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617节

  其实很多话,是可以好好说的,毕竟,方有德现在就在洛阳啊,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准备笔墨,本节帅现在要上书。”

  方重勇轻轻的拍了拍面前的桌案说道,暗示封常清不要在耽误时间了。

  很快,后者将墨研磨好,方重勇便立刻提笔写了一份非常正式的“奏折”,而禀告的对象,正是太子李。

  在奏折里,方重勇首先阐明,自己和银枪孝节军作为禁军,一直都是披荆斩棘,劳苦功高,骁勇善战,令各路敌军闻风丧胆。

  只是因为如今功高赏无可赏,才被昏庸的天子李隆基残害,不得不逃亡到汴州避祸。

  其次,方重勇又说如今河北叛乱,昏庸天子李隆基不顾首都安危,竟然跑到太原瞎指挥,又出了包括下令坑杀银枪孝节军在内的一系列昏招,导致河东军心涣散。

  他料定接下来一战,官军必败,河北叛军必定大胜。

  若叛军胜,气焰定然嚣张,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一定会南下。

  到时候河南危急,如头顶悬湖,随时可能倾覆。

  所以方重勇自请担任宣武军节度使,并统筹汴州、宋州、曹州、陈州、亳州、颍州六地军政民政,选拔团结兵,统一指挥统一训练,将他们组织起来抵抗贼军入侵,以免陷入各自为政的窘境。

  最后,方重勇言辞恳切的希望李可以同意这个要求。

  他在奏折中强调,因为被昏庸天子李隆基背叛出卖,银枪孝节军无论将校还是士卒,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恶气。

  这股恶气若是引导得好,则会发泄在河北叛军身上,成为报效国家的动力。

  但若是引导得不好,那就有哗变的危险。至于会出什么事情,方重勇也不可预测,总之不可轻忽。

  他这个节度使虽然对国家,对太子忠心耿耿,也可以不计较李隆基这个昏庸天子的昏招,却不能保证银枪孝节军所有人都受了气不出头。

  到时候他约束不住士卒,恐变生肘腋。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倘若发生,则实在是令人遗憾

  何去何从,还请太子速速定夺。军情如火,容不得半点犹豫。

  这份奏折写得很长,语气也很客气很谦卑,但表达的意思却相当明确:

  你给老子一个宣武镇节度使的官职,老子就帮你顶住河北那群吊人!以后听调不听宣,不会被你摆布也不会拆你的台子!

  若是不给,那你就等着看好了,银枪孝节军不把河南闹个天翻地覆,是绝对不会收手的。

  到时候你不但没人帮忙打仗,银枪孝节军反而还会破坏你原本的官府建制。说不定叛军就要一路打到扬州了,真要有那一天,我看你是哭还是笑。

  你可得给老子好好掂量掂量啊!

  写完奏折,方重勇将其交给封常清过目。

  “你觉得如何?”

  方重勇好奇问道,他知道封常清一向有主意。

  “节帅,您的胆子还真是大啊!”

  看完奏折,封常清面带苦笑说道。

  “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如果李拒绝,那我们就把河南毁了,然后逃到两淮。现在手里的粮秣足够我们吃大半年的,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呢?”

  方重勇嗤笑道。很显然,他压根就没去想当什么忠臣良将,已经完全把自己代入“反贼”的角色,思维完全契合那些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

  不过说实话,方重勇确实是一点都不觉得李会拒绝。而且他认为,就算李脑子发热要跟自己火并,那个号称是“小神童”的李泌,也是不会的。

  “节帅,您的想法不能说不好。可是据末将所知,汴州乃是四战之地,我们当真守得住汴州么?”

  封常清有些疑惑的问道。

  汴州这边的地形,他之前也大致上研究过。虽然不能说固若金汤吧,但也算得上是四面漏风。占据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根基,当真是有点一言难尽。

  非大智大勇着不可为。

  “你不懂,这就好比大俗就是大雅,大凶险就是大机缘。

  汴州这里,将来会成为整个大唐的支点。

  就好像是海上风暴的最核心,反而是最平静的,你们慢慢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

  把控住汴州,就是把控住了漕运。把控住了漕运,就把控住了大唐的经济命脉。

  到时候甭管是河北还是关中,汴州的运河只要一卡,瞬间就能让那些脑满肠肥的权贵们知道,什么叫做“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

  当然了,现在跟自己的部下说这些,还太过于超前了,他们也不懂运河在未来会有多么强大的威力。

  “去吧,誊写一遍,让李嘉庆带回洛阳。”

  方重勇大手一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河东那边的官军正在集结,似乎是想深入河北腹地,与皇甫惟明决战。

  而后者必定会带兵从邺城回师,与史思明两面夹击,力求反杀。

  这一战,影响会极为深远。

  官军赢,则河北被摆平,下一轮清洗开始。

  叛军赢,则朝廷权威崩溃,太子会顺势上位救场,河北叛军会气势如虹直扑长安。

  这一战不知道会打多久。

  但很显然,无论谁赢谁输,在此之间,河南的压力,会因此大为减轻!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窗口期,利用这个窗口期,足以做成很多事情了。

  “怎么还不去?”

  方重勇看到封常清没动,一脸疑惑问道。

  “节帅,太子若是派人来兴兵讨伐我们,该怎么办?比如说,您父亲带兵前来,我们是打还是不打?

  又该怎么打?”

  封常清压低声音问道。

  “放心,别人如何不知道,但某那个行事古怪的父亲,他是不会带兵来汴州的。”

  方重勇慢悠悠的说道,他心中非常笃定,那个大唐魔怔人,什么事情会做,什么事情不会做。

  这点在外人看来没法理解,因为他们没法理解方有德的心路历程。为了大唐的荣耀,哪怕是虚伪的荣耀,他也会奋斗前行,不顾世人非议。

  有银枪孝节军这一支王牌军帮他吸引住河北叛军的一路主力,方有德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难道他希望银枪孝节军继续南下两淮和江南,把大唐还没乱的地方也挑起战乱么?

  方重勇这次是吃定了方有德!

  ……

  这天,听说李泌来了上阳宫,李连忙到宫门外去迎接,一见面就询问道:“长安情况如何?”

  李此前是去长安联络各路权贵的话事人了,希望那些人能够鼎力支持李入主长安,登基称帝。

  但看李泌那张平静的脸,李就知道此行的结果或许不会太好。

  甚至是非常不好!

  “现在入主长安的时机,并不是很成熟。”

  李泌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韦氏、裴氏、杜氏这些大世家的人他找了。

  甚至连文坛的一些人,如颜真卿这样的,李泌也找了。

  但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官军还在圣人的控制当中,你到底想作甚?圣人若是带兵杀回来,你能不能挡得住?太子能不能挡得住?到时候死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简单说,就是不认为李可以成事。

  河东那边基哥明显握着一大坨边军精锐,你说个鸡儿呢!这些世家大族之人没有当着李泌的面骂娘,就已经很给李面子了!

  当然了,很多人也对基哥流露出明显的失望情绪,但情绪不能当饭吃。

  如果说当初拥戴李入主洛阳,以太子的身份在前线督战,还有那么几分道理的话;那么引李入长安,对于基哥来说,就是不加掩饰的谋反了!

  这和之前有本质区别,以至于长安那帮权贵,无人敢参与其中。

  “是这样么?”

  李哀叹一声,虽然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意料之中,但当他真从李泌口中听到结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

  想向基哥复仇的心思,像毒蛇一样,每日都在撕咬李的内心,让他痛不欲生。随着权势的到来,他沉寂的内心被激活,心中的痛苦与悔恨,也同样被激活。

  “殿下,现在正是时局变化的关键时候,我们静观其变为好。入主长安,为时尚早,不如踏踏实实的守住洛阳。

  殿下的努力,天下人都能看到的。”

  李泌安慰闷闷不乐的李说道。

  正在这时,一个宦官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对李躬身行礼道:“殿下,李嘉庆将军来洛阳了。”

  “他不是经常来洛阳么?”

  李一脸疑惑问道,不知道这位宦官到底在说什么稀奇事。

  “殿下……唉,奴说不明白,您还是去看看吧,奴现在给您引路。”

  李面前的宦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殿下,微臣与您同去吧。”

  李泌点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吧。”

  李叹了口气,心情无比烦躁。

第484章 生猛的行为艺术(上)

  看到被五花大绑的李嘉庆,身边居然没有任何护送之人,李泌好奇问道:“李将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倒是李走上前来,将李嘉庆松绑。其实,本来洛阳城的守军也能干这活,但李嘉庆愣是强烈要求那些丘八不要给自己松绑,务必要让太子看到自己的“惨状”。

  “太子,李相公,出大事了。方重勇跟银枪孝节军,占据了汴州。末将一时不察,着了他们的道,好在没什么人员损伤。”

  李嘉庆也顾不得这是城门口,一五一十的将汴州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太子李跟李“册封”的宰相李泌。

  听完这个劲爆消息,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河北贼军来势汹汹,将他们拦在黄河以北,洛阳这边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而银枪孝节军是天下数得着的强军,集边军精华,又在西域等地历练过的,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他们占据了汴州,对于李来说,可不一定是个好消息啊!

  “差点忘了,方重勇给太子写了一封信。”

  李嘉庆连忙将怀里的书信掏出来,递给李。

  “殿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此事非同小可,不得不从长计议!”

  李泌不动声色建议道。

  无论方重勇还是银枪孝节军,都不是能够轻易打发的。李微微点头,面沉如水,招呼众人回上阳宫商议大事。

首节上一节617/8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