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295节

  王文等人则惊奇地发现,这些军匠‘正事’不干,反而却在研究些弓弩、暗器之类的东西。

  朱祁钰见众人困惑,便笑着解释道:“安南不好打,到了山野丛林里面,火器不是那么好使的。

  第一个,那个地方动不动就下雨,到时候你那火器怎么使?还不如弓弩有用呢。

  第二个,人家会在山上、丛林里设置各种陷阱、简易机关。到时候你走着走着,一脚踩进个大坑里,坑底下铺着密密麻麻的尖刺,你掉进去一下就成刺猬了。

  反正还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陷阱,你随时都能遇到。

  第三个,真到了平地上,大军摆开交战的时候,你还得面对敌人的战象。人家骑大象作战,你骑马的能撞过人家吗。

  到时候大炮移动和调整角度都非常缓慢,你最终还得靠强弩。

  总之啊,得根据安南的特点,专门打造军械,有针对性地武装我们的远征军。

  明军绝对不能再出现宣德朝的耻辱败绩了。

  若是再败一次,南面那些藩属国还有谁会看得起大明啊。”

  王文连忙奉承道:“还是圣上目光长远,早早就在准备收复安南的万全之策了。”

第512章 京畿卫所全面调整 一都司辖三行

  朱祁钰笑道:“我就是动动嘴,真正的功劳,在咱们大明这些能工巧匠身上。就一句话:所有工匠都要将自己的毕生智慧贡献出来,在打造进攻安南的军械上做到极致。

  我不吝惜赏赐,要钱给钱,要官给官。打下了安南,什么都好商量。”

  徐有贞闻言,站出来奏道:“圣上,臣请缨前往两广,参与收复安南之战。”

  朱祁钰点点头:“可以,等过了年,你和成山侯一起带兵南下。你去接替南京户部尚书王翱,继任两广总督。

  我从京城拨给你八万精兵,你还可以征调两广地方军队。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只要寡人能做到的,都可以满足你。

  我就一个要求:把仗打的漂漂亮亮,打出大明的声威,彻底震慑住国内国外的宵小之辈。

  打的好,伯爵,没问题。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给你的可都是我最宝贵的亲军,要给我打的损兵折将了,即使攻下安南,别说伯爵没有,我还得找你算账呢。”

  徐有贞一脸自信地回道:“圣上放心,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只是敢问圣上,到时功成名就,臣能不能以‘武功’为名?”

  朱祁钰肯定地点点头:“只要我刚才的要求你能做到,武功伯,可以,君无戏言。”

  徐有贞闻言,立即便跪下磕头表决心了。

  朱祁钰喜欢有野心的大臣,历史上的徐有贞之所以参与夺门之变,也是被景泰逼的实在没路了。景泰硬卡着不让徐有贞出头,最后人家急的跳脚了,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有能力有野心有抱负,想青史留名的大臣来说,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怀才不遇了。到五十岁还出不了头,换谁都得跳脚。

  从这个角度想,朱祁钰表示能理解徐有贞。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朱祁钰又带着众人转了两圈,便返回内城,各自散去。

  回到武定侯府,吃过晚饭、洗漱明白,朱祁钰左拥右抱,钻进了被窝里。

  朱祁钰叹口气:“唉,这一天啊,真难呐。你们的夫君,又杀了一大群人。快点让芳哥儿长大吧,这皇帝我实在不想干了。”

  林香玉闻言,连忙鞭策道:“夫君您别老想着害我们儿子呀,奴家可不想他才二十出头,就跟夫君一样,天天被大臣们难为的像三孙子一样。”

  凝香笑道:“你们小夫妻俩怎么这样搞笑呢,别的皇帝都是恨不能把龙椅坐到死,天天像防贼一样猜忌太子;别的太子则是天天算着日子,巴不得早起一睁眼就可以登基了。

  最激进的,甚至还会出现汉武帝和卫太子、隋文帝和隋炀帝那样的奇葩。

  你们两个倒好,一个不想继续当皇帝,一个不想早点登基,这也是一对另类奇葩了。”

  朱祁钰笑道:“岂止啊,颦儿最开始的时候,不是还想着给我做几年女人看看,如果不顺心,那就卷铺盖跑路嘛。”

  听到这话,林香玉心知不妙,赶忙求饶:“以前是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如今奴已经彻底被主人征服,就算您拳打腿踢,奴也要赖在主人身上,再不肯跑路了。”

  “说好听的也没用,一会我还是得好好教育教育你。今天凝香有月事,明天回家就有雪儿、汐儿这对小机灵鬼跟你争相侍寝了。今天晚上你是专宠,我不得再让你好好晕厥一次吗。”

  林香玉闻言,立即掀开被子,红着脸跪趴在了床上。

  凝香问道:“夫君,我们明天做什么?”

  朱祁钰一边坐起身来,跪在林香玉身后,一边笑道:“明天去隔壁的奉天都司,召集诸将,宣布设立三大行都司。

  然后没有正事了,咱们回老王府,重新安排一下老王府的用途。再去会昌侯府,考察一下给咱们母后塑立玉像的事情。

  剩下的时间,你们安排吧,我陪你们到咱家的铺子里逛逛?”

  凝香点点头:“咱们先去鸣玉坊,再去会昌侯府,然后就近从德胜门出京,回家路上也让颦儿好好享受享受辇车中的颠簸。

  上次她把奴家笑话成那样,这次轮到她倒霉了。”

  朱祁钰笑道:“随意吧,你们女人间的争风吃醋,我不掺和,也不操心。哪位娘娘赢了,我就听哪位娘娘吩咐。”

  朱祁钰笑道:“随意吧,你们女人间的争风吃醋,我不掺和,也不操心。哪位娘娘赢了,我就听哪位娘娘吩咐。”

  林香玉揶揄道:“堂堂皇帝陛下,您这也太见风使舵了。”

  朱祁钰满不在乎地回道:“这不丢人,识时务的俊杰,只会追随胜利者。”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朱祁钰带着林香玉来到了武定侯府隔壁的奉天都司。

  奉天都司的头头脑脑,还有御马监的五位掌权太监,都早早在此等候了。

  朱祁钰看着御马监的掌印太监郝义、提督太监裴当、监督太监福安、左少监刘祥、右少监陈林,心里舒坦多了。

  这是清一色的心腹,牢牢替自己掌控着御马监。而御马监,如今又牢牢控制着京城防务。

  五城兵马司、锦衣卫的武力,在御马监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这局面比自己刚登基的时候可不知道强哪里去了。

  来到正堂,众人礼毕,依次就座。

  朱祁钰搂着林香玉坐在上位,笑着对佳人感叹道:“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不久,我刚当上齐王,执掌军政。那时候人心惶惶、朝局动荡。

  我一家挨一家地去阵亡勋贵府中吊唁,一个挨一个地接见军中宿将。

  处处被敷衍,几乎没一个人理我。到最后,唯一一个肯跟着我的,是当时只有十岁的徐永宁,然后我让他早早继承了定国公爵位。

  一个监国亲王,领着一个十岁国公,当时就这么可怜巴巴的。

  什么成国公朱仪,还有石亨、孙镗、刘永诚,哎……

  当时忠于我的将领和军队,就咱们眼前这些人,帮我艰难地支撑着局面。咱们这是共患难的。

  直到后来,总算蒙到一个愿意效忠于我的兴安侯徐亨,给我带来了三万最精锐的陕西边军,这皇位才算真的坐稳了。

  想想当初那个不容易,真让人感慨万千啊。”

  最前面的赵站出来回道:“圣上乃天命所归,岂是宵小所能阻挡。王妃娘娘贤良淑德,早早为圣上诞下嗣子,可见天命有在,人心所向。

  父子承袭,追比文景,正合天意也。”

  朱祁钰诧异地看了赵一眼,其实我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啊,你怎么上来就直指继承人的问题呢。

  关键还如此直白地表态支持朱文芳当下任皇帝啊,好歹委婉一些啊。

  都是自己的心腹将领、太监,朱祁钰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跟外人讲什么不会改易太子,那是为了维护政治形象,保持朝野团结。

  跟自己人再扯这些,只会把心腹们搞得迷茫忐忑、安不下心来。

  所以朱祁钰点点头,默认了:“宣庙还是太孙的时候,太宗便选拔幼军,组成府军前卫,以护卫太孙。

  你们也选一些人出来,保卫世子吧。初期不用太多,不要超过一千人吧。

  十五岁以下皆可,必须只从亲军三卫立功将士的子弟中选拔,一定要仔细审察,只要根正苗红的。”

  赵等人闻言大喜,欣然领命。将世子对比太孙,皇帝这差不多就算公开承认朱文芳为下一任皇帝了。

  朱祁钰继续吩咐道:“我决定再建三个行都司,大宁行都司,管大宁及周边;顺天行都司,管保定以北的京畿地区;保定行都司,管保定及以南的京畿地区。

  大宁、顺天、保定三大行都司,归奉天都司统管。”

第513章 南府改建文武学堂 北府供奉汉庙

  朱祁钰多少是有些强迫症的,喜欢将军队编制做的比较整齐简洁。

  而大明的军队编制,一惯都是乱糟糟的。比如锦衣卫,一度膨胀到几万,甚至十几万人。而锦衣卫的一把手,可能是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也可能是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也可能是指挥使。

  到了朱祁钰自己的亲军,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级职务都是有严格标准的。

  在增设了三大行都司之后,奉天都司就变成了一个都指挥使、八个都指挥同知的架构。

  一个都指挥使、两个都指挥同知共掌都司事;

  三个都指挥同知分别掌管天策卫、营州卫、朵颜卫;

  剩下三个都指挥同知分别掌管大宁行都司、顺天行都司、保定行都司。

  五位御马监大太监执掌兵符,从旁监督。

  这样一来,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谁都别想一家独大。

  在场的将军们也很满意这样的安排,因为皇帝一下子就又创造出了三个都指挥同知的职位,意味着大家又可以升官了。

  接下来,朱祁钰又跟自己的将军们讲了一些具体的职责分配,有的被发往山西平定民变,有的被安排到两广参与收复安南的大战。

  好容易讲完,从奉天都司出来,朱祁钰又带着林香玉去武定侯西边的禄米仓、俸银仓转了转。

  最近抄家抄的太狠,这两个仓库也被堆的满满当当。

  看着堆积如山的白粮,林香玉满脸不忿地叹道:“奴家真替夫君不值,景泰元年您给百官把俸禄涨了两成,今年又涨了两成。

  以前如果一个官员年俸一百石的话,最多只能领到六十石禄米,剩下四十石要折成废纸一样的宝钞。

  如今呢,当初年俸一百石的官员,现在可以领到一百四十石。他们的俸禄,实际上涨了两倍多,而且明年还要继续涨。

  这还不算,夫君还把本来归内廷所有的白粮分了十万石,用来给在京文武大臣、勋贵、皇亲发俸。

  苏州、常州那五府每年一共才上缴十五万石白粮,大部分都给他们了。

  就这样,文武百官还整天念叨着他们的正统皇帝,他们的宣庙大皇帝和正统皇帝哪哪都好,就光夫君对不起他们。”

  朱祁钰搂着佳人,毫不在意地笑道:“算了,不用跟他们置气。他们的心肠,又冷又硬,暖不热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该做的,无愧于心罢了,我也不奢求他们会感谢我。

  别提这些牵涉政治斗争的文武百官了,就说咱大明的百姓,我为了执行三年轮流免税计划,承受了多么巨大的财政压力,他们会感谢我吗?也不会的。

  这个皇帝啊,胡乱瞎当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什么都活的太明白了,非把人累出毛病来不可。

  好在今年折腾的够多了,剩下的几个月除了经营山东,也没啥别的事情了。走吧,收拾东西,回咱们灵玉宫玩女人去了。”

  武定侯府东边邻居是奉天都司,西边邻居是禄米仓。朱祁钰回到武定侯府,带着两位小爱妃,坐上辇车,先来到自家的老王府。

  两位小宠妃看着老王府连连摇头,凝香问道:“夫君,您看咱们老齐王府外围都烧的不成样子了,您是要重建呢,还是将其挪为他用?”

  朱祁钰闻言笑道:“我的想法是,除去老齐王府的园,剩下的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边改建为景泰文学堂,西边改建为景泰武学堂。

  老齐王府园,与北边的老汉王府合并,改为汉帝庙与景泰园,供京城百姓祭拜与游览。

  老汉王府西边是天策卫营地,再往西隔一条街道,是外东厂。再往西隔着紫禁城的宫墙,是御马监。

  老汉王府西边是天策卫营地,再往西隔一条街道,是外东厂。再往西隔着紫禁城的宫墙,是御马监。

首节上一节295/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