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30节

  此役,青州军自身折损不过五百人,却全歼了四千米曹军。

  算得上是一场酣快淋漓的大胜。

  精彩的搏杀让城头的守军看的目眩神迷,这才是大汉强军!这才是让贼人闻风丧胆的青州军!

  半个时辰的功夫,奉高城门大开,周通亲自领着一班人们出城迎接。

  奉高的战事彻底告一段落,太史慈以奉高为诱饵,将四千名曹军一网打尽。

  热热闹闹的一场攻城大战,到头来只有数百个漏网之鱼逃之夭夭。

  太史慈并不担心这些乱卒会祸乱乡间,泰山民风彪悍,区区几百个乱卒而已,只要立下赏格,用不了几日,他们的项上人头便会出现在县衙。

  终于粉碎了曹操的阴谋,太史慈松了口气。

  自从黑山军落败,太史慈的心里便一直压着千斤重担。

  虽说,没有人将张燕之死与太史慈干系到一起,可是,太史慈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张燕率领黑山军已经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他们突围的方向正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位置,只可惜,功亏一篑。

  太史慈一直认为,如果先锋军能够加快脚步,提前接应黑山军,曹军便不会得逞,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乱军之祸。

  一场大捷,太史慈只是低调地派人通禀了李贤。

  出了黑山军这档子事,太史慈不愿太过招摇。

  泰山郡守周通本想为先锋军庆功,却被太史慈婉拒了。

  杀死张燕的凶手仍然活得好好的,太史慈没有庆祝的**。

  下邳,李贤闻听战报之后松了口气,“太史慈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诸位,先锋军在奉高城下阵斩四千曹军!”

  众人一阵大哗。

  杀敌四千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数目,真正令人讶异的却是杀敌的位置:奉高!

  “使君,张辽、高顺不是已经挡住许褚了吗?奉高城下怎么有这么多曹军?”

  李贤笑道:“你们可还记得,当曹操使出瞒天过海之计,在青州烧杀劫掠的时候,我曾经给太史慈出过一个主意吗?”

  “当然记得,是控制辎重,逼其现身吧”

  李贤微微颌首,“不错,辎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曹军渗透而来,原本就是客军,只要切断他们的辎重补给,时间一久,不攻自破”。

  “使君高瞻远瞩,我等佩服”

  李贤并未露出多少得色,他摇了摇头,嘴里道:“曹操身边定有高人相助”。

  众人一阵无言。

  数月之前,青州军曾经与曹操交过手,可是,那时候的曹操却使不出“玉石俱焚”这一手。

  近期,兖州军的变化十分明显,除了曹操,还能有谁?

  诱敌深入,当断则断,险些将张燕的黑山军一网打尽,若非太史慈乃沙场宿将,说不定青州军同样会中计落败!

  不懂得大局,再好的军将也成不了一个优秀的元帅。

  然而,曹操却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李贤斟酌着说辞,嘴里道:“锦衣营最近要把重心放到兖州,务必查明曹操身边有什么人出现”。

  陈宫涨红着脸,低声应诺。

  黑山军在兖州中计出事,锦衣营难辞其咎。

  如果兖州的细作能够提前示警,黑山军又怎会落入重围?

  “有功有赏,有过便有罚,公台,负责兖州事务锦衣统领未能尽到职责,便将他贬黜为一名锦衣卫吧,将他发配塞外,除非立下足够的功勋,否则,终生不许其归返!”

  陈宫松了口气,处罚是难免的,能够逃得死罪,他也就没了争执的必要,“得令!”

  “青州都尉太史慈手段得当,尽诛曹军,我打算为其上奏请赏,诸位可有异议?”

  “我等并无异议”

  李贤微微颌首,太史慈的先锋军虽然与黑山军战败一事略有牵连,不过,说到底,太史慈也是无意之举,他压根没有意识到黑山军的危急。

  既然是无心,事后又立下足够的功勋,再去责罚的话,自然有些不妥。

  

第669章 目的

  

  青州,李贤运筹帷幄,太史慈冲锋陷阵,硬是将不利的局势硬生生扭转过来。

  虽说,短时间之内,青州军没有彻底击败兖州军的把握,却让各地的百姓重新过了舒坦的日子。

  比如说:烧杀劫掠的贼人销声匿迹了。

  聪慧之人都明白,所谓的贼人都是曹军假扮的,他们的目的便是扰乱民心,破坏兖州的根基。

  眼下,太史慈见招拆招,将兖州军一网打尽,终于为饱受匪患之害的乡民出了一口恶气。

  青州百姓身心俱爽。

  不过,在兖州,曹操的心情却很是不爽。

  明招、暗招两招并用,眼瞅着已经取得成效,谁曾想就在大功告成之际,形势竟然逆转。

  这就好比溺水之人本已经抓住了一根绳索,狂喜过后却愤怒地发现绳子的另一头已经彻底断裂了一样。

  大喜过后,曹操只觉得无穷无尽的怒火涌上心头,哪怕击杀张燕,都不能将怒意削减半分。

  “李贤小儿,真以为我杀不了你吗?”

  诺大的厅堂内,曹操咬牙切齿。

  兖州,“嘭”,只见一阵火光从张辽手中腾空而起,“啪”,火光在空中炸裂,陡然出现的巨大声响骇得人大惊失色,连正在捉对厮杀的敌我双方都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时间在这一刻好像凝滞了起来。

  晴空万里,雷鸣炸响,这难道是上天的警示?

  原本就心中有鬼的兖州军将们相顾骇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到如今,突然闹出这么大的声响出来,要想再遮掩住已然是不可能的。

  用不了多久,大将军身边的亲军就会前来过问,若是在其来临之前,倘若未能搞定一切,那今日参与此事的所有人都讨不了好处。

  惟有抢先将张辽击伤,这一次瓮中捉鳖的计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

  “快,杀过去!擒贼先擒王!”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再起响起,参与围攻的军卒们在自家军主的喝斥下只得收敛心思,再度厮杀起来。

  然而,下马作战的两百名军卒又岂是等闲之辈?

  任你攻势如潮,我自屹然不动。

  张辽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固守待援,他相信,对方的所作所为,李贤应该一无所知,而且看对方这么急躁的模样,也是信心不足,心中有鬼的样子。

  只要耗住时间,事情定会向有利于李贤的方面发展。

  适才那爆竹是李贤令人秘密研制出来的传令工具,这次接令前来,负责后勤补给的精锐便交给张辽一根爆竹,以做传令之用。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谁也不知道这里会发生些什么。

  没曾想,原本防患于未然的准备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场。

  来自青州军中的那两百骑军也就罢了,在青州的时候,他们也曾在山中见识过这等“晴空霹雷”的景象,因而,此时并未显得太过吃惊,而那些来自兖州的军马就不一样了,即便有军主、上司在身后胁迫威胁,可他们心中的那股畏惧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过去,参与围攻的军卒却连张辽的毫毛都没有伤到一根。

  张辽在察觉到对方“斩首”的意图之后便狡猾地躲入了军阵之中,弓矢冷箭是射不到他的,要想伤到他,唯有破开军阵,用最野蛮、直接的手段。

  然而,李贤的军马来的比意料中的还要快。

  在兖州军将大呼小叫着的当口儿,“轰隆隆”一阵铁蹄轰鸣的声音震住了厮杀的双方。

  军将们脸色青白一片,他们知道消息走漏了,不然李贤绝对不可能来的这么快,而且四下里哨探的军卒竟然没有一人前来回报,看来应该都是被兖州军囚禁或者砍杀了……

  相对于惊慌失措的兖州人马,张辽的表情就显得镇定多了,当那杆硕大的将旗出现在视野之中的时候,他就知道,一切都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哗哗哗”,一阵弓弦响动声充斥在众人耳中,惊异地放眼放去,不知道何时,四周竟然出现了大批的弓箭手。

  一根根寒光闪烁的箭矢杀气弥漫,即便众人皆披甲在身,可在这种密集的箭雨攒射之下,几乎很难有人能够活下来。

  除非李贤能够重演一次勇夺郡城的奇迹。

  好在此番,箭手针对的对象不是李贤,而是心怀叵测的那些人。

  心灰若死,兖州军将们只得狠狠地往李贤的方向瞪了几眼,可却再也无心厮杀。

  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幅模样,是李贤麾下的军卒太强悍?还是那晴空炸雷出现的太过突然?

  原本只是因为张辽风头太盛,夺取了太多战功,让众人又嫉又恨之下才想出这么一个击伤战将,趁隙夺取军权的法子,可他娘的谁能够想到竟然会冒出这么多的变数出来!

  当大股骑军出现的时候,敌我双方都是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泾渭分明。

  张辽清晰地看到,一个粗壮如山的军将胯下夹着匹彪悍健壮的枣红马,这威风凛凛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青州都尉太史慈。

  甫一出现,张辽便怒喝道:“全部拿下!”

  “将军!且容我等辩解!”

  “手下留情,我等只是前来维持军纪,并未有其他出格之事呀!”

  “将军……”

  太史慈怒目圆睁:“都给老子闭嘴,你们以为我是瞎子、聋子吗?不要以为你们是青州子弟,老子就不敢动你们,明着告诉你们吧,我他娘的早就看你们不顺眼了,这一次,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众人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太史慈竟然积怨已久,都说太史慈脾气乖戾,一旦发作起来,就是天子亲临也要避让三分。

  现在可怎么办?要是太史慈真的痛下狠手,在这兖州,又有谁能够出手相救?

  这些青州军将虽然家族显赫,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并不受到家族重视,有的甚至是庶出子弟,这种情况下,即使太史慈杀了几个人,想必各大门阀也拿他无可奈何。

  毕竟,家族真正的核心子弟都在富贵荣华之地,又哪里舍得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镀金?

  也正是因为这帮不受重视的庶出子弟太过立功心切,所以才惹出这么一件天大的麻烦!

  四面涌来的悍卒没多久便把各地的军将分头看押了起来,至于青州军的人马,他们没有动上分毫。

  青州军先胜一阵,接着,在谁也没想到的时候,青州军一鼓作气,围了谷阳城。

  驻守在谷阳城的守军只有五千多人,守将名叫高雅。

  远远地望见漫山遍野的火红色旗帜之后,整个谷阳城都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谁也没想到青州军竟然来得如此突然,不是说青州军自顾不暇吗?怎么又有敌军出现在谷阳城下?

  等到守将好不容易收拢人心,让军卒各司其职的时候,太史慈麾下的一万一千人马已经把谷阳城团团围住。

  在守军惊恐的目光中,一长溜衣衫褴褛,身形消瘦,连双臂都被人捆缚在一起的人群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熟悉的乡音,恐慌至际的叫喊,让谷阳城的守军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来人是他们的同胞,有些人甚至就住在附近。

  当日,谷阳城城主高雅便是带着附近的乡民子弟踏上了征伐青州的路程。

  如今,昔日的同伴已经成了青州军手中的阶下囚,那谷阳城的城主高雅呢?

  那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三万大军呢?

  哭哭啼啼的三千多俘虏很快跑到了谷阳城守军的射程之内,这个时候,守军高举的弓矢颤抖不已,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箭雨射向穷凶极恶的汉人,但却无法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乡人下死手。

首节上一节63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