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31节

  千钧一发之际,赵云忽然动了,他右手闪电一般地出刺出长枪。

  “嘭”,巨大的金铁交鸣声震的人耳聋发聩。

  于夫罗志在必得的一箭落空,而他不见慌乱,当下便是一招力劈华山,劈头盖脸地往赵云劈来。

  这么近的距离,赵云可以及时应变吗?

  城头,天子刘协忍不住揪起了心弦,一直以来,赵云温儿儒雅的模样便深受他喜爱,若是此战折损,刘协定会痛不欲生。

  “开!”

  危急关头,赵云竟似早有预料一般,挥枪挡在了于夫罗的长刀之前。

  “嘭”!

  赵云没事!

  刘协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还好,还好,赵云化险为夷,破解了于夫罗的杀招。

  “杀贼!”

  在赵云的激励下,青州军士气大振。

  “什么!”于夫罗没想到自己势在必得的两连击竟然被对方挡了下来。

  这小白脸竟然还有如此本领?

  于夫罗挥刀出手,整个人已经完全落地,先机一失,再想有之前那般时机却是绝无可能了。

  擒贼先擒王!

  于夫罗送上门来,赵云如何能轻易放过?

  长枪犹如神助,瞬间化成无数个枪点,于夫罗脸色大变,赵云武艺之高,完全超乎想像。

  四周,匈奴亲卫疯了一般狂涌而来,青州军虽是竭力抵挡,可是,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突破拦阻,来到于夫罗身畔。

  “叮叮叮”,长枪与格挡的武器不停地发出声响。

  赵云全力施为,当即将于夫罗压的喘不过气来。

  没了马匹,没有高度优势,于夫罗苦苦应对,若不是有两名亲卫为其挡下致命一击,他早已经顶不住了。

  到了这时候,于夫罗才对赵云刮目相看:“你是何人?”

  “常山赵子龙是也”

  “白马银枪赵子龙,原来如此!”

  时间拖得越久,于夫罗越是烦躁不安。

  赵云的勇猛太出人意料,于夫罗多次抽身欲退,却怎么也难以如愿。

  四下里,匈奴部众已经完全与汉人厮杀到一处,汉人凭借援军抵达的时机,主力出城,渐渐取得了主动权。

  不成,再这么下去,匈奴骑军可就败了。

  明明是大胜的绝佳时机,怎么演变成这副模样了?

  于夫罗百思不得其解。

  顾不得细想,赵云迅若雷霆的攻势又到了眼前。

  于夫罗苦苦支撑,苦思脱身之策。

  之前,凭借万余骑军,于夫罗在豫州所向披靡,他便认为天下之大,匈奴尽可去得,谁能想到,青州军竟然强成这副模样?

  于夫罗看得仔细,在汉人的骑军中混杂着乌桓人的骑兵。

  什么时候乌桓人为汉人所用了?

  于夫罗觉得整个脑袋都要炸掉了,李贤军中的一切,从军卒到军将,全都颠覆人心,让人难以招架。

  此役过后,一定远离青州,远离李贤,除非有相当的把握,否则绝不与其为敌。

  “大单于!”

  “快,救单于”

  越来越多的匈奴人突袭而来,于夫罗身陷陷阱,他们自然不敢袖手旁观。

  赵云一人一枪,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封住于夫罗逃窜的路线,而且还有余力杀死碍手碍脚之人。

  不知不觉间,死在赵云手中的匈奴人已经超过了十个人。

  匈奴人视若疯狂!

  于夫罗是南匈奴少见的豪杰,他若是折损此处,整个部族便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杀,杀,杀!

  匈奴人完全豁出了性命,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定要救出于夫罗。

  一方欲拦,一方欲救,惨烈的厮杀再度爆发了。

  乌桓骑军明白,头戴尾羽的于夫罗是匈奴的大单于,只要帮助赵云擒下他,战后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战功。

  战功到手,想换多少牛羊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只不过,于夫罗是赵云的对手,众人一哄而上,很有抢夺赵云猎物的嫌疑。

  怎么办?

  乌桓骑军不敢对付于夫罗,只得将火气撒到救援的匈奴人头上。

  恰在这时,赵云大吼一声:“这是匈奴的头人,儿郎们,擒下他!”

  “喏!”

  无论是汉骑还是乌桓轻骑,他们等得就是这一句话。

  擒下于夫罗,立功受赏!

  一时之间,青州骑军战意高昂,大有一战擒获于夫罗的迹象。

  百步开外,胡庸一刀砍出,“嘭”,长刀卡在匈奴骑军的脖颈处,未能一刀削首。

  这对于胡庸来说是极其少见的事情。

  要知道,胡庸少有失手的机会。

  “草,匈奴的骨头都这么硬吗?”

  陈到不容可否,其实,并不是匈奴人的骨头变硬了,而是胡庸的气力下降了。

  出城的步卒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步卒已经列成一个半月阵,将大部匈奴人围在其中。

  是战还是退?

  于夫罗必须速做决断,耽搁太久,大军很有可能全部葬送在这里。

  南匈奴一多半的精锐都在此处,若是一战折损,南匈奴可就完了!

  “呜呜呜”……

  远处天际,又是一阵号角传来。

  于夫罗脸色大变,能在这时侯出现的人马,多数是敌非友。

  “背嵬军至矣!”

  城头李贤彻底松了一口气,他看到,在远方,一面硕大的“汉”字大旗迎风招展,定是周仓的背嵬军。

  援军再度来援,汉军的士气更上一层楼,所有人宛若打了鸡血一般,亢奋无比。

  赵云也送了口气,背嵬军的出现恰到好处。

  仅凭胡庸的背矛士绝难彻底留住匈奴大军,即便加上乌桓骑军也是一样,马背上的民族对于逃命向来有极深的造诣。

  可是,有周仓的背嵬军就不同了。

  新至的万余兵马完全可以堵在匈奴逃窜的必经之路上,让其难以如愿。

  汉人来了帮手,于夫罗心中惊惶失措,他是真的慌了。

  为何汉人的援军来了一批又一批,好似早有准备的模样。

  难道说,这真的是汉人早有准备的陷阱?

  于夫罗心中忐忑,第一次生出一股懊恼之意。

  早知如此,于夫罗绝不让匈奴大军南下一步!

  

第478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万余匈奴精锐,这是一股足以颠覆地方的力量,也是南匈奴可战人马的一半。()

  于夫罗本打算擒获大汉天子之后,为南匈奴寻求一块肥沃富庶之地栖身,谁知道,匈奴大军在小小的荏县撞的头破血流。

  损兵折将也就罢了,偏偏到头来连半点掳获刘协的希望都没有。

  如果世上真有后悔药,于夫罗一定会不惜万金亲口服下,只可惜,后悔药难寻,于夫罗只能面对现实。

  接连折损,匈奴依旧有七千人马,只是,绝大多数人马都陷入乱战之中,无法抽身。

  “大单于,汉人的援军又到了,是战是退,单于速做决断!”

  在匈奴骑军舍生忘死的冲击下,于夫罗好不容易脱离赵云的控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身边就传来千夫长的问询。

  战?拿什么战?

  开战伊始,汉军越战越多,反倒是匈奴骑军战死一个少一个。

  真正悍勇的匈奴军士已经死了,剩下来的,要么是战场上的兵油子,要么便是首鼠两端的胆小鬼。

  其实,当周仓的背嵬军出现之后,留给于夫罗的选择只剩下一个“如何逃出去?”在

  部将希翼的目光中,于夫罗当机立断:“汉人奸猾,此地不宜久留!”

  匈奴军将松了口气,他们都是各自部落的头领,之前跟随于夫罗一路烧杀劫掠,很是痛快,本以为可以擒获大汉天子,谋求大富贵,谁曾想,到头来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厮杀至今,多数人都已经有了决断。

  荏县已经是大凶之地,滞留在此,凶多吉少。于夫罗能够认清现实,萌生退意,这对于众人来说反倒是好事。

  只是,如何逃?从哪里逃?汉人也是有轻骑的,乌桓人已经成了汉人的走狗,有他们在,匈奴人别想全身而退。

  匈奴人擅长直来直去的马上厮杀,让他们出谋划策却有些强人所难。

  于夫罗深吸一口气,道:“从东边撤吧”。

  匈奴军将面面相觑,往东,那可是青州的腹地,万一李贤布有重兵,那又该如何是好?

  “单于,汉人从西而来,咱们为何不往北而去?”

  “我们就是从北边来的,汉人会没有防备?”

  “单于所言极是,我们往东去!”

  留给匈奴人的时间不多了,若是再喋喋不休,难做决断,背嵬军可就冲过来了。

首节上一节431/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