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83节

  然后心满意足地回京回旨。

  事情圆满解决,明孝宗很高兴!

  专门给两位王爷搬了嘉奖谕旨,并赏赐了不少金银细软以作安抚。

  兴王让出的那些地正是秦邵看到那部分盐地。

  那些地贫瘠朱材其实也看不到眼里,虽然归到到襄王府名下,但从不曾派人前去打理。

  弘治十七年,朱材薨,这兄弟也是个绝户头,没留下一个子嗣。

  正德三年,朱材弟弟朱佑袭襄王之位。

  那块盐地如今还处于荒芜当中。

  秦邵听了许牙婆一番解说,头都有些大了。

  奶奶的,这块地还真够麻烦的。

  “我说秦公子,您的事情都是我老婆子的事情,不是老婆子不努力,是这地太过于曲折,费了老大努力才找到主,哎哟!累死我了!”

  许牙婆叫道。

  “辛苦大娘了!”

  秦邵拱手道。

  这许牙婆当然说的夸张,不过确实是多年荒地,还有这么多纠缠,找原主不容易确实是实事儿。

  “不辛苦!能为秦公子办事,老婆子高兴地很呢!您说您这事两试案首,以后再考上秀才、举人,说不定再当上状元郎,老婆子我为状元郎办过事,这说到哪里都是值得骄傲的事呢!”

  许牙婆口灿莲花,怪不得生意做得好,好听的话谁不喜欢听?

  “秦公子,您要是真想要那块地,老婆子就跟镶阳那边的同行打听下,看那襄王府愿意买地与否?如果愿意,老婆子再跟您商量则个!”

  “谢谢大娘,大娘辛苦了!”

  秦邵真心感谢道,纵然人家是做生意,但诚信用心也值得让人感谢。

  “对了,秦公子,你先给老婆子透个信儿,如果襄王府愿意卖那地,那地你准备出多少钱买?买多少亩?”

  许牙婆突然问道。

  他们做牙行生意,得先套一下双方的心理价格,到时候也好帮忙在中间周旋,好知道生意能否成功,值不值得自己花大力气。

  “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大娘也知道,我们新搬来这京山,也就是普通小户,如果价格合适,买个几十亩应该不成问题。”

  秦邵委婉地说道。

  这搞价最忌讳将地盘露出来。

  他们现在手里有几百两银子,也不能全部拿出来买地,能支出的最多也就四百两。

  家里还有其他开销,8月份他还要去省府考秀才,都要开销,自然要留一些。

  那盐荒地应该比普通旱地便宜,先买个几十亩占着也行。

  如果银子多些就好了,如果有银子,他真想将那盆地及附近丘陵坡地都买下来!

  有钱真好!

  他得想办法多多赚银子!

  不然明知道能赚钱的买卖也没能力下手,真是悲催!

  ……

  今年的冬季尤其冷,连安陆州这个地方都下了好几场雪。这几天又纷纷扬扬飘起来了。

  秦邵记得以前湖广这个地方下雪不多,即使有,也是很小的,这个时代怎么会有这样的大雪。

  后来想想前世世界钢筋水泥多,气候发生了变化,很多地方回暖。

  这个时代基本就是全原生态,冬季寒冷些也是正常。

  秦邵也不往外跑了,开始在家认真读书。

  家里有暖炕和暖炉,屋子里暖和和的,比外面要舒服得多。

  明年就要院试考试的了,先前县试、府试还好说,院试听祝老头说难度会加大。

  墨义和帖经的考试比重会减少,经义部分比重加大。

  就是说对四书五经里面内容的解释理解这样的题型会增加。

  这就好比前世的语文考试,填空和默写题少了。

  阅读理解和释义部分多了。

  所以,必须将那些书中的每个句子的注释和理解全部背诵默熟,这种注释还有不同朝代的、不同人的,都要熟悉。

  幸好秦邵的背诵理解能力超强,这些都不在话下。

  不过他也不敢骄傲,每本书都要过几天通一遍。

  另外,院试还是少不了作诗缓解,需要赋诗。

  这是秦邵的弱项,他没别的办法,只能借一些诗集参考学习。

  这万一写不出来的话,可以适当模仿一下。

  他还将前世有记忆的那些试一一誊抄下来,遍成了一本小集子,真写不出来了,也可以应应急。

  天气冷,中午他们商量好吃铁锅炖。

  今天他们要吃的是牛肉锅。

  韩瑾蓉壹大早就买牛肉和牛骨头。

  牛肉头熬汤,牛肉切成薄片。

  用薄薄的五花肉炒锅,加入调料,放入骨头汤,然后下入豆腐、萝卜、白菜等各种菜蔬炖煮。

  炖着牛肉锅的时候,韩瑾蓉还在小三子他们的帮厨下烙了软和的鸡蛋饼子。

  秦邵在书房里就闻到香味。

  “爷!吃饭了!”小三子喊道。

  秦邵过去的时候,韩瑾蓉才将牛肉下锅,免得下太早牛肉太老。

  几人正准备开始大快朵颐,大门处突然传来敲门声。

第98章 兴王爷来访

  这是谁在敲门?

  不会是祝老头他们吧?

  应该不是,祝老头这几天去州衙那边了,他在那里有个至交好友,两文艺老头过一段时间就要吟诗颂词切磋一番,要好几天才能回来。

  祝老头那朋友先前在州衙做过教谕,后来退下来不干了,就留在安陆当地早早地养老。

  这位教谕先生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本人在州衙做教谕,家里还有不少本家在上京官圈,怪不得祝老头知道很多小道消息。

  这就是圈层!

  想想自己跟那兴王原本还算友好的关系无疾而终,说到底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秦邵内心有些落寞。

  毕竟自己跟那人还算很聊得来,且他知识渊博,自己在他那了解到不少讯息,真是可惜了。

  “爷,有客人来了!说是找您的。”

  小三子从外面跑进来,后面跟着两人。

  “王……”

  秦邵有些惊呆。

  这兴王爷怎么来自己家了?

  他先前还感叹不一个圈层的,就是再多机遇相遇,也是过眼云烟,这会儿人就来了!

  “你先前不是说你这里有暖炕,让我来参观吗?我这不是来了!怎么,你不会只是客气之言吧?”

  朱佑打量着他家的房子说道。

  秦邵看他心情似乎还算不错,只眼神中的疲惫还是有些掩藏不住。

  想想这兴王先前接连发病两次,每次发病其实都会伤元气,完全恢复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那……哪能呢!道长,周……周郎中,请进,请进,你们还没吃饭吧?我们刚开饭,还没来得及吃,今天饭刚好做的多……”

  秦邵笑道,赶紧招呼兴王进屋,他身后跟着的不是别人,是侍医周文采。

  称呼兴王为道长,是秦邵一刹那的决定。

  既然兴王当初是以道长的身份跟自己认识的,他私访自己家,感觉还以原来身份称呼他比较自在。

  还有自己家,只有自己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王寅先前去兴王府虽然跟自己同行去了兴王府,但他并未跟自己进兴王的卧房,自然并没见过兴王。

  这么大的腕来自己家,瞅周文采手里拿的包袱,那架势说不定还要住下。

  如果家里其他人知道他的身份,势必拘束,还不如隐瞒的好。

  多来了两个人,还是客人,一个锅炉坐着太挤。

  韩瑾蓉呆愣片刻,招呼王寅将她房间暖炉搬到客房,又洗涮了一个铁锅,倒入牛骨汤,加入其他菜蔬一起炖。

  快过年了,家里买的牛肉、鸡子、羊肉都很多,干脆都洗切端了来,想吃什么都可以下。

  秦邵陪兴王他们坐客房一桌,小三子韩瑾蓉他们还在原来的房间,彼此也不拘束。

  热腾腾的炖锅发出诱人香味,还有软香的烙饼、新鲜的豆浆。

  “秦公子,你这日子真是逍遥呀!”

  周文采吃了一口大饼,夹起一块嫩嫩的牛肉放入口中,满足地说道。

  “这小子一向注意口腹之欲!”

  朱佑难得地笑道。

  他想起秦邵这小子找道观时候的嘴刁,还有他种那些晚西瓜,估计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王爷,你吃些牛肉,蛋白质多,柔嫩,那盘羊肉你就别吃了,你的身体不适宜吃热性的肉类。”

  看兴王胃口似乎很不错,吃了不少牛肉,又伸筷子想夹一旁的羊肉,秦邵立即说道。

  将身后的牛肉盘又取过一盘放在兴王跟前。

  他想起前世医生关于癫痫(羊羔疯)饮食的嘱托:

  “这……这有什么说法?”

  周文采立即兴致勃勃地问道。

  他今天来这里就是想跟秦邵探讨关于癫疾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83/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