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364节

  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亿多的异族人。

  不过那些异族人,成年的男人都被拉出去修路或者是挖矿,除了吃的还好之外,跟奴隶没有什么差别,种地都没有那样的资格。

  语言都不通,方浩没有办法指望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忠属从。

  不能够给他续命的人口,在他眼中就等于是垃圾人口。

  他努力的提高国民的福利待遇,可不是因为他有多崇高伟大,而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死忠属从,能够续上更长久的命。

  道德这种东西,对他而言,有是有,但并不是很多。

  他不可能让自己拥有的土地来养活一群没有办法给他续命的人。

  这个世界的土地也不是说特别得多,能够养活的人也有着一定的限度,是不是同种他不是那么的在意,一个世界只有着一个种族,至少从遗传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可是不同文那就不行了。

  那会影响到社会的交流,影响到教育的推行,影响到科技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收割死忠属从。

  大汉帝国这几年新生婴儿增加了几千万,不过这些新生婴儿还没有到成为方浩死忠属从的年龄,方浩现在拥有的死忠属从还不足以给他续命三年时间的。

  对于那些异族人,他当然是不会赶尽杀绝,这样太残酷了,而且也太浪费了。

  让他们来做工人,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在伙食上面,不会亏待他们,能够让他们吃得很饱,甚至每天都会有肉食,甚至还会注意他们的饮食卫生,免得传播疫病。

  坦白的说,这样的待遇,对大多数的俘虏来讲,都是很好的待遇,比他们以前的饮食条件还要提高了很多。

  只不过每天要干的活也特别的重,有时候还会非常的危险——比如说在那崇山峻岭之中修路,弄不好就从山坡上滚下去。

  让他们吃得好,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力气来干活。

  他们是没有自由的人。

  不过那些异族的女人,只要还拥有生育能力的,都拥有着一定的自由。

  那些异族的女人并没有分配到土地的资格,但是可以帮着汉人来种地,以此获得粮食和衣物,也有着比较多的休息时间。

  如果她们嫁给了汉人,就拥有了分地的资格,不用依附着别人来生存,能够享受到汉人一样的待遇。

  这样的政策,当然就是为了让她们自愿的嫁给汉人,然后生出更多的小孩来。

  小孩一样的是可以分配到土地的。

  一些年龄并不大的异族小孩,不管是男女都一样的拥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他们年纪还不大,对于自己民族的语言习惯并不是那么的强大,学习汉语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能够使用同样一种语言,那就可以成为大汉帝国的子民。

  当然,如果是接受了教育之后还是仇恨着大汉帝国,那样的人就没有办法了。

  杀肯定是不会杀的,拉出去修路和挖矿,那是完全没有问题。

  南亚十省,路桥集团动用的修路修桥的工人就达到了恐怖的三千来万人。

  另外还有近千万的人在挖矿。

  本来这一片地方有一亿多人口,但是因为战争,只剩下了七八千万。

  现在这七八千万人口里面就有半数进入了修路和挖矿的队伍之中。

  这使得这一片区域修路和开矿的速度非常的快。

  至于供养他们的粮食,对于大汉帝国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

  第一年发动战争的时候,是在秋天,所有的粮食都已经收获完成,下一年的粮食供应根本就不用发愁。

  而在第二年,就迁移了不少的汉人过去,还有那些当地女人在种地,又获得了更好的种子和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当年秋天收获的粮食,不仅没有减少,还比以前增加了一倍。

  南亚十省这边,有几个大型的海港要建设,以后有着很巨大的作用。

  二十万的士兵就驻守在这南亚十省,维护着这一边的安全稳定。

  只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够让那几千万的异族人失去反抗之心,这一支军队他们没有办法离开。

  现在大汉帝国的士兵数量一共达到了六十万,都是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军队。

  其中留在大汉帝国本土各个军区的军队只有二十万,另外还有二十万分别驻守在汉江省、扶桑省和安南省这三个大汉帝国立国之后开扩的疆域,同样也是为了镇压异族之人的反抗。

  这些军队至少在十年之内不能够调离,不然就会出现大乱子。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开疆扩土,就必须要扩大自己的军队。

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

  这一次的征兵活动在永初六年春天开始,要求是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人。

  一般情况下,没有谁愿意当兵。

  以前遇上了大的战争,征兵就基本上等于是拉壮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不会出现拉壮丁这种事情,当兵完全就是靠自愿。

  对于当兵的人家,朝廷有着很好的奖励制度——每一户人家都可以获得一百亩的土地,而且可以免掉税赋。

  这额外的一百亩土地,当然不是给他们私有的,好不容易才将土地收归国有,不可能又将土地分给私人,只不过是承包给他们,一样的有着二十年的期限。

  但这已经是很大的好处了。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兵的子女,中考的时候可以获得二十分的加分。

  有着这样的好处,朝廷征兵的消息一发不出来就有大量符合条件的人来报名。

  当兵打仗是有着一定危险的,可至少成为大汉帝国的士兵,打仗没有太大的危险。

  因为他们的武器,跟敌人的武器太不一样了,基本上就是他们能够杀到敌人,敌人却杀不到他们。

  这几年的南征北战,大汉帝国士兵也就死了一百多人,而且基本上没有死于战场之上,而是死于占领该地之后,那些当地人的偷袭。

  这一次征兵,又征收了六十万的军队。

  想一想以后还要打的战争,六十万军队并不多。

  打败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军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

  有五万士兵就可以了,他们的火力装备能够保证他们横扫全球。

  但是想要守住那些地方,永久的占领那些地方,五万军队不够,五十万军队也不够。

  新兵当然没有办法马上派上战场,不过他们补充到军队之后,原来驻守的军队就可以抽掉一部分人去到前线。

  现在的前线就是安南省以西,南亚十省以东那一片地方,大概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有一些小国家,没有一个能打的。

  主要的问题就是,占领那边之后,要有足够的士兵驻守在那里,镇压那里的人不能惹事。

  将那一片区域也打下来,大汉帝国南方的陆地面积就能够全部都延伸到大海,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便利。

  那些新增入伍的新兵进入到各个军区之后,各个军区都抽掉了一部分老兵出来,一共组成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开始那一片地方发动攻击。

  安南省比较早的就并入到了大汉帝国的版图,再加上这几年努力的修路,已经就成了一条连接到贡州的公路,开着车从这里一直到京城,虽然要经过多次的轮渡,不过这几天的时间也能够到达。

  这条路的修通,使得军事物质的调拔以及士兵的调拔方便了很多。

  在永初六年的秋天,这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就开始了他们的灭国战争。

  这一场战争发生在大汉帝国的西南部,但是大汉帝国没有多少人将这场战争当回事。

  因为双方的实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通知需要等着捷报传过来就可以了。

  里面有一些国家属于岛国,不过都没有深入大洋,属于大汉帝国的大铁船能够安全到达的区域,很容易就能够将他们给灭掉。

  没有人会担心这一场战争输掉。

  大家更关心的是下一个五年计划能给这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推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虽然已经分田到户,但是现在大汉帝国的农民数量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种地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但是他们发现,做工人的收入比种地的收入还要高得多。

  很多人都想当工人。

  只要有什么地方愿意招收工人,就很多人争着过去,自家的责任田就让邻居去种。

  特别是那些国营的公司。

  修路修桥的工人,虽然非常的辛苦,但是那个报酬简直就让人眼红。

  好吃好喝的供着,一年能够挣下来的钱,是他们辛辛苦苦的在自己责任田里面收入的几倍。

  有一些工厂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进行培训,有门槛存在,但是修路修桥,很多都是苦力活,有力气就可以做。

  他们更愿意做这样的活。

  他们有的是在农闲的时候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之中,有的则是干脆不种地了来修路。

  方浩当然乐意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个国家农民的数量太多,无疑是不正常的。

  只有当工人的数量超过农民的数量,这个国家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发展了起来,进入到了工业化社会。

  虽然现在这些参与到基础建设的工人都只是在卖苦力活,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

  可是基础建设关系到以后的大发展,基础建设搞不起来,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比如现在他就知道哪个地方有着超级油田,哪个地方有着超级的铁矿,哪个地方又有着一个超级大的金矿。

  可是没有那样的运输能力,知道了也没有用。

  如果能够修通一条连接内地和南亚十省的高速公路,一直通到南亚十省的海边,以后从那一片超级油田运输石油过来的话,就可以省掉上万里的路途,节省大量的运力。

  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那样的能力。

  有一些高山是不可能在上面修建道路的,只能够打隧道。

  但是那一片地方需要打隧道的高山太多了,而现在打隧道的机器还相当的落后,没有能力在那些高山之中钻出隧道来。

  哪怕南亚十省有着几千万的修路工人,也没有办法做到那一点。

  那不是单纯的人力能够完成的。

  没有高山之间的江河深涧,需要高度非常惊人的大桥,那样的技术现在更加不存在,能够在二十年内实现那样的技术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那些高难度的路段,方浩现在只能够放下来,难度不是那么高的,则已经开始了修建。

  队伍必须要锻炼出来,要在实践中慢慢的改进技术,提升技术。

  当然,这也少不了方浩在系统商城购买的科技技能来进行质的提升。

  方浩要在这个世界打造一支基建狂魔的队伍出来。

首节上一节364/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