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3节

  官军赌不起,李贤也等不起。

  思来想去,只有进山这一条路了。

  兵马还在狗儿山下的时候,李贤就与徐庶商量妥当了,一旦成功烧了粮秣,兵马须得以最快的速度逃往蒙山。

  只有进入山中躲避,才有可能逃过张饶兵马的追杀。

  天亮了,张饶拍马疾行,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介亭的兵勇,极度的烦躁下他不停地催促着麾下的兵马:“快,跟上来,快!”

  身后的贼寇可没有马匹,他们迈动着步伐,努力跟着张饶的脚步。

  这个时候可没人敢抱怨,谁都知道张饶正在气头上

  忽而,有前哨来报,说官军就在两里开外!

  张饶嘴角露出一抹残忍的笑意,只有两里,他反而不着急了,嘴里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回大头领,前面四里开外就是蒙山”

  张饶脸色一变,“蒙山?官军敢在这个季节入蒙山?”

  腊月入山,大军的补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况且,蒙山海拔虽然不高,但山脉连绵起伏,没有熟悉的向导指引,很容易迷途。

  怎么办?继续追下去?

  眼下,攻陷夷安城已经成了天大的笑话。

  辎重已经被焚毁了,若是一无所获灰头灰脸的回去,麾下的部众们会怎么看?各路的豪杰又会怎么看?

  张饶这个定莱将军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在无数次腥风血雨中搏出来的。

  如今已经栽到了介亭李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官儿手中,要是再找不出场子,那张饶岂不是沦为笑柄?

  坐拥万余兵马,却被一个小小的游缴玩弄于鼓掌之间。

  追!无论是天涯海角,张饶都要追下去,找不到李贤,他寝食难安。

  蒙山的山道上,李贤正领着千余人马扶摇而上。

  张饶大军就在身后,这消息早已经传的众人皆知,除了昨晚上新附的王老八的人马悄无声息地跑了几十个之外,介亭的人马没有一人掉队,他们知道,与张饶的仇结大了,一旦被其抓住,痛痛快快的死去兴许才是最好的解脱。

  入山可活,留下必死!

  虽说在这个季节上山,九死一生,可介亭兵勇们别无选择,他们相信李贤,相信算无遗珠的李游缴会带领他们闯出一条生路!

  

第51章 张饶小儿必亡于此处

  

  朝阳初升,李贤与徐庶在几十名兵勇的护卫下登上了一座不高的小山,山上寒风呼啸,李贤虽然穿着皮甲,套着皮袄,可还是感觉到彻骨的寒意。()

  不远处,几个黑色的人影在山道上出现了。

  迎着凛冽的北风,李贤忽而问道:“李得财,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回少主,小人全部办妥了,时间紧迫,小人便让他们用鸡血在木牌上写了字,按照少主的吩咐,这些木牌全部插在山道的入口处,不怕他们看不见”

  张饶对李贤恨之入骨,李贤又何尝不想收拾了这家伙?

  与行事颇有古风的管亥相比,张饶完全就是个人渣。

  此人阴险狠辣,视人命如草芥,偏偏又十分记仇,这一次,李贤烧了他的辎重,两人之间注定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李贤遁入蒙山,万一张饶知难而退,把怒火撒到介亭乡民的头上,仅靠县城的那几百兵勇可是完全不济事的。

  张饶麾下主力未损,依旧有七千多人的兵马。

  在北海、东莱,除了都昌、即墨、夷安三座大城之外,其余的城池根本挡不住七千人的兵锋。

  贼兵兵寇介亭,滋事扰民,想想就够令人烦心的。

  游缴所的兵勇们家人可都在介亭,真要是有那一天,由不得李贤不去救援。

  然而,这一次北上夷安,李贤可是有一揽子计划的,哪能因为一个张饶就中断了大事?

  都昌城内外,马上就要上演一出群英荟萃的大戏,李贤可不想错过了。

  于是,将张饶的注意力继续牵引住,这就是李贤的打算。

  蒙山脚下,张饶打马而立,负责哨探的部众拿过两个木牌,躲躲闪闪的,一副进退维谷的模样。

  张饶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当下咆哮道:“滚过来,别他娘的鬼鬼祟祟的,前面有没有官军的痕迹?嗯?你手里拿的什么玩意儿?”

  前哨把木牌递给张饶,嘴里道“小的们看了仔细,山道两侧没有埋伏,官军就在前头,我还险些碰到他们的哨探,这木牌是在山口处发现的,言语很是恶毒。”

  张饶不屑,他自己就是大奸大恶之辈,木牌再恶毒又能毒到什么程度?

  “念!”

  张饶不识字,只能让麾下代劳。

  “大头领,上面言语大为不敬,真要念吗?”

  张饶不耐烦起来:“少他妈废话,让你念就念,再嗦抽你几鞭子。”

  那识字的贼寇见状只得开口,“回头领,上面写着这样的几个字:张饶小儿必亡于此处!”

  “你他妈骂我!”张饶一鞭子抽了过去。

  那贼寇连忙解释,“不是我,是官军在木牌上这样写的。”

  张饶脸色急变,忽而笑道:“好一个李贤,好大的狗胆,他这是生怕我不去追他呀,好,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依仗!来人呐,传令下去,进山!”

  此时,一名头目支支吾吾地上前劝阻,“大头领,兄弟们追了一早上,又累又饿,能不能用过早饭之后再入山追击,反正李贤就在山中,插翅难飞。”

  张饶冷哼一声,不发一言。

  另外一人也劝道:“自古以来逢林莫入,逢山慢行,大头领,就算你要急着收拾那李贤,可也得等待哨探彻底探清楚有没有埋伏再做决定吧。”

  张饶环顾四周,发现几个头领都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也罢,这个时候没必要刚愎自用,况且,大军入山,也确实需要准备些粮食。

  李贤的一把火把张饶积攒的所有粮秣都烧的干干净净,要想不饿肚子,无奈之下张饶只得下令道:“张容,你领本部一千军马为大军准备些吃食,日落之前归军,不得有误!”

  张容大喜,这是发横财,扫荡村落的好机会呀,他高高兴兴地应诺离去。

  “张让,一个时辰后你率前哨五百人入山,务比打探清楚官军位居何处,若是跟丢了李贤,我拿你是问!”

  这差事很有些坑爹的味道,不过张让也不敢不从。

  贼军准备吃食的功夫,李贤麾下的兵马也停了下来。

  山上有一处不小的洞穴,避风、温暖,受伤的兵勇足足有一百多人,全部转移到了山洞中。

  随行的军医是李贤软硬兼施高薪聘请来的,这一路行来也多亏了他照料,不然,兵勇们一旦受伤怕是绝难活下去。

  之前兵马离开介亭的时候,李贤便给辅兵每人准备了一只酒壶,壶里盛放着浓烈的仙人醉。

  这酒在危急关头既可以取暖,又可以消炎驱毒,算是保命利器。

  这样的好东西,难免有人酒虫乱动,想尝上几口。

  为了防止军卒偷嘴喝酒,李贤订下规矩,一旦发现有人偷嘴,第一次鞭笞十下,第二次直接开革兵籍……

  原本军卒还觉得游缴有些小题大做了,酒不就是用来喝的吗?

  不过是偷饮几口罢了,哪犯得着开革的罪名?

  可当军卒们受伤之后才陡然发现,原来这烈酒还是保命良药。

  抹上烈酒,受伤的部位愈合的速度极快,而且可以极大地减缓痛楚。

  自此以后,即便没有李贤的命令,也不会再有人偷喝烈酒了,因为他们知道,这酒在关键时刻可以续命,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

  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受伤。

  辎重营埋锅造饭,流民营准备柴禾、捕食野味,正兵营全力休整。

  三营人马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进入蒙山,过长的毛竹已经不适合作战了,李贤便让正兵营统一换了长枪,这些武器多数是在剿杀贼寇之后获得的。

  确定贼寇短时间之内没有入山的可能之后,李贤松了口气,他向徐庶问道:“先生认为张饶会不会入山?”

  徐庶笑道:“张饶好名,十日之前他便夸下海口,要攻下夷安,可现在他的辎重被你付之一炬,攻陷夷安已经成了笑话,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抓住你,这样才可以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也给他自己一个交待。”

  李贤不以为惧,反而大笑:“他要是敢进山,我就敢把他交待了!”

  

第52章 到了山里吃什么

  

  李贤究竟有什么依仗?徐庶不明白,张饶也不清楚。()

  不过,根据徐庶这些时日对李贤的了解,他应该不是个夸海口的人。

  也就是说,只要张饶进山,李贤就真的有办法对付他。

  那可是七千多贼寇呀,就算是七千头猪杀起来也要耗费不少力气。

  李贤到底有什么妙招呢?徐庶决定拭目以待。

  夷安城外的一把大火将张饶的辎重烧的干干净净,夷安城是安然无忧了,可却苦了附近的百姓。

  没了辎重,黄巾军可不会饿肚子,他们的惯例是就近“就食”,说是就食,其实就是任由部众劫掠。

  劫掠的部分,贼寇只需要上缴一半,剩下来的部分归他们自己所有。

  这样的举措激励下,贼寇们积极性极高。

  穷凶极恶的贼寇来了,没有来得及逃入山中的乡民就倒了大霉。

  财货、米粟、家畜一扫而空,最后连房舍都难逃火海。

  蒙山山脚,张饶的黄巾军抓来了不少乡民。

  贼军过境,尤胜蝗灾,蝗灾不食人,贼军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敢于抵抗的男人逃脱不了一个死字,而略有姿色的女人往往会被贼人多次凌辱。

  有的时候,女人即使死了,贼人们也不会轻易放过她,要知道有的家伙就好这一口。

  禽兽不如,说的就是黄巾贼。

  几个熟悉山中情况的山民被张饶单独留了下来,大军入山,少不了向导在前开路。

  莫名其妙的被人烧了粮秣,连辎重营都被人家连窝端了,黄巾军的士气低落的很。

  原本大家伙还指望着早点破了夷安城,入城潇洒快活一番,现在倒好,别说夷安城了,连口吃的东西都没有。

  难道说,那介亭李贤真的是天煞星下凡,专门对付黄巾军的吗?

  要不然,一个无名小卒怎么就让定莱将军一次一次的吃瘪呢?

  全军覆没的高升、尸首分离的张于、辎重营被焚烧的张易,接连三次,李贤给定莱将军造成的伤害一次痛过一次。

  有迷信的家伙不禁心头踹踹,难道太平道真的日薄西山了吗?

首节上一节3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