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55节

第106章 瓦剌遣使下战书 京军增设骁骑营

  一夜无话。

  ……

  朱祁钰好容易割舍了四个乖巧可人的极品小尤物,乐呵呵地来到了西厅。

  重臣们早已等候多时了,朱祁钰将众人召入,首先便宣布了一件另人意外的事情:

  “明天一早,在西厅召开一场小型朝会。由内阁阁臣、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在京部分勋贵、武将、太监参加。我这有份参加朝会的名单,礼部照此通知下去吧。

  明天朝会上,我要将京师九门的具体防御任务分配下去。这是战前最后一次调整了,从此之后,文武百官各司其职,立功受赏、有过受罚。”

  这还是新君登基之后,第一次召开朝会。虽然规模还是有点小,也就三四十号人有资格参加,但好歹总算是有朝会了。所以几位重臣一起高呼皇帝圣明。

  朱祁钰继续说道:“我还要提前通知你们一下,我要在京营之中,再添一营,名曰骁骑营,以兴安侯带来的五千边军为基础组建。

  从此以后,京营由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骁骑营组成,四营并立。”

  大臣闻言,更觉诧异:变三营为四营?皇帝意图何在?皇帝这么自信能控制兴安侯吗?如果不能让兴安侯效忠,光弄个骁骑营有什么用,就算新增一百个大营,没有将军效忠,也纯粹是自取其辱啊。

  见大臣们都没人出头反对,朱祁钰便笑道:“我说完了,你们奏事吧。”

  胡先奏道:“启禀陛下,也先遣使纳哈出来京,责怪我大明赏赐礼薄。威胁若不给出厚赏,也先太师不日将亲率十万大军,来取他大元故都。”

  朱祁钰不以为意地回道:“让纳哈出过来吧,中午我亲自宴请他。”

  大臣们又奏了些琐事,便一齐告退,回去准备朝会了。

  紧接着,朱祁钰便命宣御马监掌印刘永诚、其侄都督佥事刘聚觐见。

  刘永诚已经经历五朝,执掌御马监多年,是明朝前期,唯一能和郑和齐名的太监。

  而且刘永诚为人忠谨,擅长骑射,多次带兵出征,屡立战功。若是武将,这些战功早够封侯了,可惜刘永诚是太监。

  朱祁钰对刘永诚,给了足够的尊重:“刘公,我欲将京城分成东、南、西、北四面,每一面派重臣负责。

  刘公战功累累,威名远播,我派您去负责京城西面,总管西直门和阜成门的战事,刘公可愿意?”

  那哪能说不愿意,刘永诚立即表态,要誓死守卫京师。

  朱祁钰继续说道:“刘公,以您之才,总待在御马监太委屈了。此战之后,我给您封伯爵,并派您去镇守边疆。等过几年边疆稳定了,朕给您封世袭罔替的侯爵,由您自己指定侄子传承,刘公意下如何?”

  刘永诚十二岁入内廷做宦官,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皇宫这种人吃人的地方,刘永诚不仅没被吃掉,还做到了御马监掌印的高位,可谓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了。

  皇帝的话中之意,刘永诚自然明白:自己体体面面地交出御马监,配合皇帝的亲信接掌。皇帝给出世袭罔替的侯爵作为回报,双方又和平又体面,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刘永诚略一思索,便一脸为难地问道:“陛下,老臣是个太监,如何能获得世袭罔替的侯爵呢,朝廷也没有这个先例啊。就算是三保太监,都没有得到过爵位。”

  朱祁钰摆摆手:“刘公只说同意不同意就行,至于我怎么办到,不是您需要操心的事情。只要您愿意出去领兵,朕保证五年之内,便给刘公封侯。”

  皇帝这样一说,刘永诚就没话了。毕竟皇帝连具体期限都给出来了,这就没了模棱两可的空间。君无戏言,到时是一定得给封侯的,不然就成了公开耍着臣子玩了。

  刘永诚再无迟疑,立即就答应了。毕竟那可是世袭罔替的侯爵啊,相比之下,御马监掌印真就不算什么了。再说自己就算不答应,得到的后果,只能是皇帝强取御马监。到时候别说侯爵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个大问题。

  双方达成了一致,又讨论了一下防守京城的具体策略,刘永诚便告退了。

  接下来是召见御马监提督郝义,这个是御马监现在的二把手,也是新君用来接替刘永诚的人。朱祁钰和郝义略聊了几句,便拉着他到后院的绛云轩私聊去了。

  与面对刘永诚的严肃不同,朱祁钰在郝义面前,十分自在随意。

  郝义也笑呵呵地问道:“小爷如今成竹在胸,想来是将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

  “哎呀,勉勉强强吧。兴安侯同意效忠于我了,刘永诚也愿意交出御马监,到时候请郝公为我执掌御马监,皇城宿卫这一块也就稳了。

  再加上我的三万亲卫,以及身为皇帝所拥有的大义名分,现在凑合着能控制住京城了。

  接下来就是零敲碎打了,回头我再去勾搭勾搭天策卫,看看他们肯不肯效忠。反正就是四处拾遗吧,我最近活像个拣破烂儿的。”

  郝义笑道:“小爷太谦虚了,您拣回来的十五个宠妃可不是破烂儿,您算是淘到大宝贝了。”

  朱祁钰闻言哈哈大笑:“都是运气而已。你见过王妃她们?”

  “前几天在宫里撞见过一次,咱们家三位王妃可是真漂亮。比太上皇那些妃子都不知道好看到哪里去了,而且又漂亮又温婉又通情理,这带出去真给小爷长脸面。”

  “哈哈哈哈,我命好而已。”

  两人又闲聊了一番,朱祁钰又从衣袋中掏出一张密诏递给郝义:“郝公,我要亲自率军在德胜门外建功。而石亨率五万京营主力,在我的左翼,也就是西直门外驻扎。

  石亨不是我的亲信,我怕他在我对敌的时候,在一旁作妖。我可不想学太上皇,一朝不慎,被友军坑害。

  所以请郝公带五百名御马监四卫精锐,去石亨营中监军。这是我写好的密诏,石亨若有异动,可直接将其斩杀,然后接管其大军。”

  郝义连忙郑重地接过密诏。

  朱祁钰继续说道:“我的右翼,是安定门外,陶瑾的两万神机营,我会派王诚、张永,带两百亲卫去监军。

  这样将左、右两翼牢牢看住,我就可以在德胜门外放心杀敌了。到时候我在城楼上督战,兴安侯总管北面的大军。

  范广带着三千神机营精锐、再加上兴安侯的五千边军,和我的八千亲卫。一共一万多人负责杀敌。

  石亨的五万大军负责机动策应,如果他消极殆战,故意看我大军陷入险境,你就直接砍了他,自己接管大军。”

  郝义点点头:“微臣明白了,此战一定要让小爷打出气势,建立威望。这样以后才能牢牢掌控住朝堂。”

  两人聊到中午,才一起出来前院,在东偏房宴请了瓦剌使者纳哈出。

  纳哈出这次是来下战书的,所以颇有些嚣张。当然,瓦剌所谓的‘战书’倒是没有形诸文字。纳哈出只是非常简单直接地告诉大明皇帝,您对我们的赏赐太少了,若是不肯大出血,那我们瓦剌的十万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

  朱祁钰看着纳哈出,作出个非常怯懦心虚的表情,弱弱地反驳道:“贵使所言差矣,我大明太上皇帝刚一被俘,皇太后与皇后便大索后宫,将皇室收藏的珍器重宝装了满满的八大车,派使团直接送到了也先太师面前。

  那些东西,件件都是无价之宝,贵使怎么还嫌我大明给的宝物不够贵重呢。

  大明如今守备松懈,军心涣散,如何禁得起太师那十万铁骑的蹂躏,所以还请贵使回报太师,有什么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再谈谈。”

  纳哈出轻蔑地笑道:“好说,给钱就行。”

  朱祁钰又问道:“那也得请太师给出个总数啊。太师到底打算要多少钱,才肯放太上皇回来,总得给个准数吧。”

  纳哈出闻言也愣住了,因为他来之前也没想到大明会真肯给钱,不过就是来说一下,大明不给,正好就有借口来进攻京师了。

  现在皇帝要问个准数,纳哈出怎么说的出来。真要喊个一口价五十万两,大明皇帝答应了怎么办,那不就尴尬了嘛。

  最后,纳哈出只能表示,要回去问一问也先太师的意见,然后再来回复皇帝。

  被屏蔽了一章,哭。今天补不出来了,明天会写三章补上。

第107章 战时状态终开启 群臣各自领任务

  朱祁钰命人取来黄金五十两,作为对瓦剌特使的赏赐,并且非常客气地亲自将纳哈出送到大门外。

  末了,堂堂大明天子竟拉着纳哈出,亲切地嘱咐道:“贵使,请速速上告太师,朕承先皇之志,一心以和为贵,还请太师顾惜百姓,勿兴兵戈。”

  纳哈出心中冷哼一声,对大明的新皇帝更加轻蔑了:还劝我瓦剌以和为贵?身为大元骑兵不抢劫,你让我们去顾惜百姓?这新皇帝是读书读傻了吧。

  于是纳哈出只是略微拱拱手,便骑上马扬长而去。

  朱祁钰拍拍袖子,笑问道:“郝公,你怎么看?”

  郝义不确定地回道:“小爷演得是够惟妙惟肖了,但是纳哈出他能信吗?就算他信了,也先能信吗?”

  朱祁钰非常自信地回道:“单靠一件事,也先未必会信。但是架不住现在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有利于瓦剌的。

  水滴可以穿石,积少可以成多,时间长了,也先总是会飘的。

  再说也先这个人,没啥大格局,也就是大明最近的几位皇帝特别差劲,才显得也先有些厉害。

  不是我吹,用不了一个月,也先就会彻底显回原形了。他要是能再活三年,我就算他是个人物。”

  郝义更加不解了:“既然也先这样差劲,那小爷至于这样演戏骗他吗?”

  朱祁钰闻言,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了一下:“我们不能只满于击退也先,要想建立无上的权威,这次京师保卫战,必须杀够这个数。”

  “三千?”

  “你想什么呢,三万。”

  郝义目瞪口呆地摇摇头,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三万啊,真要是杀死三万瓦剌精锐,别说那些稀里糊涂的文武百官,就算是微臣这样知晓内情的,也得对小爷顶礼膜拜,佩服地五体投地。”

  朱祁钰笑着解释道:“也先有七万直属兵马,他的几个弟弟一共有四万兵马,阿剌知院和脱脱不各自有三万大军。

  所以我们只要将也先的直属兵马压制到四万以下,剩下的,就交给蒙元贵族们慢慢内斗去吧。”

  郝义更惊诧了:“小爷连蒙元的兵力分布都知道?”

  “嗯嗯,总不能只许咱大明有汉奸,不许他大元有蒙奸吧。行了,明天我带着和兴安侯一起去巡视城防,到时候大家聚一起密议,省得我一遍遍细说了。”

  郝义闻言便告退了,朱祁钰也不休息,继续把何宜拉到绛云轩密谈。

  虽然现在朱祁钰有六个中书舍人,但是涉及到重大的事情,只敢和何宜与黄溥商量。黄溥是首先提出要太上皇正式禅让的,算是彻底站队了,只不过现在去出使瓦剌了。

  朱祁钰心里明白:剩下的白圭、叶盛等四人,如果跟他们讲我要彻底废掉太上皇,他们非疯了不可,出去告密都是轻的。

  还是只能一点一点来,慢慢招揽人才了。于是朱祁钰先嘱咐道:“行义,你把今天纳哈出的骄横跋扈、贪得无厌,写成文章,在京城各个宣讲点好好宣扬宣扬。

  而且一定要突出,皇太后、钱皇后搜刮宫中珍宝,私自贿赂也先的事情。

  明天朝会完后,你再宣传皇帝将亲自上城楼督战的事情。就说我要与城墙共存在,若是城门被破,我决定第一个殉国。也就是我要做真正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一定要突出强调这句话。”

  作为皇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这些学富五车的进士翰林们去做了。对于这些文臣来说,把黑的写成白的都没有问题,更何况新君一向实事求是,只是要求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百姓接受和传播呢。

  何宜领了任务,又从衣袋中掏出两份奏疏递了过来:“陛下看看这两份奏疏,是一名国子监生、举人练纲写的。”

  两份奏疏,其中一疏为《勤王急务》,一疏为《中兴要事八策》。

  朱祁钰接过来,细看了一遍,便笑道:“我的中兴之论,还没和外人说过吧。这个练纲,疏中兴要事八策,看来也是承认大明急须中兴了,倒与我不谋而和。

  行了,让他试试吧,宣讲皇太后私贿瓦剌、及朕天子守国门的文章都交给他来写,若是写得好,便招他为中书舍人,过来参政吧。”

  何宜无奈地笑笑:好家伙,看来以后想做中书舍人,都得先纳投名状了。这让练纲写文章去揭露太后丑事,那可就彻底得罪人了,以后还怎么左右摇摆啊。

  朱祁钰知道何宜在笑什么,便补充道:“以后咱们得抬高门槛了,不肯死心塌地跟咱干的,就不要来了。有时候忠心比才能更重要,不忠心却太有才的人,只是我的负累。

  就像现在的朝堂,我还得为怎么把不忠于我的重臣踢出去发愁。”

  “陛下勿忧,等局势稳定之后,开次恩科就好了。”

  “但愿吧。”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军务,便各自散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祁钰早早来到西厅。却不料大臣们来的更早,西厅里密密麻麻,已经挤满了人。

  大臣们也知道,今天要分配立功的机会了,自然十分地踊跃。

  不过踊跃只是对这些最顶端的文臣武将来说的,中下级的官吏没举家跑路就算不错了。

  朱祁钰坐到软榻之上,环视一下众人,一句废话都不多讲,,直接开始分配任务:“众位爱卿,从现在起,朝廷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从明天开始,于尚书带领没有守城任务的阁臣、尚书、侍郎,在文华殿集中处理政务。

  以后文华殿便是战时指挥中枢,于尚书负责居中调度,总揽兵事,有便宜行事之权。”

  于谦总揽兵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臣们也没人发声反对。

  朱祁钰继续说道:“武清伯石亨,由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升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执掌五军营,率五万主力在西直门外驻扎,负责机动策应。御马监提督郝义任监军,辅助武清伯。”

第108章 皇帝亲信掌要津 勋贵将领得重用

  对于石亨执掌主力大军,大臣们还是没有意见,朱祁钰只得继续说道:

首节上一节55/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