不禁点头,经他这么一梳理,事情就变得好理解了许多。

  陈景恪说道:“魏国公总结的很好,大致就是如此。”

  徐达继续说道:“当前我大明的军制,在这三方面都有问题。”

  “没有预备役制度,兵源素质较差。”

  “这一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实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

首节上一节362/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