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216节

  一般而言,一个郡守手下是调不出太多的人马,养兵太多也是朝廷的一大负担。

  只是随郡不同,这是大周朝的最南端,而且是深入楚国的腹地,这三千士卒同时还要负担起随郡境内野战军的职能。

  至少在朝廷派来大军之前,要能基本上稳住各处的局面,不至于与楚兵一交手,就一触而溃。

  牛家山却是面上失望。

  “才三千军,太少了一些啊!”

  屈礼脸上顿时一涨,颇为不服气道:“大人,我军虽只有三千之数,却足以抵挡一万楚军!”

  身为近卫第一军的曾经一员,屈礼有说这话的底气。

  只是牛家山赶紧陪笑,“将军且息怒,本官并非如此意思。”

  “本官以为,出大军围而不攻,再辅以攻心,如此不必多费生灵鲜血,便可以平息留县之乱。”

  听到牛家山如此说法,屈礼与方远稍一思索,“大人此计可行!”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好。

  只是如此一来,三千人的确是少了。

  牛家山又道:“屈大人,不知边关上的守军,可否调用?”

  屈礼的眉头顿时皱起。

  调动边关守军,他虽然有权利,事后却是极为麻烦。

  须知,每一处关口驻军多少,兵部都有定制。

  别说是调兵出来,就是正常的换防,也须要兵部的勘合方才可行。

第234章 牛三的消息

  牛家山正色,“屈将军,本官知你的难处。只是留县事危,我等身为大周朝的臣子,且可坐视不为?请将军放心,此事本官必与你一同进退,事后与丞相和兵部详细说清。”

  见到上官已经说到如此地步,屈礼再不好不从,当下表态,“有大人此言,屈某纵然担些干系也是理当。”

  好!

  牛家山一下站起身来,“现在事急,请牛大人即刻调动城外三千军去留县外驻守,同时调动各处守备军进发留县。”

  屈礼大掌一环,“末将得令!”

  另一边,方远也在积极道:“大人,现在各处县守也多有征兵,不如也多调些人手去留县?”

  各县的守备军,郡守却是有权调动的。

  牛家山自无不允。

  当然,各路人马直奔留县而去。

  牛家山与屈礼一道,方远处置完郡里诸事项,也再赶来。

  一路行到酉时,才到留县左近,屈礼下令大军扎营造饭。

  此时,沿路各处的边兵也有一千余人赶来。

  四千人的大营,一时声势颇为的可观。

  牛家山的大帐中,牛三等家仆也纷纷回来。

  “都说说吧!”牛家山随口道。

  现在事端已明,只要牛三等人稍作补充就可。

  只是出乎牛家山的意外,牛三等人得到的消息,远远比方远仔细,也更有用处。

  第一条,就给了牛家山一个大大的震撼,在方远的消息里,一直是以为虽然有留县地方豪强的参与,却只是后面加入进来,而且手里并没有沾染大周朝廷命官的鲜血,事实却是相反。

  “大人,老奴以性命担保,此事正是喻家暗中挑的头。”

  牛三更是信誓旦旦。

  不只是他得到这条消息,手下还有两人也是如此探到。

  甚至可以说,这在留县城里,几乎是公开了的消息,稍有接近叛军高层的人物都知道这一条。

  牛家山惊讶,“这喻家又是什么来头?”

  牛三更道:“大人,此喻家不是一般的豪强,乃是随国原来的三大氏族之一,族里历朝历代都有能人出任随国的官员,历久不衰。”

  正是如此,自去岁随国被楚国吞并起,喻家就有暗中谋动。

  只是当时楚国势大,加之对随国看得很紧,喻家自觉一时无法得手,方才罢休隐忍。

  就是到了这回留县叛乱,喻家原来只是暗中点火而已,并没有打算出头。

  然而见到叛乱很有势头,喻家这才匆匆走上台前,一时间成为留县叛军的首脑之一,更以自家的声望,近乎成为此处的王者。

  牛家山皱眉。

  若此事为真,留县之事怕不能一时善了。

  除非他现在用兵攻打。

  牛家山还有疑问,“既然喻家后来加入,先前两名朝廷的宣礼官又是何人所杀?”

  只是这一点,牛三等人皆是不知了。

  进入留县之后,叛军也有杀掠,这事由谁开头,由谁下令,牛三等人亦是不知。

  好在牛三等人还打听到第二条。

  “大人,我等打听到留县叛军的四大豪强,并非铁板一块!”

  哦!

  这一下,牛家山更是来了精神。

  只听牛三道来,原来留县现在的叛军中,是弄了一个议事堂的形式,大小事宜皆是由议事堂所出。

  议事堂的提议,却是喻家先前提出来的。

  目的也简单,就是将其他几家豪强也绑上喻家的战车。

  以喻家族长看来,只要把事情先闹大,闹到大周朝下不了台,再适时联络楚王,表示随地百姓仍愿由楚王主宰,将楚王也拉进这里漩涡。

  其后,待周朝与楚国争锋,喻家自可以择机而出,将随国从大周朝的暴虐统治下解救出来。

  那三家豪强,先前只以为喻家乃是真心为民说话,希望说服大周朝收回成命,不要强行向留县等地的百姓征粮。

  只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他们的意料,甚至闹出人命,更是打下了留县县城。

  这已经是十足的叛乱,三家豪强的心思顿时生异。

  然而这时,喻家却是威胁其余三家,使得陈、龙、史这三家豪强颇有些骑虎难下的难受劲。

  牛家山在大帐内一阵走动。

  如果能够及时分化这几家豪强,当然是极有用处。

  只是一点,先分化谁?用什么手段?得到对方的反正,又要如何利用?

  牛家山思考到这里,随口道,“以你等看来,哪一家豪强可以利用一二?”

  众人异口同声,“当是陈家。”

  之所以是陈家,也是极有原因的。其一,先前陈喻两家在随朝里同朝为官之时,就时有不对付的意思。

  其二,两家族是邻居,大片的土地都接连在一起,若是正常的人家,远亲不如邻,当多加亲近才是。然而却不是,喻陈两家都不是寻常人家,而是随国地地道道的豪强,谁不想自己的势力压过对方一头?

  其三,这喻家眼见势成,隐隐间已经在议事堂里排斥和孤立陈家。

  如此种种,让陈家既想退出来,却又怕喻家的报复。跟着喻家一条道走到黑,也是不可能。

  就算喻家真的在大周朝和楚王的嘴里强势复国,这样的随国也与陈家无关,甚至更加没有好果子吃也是可能。

  牛家山了然。

  只略一思忖,就有了计较。

  “牛三,你再入城一趟,找到陈家能说话的人,传话说,本官欲与陈家会面。”

  “至于时间地点,皆可由陈家来定。”

  牛家山此话说出,牛三等人皆是大惊,“大人不可,留县城里凶险,怎么可以涉险?”

  牛家山目光一冷,“吾,大周朝命官也!身在大周朝,更有城外四千精兵,竟是见城不入,岂不是教天下人笑话?”

  见到牛家山心意已决,众家仆只能闭嘴不言,至于牛三更是匆匆离开大帐,再混入到留县城里。

  虽然留县已经是叛军所占,实则并没有什么人把守的,整个县城就是一团糟。

  喻家起事也是匆匆忙忙,毫无准备的。

  就是现在,喻家主事之人还在商议着哪里去找些衣甲兵器来。

  战国时期,各国对衣甲兵器的管理都是极严的。

  特别是衣甲护具,有私藏者,直接斩首。

  一身便服的牛三,再次进入留县,几无任何的阻挡。

  只是虽然夜里,留县城的街头上仍有不少路人行走,也不知这些人到底是不是兴奋激动过度,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总之,叛乱一起,各种牛鬼蛇神也都要出来凑这一场热闹的。

第235章 都是大王的错

  进城容易,不过想要见到陈家的族长,牛三却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是见到。

  另一边,牛家山连夜写好奏折,快马送回洛邑。

  次日一早,姬延接到牛家山的奏折,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

  很容易就能够想到,留县如此,随郡如此,整个大周朝又该是如何?

  粮仓无米,豪强异心。

  只要有一个火种存在,随时都可能是熊熊大火。

  上一世的大秦国怎么灭亡的?

  正是差不多这样的情况。

  大泽乡为何会有陈胜吴广的起义,明看是误了军期,实则不然。

  连番用兵,国力民力都已经疲惫之极,此其一。

  各诸侯国的豪强仍在,他们的势力仍在,此其二。

  项梁刘邦最先打出来的旗号是什么?是楚!

  连项羽后面的自加封号,也不敢自称楚王,而是西楚霸王。

  至于齐王、吴王等等,皆是由秦帝国强行统一六合所至!

  一念至此,姬延身后汗然。

  此时,姬延万分的庆幸,还在霍去病出兵魏国之时,就给霍去病去了长书,所说的只有一条,得其民而还。

  哪怕军事上再怎么得势,也务必要退出魏国境地。

首节上一节216/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