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57节

  于是众人穿过民房,来到中心的营地。营地边缘分布着四个校场,三个小一点的校场上,各自有上千名士兵在操练刺杀格斗之术。而最大的校场上,则停满了战车。

  徐亨看了一会将士们的操练,便好奇地问道:“其他营的兵士,普遍都有畏战心态。怎么陛下的亲卫,却情绪如此高涨,好像巴不得也先赶紧来一样?”

  朱祁钰闻言,哈哈大笑:“无他也,唯拼命给钱耳。”

  徐亨更加好奇:“陛下给了多少钱,他们至于这样吗?”

  朱祁钰伸出五根手指,比划了一下:“我们家是王妃管钱,具体多少我也没算,不过从接手亲卫这一个月来,军饷、赏银、衣食,所有销都算上,没有五十万两白银肯定下不来。”

  徐亨、范广、王通听得都是目瞪口呆,皇帝一共才一万亲卫,平均下来,在每个人身上了五十两白银。

  这就不奇怪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朱祁钰继续解释道:“战事一开,后面钱更多。我已规定,砍一个鞑子人头,赏二十两。若是亲卫因杀敌致残,那他砍的每个人头,奖励升格到五十两。

  若是亲卫因杀敌而阵亡,那他砍下的每个人头,奖励升格到一百两。

  总之,斩首越多,奖励越多。因此负伤或阵亡的,从重加倍奖励。”

  听到这话,众人惊得嘴都合不上了,半晌,范广才替皇帝盘算道:“陛下,这您的亲卫要是斩首一万级,那少说也得二三十万两赏银啊。”

  朱祁钰两手一摊:“无所谓,随便他们砍,眨一下眼睛,就算我对不起我的亲卫们。”

  说罢,朱祁钰又对校场上,跪着给自己行礼的亲卫们高声喊道:“大家给我放心地砍鞑子人头。

  你们每一个人,如果能斩首五级,我额外再奖励一百两;能斩首十级,额外奖励二百两;如果斩首二十级,额外奖励五百两。”

  亲卫们闻言,一齐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朱祁钰拉拉正在发呆的范广等人:“来,我再带你们去看看新接收的战车和床弩。”

第111章 九位心腹议机密 作战计划首公布

  众人回过神来,连忙领命,跟着皇帝朝停着战车的校场走去。

  然而走了不到百十步,朱祁钰突然停了下来,回头对众人说道:“我并不是偏心,要把你们跟亲卫区别对待。

  最开始的时候,愿意跟着我干的,就这一万亲卫,所以当时我就把钱全都在他们身上了。

  我现在手里就这些钱,要让我给你们一样的奖赏,我实在是没有能力做到。”

  徐亨、范广等人连忙表态:“将士们杀敌报国是应该的,岂能因为没有钱,就不愿奋勇向前了。”

  朱祁钰点点头:“好,咱大明的军队都是好样的。虽然我的钱不多,但我也不会让它们全都白白躺在银库里发霉。

  之前已经给了兴安侯一万匹战马,回头我再给你二十万两,用来赏赐将士。

  范都督手下的人多,我给一万匹战马,再拨发三十万两白银,用来赏赐将士。

  郝公手下有两千御马监精锐,我给你白银十万两,战马五千匹。”

  众人闻言再次惊呆了,如果折算上战马的价值,皇帝一开口就付出了一百万两白的银子。

  朱祁钰笑道:“怎么,嫌少?你们若是觉得不够,我那里还有些黄金。”

  “够了,够了,多谢陛下。”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下谢恩。

  朱祁钰又对王通说道:“成山侯,我有两个选择给你:第一,我调拨一万兵马,归你指挥。再给你战马一万匹,白银二十万两。

  第二,我要再建立一支亲卫,一切待遇,都与我现在这支亲卫完全相同。战前只能组织一支五千人的标准卫,战后会扩建成一支总人数达到两万的精锐。我是希望成山侯来替我执掌这支亲军的。

  而且成山侯以后,可以让儿子、孙子继续执掌这支亲军。就如朕允诺的那样,三代成山侯都会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以雪交趾之恨。”

  皇帝给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王通想也不想,立即便跪下宣誓效忠:“微臣愿为陛下执掌亲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好,成山侯快起来,咱们一起看战车去。”

  几位亲信将领都得到了白银和战马,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

  朱祁钰几句话,就出去了一百多万两,却一点都不心疼。

  相对于数万忠于皇帝的军队所带来的声势,相对于数万颗鞑子首级带来的赫赫战功,相对于大败瓦剌给皇帝带来的无上威望,区区一两百万两白银,啥都不是。

  接下来的看战车环节,人们就比较淡定了。皇帝亲卫用的,也是普通的明军战车,就是数量有点多。

  朱祁钰笑着解释道:“兵部于尚书给我拨了三百辆战车,锦衣卫又给我造了三百辆。数量好像是多了点。所以我决定拿出二百辆来,晚上劫营的时候,把战车当一次性消耗品用。”

  众人来了兴趣,徐亨问道:“陛下打算具体怎么使用?”

  “很简单,晚上用战车把火炮拉过去,然后对着瓦剌的大营开炮,开完炮,把战车和火炮都毁掉。让夜袭的将士们骑着马跑回营地。”

  徐亨点点头:“我懂了,从瓦剌来的第一晚,就一直这样骚扰。也不真的进攻,光是这样折腾敌人。等敌人懈怠了之后,再发动真正的夜袭,一举击溃敌人。”

  朱祁钰点点头:“我们一直在重点训练夜战战法,已经练了好长时间,就等着一战而名了。”

  范广闻言也踊跃了起来:“陛下,我们也要参加夜袭。”

  “这个得绝对保密,你们不能和手下讲,更不能和别人说。咱们明军之中,也少不了通敌之人。

  到时候我让亲卫夜袭,等瓦剌大军炸营之后,你们再整军策应。

  溃军杀起来更容易,你们只管守在瓦剌大营周边,等着拣人头就是了。就当是我的亲卫给你们做贡献了。”

  众将闻言大喜,皇帝真是太大方了,大家可谓是白拣了一份大功劳。

  看完战车,徐亨和于谦一样,也要求再去大军的伙房看看。

  于是朱祁钰同样领着众人在伙房吃了一顿,才一起来到中军大帐坐定。

  徐亨等人连声称赞:“这伙食真是太好了,陛下的亲卫,绝对是咱大明待遇第一好的军队了。”

  朱祁钰环视一下众人,接下来要进行机密会议。在座的,都是能参与机密的心腹:兴安侯、成山侯、范广;亲卫中的许通、谷忠、赵、刘昌;再加上郝义、何宜,一共是九个人。

  这些人掌管着防守北城的一共五万军队,新君能不能一战打出无上威望,就靠眼前这些人了。

  朱祁钰先给众人交了个实底:“咱们主要的杀敌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德胜门外,瓦剌大军第一次主动进攻。咱们之前要把铺垫做足,让瓦剌足够轻视我们,然后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第二次,就是夜袭,在他们即将从京城撤退的最后一晚,趁他们防守最松懈,士气最低落的时候,杀进瓦剌大营。我预计,这场夜袭,才是战果最大的一仗。

  第三次,是瓦剌撤退后的追击战。这次朝廷一共要派出十万大军,衔尾追杀。瓦剌来到北京城下之后,我会派出一支奇兵,镇守紫荆关。

  待瓦剌撤军时,我们一头是紫荆关,一头是十万大军,把瓦剌堵在中间。直到也先给咱们留下足够的人头筑京观,咱们再放他离开。”

  徐亨提出了疑问:“陛下,想要在平原上,追击瓦剌骑兵,恐怕不是易事。”

  朱祁钰笑着反问道:“兴安侯说的有道理,十万临时拼凑的大军,追击瓦剌四五万骑兵,肯定很艰难。但如果那几天,正好赶上连日大雨大雪天气呢?”

  “陛下怎么笃定那几日会有雨雪?”

  朱祁钰故作神秘地笑笑:“只要朕真的有天命在身,那几日一定会有大雨雪。朕是不是真命天子,到时候自有验证。”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大部分人竟然相信了,真把这话记在心里,等着到时候验证真伪。

  朱祁钰又带着众人一起探讨了作战的具体细节,然后才各自散了。

  徐亨、范广等人回府的回府,回营的回营,朱祁钰却不回家,而是带着何宜、刘昌在京城里闲逛,准备看看自己这几天的宣传效果。

第112章 新君坊间体民情 练纲文章动京师

  三个人走街串巷溜达了一大圈,亲自听过朝廷官吏的宣讲,又拉住几位路人闲聊了一番。

  朱祁钰初步了解了一些京城百姓的想法,便对何宜笑道:“累了一天了,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

  我活了二十多年,打小没住过紫禁城,一直都是在皇城外居住。但我历来谨小慎微,就从来没有在京城里四处吃喝玩乐,好好享受过。

  今天我也放纵一回,咱们找个大点的酒楼,吃顿好的。顺便听听京城的富贵人家是怎么想的。”

  何宜立即表示赞同:“那真是太好了,微臣也可以跟着蹭吃蹭喝了。”

  朱祁钰转头向几名亲卫问道:“你们谁知道京城最大最气派的酒楼在哪里?”

  刘昌立即回道:“末将知道,京城最大的酒楼,在西城鸣玉坊。就在附近不远,拐两个弯就到了。”

  朱祁钰闻言叹道:“看吧,刘昌这样刚到京城没多久的,懂得都比我多。”

  刘昌很不好意思,却又很诚实地回道:“鸣玉坊居民很多,十分繁华,不仅有武安侯等众多权贵居住其间,而且坊中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之前王妃给发了好多赏钱,末将就带着手下弟兄们去喝了几次酒。”

  朱祁钰知道刘昌去喝的什么酒,却也不多纠结:“行了,既然知道地方,赶紧带我们去吧。”

  不多时,刘昌带着众人来到一座高达五层、巍峨壮丽的酒楼之前。

  朱祁钰站在酒楼前,忍不住赞道:“不愧是京师第一酒楼,光从外面看,就如此壮观大气,好地方,好地方。”

  称赞完,朱祁钰便往酒楼的牌匾上看去。只是一看清酒楼的名字,朱祁钰立时便颇为不满了:

  “接天楼,好大的口气!这是哪个王八犊子起的名字,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刘昌闻言,先是极为诧异,既而又心中暗喜:太好了,一会回到家里就可以告皇帝的黑状去了,到时候肯定有赏钱领。

  朱祁钰又吩咐道:“我这人最怕吵闹,一会进去,找个既安静,又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地方。”

  刘昌连忙回道:“第一层最热闹,是普通富人吃饭闲聊的地方。能上第二层的,都是有些脸面的客人。第三、四、五层都是需要预定,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上去的地方。

  按陛下的要求,自然是第二层最合适了。”

  朱祁钰点点头,带着众人进了酒楼,只见一楼之中,有数十张桌子,已经是座无虚席。里侧有一舞台,十数名美丽的舞姬,正在上面翩翩起舞。

  “真是不错,在这里吃饭,竟还送歌舞。如此可餐的秀色,光是看她们也就饱了。”

  众人说说笑笑,来到二楼。二楼就比较安静了,只摆着十几张桌子。虽然也是座无虚席,但这里的客人都是轻声细语,没人高声喧嚷。

  楼层四面,各有一个单独的雅间。

  众人在刘昌引领下,进了北侧雅间,各自落座。

  朱祁钰坐定之后,便笑道:“这样一个酒楼,有两三百座位,应该可以日进斗金了。这一年下来,不得赚个一两万两?”

  刘昌笑回道:“陛下保守了,这间酒楼,一年至少能赚十万两。”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妃亲口说的呀。”

  “王妃?王妃什么时候说的呀?”

  刘昌回道:“上次王妃来检查酒楼账目时说的,那次末将负责保护王妃,就亲耳听到王妃说,这酒楼一年最少能赚十万两。

  而且王妃还把酒楼的名字,从原来的醉仙楼,改为了接天楼。”

  朱祁钰这才慌了:“你是说,这酒楼,是咱家的产业?”

  “对呀,以前这是王振的产业,后来咱们抄了他家,这酒楼自然也就成了齐王府的了。”

  “哎呀,我的天呐,那我岂不是闯祸了。不过这酒楼一年能赚十万两,那岂不是需要每天赚至少三百两才行。”

  刘昌解释道:“这里的酒菜极好,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吃的好,收钱自然也就多。

  最重要的,这里可以交流京城内的时政要闻,还有各种小道消息,可以说是京城里最权威消息的集散之地了。

  而且因为酒楼的东家背景通天,不论是流氓豪强、还是官吏巡捕,都没有任何人敢来此捣乱。在这里甚至是议论皇帝几句,都没有问题。

  所以下至豪富之家,上至达官显贵,都愿意在这里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打探消息,交流情报。

  在一楼叫一桌酒菜,至少要二十两;在二楼叫一桌酒菜,至少要五十两。至于咱们这间雅间,至少要一百两。就算开价这样高,还是一座难求呢。”

  朱祁钰闻言,只得摇头苦笑:这酒楼确实是背景通天,在这里议论皇帝都没事,难怪要改叫接天楼呢。

首节上一节5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