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42节

  因此也可以说,至今流传的过年习俗当中的“二十五磨豆腐”,恐怕最早也就只能追溯到明朝了。

  不过豆腐这东西,可以说在明朝爆发出了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强悍作用。】

  忙年歌只算个引子,各地版本大同小异,挑选着按最大众的写。

4章 豆粕

  “此物……莫非是豆花?”

  鲁肃弹了弹笔杆,若有所思道。

  眼见着其他人将好奇的眼光投了过来,鲁肃便正色解释道:

  “吾在江东见过一物名为豆花,据说乃是淮南王求金丹时意外所得。”

  “此物状似黄絮结块,味酸腥而不耐放且制作较繁杂,多为稚童伴飨之物。”

  这个说法倒是与光幕所说的能完全吻合上,听着鲁肃描述的豆花样子,再看看这光幕上后世展示的豆腐。

  其状如玉且尤嫩滑,色如凝脂而不觉腻,难怪说文人雅士甚爱之!

  庞统也小小叹了一声道:

  “明明乃是吃食,却以腐为名,难怪说此物难登大雅之堂。”

  单从名字来说就不太合适。

  法正不胜赞同,并与庞统试言此物更适合换个什么名字。

  刘备则是看着那北宋的亡国之人所撰之书名,心中有了小小怅然。

  世祖延续汉祚虽定都洛阳,但仍旧尊前汉京都长安。

  故而从那时起,时人皆谓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

  少时东京求学,走马斗狗竞衣服,如今临西京治民,不知那被董卓付之一炬的东京,如今还有几分人烟?

  故而远看着那两宋亡国后,其民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刘备也多了几分唏嘘,与其作者倒是也有了几分共鸣:

  如若可以,他刘备何尝不想于东京庸愚一生,不必挂念天地之威?

  要是没有这么多祸事,那如今在东京孟德应当还会扒美妇墙头偷瞄而遭人追殴,袁本初也定会大声嘲笑但最终还会拉上一把。

  公孙伯圭应学有所成后归幽州领白马戍边,他刘备在东京待到倦怠说不定也会领二弟三弟前往幽州拓边……

  刘备一时间有些痴了。

  孔明不说话,但手上根本没停过,被后辈称简单的制豆腐四步已工工整整列于纸上。

  而在每个操作步骤后面,孔明也在尝试从简单四个字当中拆解出更多更简单更可行的步骤。

  就如最简单的磨豆滤浆,灌入磨盘的是干豆还是湿豆?湿豆的话需要浸水多久等等。

  后辈说根据选用点浆物的不同,所成豆腐便会大相径庭。

  但根据孔明经验来说,此等制物步骤亦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说,单单第一步的差异就可能会使所成之物完全不同。

  因此孔明第一时间也在心里琢磨,这制豆腐之事,该交予谁合适呢?

  ……

  “汴梁果真丢矣。”

  赵匡胤黑黑的脸上也浮现了明显的几分疲倦之色。

  前面后辈所说的苛捐杂税与军费用度之间还没理出来个头绪么,此处便看到两宋灭亡,文人著录追忆旧都。

  而从其称呼来看,虽然早前便有预感这北宋改南宋多半牵涉到迁都,但此刻亲眼看到定都临安城,还是觉得分外难以接受。

  这地方他也并不陌生,毕竟控吴越国者,便是临安钱氏。

  钱此人为唐朝的镇海军节度使,却先后称臣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他此前雄心勃勃时也曾嘲笑过彼辈,只知偏安一隅作人臣妾,结果没想到……

  赵匡胤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而直至此时再回想起光幕中得知的南宋文人所叹,心中也多了几分明悟,心情分外复杂:

  “果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毕竟这吴国大皇帝先后定都建业和武昌,皆乃临江水之城,犹有北进之意。

  而这临安,北上渡江尚需五百里,此等心性较之孙权相差远矣。

  牵涉到迁都之事,赵光义便自动偃旗息鼓,专心看着光幕好似全身心都投入了一般。

  赵普则是站出来轻声安慰:

  “如此看来虽遭国难,然百姓亦念官家之治,念我宋之福泽。”

  “有败其罪或多在天,非人所能为也。”

  虽然那交子之祸和昏君之罪都有所提及,但此时赵匡胤也只能暂时让自己相信这个说法了。

  至于这豆腐……

  赵匡胤抬手指了指,随口吩咐一内侍道:

  “将其制法抄送于御膳房,可从民间寻一二磨豆腐之熟手加以改进,以添元旦之菜品。”

  虽没吃过,但想来既然这《梦梁录》能对豆腐有所描述,那民间应当不缺做法才是,令其看相关记载改制便是,应当不难吧?

  【换个角度看,明朝能将豆腐的科技树完善除了时间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因为从春秋战国开始研究的农耕技术在带明时达到了一个初步的完善。

  在大豆种植上,秦汉认识到了施肥的重要性。

  两晋南北朝时,铁齿耙发明使百姓更易于平整土地,作物混种的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唐宋两朝,南方的水旱轮作和北方的犁深耙细各有特点,切切实实提升了田地亩产量。

  元朝时更进一步,先人们首次认识到了保墒的重要性,开始学会利用平整土地的手段,使土壤上层密实以锁住下层水分和养分。

  另外就是虽然古人看不到也不知道大豆根瘤菌的作用,但同样也发现了大豆的种植能很好的保证土壤中养分的存续。

  增加土地肥力,改善农作物轮作制度,这些东西并不需要显微镜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再加上大豆种植技术的改进,终明一朝,大豆的种植面积是一直都在扩大的。

  从明中期开始,大豆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两千万亩,年产逾三百万吨,达到了历史高峰期。

  大豆亩产量飞速提升,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制作技术也被改进,这种食物也正式走进了千家万户,王侯黔首皆食。

  而制作豆腐的残余物豆粕,则引领着明朝再次攀上了一个传统封建帝国新高峰。

  就像宋继承了唐的造纸技术并发扬光大一样,唐宋的百姓就已经发现可以利用大豆榨油,而且无论是榨油还是制豆腐过程中残留下来的豆粕豆渣,都是极为优质的牲畜饲料。

  而对完全不缺大豆的大明来说,此物最大的意义就是使民间养马更为容易。

  明朝的马政相比较汉唐两朝并无多少新意,但靠着价格极为低廉但营养丰富的豆粕,明中期的全国马匹数量远逾汉唐。

  虽然其中有多少合格战马还是两说,但对明朝来说,大豆产量的迅速攀升,确确实实降低了养马的难度门槛。】

第485章 舍近求远之法

  马匹!

  听闻牵涉养马,甘露殿中众人顿时更加聚精会神。

  认真算来,如今唐开国也才十三载而已。

  在场的当中,即便是资历最浅在默默抄录文字的褚遂良,也是跟随父亲先投的西秦霸王薛举。

  薛举战败后,褚姓父子才被招徕到了秦王府。

  而隋末这场乱世,能激流显名者皆有善之骑兵,最终能驭精骑力压群雄者,方才成功站在这里,执掌帝国命脉。

  这个过程中的参与者几乎都很难避开与马匹打交道。

  如今能站在甘露殿的,或通文略,或善武谋,但无论文武,皆知马。

  也是因此,之前得到有关养马和马政的只言片语也被李世民空前重视,并亲自写信给张万岁并遣使慰问,引得这位太仆少卿感恩莫名。

  但倒也没想太多,毕竟陛下念旧情这件事对秦王府旧人来说属于人尽皆知。

  至于那些养马的零散言语,或是收录天下善养马者上书所得吧。

  此刻站在这里,又不用抄录光幕所言,杜如晦思索了一番便明白其中简单的关系。

  那明朝人口更多又遇气候转冷,也唯有重视农业才能养得起天下,这个过程中既能肥田又宜轮作的大豆自然受青睐。

  结果便是大豆越种越多,在不得不吃大豆的情况下,有人前赴后继的研究,最终让豆腐变得更加好看了。

  而这样再重新回头一看,大唐不喜豆腐的原因就再简单不过了恰逢气候正好,田地所出之稻麦足够百姓果腹,谁会吃力不讨好的去研究什么豆腐呢?

  杜如晦嘿嘿一笑,小声将自己梳理出来的想法跟房玄龄讲了一下。

  房玄龄扬了扬眉毛表示赞许,同时也小声道:

  “看来这算学确有明理之效,克明与我同学不至一岁,辨析之才又见长也。”

  想起来那些繁复的数字与稀奇古代的题目,杜如晦顿时便想苦笑。

  经学典籍之类还能算是学一本少一本,但这算学一途,真是让杜如晦再深刻不过的明白了庄周的“有涯随无涯殆已”之言。

  如果这名为闻莽的后辈所说非戏言的话,这算学上通穹宇下触民生,可称得上是擎天之学,他杜如晦再过四年便也五十岁了,皓首穷经不知能否见这算学风采之一二否。

  不过杜如晦的这般伤怀心思顷刻间就被李世民抹了个一二。

  “着令司农卿议豆事,拟增设菽豆署掌肥田轮作豆粕诸事。”

  “着令导官署与仓部司,试制豆粕,与典牧署相合,试其功效。”

  “着令太官署珍馐署改豆腐,使其贴合后世样貌,以风行天下令百姓皆愿种豆。”

  这确实是一个年轻帝王的风格,对李世民来说,此前那些关于养马的零言碎语太过宽泛,只宜张万岁这样的善马者细细研究。

  但这大豆的作用可以说相当直白,压榨制油,磨浆作豆腐,余者豆粕再肥马,可谓是一豆三吃。

  如果再算上那大豆的什么瘤子菌的肥田之效,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一点上后辈说的倒是没错,不明白也不要紧,他只需要知道这大豆有肥田效果就行了。

  马食豆愈肥也不是什么秘密,从前汉起便有喂马豆饼的做法,但那是用完整的上好的豆子所制,成本上来说自不相同。

  而李世民同样也相当清楚,就不说让家家户户皆有马的梦话了,只要这大豆能令每个村子多上三五匹马,那他相信这唐之风貌与此时定然完全不同。

  ……

  刘备喜上眉梢:

  “此物虽易,利民于无穷。”

  他说的自然便是在那光幕中一闪而过的铁齿耙。

  实际上这东西对他来说算不上陌生,毕竟平整土地是北方种田的硬性需求。

  关中百姓也皆有耙务农,只不过全是木或竹制,并无铁耙。

  而这铁耙的打造也相当简单,甚至都不用拽着铁匠比划,只需要拿个竹耙过去让铁匠对照着打一个就行了。

  亲眼见到这东西更大的意义还是让刘备豁然开朗。

首节上一节442/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