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56节

  “京城分割成东、南、西、北四块防区,分派给重臣负责。

  京军在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之外,再加一个骁骑营。兴安侯徐亨,升任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执掌骁骑营。

  北面,由朕亲自督军,兴安侯总督军务,左都御史王文参赞军务。

  都督范广、陶瑾率领神机营负责防守元土城与安定门,由王诚、张永任神机营监军,大理寺卿俞士悦参赞神机营军务。”

  大臣们终于不再沉默了,胡率先反对:“陛下怎么可以亲临战阵,若是再有损失,我大明危矣。”

  然而由于陈循、于谦、王文都站在新君一方,勋贵中领衔的兴安侯也支持皇帝,其他人也都知道今天的朝会非比寻常,不能轻易发言,所以并没有人附和胡。

  朱祁钰回道:“我只在城楼上督战,又不出城。北京可是天下第二坚城,我只让你们防守,又没让你们进攻。若你们还是连城墙都守不住,让瓦剌攻了上来,那咱大明也没必要存在了,都散了吧那就。”

  胡闻言也不在坚持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白:若是们废物到连北京城墙都守不住,那就全滚蛋吧。

  大臣们也知道,这是在齐王府,西厅外面站着的,是真敢杀大臣的齐府亲卫。再有人继续说丧气话,皇帝真的敢大开杀戒。

  而且给定的罪肯定是居心叵测、勾结瓦剌,战前畏敌、扰乱军心。这样的罪名扣下来,死了也是白死,都没处申冤去。皇帝再添油加醋,四下一宣传,那名声就彻底臭了。

  胡见其他人都退缩了,心里百感交集:这要是真让皇帝在阵前建功了,那以后这个威望可就大了去了。太上皇的土木之败,算是彻底给新君作了嫁衣了。

  王直却在一旁,什么都不说,这位老尚书也想明白了:于谦这个兵部尚书不反对、陈循这个内阁首辅也不反对,王文这个左都御史不反对,那光自己和胡反对,还有啥意义呢。

  王文则是都快感激涕零了,新君给了自己参赞军务的机会,这战事成功之后,必然能分到好大一份功劳啊。自己现在在内阁中排第四,前面的胡和王直明显不可能成为景泰朝的首辅,所以新君这样给机会,明显是把自己当成下任首辅栽培了。这要是再不感恩戴德,那还是人吗。

  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以北城和西城两个方向最为重要。分配完北城的防务,朱祁钰继续分配西城:

  “西城,由御马监掌印太监刘永诚总督军务,由内阁首辅陈阁老参赞军务。负责西直门、阜城门,以及彰义门的防务。

  孙镗率领三千营,守卫西直门。刑部右侍郎江渊参赞三千营军务,舒良监军。

  西宁侯宋杰升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驻守阜成门,镇远侯顾兴祖任副总兵,协助宋杰。

  刘聚统率御马监四卫,守彰义门,王勤任监军。”

  至于东面、南面,朱祁钰说的就比较简略了:“东面,由驸马都尉焦敬总督军务,工部尚书周忱参赞军务,陈祥负责监军。

  南面,由成国公总督军务,吏部右侍郎赵新参赞军务。御用监掌印王瑾、内官监掌印成敬,及阮安、阮昔负责监军。”

  朱祁钰只确认四城九门的主要负责人,剩下的细务,便交给于谦全盘负责了。

  首先,对皇帝的分配,最满意的是勋贵们。本来土木堡之变,勋贵损失惨重,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大大降低。

  现在皇帝却推出了兴安侯,作为勋贵中扛大梁的人。这让勋贵很是振奋,毕竟让勋贵们自己找,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了。再加上总督东城的驸马都尉焦敬、总督南城的成国公朱仪,皇帝已经对勋贵给足了信任。

  其次,同样满意的是武将们,石亨、范广、孙镗三人,执掌了京军三大营,可谓是深受重用,前途无量。其他武将也是各自升官重用,有了杀敌立功的机会。

  对于朱祁钰来说,先让勋贵和武将们满意,才是最重要的。文官们不会领兵杀进皇城,但是勋贵和武将会。

  所以也只能让于谦牺牲一些了,不能让你一个人把风头出尽了,最后其他文臣武将受不了了,把桌子一掀,直接回去找太上皇了,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至于文官里面,受益的是陈循、王文、江渊和俞士悦。朱祁钰在着力地扶持陈循和王文,希望早点把胡、王直压下去。

  对于太监,朱祁钰的态度就更明确了:金英和兴安,这内廷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物,我也不动你们,我也不理你们。你们干你们的,我干我的,大家各不相扰。

  至于怎么结局,朱祁钰也早想好了:等有宋以来,唯一造反的太监曹吉祥攻入皇宫之后,金英、兴安与曹吉祥里应外合,意图谋反,拥立太上皇复辟。

  金英赐死、兴安凌迟,一众亲信太监全部抄家。万宸妃及其所生皇子、公主不幸被乱兵杀死。皇太后、太上皇、钱皇后受到惊吓一病不起,身边的太监宫女都被乱兵杀害。

  那时候便可以扫平内廷、掌控皇宫了。所以现在对于金英、兴安这俩,朱祁钰直接就不搭理了,你们爱干啥干啥吧,最好能直接造反,那就更省事了。

  观察完众人的反应,朱祁钰便笑道:“兴安侯、成山侯、郝公留下,其余人散了吧。”

  大臣们非常地痛快地就告退了,今天朝会的信息量太大,众人都忙着回去交流探讨去了。

  目送众人退出,朱祁钰恢复了轻松自在的神情,对面前的几人笑道:“坐,坐,大家都坐。来,成山侯坐我旁边,一会咱们吃点饭,然后一起去城外视察军务。”

  王通闻言,连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回道:“罪臣惭愧,弃土失地,有辱国家。又早已被废除爵位,万不敢担成山侯之称。”

  朱祁钰亲自起身,将王通扶起,执其手抚慰道:“爱卿勿忧,打完这场仗,朕就给爱卿恢复侯爵,并且给予世袭罔替,作为补偿。

  交趾之弃,都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个大奸臣蒙蔽先帝造成的,和爱卿有什么关系。三杨最后逍遥法外,却让爱卿不仅失去爵位,还蒙冤入狱十二载,朝廷处事,真是不公。”

第109章 王通承恩誓效忠 皇帝以利诱范广

  不等朱祁钰说完,王通已经情绪崩溃,跪在地上,抱着朱祁钰的大腿,哇哇大哭起来。

  这些年王通承受了太多太多,丧失交趾的罪责,大部分落到了王通头上。王通经受了满朝文武的弹劾,百口莫辩。最后爵位被夺,家产被抄,在狱中关了整整十二年。

  从宣德二年,王通率军撤出交趾,到现在过去了二十三年。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有人公开站出来,说王通是冤枉的。

  王通压抑了二十多年的委屈,从未在人前表露过内心的脆弱。只是这一刻,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将满心的委屈发泄了出来。

  朱祁钰就这样静静地守在一旁,直到王通将情绪完全宣泄了出来,文才扶着王通在榻上坐了。

  这时候王通才不好意思起来:“陛下恕罪,臣失态了。”

  “成山侯不必挂怀,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把交趾拿回来的。还有麓川、缅甸,整个那一片,迟早都是咱大明的江山。”

  王通闻言,立即振奋起来:“陛下信得过臣,臣愿领兵复征交趾,就算臣死了,还有臣的儿子、臣的孙子,臣一定要杀回去,把失去的重新拿回来。”

  “好,光复交趾的功臣名单中,一定会有成山侯的名字,这是朕的承诺。”

  王通闻言,又要下跪,朱祁钰赶紧扶住:“成山侯不必多礼了,咱们一会吃了饭,便去视察军务。咱们先拿了也先的狗头,然后再去攻略南方。”

  兴安侯徐亨也在一旁附和:“陛下说得好,瓦剌也是三杨那帮奸臣扶持起来的,我们早就该去拿也先的狗头了。让也先多活了这么多年,真是便宜他了。”

  朱祁钰带着王通、徐亨、郝义、何宜,一起到东偏房,一边等着吃饭,一边聊着京城防务。

  看着眼前几人,朱祁钰心里舒坦多了,自己的亲信,终于可以凑齐一桌人了:徐亨是姻亲、何宜是心腹谋士、郝义是嫡系太监。王通更是没得选择,除了自己,换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肯巨大的代价,替他平反。

  不多时,暮雨等人端着饭菜走了进来,郝义忙站起身来,帮着端菜。徐亨与何宜只是向暮雨等人点头示意。

  王通不认识暮雨等人,也不知该如何相处。朱祁钰笑道:“成山侯不必拘谨,她们几个是我的宠妃。我怕被那些烂人下毒,毁了生育能力,所以身边还没来得及弄丫环、太监,只能先让宠妃们亲自侍候着了。

  我家里不讲繁文缛节,行义见了她们都不执着于那些虚礼,您这位侯爷就更不必拘谨了。”

  王通可不敢真相信这种话,到底是皇帝宠妃,着实怠慢不得,于是还是起身拱手,向暮雨等人告了罪,才又坐下。

  暮雨颇不怕生,对王通笑道:“侯爷不必客气,我们本来就是主人的丫环,侍候人是应该的。什么侧妃,那些都是给外人看的,实际上在家里没外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更愿意做主人的奴婢,所以侯爷千万莫见外,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就好。”

  王通连忙笑着致谢。

  暮雨又凑到朱祁钰耳边,小声嘀咕道:“夫君,今晚再让我们四人为夫君舌浴好不好?”

  朱祁钰回道:“我们要出城,到军营里视察,回来肯定要弄一身土。你们要先为我准备香汤沐浴,然后再做别的。”

  “奴家知道了,放心吧主人。”

  暮雨得了侍寝的承诺,便笑盈盈地带着其他姐妹退了出去。

  朱祁钰目送着娇俏小佳人离去,回过头来,就见眼前四人都用充满玩味的眼神看着自己,只得摊摊手,开玩笑道:“你们别看我,我也没办法啊。手里十五个宠妃,她们还粘上我了,一个都送不出去,才不到一个月我就已经苦不堪言了。罪过罪过,真是生生造孽。”

  何宜也笑着附和道:“陛下儿女满堂、子孙绵延,也是社稷之福。”

  “好吧,为了让们的荣华富贵将来都有保障,朕勉力为之吧。”

  何宜等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皇帝这话,等于是隐晦承认,将来要传位于自己的子孙了。

  不过众人都没意见,就连新加入的王通都在心中举双手赞同,毕竟这世上只有眼前的皇帝会为自己平反,也只有皇帝的子孙继位,才会继续承认自己的侯爵。换成别的皇帝,自己就得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了。

  于是几人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吃过午饭。喝了茶,养会神,便一起来到北城外的元土城,范广连忙接了出来。

  双方见过礼,朱祁钰笑问道:“范都督,准备得怎么样了?”

  范广回道:“城中的军营已经完全建造好了,上午兴安侯带来的五千骁骑营将士已经入驻。同时王妃派亲卫送来了一万匹战马,已经交给了骁骑营。”

  朱祁钰点点头:“嗯,挺好。”

  兴安侯一听战马,立时便来了精神,当即便要求先看战马。

  于是一行人先来到马厩,兴安侯、成山侯兴奋地巡视了一圈,都齐声赞道:“陛下,这些都是好马啊,这么多良马值大钱了,王妃可真大方。”

  一旁的范广却不干了:“陛下,您这也太偏心了,末将的神机营也需要战马。”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你们神机营不是以火器火炮为主吗,你要说三千营需要战马我还能相信。”

  “陛下,我们不是只会用火器,我们也是能上阵杀敌的。再说陛下已经许诺,末将若是率军斩首一万级,便封臣为冠军侯。

  现在您不拨给我们战马,我们都追不上瓦剌骑兵,让我们上哪杀敌去啊。兴安侯的骁骑营才五千人,您就给了一万匹战马。我们神机营有两万多人,您好歹给个五千匹战马也行啊。”

  朱祁钰无奈地笑道:“我的范大都督,您老人家知道五千匹战马值多少银子吗?往便宜里卖,也要接近十万两吧。我给兴安侯,是因为他效忠于我本人,我才会将私产给他。

  我那些战马,都是抄王振等人的家产得来的。而王振等人是如何得到这些战马的呢?很简单,那都是瓦剌私下给的贿赂。

  所以呀,我也不会拿着这些战马,卖了钱自己享受。我已经决定了,所有战马全都分给将士们。

  不过这些战马分给谁,不分给谁,里面就又有讲究了。

  这么说吧,你要是肯效忠于我本人,我今天舍命陪君子,也给你一万匹战马。”

第110章 皇帝巡视亲军卫 众将惊叹真精锐

  范广鼓足勇气问道:“末将斗胆,敢问陛下,需要末将怎样效忠?”

  朱祁钰回道:“我知道你是个难得的将才,所以我要你做的事情很多。就最近这几年,我打算让你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

  第一、我要派接任宣府总兵,带精兵五万,解除杨洪的宣府兵武装。然后将宣府的兵将连根拔起,全部押送南方,去平定苗乱。

  第二、我要将宣府、怀来划入北直隶,并在宣府进行兵事改革。你作为宣府总兵,要无条件地配合我的改革。

  第三、我要你去复置开平卫,并以开平卫为根基,对瓦剌用兵。即使在太上皇两三年都回不来的情况下,你也要不断率兵出击,为我彻底扫灭也先本部。

  另外还有一个要求,你要只效忠于朕本人,不能与文臣过从甚密。朕要你做孤臣,只对朕一人负责。”

  对于别的要求,范广都能接受,唯独对皇帝关于太上皇的说法,颇为疑虑:“陛下,太上皇在两三年之内没法回来吗,那将来当如何?”

  朱祁钰笑道:“你别多想,也就两三年,我就会接太上皇回来。只不过太上皇回到京中,我会请太上皇当着土木阵亡将士的牌位,下罪己诏,并正式禅位于朕。

  然后太上皇便彻底退位,居于紫禁城荣养。我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若是还位于太上皇,我们齐王府一家人,一个都活不了。朝中的文武重臣,也全都别想有好下场。

  事情就是这样,我也不骗你们,你要接受的了,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算了,我也不强求。”

  不待范广回答,朱祁钰继续说道:“虽然这些要求有些难为人,但是朕给的也够多啊。侯爵、公爵、世袭罔替,朕都给你。你是年轻一代中的翘楚,跟着朕,朕不仅能让你享一世荣华富贵,而且还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范广闻言,心中长舒一口气,只要皇帝不是让自己对太上皇做些什么,那就问题不大了。于是便跪了下来,高声宣誓效忠皇帝。

  徐亨、王通都在一旁,颇为诧异地看着范广,不大理解范广为何如此简单就效忠皇帝了。

  徐亨却不知道,范广之所以这么爽快,除了皇帝早在之前就已有招揽外,有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受徐亨率先效忠皇帝的影响。

  范广确实是个正直勇猛的大将,但这并不意味着范广鲁莽无脑。

  同为边将,范广很容易就能算清楚:徐亨在西北镇守多年,这次虽然只带了五千精锐边军进京,但如果给他足够多时间,完全可以再征调三万西北边军进京。

  皇帝得到了徐亨的效忠,等于手里掌握了三四万边军精锐。最早效忠皇帝的大宁都司,一样能凑出三万大军。

  再加上御马监四卫等其他零零散散效忠皇帝的军队,皇帝现在大概能掌握七八万人。

  也就是说,现在是效忠皇帝,成为亲信的最后机会了。等皇帝彻底成了势,你再想效忠,皇帝还懒得搭理你呢。

  朱祁钰扶起范广,对众人笑道:“走,我们去检阅检阅我的亲卫去吧。”

  范广等人欣然领命,虽然元土城与皇帝亲卫的驻地很接近,但这支亲卫一直神神秘秘的,就连范广都一直没能进去一探究竟。徐亨和王通也很好奇,从未统过兵的皇帝,能把兵带到什么程度。

  于是一行人来到德胜门外的民房区域,执守军士迅速通报,不多时,亲卫指挥使许通、谷忠急急忙忙地赶了出来,将众人接入营地。

  朱祁钰对徐亨等人笑道:“我可没提前知会,咱们来个突然袭击,看看我的亲卫平时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徐亨笑道:“臣等也很好奇,陛下的亲卫到底是何等的精锐,今日可一定要好好开开眼界。”

首节上一节56/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