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队交给韩当,孙权放心!
“公义,我江东军精锐俱在交州,此番北上,你有何良策?”
“大军奇袭,利在出其不意,否则的话,一旦对方有所反应,再想攻城拔寨,那就很难了”
孙权微微颌首,周瑜让韩当引军,果然没有看错人。
一开始,孙权没打算出兵,可是,黄盖的表态让他意识到,江东军中,一定有不少人卯足了劲头要北伐徐州,与李贤拼个你死我活。
军士敢战,这是好事,一味的抑制只会消磨锐气,使得军卒成为畏缩之人。
江东军是孙策一手炼出的虎狼之师,是孙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如果军卒战力衰退,孙策留下的偌大基业,转眼间便会土崩瓦解,这是孙权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而,为了保持军卒的旺盛斗志,孙权只得出兵。
江东军厉兵秣马,消息自然瞒不过李贤。
“孙权这是要出兵吗?”
“孙仲谋初掌大权,如果江东军一心北上,他也不好过多阻拦”
李贤皱起眉头,“到底是谁杀了孙策?竟敢陷害我!”
“此事怕是曹操所为,放眼天下,只有曹操有这能力”
“曹贼着实可恨,真他娘的憋屈,我跟孙权明明都是受害者,却北他玩弄于鼓掌之间,诸位,你们有什么法子?江东军就要打过来了,我们总不能真的厮杀一阵吧?”
“先打上一阵也好,不过,这战场厮杀一事,也需要有技巧,既要给民众一个交待,说明我们不怕江东军,又要保持克制,万万不能杀顺了手,杀红了眼,如果江东军损失惨重,就算没有孙策一事,只怕孙权也会与我们不死不休”
“此战不可避免?”
“战一场也好”
李贤无奈,“好吧,既然如此,谁可为将?”
“于禁即可,他常年驻守扬州,是最佳人选”
“也罢,既然如此,我便手书一封,将其中关窍说与他知晓”
徐庶不置可否。
“报,使君,孙夫人求见”
李贤叹了口气,孙尚香这时候来,一定是得到了消息,“让她进来吧”。
“喏!”
孙尚香进来的时候,徐庶等人已经退下。
夫妻二人总有些私密话,如果外人在此,难免有些放不开。
“大兄真是你杀的吗?”
甫一见面,孙尚香便板着脸,她抽剑在手,双目含泪。
李贤摇了摇头,“不是我杀的”。
“你还要骗我!”
“我为什么要骗你?”
“为何刺客供认是你所为?”
李贤不屑,“如果真是我的人,你认为他们会被抓住吗?及时被抓住了,你认为他们会供出我吗?”
孙尚香哑口无言,根据她对李贤的理解,这等低级的错误,对方是万万不会犯的。
“那为何如此?我听说二哥正在准备兵马,不日即将北上!”
李贤叹了口气,“我跟你二哥都是受害者,凶手另有其人!”
“是谁?”
“曹操”
“曹操?”
“不错,正是他”
孙尚香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不行,我要去告诉兄长,我的男人绝不是杀死大兄的凶手,我不能让你们自相残杀!”
李贤摇了摇头,“没用的,孙仲谋已经骑虎难下”。
“这是为何?”
“你二哥初掌大权,江东军的骄兵悍将岂能服他?刺客说我是凶手,江东军岂能充耳不闻?这时候,就算你二哥知道不妥,也无法拒绝”
孙尚香惊呆了,她瞪大了眼睛,“这可如何是好?”
“不妨事,你二哥出兵,我接下便是”
“还要打仗?”
“我会叮嘱下去,只要江东军将是个明白人,伤亡便不会大”
孙尚香嚎啕大哭,“我要回江东去,为兄长送终!”
李贤找不到阻拦的理由,只得随她去。
青州与江东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兖州,许昌城,曹操大喜过望,“哈哈,孙仲谋果然入瓮了!”
“孙权威望不及孙策,由不得他选择”
曹操意气风发,“李贤退兵了吗?”
郭嘉略一犹豫,“暂时没有”。
“嗯?这是为何?江东可是有八万大军,于禁那万余人马挡得住吗?”
“兴许李贤还抱着讲和的念头吧,毕竟,他是被冤枉了”
“冤枉个屁,这世道早已经黑白不分了,他不过是一个盐丁出身,凭何窃据高位?凶手,李贤就是杀死孙策的凶手!”
郭嘉没想到曹操的怨念这么深,“使君,需要在兖州散布流言吗?”
“有用吗?”
“李贤行刺孙策,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小人行径,只要利用妥当,军卒们便觉得我们是在清君侧!”
“也罢,此事便交给你了”
“使君,孙尚香应该在近日返回江东……”
“不可,孙尚香要是出了事,李贤也好,孙权也罢,他们都会疯了,这时候还是不要打草惊蛇的好”
“喏!”
第695章 大丈夫
占据交州之后,江东孙氏实力膨胀,已经成为仅次于李贤、曹操的割据势力。
李贤、曹操连年征战,财力、物力折损极多,江东军就不同了,他们虽与荆州军有过数次搏杀,可是,相对而言,江东的财物最为宽裕。
这是为何?
江东偏安一隅,席卷中原的黄巾之乱未曾波及,倒是有不少大族南迁江东,这是其一;青壮流民不明真相,他们为了躲避战乱涌入其中,为江东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这是其二;孙策稳定局势之后,开垦荒地,大造船只,可谓领导有方,这是其三。
六年的时间,李贤平步青云,孙策又何曾默默无闻?
只不过,与李贤相比,江东军只是在荆州的战场上偶有建树,少为人所知罢了。
如果说,李贤是锋芒毕露的宝剑,那么,孙策便是光华内敛的盾牌。
不战,却已立于不败之地。
江东人才济济,孙策采取周瑜周公瑾的计谋,高筑墙、广积粮、缓逞强,六年之后,终于攒下一份偌大的基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天下人关注曹李之战的时候,孙策不声不响间直取交州,这便是江东最令人吃惊的地方。
当然了,江东能有今天,李贤功不可没。
若不是数年前李贤交给孙策的那张海图,江东船队不可能找到门路。
海贸不兴,江东军便没有多余的财货。
现在好了,单是海贸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江东带来海量的利润。
财货是图谋大事的根本,整军备战也罢,操演兵马也好,这都离不开宽裕的钱粮支撑。
如果没有钱粮支撑,江东军绝难走到今日。
有钱、有粮,招募新卒易如反掌。
李贤南征北战的时候,孙策招兵买马,从不声张。
青州军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江东军扩充了一营又一营的人马。
趁着李贤无暇反顾之际,江东军扩充极快。
若非如此,士燮也不可能轻易降了孙策。
交州土地广袤,百姓却极为穷弊。
归降孙策,既可以免除刀兵之祸,又可以得到银钱补偿,何乐而不为?
孙策招降士燮的时候,曾经许下十年百万钱的许诺,也就是说,士燮可以在十年之内向江东官府支取银钱。
天下即将大变,交州绝难独善其身。
孙策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士燮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士燮归降,孙策不费一兵一卒便取了交州。
虽说,江东为此付出了些许银钱的代价。
可是,与大兴刀兵比起来,士燮得到了并不过分。
江东得了交州,士燮得了钱财名望,双方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在江东声名鹊起之时,孙策遇刺身亡。
江东大事不可无主,孙策死时,并无子嗣,于是,从弟孙权继承大权顺理成章。
孙坚也好,孙策也罢,他们父子俱是能征善战的枭雄,孙坚在讨董的战事中大放异彩,是各路诸侯中少有的能够击败董卓的人马;孙策呢,数百兵卒起家,连战连捷,最终打下一份偌大的基业。
与父兄相比,孙权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正因为如此,在江东大将叫嚣着北伐李贤的时候,孙权才瞻前顾后,无法拒绝。
凶手未曾确定,江东军便大动干戈,在孙权看来,这是莽撞。
只可惜,孙策在军中威望太高,军将也好,军卒也罢,他们迫不及待地为其报仇。
就算是孙权,又怎能拒绝“为兄复仇”的大义?
就算凶手不是李贤,孙权也无法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