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348节

  “如果能通过花钱雇佣这些蒙古人去帮助我们砍树,就能让他们减少劫掠的数量了。”

  看着赶着一群羊来售卖的蒙古头人,孙传庭的双眼忍不住眯了起来。

  “若是我们能够拿出足够的钱粮,想来那些蒙古头人是可以答应的。”

  摸着自己的胡子思索了一会儿后,周遇吉点了点头,然后迟疑的问到。

  “这么做真的是陛下想看到的吗?朝堂上的那些人,就不会弹劾?”

  “这你就不知道了,我们的那位陛下,是比你想的还要开明的,豹韬卫在京中之时,是经常与陛下一同用食,一同作训的。”

  “至于弹劾,有皇帝给我们撑腰,怕什么。”

  说着,伸手拍了拍周遇吉的肩膀,孙传庭笑着道。

  “等到将来我回京城,我举荐你入豹韬卫。”

  “谢将军提拔。”

  听到孙传庭的话,周遇吉的眼神顿时就亮了,连忙拱手谢道。

  “你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我这只是举手之劳,陛下看重武将,就算没有我,日后也必然扬名天下。”

  挥手示意周遇吉不用多礼,孙传庭笑了笑。

第355章 辽东需要副业,非常需要

  明三百年,辽东军管三百年。

  整个辽东都司境内,卫所上管军,下管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防御边蛮身上,百姓们一直处于一个高压状态,对于铺桥修路、筑坝修堤的事儿就没考虑过。

  大明对辽东的治理,处于一个一半是粥,一半是屎,就这么粥而复屎的过了两百多年。

  皇帝下令辽东废卫设府,算是打破了这个局面。

  在孙承宗的组织下,整辽东的百姓都被调动了起来,辽东想要锄大地,就先需要做一件事,伐木。

  从沈阳到辽阳,五十六个屯田卫所,每卫三千人,十五六万人在官道的两侧,对东北的原始密林进行着大规模的毁灭。

  每二十个人,被编作一组,设组长一人,分发斧头十把,锯子四把,长枪五把,麻绳十捆。

  二十个人分工明确,砍树、砍枝、挖根、拉树、剥皮、分块都有人负责。

  若是运气好,在林子里打到什么动物,整个班组都能打牙祭。

  伐木,是一件非常累的工作,但这些被招募进屯田卫所的人干起活来却是很积极。

  原因很简单,屯田卫所管吃,起码今年是饿不死的。

  而且,而他们是在为自己将来的田而劳动。

  “这姓孙的是越来越离谱了。”

  看着孙承宗传来要南运的木材数量,杨嗣昌忍不住叫道。

  辽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倒木运动,倒下来的木材都顺着三岔口,累计在了娘娘宫,也就是日后的营口市等待运输。

  辽东转运司现在的任务有两个。

  第一条是从天津、登莱两地将筹集到的粮食北运。

  第二条就是将辽东砍下来的木材南运到山东。

  在朱由校这个皇帝不知道的情况下,辽东巡抚孙承宗、天津知府袁可立、山东按察副使陶朗先、辽东转运使杨嗣昌四个人倒腾出来一条生产链。

  辽东砍下来的木头南运到天津和山东,由当地衙门接手后出售,然后用换来的银钱购买粮食再运到辽东去。

  大明的造船业从未衰落,而适合造船的杉木、松木、柏木、榆木在辽东随处可见。

  “大人,运不完,以我们现在的运量,根本就运不完。”

  苦着一张脸,杨嗣昌的副手周顺看着杨嗣昌道。

  “我们一月最多运走三千根原木,但他们这个月却送来了八千根,如果再算上以前没运完的,这现在多出来的都够我们运上两个月了。”

  “头疼啊。”

  将手中的清单放在桌上,杨嗣昌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额头。

  “大人,为何不在辽东设置船厂,就地将这些原木制作成船只呢?”

  看着闭眼的杨嗣昌,周顺忍不住小声的在他的耳畔道。

  “若是有条件造船,那我们需要南运的木材量就少了很多。”

  “开船厂,这是我能拿的了主意的吗?”

  听到周顺的话,杨嗣昌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那如果我们自己开呢?”

  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后,周顺小声的在杨嗣昌的耳畔道。

  “小的认识几个船厂主人,他们有能力造船,但在辽东衙门却没熟人,怕在这里受了欺辱,所以一直不敢北上。”

  “若是杨大人可以在孙巡抚那里给牵个线,他们可以出人帮助辽东巡抚衙门在辽东开办船厂,条件也很简单,就是给他们的木材价格低一些。”

  “这,可行吗?”

  闻言,杨嗣昌明显是心动了,但还是犹豫道。

  大明的官场上,官商勾结,或者说明面上的官商勾结是个大忌。

  你能做,但你不能放在明面上。

  “要是让朝廷的人知道我们帮助商人开办船厂,恐怕到时候就不止一个人会弹劾我们了。”

  “都是为了国事嘛。”

  看到杨嗣昌明显是动心了,周顺当即道。

  “他们的要求也不多,只要辽东巡抚衙门点头可以给地,匠人他们都有。”

  造船业,是一种重工业,拥有一个极为复杂的生产链,在造出一艘船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官方衙门去协调。

  桐油制备、龙骨制造、木材晾晒加工、船帆编制,这都需要配套的生产,这都需要官府衙门去调配。

  看着眼前的周顺,杨嗣昌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会儿后,终于点头到。

  “行,我写信给孙巡抚,请他定夺。”

  娘的,被逼疯了。

  随着辽东这边的仗越打越大,每月需要转运的粮草物资越来越多,转运压力增大,他辽东转运司要船,要大船。

  但是,山东的北清河船厂每月出厂的船只数量是有限的,还有一部分给了天津水师。

  这既然买不到船,那他就只能想办法自己造了。

  这么想着,杨嗣昌当即令人研墨,开始书写一封给孙承宗的信。

  都是为了辽东嘛。

  就当杨嗣昌给孙承宗找事儿干的时候,孙承宗则是在给熊廷弼找事儿。

  “熊经略,不能让那个孙传庭再在草原上驻扎了,给他运输粮草的损耗太大了。”

  身着一身大红官袍,熊廷弼刚回到自己在沈阳的经略衙门屁股还没坐热,孙承宗就找上了门。

  “从娘娘宫往沈阳运粮还算顺畅,但从沈阳北上,辽泽难行,我们已经不知道丢了多少粮车了。”

  “这我也知道,但现在我们必须咬着牙将这关挺过去。”

  闻言,熊廷弼掀开茶杯的盖子喝了一口后道。

  “只要这次孙传庭能在草原上立威,逼迫察哈尔退走,将科尔沁和内喀尔喀安抚下来,广宁最少能安稳个两三年。”

  说着,熊廷弼示意孙承宗坐下。

  “只要蒙古诸部不再袭扰边关,到时豹韬卫东调,我就有把握一举荡平建奴,给辽东带来最少三十年的安宁。”

  “道理我都懂,可是。。。哎。”

  说着,孙承宗摇着头叹了口气。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河套,一个叫黄河河套,一个叫辽河河套。

  内蒙古东部、辽宁省都是产粮大户,其中土地规模最大的地方就是辽河河套区域。

  但在这个年代,那个区域不叫河套,叫辽泽,辽河的两侧全都是难行的沼泽。

  大明辽东长城在镇安堡一段,没有直接东进,而是往南修,修出了个V型的缺口,把辽泽放在了长城外面。

  但现在想要给孙传庭运粮,走辽泽是最快的,为了给他运输粮秣,辎重队不知道在辽泽陷了多少车了。

  伸手拍了拍孙承宗的手臂,熊廷弼对站在门口处的贺世贤挥了挥手。

  “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一个妙人。”

第356章 和尚的奇妙用法

  “这人是?”

  看着被带进来的人,孙承宗皱起了眉头。

  看发型,是个蒙古人。

  头发怎么梳,是个讲究事儿。

  汉人讲究全留,顶多修修鬓角,而蒙古、女真诸部则是髻。

  蒙古是天灵盖上留下一个椭圆的发髻,背后留有一到三条辫子。

  女真人就是金钱鼠尾了。

  眼前的这蒙古人,脑袋上左中右留有三条辫子。

  虽然熊廷弼让人给这蒙古人穿上了一身华丽的衣服,但气势上不去,还是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这位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之子,布和宰桑。”

  将手中的盖子扣在茶杯上,熊廷弼笑着看向孙承宗道。

  “他是带着受我大明册封,与我大明互市的目的来的。”

  “哦?”

  闻言,孙承宗狐疑的看向熊蛮子。

  “孙知府如今尚且领兵留草原,他还没遣人传来消息,说科尔沁接受册封,熊经略是从何处找来的人?”

  “因为孙传庭带兵去了草原,让科尔沁感觉到害怕,所以他们派了这厮去老寨,向建奴请求援兵。秦邦屏他们当时在马勒寨探听消息,见到了这厮从广顺关到了建州,趁他回去的时候,袭击了队伍,将这厮给抓了回来。”

  听到了孙承宗的反驳,熊廷弼挑了挑眉毛。

  “本官前番屡次派遣使臣去科尔沁,想要让他们接受我大明的册封,但他们都没答应。”

首节上一节348/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