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25节

  廖化落败之后,刘氏兵马军心大乱。

  魏延目视诸葛亮,道:“军师,你虽不仁,我却不能不义,兄弟们,跟我走”

  说罢,魏延杀透敌阵,带领军卒呼啸而去。

  廖化都败了,魏延手下再无一合之众。

  诸葛亮浑身颤抖,待到魏延远处之际,他喷出一口血雾。

  失策了,失策了,不该为了追兵设下伏兵的,否则的话,若是关羽关云长在此,魏延何至于如此猖狂?

  “军师,军师”,在亲卫的救治下,诸葛亮缓缓醒来,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吩咐亲卫通禀关羽,让其多加小心。

  离开中军之后,魏延小心查探了一番,确认身后确无追兵,这时候他才放下心来。

  一番清点,跟随魏延离开的人马足有一千六百人,也就是说,如今,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人马!

  就算关羽大获全胜,刘氏残军也不过五千人左右。

  魏延的离开,给了联军最后一击。

  若无外力相助,诸葛亮再想东山再起,显然困难至极。

  之前的半个多月,刘氏军卒一直过的不甚如意,无论是吃食还是衣物,都堪堪果腹保暖,根本算不上充裕。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如果统帅不是诸葛亮、关羽,兵卒们早已经逃走了,他们留下来,他们苦苦忍受,只因为他们相信关羽、诸葛亮能为他们带来胜利。

  如今,诸葛亮失策了,中军大乱,魏延的离开使得军心浮动,而关羽呢?

  三路伏兵尽出,看上去攻势凌厉,可是,时间一久,青州军的韧性便显现出来。

  胡车儿大呼酣战,他虽然不是关羽的对手,可是,四周的青州军却完全占尽了上风。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长白兮,灭贼寇。与子征战兮,歌无畏”,一曲流传数百年的战歌苍凉而古朴,回荡在无尽的山谷中,给奋战中的青州军带来了无穷尽的力量。

  张绣将追剿残敌的任务交给了胡车儿、沙摩柯,却没想到他们遇到了伏击。

  当张绣惊闻战报,派出兵马援助的时候,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

  关羽、关兴、李严三人所向披靡,在将领层面上,他们无人能敌。

  然而,刘氏军马却不是青州军的对手。

  关羽一刀劈腿来犯之敌,眯缝着双眸,阴沉地说道:“儿郎们,打起精神,让荆州军瞧瞧我们的厉害。”

  “万胜!”

  “万胜!”

  军卒强打起精神,高呼万胜。

  腹腔中的心脏“嘭嘭嘭”有力地跳动着,关羽怒目巡视,他在找寻胡车儿的位置。

  为今之计只有斩杀敌将,否则的话,战事不可挽回。

  就在关羽发现的目标的时候,身后一名军卒狂奔而来,“将军,大事不妙,魏延领着人马杀过来了”。

  关羽皱起眉头,“魏延?他不是在中军吗?为何至此?”

  “将军,魏延反了”

  关羽大怒,“啊呀呀,贼子可恨,我誓要取他性命!”

  “杀!”

  恰在关羽咬牙发狠的时候,从大山深出陡然传出一阵杀贼的呐喊声。

  刘氏军马腹背受敌,一下子阵脚大乱。

  关羽虽然第一时间挡住了魏延,然而,彻底缓过神来的青州军却趁势掩杀,彻底扰乱了刘军的阵脚。

  军心一乱,胡车儿的主力便得寸进尺,彻底压住了刘军的风头。

  关羽再也顾不得魏延,他竭力维持住阵脚,然而,惊惶失措的部众却完全丧失了战心。

  万人敌也有力竭之时,厮杀到现在,关羽已经有些乏了,只是战事不利,他无法休整,只能咬牙硬撑。

  青州军狰狞的面目若隐若现,关羽早已经纵马厮杀了一阵子,然而,在潮水般袭来的军卒冲击下,刘军的惨败就在眼前。

  “关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带着兄弟们撤吧!”

  不知何时,李严披散着头发,来到了关羽跟前。

  “撤?往那里扯?来时三千人,去时几人归?我关羽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接连败给了张绣两次,关羽败的一次比一次要惨。

  想当初,坐拥数万兵马在手,他关羽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呢?数万部众分崩离析,便是埋伏下来都不是胡车儿的对手。

  胡车儿是谁?只不过是张绣座下一员裨将而已!

  关羽心灰意冷,了无生意。

  李严心叫不好,他果断出手,阻止了关羽自裁的动作。

  巨大的打击下,闻名天下的关羽关云长竟然想自刎以谢天下!

  “为什么要拦着我?”关羽大声咆哮。

  李严这时候大声呵斥:“死只是弱者的行径,不是大丈夫所为,若是你还想寻死,这一次,我不会再拦你!”

  关兴这时候拍马上前,他惊呼道:“父亲!”

  关羽叹了口气,目光犹豫起来。

  “父亲,少主还需要你看顾呀!”

  提起刘阿斗,关羽终于打起精神,“撤!记住今日,他日我必有所赐!”

  魏延无心阻拦,关羽一行很快便离开了。

  魏延吓退关羽之后,很快便遇上了胡车儿一行。

  是敌是友?

  敌情不明,胡车儿没敢下令追击。

  这时候,魏延打马上前,自报家门,“我是义阳魏延,听闻朝廷大军开赴至此,特来投靠,不知前方是哪位将军在此?”

  胡车儿浑身鲜血淋漓,他却不以为意,“我是荆州牧张绣帐下胡车儿,魏延,我且问你,你在诸葛亮军中担任何种职务?”

  “牙门军将”

  胡车儿颇为讶异,“这可是心腹军将,也罢,我不多问,一切等你见了州牧再说”。

  魏延微微颌首。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张绣亲领兵马抵达。

  甫一见面,张绣便叫道:“胡车儿、沙摩柯何在?”

  “末将在此”

  “关羽在此设伏,你们可有折损?”

  “有劳将军费心了,我等并无大碍”

  张绣微微颌首,这时,胡车儿将魏延引来,道:“将军,这是义阳魏延,从诸葛亮军中而来。”

  张绣并不意外:“诸葛亮军中还有多少人马?”

  “中军两千,后军两千,四千人马左右”

  “军心士气如何?”

  “连番落败,士气低落”

  “军械辎重如何?”

  “军械富裕,只是粮秣不多了”

  “依你之见,诸葛亮要去哪里?”

  “诸葛亮颇为谨慎,只与关羽商议去向,至于他们到底藏身何处,末将不知”

  张绣微微颌首,“也罢,武陵蛮族实力大损,诸葛亮没了依靠,必定会离开,山中补给不易,大队人马长期留守消耗极大,袁忠,我给你三千兵马,务必盯紧诸葛亮的一举一动,若有可能,将其击杀!”

  “喏!”

  “切记,不可以与关羽斗将,你不是他的对手,切记,诸葛亮阴险狡诈,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喏!”

  袁忠接下军令,正要离去,这时候,魏延开口了,“将军,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绣饶有兴致:“但说无妨!”

  “刘军虽是残军,可是,关羽却有万夫不当之勇,非上将不能敌也,加上一个智谋无双的诸葛亮,四千兵马绝非等闲视之”

  “那你倒是说说,我该如何行事?”

  “山中粮秣不多,与其一味追踪,损兵折将,倒不如放他离去”

  胡车儿瞪大了眼睛,“你这厮莫不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不然怎么会为他开脱?”

  袁忠更是破口大骂,“贼子,其心可诛!”

  魏延倒是不动声色,他仔细盯着张绣的一举一动。

  张绣微微一笑,道:“魏延,你一定知道诸葛亮的去向!”

  魏延迟疑片刻,方才微微颌首,“不错”。

  袁忠大怒,“还不速速道来”。

  魏延不发一言。

  张绣斥住袁忠,道:“不必逼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也,魏延既然悬崖勒马,我便信他”。

  魏延很是感动,“将军!”

  “好了,无需多言,收兵回程吧”

  袁忠瞋目结舌:“将军!”

  “你也一道回去吧,不必追逐了,我相信,魏延不会骗我们”

  “可是他只是新降之人,疑点重重呀”

  张绣提高音量,“我说了,我信他!”

  众人再不敢言。

  张绣又道:“只要拔掉向宠这根钉子,我们便回转荆州”。

  众将大为意动。

  出来这么久,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若能打道回府,倒也是桩美事。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魏延的眼神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最起码,若不是魏延主动投效,说不定大家伙儿还得在山中转悠几个月。

首节上一节725/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