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62节

  只能私下里找到韩当,面授机宜。

  “义公,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韩当略一迟疑,嘴里道:“徐州李贤势不可挡,只怕曹操不是他的对手,一旦曹操败亡,各路诸侯皆非李贤之敌!”

  孙权大为赞赏,“早听说义公文武双全,如今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使君谬赞了”

  孙权话音一转,问道:“我江东如何?”

  韩当哑口无言。

  孙权又道,“无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直说便是”。

  韩当这才说道:“江东虽得交州,却非李贤之敌,若能延续秦晋之好,当可无忧”。

  秦国与晋国,这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大国,为了增强国力,应对挑战,他们世代联姻,成为春秋时期关系最为稳定的诸侯国。

  眼下,韩当重提秦晋之好,便是提醒孙权,李贤不可力敌……

  孙权叹了口气,韩当说的道理他岂能不知?

  只可惜,江东百姓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便是孙权也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在全力奔驰的战车上,努力驾驭。

  韩当,也是孙权选择的驭者之一!

  “义公所言老诚谋国,某深以为然,不过,眼下北伐李贤已成定局,当务之急却是控制规模,以侯良机”

  韩当眼前一亮,“使君的意思是说,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孙权微微颌首,“大军北伐李贤,还不是因为兄长遇刺一事?如果查明真相,证明李贤与此事毫无关系,那么,北伐军便师出无名”。

  韩当迟疑起来,“黄公覆等人极力主战,若是退军,只怕又兴事端”。

  “无妨,黄公覆那里自有我去分说!”

  “使君,若是我方控制战事,徐州军却不依不饶,那又该如何是好?”

  孙权正色道:“李贤应该不会这么蠢,不过,如果徐州军真的纠缠不休,那便与他们分个胜负”。

  韩当松了口气,他本来担心一味避战,会让徐州军抓住战机,那时候,江东军想反击都不成,现在好了,有了孙权这句话,韩当便可以随机应变。

  果不其然,下一刻,孙权又道:“义公,此番北上,是战是和,由你把握!”

  这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韩当很是感动,“使君!”

  “去吧,好生备战,刚才那番叮嘱,并不是我怕了李贤,如果李贤真是凶手,江东军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与他不死不休,我只是担心冤枉了李贤,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韩当重重颌首,“末将明白”。

  一番推心置腹,孙权了却了一桩心事。

  北伐一事事关重大,一个不好,江东便面临灭顶之灾。

  孙权虽然没能见到孙策最后一眼,可是,他可以想象的出,自家兄长的殷切希望:壮大江东,让孙氏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江东军磨刀霍霍,徐州军自然有所耳闻。

  与江东一江之隔的吴郡,于禁接到了李贤的密报。

  信中未做明确要求,只是让于禁量力而为。

  于禁有些迷惑,他将随军长史唤到跟前,嘴里道:“使君让我随机应变,量力而为,此语何意?”

  “孙策遇袭,凶手污蔑使君是幕后指使,若是将军大开杀戒,难免会坐实了凶手的名头”

  “打都不能打?这不是憋屈吗?”

  “非也,并非不能打,将军只要把随机应变便是,须知,此番江东军是为复仇而来,如果孙权一心厮杀,江东军定然不会留手,那时候,将军只要全力搏杀便是,如果孙权心有疑惑,认为使君并非凶手,那么,江东军将便会谨慎小心,那时候,将军也得小心应对,这便是随机应变,量力而为”

  于禁微微颌首,“也就是说,是大战还是小战,也要看对方的意思?”

  长史似笑非笑,“也不尽然,如果真有灭敌良机,将军放手施为便是”。

  于禁大喜,“可以吗?事后使君不会怪罪?”

  “将军多虑了,只要大获全胜,使君怎会怪罪”

  “可是,使君的意思不是避免大战吗?”

  “并非如此,使君是说随机应变”

  “有何不同?”

  “这正是使君的高明之处,他担心说的太清楚,会束缚住你的手脚,因而,他只说随机应变,却未说其他”

  于禁乐不可支,“也就是说,如果我真有击败江东军的把握,便可大战?”

  “当然,只是将军须得量力而行”

  于禁连连颌首,“明白,我明白!”

  孙权、李贤都是聪明人,他们通过不同的手段向麾下军将下达了类似的军令。

  江东战事将起,水军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这一日,李贤来到海州军港视察军情。

  正巧,军中捉了一个海贼。

  此獠络腮胡、方面大耳,他被被一道不粗的绳索捆住了双手,面色虽显疲惫,但却并无怏怏之态

  “这是何人?”

  “回使君,此獠应是海寇”

  “为何至此?”

  “据他所言,却是海船遇事,被海浪席卷而来”

  缓缓地点了点头,李贤不动声色的问道:“唔?你这汉子,姓甚名谁,欲往何处,又怎会落到这般田地?若言语属实,我会酌情处置,若是敢花言巧语,休怪我割了你的舌头!”

  海贼蓦地睁开了双眸,不大的眼睛饶有意味的盯着李贤。

  “怎么?不想说吗?”

  “不敢,小姓卫,名唤十八,为江东水霸”,络腮汉中气十足的话音震的水碗嗡嗡作响。

  江东水霸,水匪还差不多,李贤心中暗笑,嘴里道:“来人呐,给他看座!”

  随行的亲卫一愣,征询的目光投向李贤,旋即被后者狠狠的一瞪,这才慌不丁的搬来蒲团。

  卫十八大大咧咧地伸出手臂,意思很明确,好人做到底,把绳索解了……

  李贤心中有趣,“放开他的绳索”。

  军卒依样施为,只不过,为了防止卫十八突然发难,随行护卫刀剑出鞘,大有一个不对,抽刀便斩的态势。

  卫十八置若罔闻,他活动活动筋骨,向李贤施了一礼,然后一屁股就坐了下来,“贵客盈门,岂能无酒?”

  李贤今日的脾气格外的好,“上酒!”

  须臾,酒至。

  “既有好酒,岂能无肉?”

  “肉来!”

  卫十八咧起大嘴,笑道:“使君好气度,小人在海漂了一天一夜,滴水未进,滴米未食,实在是饿的紧了,如此,见笑了!”

  说罢,卫十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李贤一行人大眼瞪小眼。

  若不是李贤压制着,几名军卒早已经上前对这个不知好歹的“夯货”饱以老拳。

  也不知道大汉饿了多久,一坛酒水下肚,二斤牛肉见底,他终于打了个饱嗝,嘴里道:“多谢使君赏赐”。

  李贤微微颌首,道:“酒足饭饱,你便讲讲你的来历吧”。

  抹了抹流油的嘴唇,卫十八爽然一笑,“将军心胸宽广,我卫十八服了!可说起我的经历来,若使君不怕污了你的耳朵,我就厚脸相道了”。

  “你且仔细说来”

  得了李贤的首肯,那卫十八再无顾虑:“小人自幼便在海边长大,近年来,家产为豪绅所夺,小人一怒之下入了海寇,这几年来,抢了不少船队,交了朋友,也惹了仇家,此次带船出海,本来打算再劫商船,没曾想不慎之下了对方的埋伏,我那一船兄弟死伤惨重,幸而我大难不死飘到了这里……”

  “应该是有人盯上你了”

  卫十八连连颌首,“可不就是,江东大族对我恨之入骨,怎奈我船快人敏,每次都在他们咬上之前,跑个无影无踪,这一次也算是栽了……”

  李贤心中一喜,看模样,这卫十八倒是可用。

  兴许是说到高兴之处,卫十八自顾自地说道:“咱做海寇的,杀的是富人,为的是自己,早已经丢尽了祖宗的脸面,如今活着,只求爽快!”

  李贤大笑,“你这海贼倒也有趣”。

  “使君谬赞了”

  “嗯,卫十八,你觉得我会杀你吗?”

  “不会!”卫十八斩钉截铁。

  “喔?这是为何?你怎知我不会杀你?”

  那卫十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寒光闪闪的板牙,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小人觉得使君是个真丈夫!”

  “哈哈,看不出你倒是能言善辩”

  卫十八摇了摇头,道:“我卫十八一无所长,使君若想杀我,早就一刀砍了,现在既然不杀我,自然有留下我的道理!”

  李贤没想到一个海寇也能这么聪敏,他收起笑意,正色道:“卫十八,我若助你东山再起,不知你意下如何?”

  “什么?”卫十八一惊而起。

  

第696章 战事起

  

  东山再起?

  对方是官,而自己是匪呀,卫十八做梦也没想到李贤竟然会说出这番话,“这,使君莫不是在说笑?”

  李贤正色道,“你觉得我是在说笑吗?”

  卫十八全然不符适才的洒脱模样,他单膝跪地,嘴里道:“我卫十八在此立誓,此番若能东山再起,必为使君赴汤蹈火,若有半个不字,便让我万箭穿心而死”。

  “你且起来说话”

  “喏!”

  “你觉得我该如何助你?”

  卫十八咧嘴一笑:“如果有船,当事半功倍”。

  李贤微微颌首,“好,百石海船,你要几艘?”

  卫十八呼吸一紧,道:“自然是多多益善!”

  话虽如此,下一刻卫十八又改口道,“不过,江东眼杂,我又没有那么多人手,如果船只太多,反而容易走漏风声,这样吧,使君可否给我三艘船只?”

首节上一节662/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