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117节

  正当张天赐思考着,该怎样向基层推广自己想的政策时,门外却传来快步的跑步声。

  只见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进御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不好了陛下!”

  “工部尚书赵?赵大人,去世了……”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瞳孔一缩,猛地站了起来:“赵?走了?他……”

  只听那太监哭哭啼啼,哽咽的说道:“赵大人刚刚和侍郎李敏李大人在做规划,赵大人觉得有些累,便让侍郎大人出去叫一趟车,没想到就这么短短的一阵功夫,尚书大人就去世了。”

  “李敏李侍郎正在往这边赶,他说尚书大人留下了很重要的东西,要亲自交给陛下。”

  朱元璋先是沉默,随后张了张嘴,好像要说些什么。

  过了片刻后,朱元璋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只是长叹一声,沉默的坐回了座位上。

  张天赐坐在一旁,见朱元璋虽然表情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却能从朱元璋的眼底,看出很明显的落寞和难过。

  听其他官员说,赵翥当年是举家投奔于朱元璋手下,从中层一路干到的上层。

  期间一直兢兢业业,这才在建国后让赵翥接了单安仁的班。

  这么一个陪了自己快要十年的人,就这么突然的离世了,对朱元璋这个四十六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难以跨过去的打击。

  朱元璋的年纪也不小了,看着一个比自己稍大十余岁的人突然去世,也给朱元璋一个不小的打击。

  张天赐在一旁思索片刻后,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赵?赵尚书为国殚精竭虑,更是完成了赵工级战船的制造,和致远级战舰的设计。”

  “于大明海军事业来说,赵尚书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微臣建议不能以一般的官员丧事来办,当为赵尚书封侯列传才可。”

  赵?,一个后世历史中籍籍无名,只能在一些文献中,偶尔看到一个名字的人。

  本以为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不会是什么出彩之人。

  却不想这样一个史上无名的人,仅仅依靠张天赐的口述和丁点记忆,便造出了早期的巡洋舰。

  虽然和原本历史中的,大清购买来的致远号还比不了。

  但是毕竟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有了赵?这个开头,后世的大明,只需要在自己建造的致远号上,在慢慢优化革新就可以了。

  可以说,大明造船业的地基,一是张天赐的蒸汽机,二是陶成道设计的传动轮组,三就是赵?将设计落地。

  正在这时,工部侍郎李敏脸上带着泪痕,神情落寞的来到御书房。

  刚一进御书房,李敏便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对朱元璋带着哭腔说道:“微臣李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215章 为国推演,为工殒命。

  “微臣见赵尚书去世,便先行告诉其家人,以至于迟来见圣,还望陛下恕罪。”

  只见朱元璋随意的摆了摆手,作为老农出身,朱元璋认为先将死讯告诉家人自然合情合理。

  朱元璋叹息一声:“李敏,你也不要太难过了。你来是给咱送东西的吧?”

  “是什么东西,让赵?亲自让你交给咱的?”

  李敏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张很大的,被折叠的纸。

  这纸的尺寸是工部专用的尺寸,专为工部使用。

  李敏小心翼翼的将纸张打开,待张天赐看到完整的图纸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卧槽,这是……”

  张天赐忍不住立刻上手,轻轻抚摸着纸张上的概念图,甚至就连瞳孔都在微微颤抖着。

  李敏这时在一旁带着哭腔,对朱元璋说道:“师父在去世之前,便口述要我写下设计理念,而这具体的设计图,则是师父颤抖着手,一点一点画出来后,才允许我腾抄上来的。”

  “师父说,他认为,未来飞机不应只在陆地起飞,更应在海面上使用。”

  “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师父到底想到了什么,但是既然这是师父的遗愿,微臣斗胆向陛下请愿,希望朝廷能满足师父的遗愿。”

  张天赐满脸震惊的看着概念图,随后紧盯着左上方的文字,一字一句念了出来。

  “第七代战舰……”

  “为多架飞机停靠做准备……”

  “船内应配有自卫火炮,自卫机枪……”

  “此船作为大海航行,飞机母港,我建议此舰名当以【航母】为名……”

  当念到最后,张天赐甚至连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

  赵?,这个生活在十四世纪末的老人,竟然能凭借一己之力!

  在这个蒸汽机和发电机还很原始的年代,只从科学部的飞机原型,就能推测出未来航母……

  张天赐先是感觉到不可思议,随后闭目长叹一声。

  赵翥……你有此才,是我张天赐眼拙了……

  你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去世了?你去世了,又该谁来做那海上百万师的奠基人啊。

  为国推演,为工殒命。

  赵翥都做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能给赵?一个好的交代,张天赐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另一边,虽然朱元璋看不懂这张概念图有多么离谱,但是朱元璋却能看懂,这概念图上方的战争理念。

  “若是此船能造出,岂不是说这船能航行至何处,我大明的领空,便能延伸到何处?”

  说着,朱元璋眼睛一眯,陷入推演之中。

  不过片刻,朱元璋逐渐瞪大了眼睛:“可行,完全可行!”

  “赵翥,你……走早了!”

  随后,朱元璋又接连叹息两声,犹豫片刻后,对张天赐和李敏摆了摆手:“今日太晚,明日早朝再谈吧。”

  “对了,张天赐,你认为咱大明,现在能造出赵?设计的这个吗?”

  张天赐微微摇头:“不太可能,便是造,也只能造一个丐版的。”

  “不过赵尚书的设计却很完美,可以说在宏观上,一切需要注意的点,都被赵尚书设计进去了。”

  “可惜……”

  赵翥这设计,在张天赐看来简直完美无缺。

  是,这概念图只有外表的三视图,以及内在的简易区域分布。

  但是此时可是十四世纪啊,赵翥可是一个普普通通,史书上只留下“赵翥”二字的人啊。

  这份概念图,在张天赐看来,简直就好像是对着辽宁号腾抄的一样。

  虽然数据上有些保守,具体的甲班分布也没画出来,但是那些都是不重要的细节。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时代,有就要比没有强!

  能有这份眼光,张天赐相信,赵翥之才,未有陶成道可出其右。

  就连自己都比不上!

  朱元璋闻言,沉默片刻后也是叹息一声:“是啊,可惜了……”

  第二日一早。

  文武百官上朝时,纷纷觉得有些不对劲。

  今天工部的尚书、户部的死敌、资部的最大合作伙伴,赵?怎么没来?

  难道又去山东出差了?

  等到朱元璋入位,原本还很轻松的文武百官,却听到了赵?的死讯。

  徐本咣当一声,手中的折子直接掉在了地上,眼中立刻噙满了泪水。

  “赵?为公,殚精竭虑,昨日在做完最后一件事时,含笑而去了。”

  听着朱元璋的话,徐本似乎想做疑惑的表情,似乎又是在控制着自己不要哭出声。

  过了好一会,徐本才缓过神来,弯着腰,好似一瞬间变老了一般,颤抖着手从地上捡起了折子。

  虽然对赵?的身死,感觉到十分难过。

  但是工部尚书的位置却不能空出来,朱元璋宣布,先由李敏代替。

  等仵作验证赵?,确实是正常死亡之后,再由李敏正式担任工部尚书一职。

  至于赵翥去世的葬礼,若是赵翥死在家里,那还是应该让自家操办。

  但是赵翥是去世在工作岗位上,又应该由朝廷来办。

  好在后来赵翥的家人,拿出了赵翥提前写好的遗书。

  遗书中赵翥希望不要麻烦朝廷,一切由家里简单办一些就可,最好吊唁停灵之后便直接下葬,一些无用的流程和礼节便免掉。

【厌世小说中 转站二94 83 27 8.0 0】

  对于这样一个为了国家而去世的人,文武百官以为朱元璋会赏赐一些金银,然后在给赵家赏赐一个牌匾什么的,最多也只是封个侯而已。

  不出百官所料,赵?奠定大明海军未来,被朱元璋封为【致远侯】。

  但是让百官没想到的是,除了照例给赵家赏赐的千金外,朱元璋居然直接打破惯例,要为赵翥成书立传。

  这一下可让文武百官都震惊了!可是在前朝从未发生过的事!

  那些被立传的人,大多都是去世一二十年之后,由后人整理资料为其立传。

  毕竟能被立传,那就相当于已经拿到了进入史书的门票,还是单独一本的那种。

  一时间,因为赵翥立传这件事,整个官场上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

  既为老友去世,而痛哭伤心官员。

  也有羡慕赵?,能获此殊荣的官员。

  怕文武百官明面上臣服,暗地里败坏一个为国而死忠臣的名声。

  朱元璋直接让太监将赵?设计的航母概念图,展示给百官看。

第216章 你别管对不对,唬人就行

  太监将赵翥设计的概念图展示给众人。

  文武百官见朱元璋亮出赵翥的航母概念图,先是仔细观察,随后又开始窃窃私语。

  在看到这不对称的长方形船时,文武百官先是感到疑惑。

  随后当他们看到上方对未来海战的预测时,又纷纷默不作声。

  尤其是武官一列,在看到赵?上方的预测时,先是疑惑,心想这航母的作用就是这个?这值得陛下这么重视吗?

  待细细品味一番后,武官们又纷纷点头,暗暗想到这海空一体还真的很可行。

  尤其是留在朝廷的傅友德和蓝玉,无不对赵?的想法啧啧称奇。

  傅友德暗道:“想不到赵?这个死心眼子,能想到这一层……等等,这岂不是说,他在战略上比我还厉害?”

首节上一节117/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