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95节

  

  匠工营内的匠工尽心尽力,他们按图索骥,制出了曲辕犁。

  没多久,两柄木犁送到了李贤跟前。

  没错,就是李贤印象中曲辕犁的模样。

  后世里,自从曲辕犁诞生以后,千百年来,国人一直沿用,除了在细节上做了轻微的改动之外,木犁的造型压根就没有变动过。

  李贤摩挲着犁臂,抬首问道:“如何?比起之前的木犁可要省些力气?”

  “要强上数倍,之前的直犁翻土不过三寸,现如今这曲辕犁足可翻土九寸有余”

  这时候,李贤看到匠工竟然送来了两把木犁的样品,粗略看去,两者之间并无不同,可仔细打量之后,李贤发现另一把犁臂粗糙些的木犁明显更符合自己心中曲辕犁的样子,他当即奇道:“咦,怎么会有两柄木犁?那一把又是怎么回事?”

  大丈夫敢作敢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陈三钢牙一咬,挺身而出,道:“那犁是我做的。”

  另外一名上了年纪的匠工怕李贤责怪陈三,当即说道:“还请使君莫怪,陈三往日里什么都好,就是一见了匠工活儿就魔症起来。”

  李贤“哈哈”大笑,感情还是个木匠狂人,这倒是好呀,日后说不定还要借助他们之手,再搞出几样利民生产的农具出来。

  “怪什么怪,你们都是功臣,我要重重有赏,来人呐”

  “喏!”

  “匠工辛苦,每人赏钱五百”

  五百钱等于二百多斤米粟了,匠工叩首在地,拜谢不已。

  李贤这时候又问道:“每只木犁造价几何?”

  匠工以为李贤是打着发卖木犁的注意,当下说道:“就地取材的话,只要耗费两斤铁石,我估摸着差不多要九百钱。”

  李贤知道贵就贵在那两斤铁石上,如果要扩大规模的话,肯定要想些法子再弄些铁矿石过来,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木匠、图纸,却造不出足够多的曲辕犁,帮不了乡民百姓。

  看来,得让牟平、微山湖多运些铁矿,否则的话,无法扩大生产规模。

  如今,徐州、青州都在李贤治下,运送多少矿石不过是其一句话的事情。

  “行,你们几人就负责制作曲辕犁,以后就按照陈三木犁的模样去造,我会为你们配好原料,冬耕之前,我要见到六百具曲辕犁”

  从现在开始,距离冬耕不过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匠工要保持每日三只木犁的产量才可以完成指标。

  年长些的匠工拱手应诺,嘴里道:“材料充足的话,便是七百具也没有问题。”

  材料指的自然是木材跟铁材,李贤笑着挥了挥手,“放心吧,匠工里的铁匠明日就开工,需要的木材更会有人送到你们那里,你们只负责装配就可以了。”

  匠工们齐齐松了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造出六百具木犁还真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到时候李贤怎么处理这些木犁,那就不是匠工们考虑的事情了。

  成功捣鼓出一套农具,李贤的心情很是舒畅,几名匠工告辞离去之后,他便寻了几张布帛,寻思着再画几样草图出来,等日后让匠工慢慢研制。

  高粱酒、鱼干、马蹄铁、马鞍、水车、连弩这些东西都已经面世,接下来再制什么呢?

  火药?李贤觉得眼下还没有搞出火药的必要,这玩意儿太过危险,万一提前泄漏出去,让敌人用到了李贤身上,那就闹了笑话。

  玻璃?这倒是值得考虑,不过,首先需要寻找合适的粘土,然后制造出充分的高温,火候掌握不好的话,制出来的玻璃易碎,难以使用。

  思来想去,还是肥皂容易制造。

  这时候,可以算作清洁剂的分别为:淘米水以及草木灰、皂角,淘米水多用来洗澡,草木灰用来洗衣服,而皂角既可以洗衣服又可以洗澡。

  神农本草经里头记载,所谓的皂角,便是皂荚,是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貌似豆角,每个皂角里边有四十多个多个皂仁。

  皂角算是日用品,在汉时的不少商铺中已经作为商品销售。

  李贤要做的自然不是普通的皂角,而是面向贵族的有香味的肥皂。

  在初唐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澡豆配方已经讲究到了异常奢侈的地步,比如其中的一款是以白豆屑作为主料,加入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五种香料以令其芬芳,同时还配有白僵蚕、白术等多种被认为可以让皮肤白皙细腻的中草药,此外还有滋养润泽皮肤的鸡蛋清、猪胰。

  只要没有战争,古代人自然是享受生活的,后世里记载的诸多香皂配方数不胜数,只要仔细琢磨,自然可以创造出来。

  东汉末年,没有《千金方》,只要李贤提出类似的配方,一定可以制造出高档的肥皂,唯一需要小心的只是保密性。

  这种配方一旦泄漏,仿造者便会层出不穷。

  高粱酒面世以来,各地都曾有伪造者,只不过,与青州所产的高粱酒相比,他们都缺了几分韵味,这是因为,真正的酒曲一直掌握在李贤手中,没有泄漏出去,倘若酒曲泄漏了,所谓的高粱酒也就不再为青州所独有。

  李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手段,那就是分工!

  将肥皂的制造流程分开,不让同一个匠工掌握所有的流程,这样的话,可以再最大程度上减少泄密的可能性。

  对了,还有调味剂!

  简单的海烂菜只要晒干之后便可以作为调料使用,这可是敛财的不二法门。

  乱世即将来临,普通的乡民百姓对于生活质量已经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够满足温饱,好端端地活下去,那便是好事,可是对于富贵人家而言,他们的**是没有止境的。

  足够多的钱粮使得富家大户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香皂、调味剂的潜在客户便是他们!

  战争,意味着财富的消耗。

  数万大军进剿汝南,固然可以掠夺土地,积累声望,可是,相应的钱粮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海船贸易、高粱酒、鱼干,这些都是青州、徐州所独有的货物,凭借他们,李贤已经牟取了不少银钱。

  可是,与支出相比,收入还是有些低了。

  节流不现实,能做的只有开源。

  搞出香皂、调味剂,便可以广开财源。

  

第536章 喜事不断

  

  李贤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将几种配方写到布帛上。【】

  这时候,蔡侯纸已经普遍使用,可是,与布帛相比,纸张还是太过脆弱,不易保存。

  因而,一旦需要撰写重要的东西,李贤都会用更为昂贵的布帛来代替纸张。

  等待墨迹风干的时候,李贤又冒出一个念头:印刷术!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这是中国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已经普及,以司南为代表的指南针可以改进,而印刷术和火药都可以作为大杀器来使用。

  火药,代表的是毁灭,印刷术,代表的是传承。

  读书人,谁不想流芳百世?谁不想著书立传?

  相对于手写流传的方式,活字印刷术可以大幅降低著书成本,让文章广为流传。

  毫无疑问,只要祭出活字印刷术这宝贝,定然可以收取天下读书人之心。

  不过,眼下李贤名头正旺,又有刘协做幌子,不需要提前暴露出活字印刷术,否则的话,有可能过犹不及。

  火药也罢,印刷术也好,这种大杀器,只有在真正合适的时候抛出,才可以为李贤带来最大的利益。

  什么时候才是真正何时的时候?

  李贤自有决断。

  心情正好的时候,外头有急报通禀。

  “使君,汝南飞鸽传书”

  “嗯,什么事情?”

  “我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斩首数千之后,刘辟、何曼望风而逃,他们逃到庐江郡边界,尽数投靠了孙策”

  “孙策是怎么说的?”

  “孙策第一时间派人前去解释,是战,是和,全在使君一念之间”

  李贤沉吟片刻,道:“算了吧,这次权当卖给孙策一个面子,只要能够夺取汝南,他们也算不虚此行”。

  “使君所言极是”

  “传我军令,周仓所部背嵬军留守汝南,随时待命,其余各部人马回返徐州”

  “喏!”

  吞并汝南,比李贤想象中要来得容易。

  料想中横插一手的曹操竟然按兵不动,这让李贤很是意外。

  看来,适当的亮亮肌肉,炫耀炫耀武力,对于虎视眈眈的敌人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难道说,曹操是被郭汜、李的死讯吓到了?”

  李贤百思不得其解。

  须臾,青州战况传来。

  赵云阵斩文丑,青州军大获全胜!

  李贤笑的合不拢嘴:“赵子龙,真真是举世无双!”

  徐州军同时开辟两处战场,结果出人意料,都是酣快淋漓的大胜。

  州牧府,孔黎怀胎十月,为李贤产下一子。

  李贤大喜过望,为其子取名李过。

  消息传出,各地军将、长史全都松了一口大气。

  只要李贤有子,以李贤为核心的青州、徐州利益圈便不会轻易改变。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若是李贤出了意外,只要李过一息尚存,众将士便可以拥立李过为主。

  再强的实力,也得拧成一股绳才可使用,否则的话,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这道理,众人都明白。

  微山湖畔,一直开采的金矿也有了结果。

  李贤面前,摆放着快马加鞭送来的三筐石头,它们色彩鲜黄,正是金矿石。

  粗略估算,这几筐矿石,起码有三百多斤重,除去杂质,约莫可以提炼出一斤重的金子出来。

  山石难采,为了开采这些金石,三个人足足耗费了十日的功夫。

  之前没有确定金矿的时候,匠工营没有大规模参与。

  现在,既然证实确实有金子,那么,扩大规模只在等闲之间。

  坐拥宝山,何愁银钱不来?

  李贤心情大好,他问道:“刘才,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可有什么难处?”

  刘才略一迟疑,道:“采矿之处过于狭窄,即使人多也排不上用场。”

  刘才是徐州降将(曹豹麾下),懂得探矿,执掌微山湖矿冶。

  先是铁矿,现在又是金矿,刘才难免有些多想。

  李贤知道,对方是怕自己卸磨杀驴,当即笑道:“这样吧,我给你们定下一个章程,你们每采来一百斤金石,我就给你们一百钱的银钱做奖赏,如此可好?”

首节上一节495/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